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

“小明王,事已至此,就不要太過悲傷了。我讓人給劉丞相準備了最好的棺槨,他在開封死戰數月,不曾低頭。就在這裡選一處風水寶地,把他葬了吧!”

鄭遇春低聲說道,小明王韓林兒恍如木偶,臉上掛着淚,只是低頭不語,單薄的身形,彷彿隨時都會被吹走似的。

鄭遇春叫來兩個心細的老兵,讓他們照顧韓林兒……顯然這不是要把孩子沉到黃河裡淹死,而是真心照顧韓林兒,鄭遇春還要求,在一個月之內,務必讓孩子胖十斤重量,身上要有肉,臉上要有血色……做不到,就罰他們掃廁所。

老兵們只能無奈接下任務,想盡辦法,哄着韓林兒,讓他能開心一點……韓宋到了今天,忠臣義士,幾乎都在元軍圍城作戰中損失殆盡了。

依附在韓宋身上的大宋忠良們,又被劉福通殺了個乾淨,幾乎沒幾個倖存的……就彷彿一個人,兩條腿都被斷了,只剩下一個木偶般的韓林兒。

這也是劉福通的一片苦心,唯有如此,才能保全自己這個侄子。

或許從一開始,就不該把他捲入其中,更不該立什麼小明王……反正從一開始,就已經錯了,能堅持十年,已經是老天眷顧了,至於韓宋和劉福通,如何蓋棺定論,還要落在張希孟的那一支筆上面。

當然了,韓宋還有許多老兵舊部,散落在各處的將領,甚至是在元軍麾下,也有不少從韓宋俘虜過來,然後編入麾下的人。

畢竟韓宋最強悍的時候,數以十萬計的大軍,三路北伐,氣吞山河,就算是瓦解冰消,也會留下不少痕跡和碎片。

此刻站出來收拾韓宋殘部的任務,就落到了藍玉頭上……相比起朱文正,李文忠,甚至是年紀更小的朱英,藍玉這幾年升官堪稱龜速,甚至更要命的是他還把武將的身份混丟了。張希孟給他補了個門下舍人的官職。

專門在大明和韓宋中間進行協調……傳遞消息,交朋友,吃吃喝喝,藍玉幾乎把所有屬性點都放在了交際上。

韓宋一枝花,唯有藍玉香!

這小子簡直把韓宋上下摸個了通透,包括張希孟要求常遇春不要進城,也是根據藍玉密報,做出的判斷。

只要解圍之後,那些無修小人爲了活命,必定會內鬥,邀功,賣主求榮……事實證明,藍玉的眼光的確上來了。

但是隻有藍玉自己清楚,在他的心裡,藏着一頭猛虎!

他這幾年除了探查韓宋的情況,甚至還多次喬裝改扮,混在商隊裡面,進入河北和山西。親自探查路線,瞭解民情。期間藍玉還被抓過,在元軍手下,當半個月的民夫,幸好有個將領看他年輕力壯,身板不錯,就叫到身邊,當了親兵。

結果藍玉偷了將領的馬匹,連夜逃了出來。

遊走在生死邊緣,付出無數代價……藍玉宛如一顆埋在淤泥中的蓮子,終於吸足了水份,只等一個綻放的良機。

而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

在常遇春收復開封之時,徐達繼續西進,經過了連續苦戰,又拿下了陽武,隨即和察罕在修武形成對峙。

此刻的元軍也拼了老命,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明軍前進一步。

連續作戰的徐達所部,也是疲憊不堪,繼續修整。

這就是戰役進入第二階段,雙方的態勢。

朱元璋的御前指揮部,已經放在了衛輝。

兩軍就彷彿角力的公牛,陷入了僵持階段。

而接下來就看雙方如何出招破局了……察罕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全力以赴,打開陝州這個口子,放出十萬關中兵馬,一舉挫敗明軍攻勢。

明軍這邊,朱元璋也定下了策略,切斷察罕北逃的道路,逼迫他在懷慶一帶決一死戰,最大限度,消滅這一支最強大的元軍主力。

北方的地形雖然平坦開闊,但是可供行軍的大路也就那麼幾條而已。

最西邊,是走潼關,然後從風陵渡進入山西,沿着汾水一路北上冀寧(太原),但是很可惜的是在開戰之初,孛羅帖木兒就搶佔了冀寧,而且至關重要的陝州又不在察罕手裡,連帶着退入關中也是不可能的。

把視線放到東邊,大都的元軍還可以走真定,邯鄲、磁州一線,支援察罕,配合北撤……但這條路線依舊問題多多,且不說大都有沒有援兵,光是這條路的終點衛輝,就已經被朱元璋捏在了手裡。

所以對察罕來說,其實只剩下一條路,就是走太行八陘之一的太行陘,退到晉城,然後繼續北撤上黨,然後依靠太行山防禦明軍。

這也是在陝州無法突破,全軍無法退入關中的情況下,最好的一條路。

或者可以說,真是因爲這條路的存在,察罕纔有恃無恐,沒有立刻撤退。

而朱元璋針對這一態勢,命令毛貴搶佔邯鄲,斷了元大都方向,可能的救兵,策應大戰。

真正的緊要任務落在了胡大海身上,他率領所部兵馬,走白陘口,搶先殺入山西,搶佔上黨,斷了察罕的歸路。

只要目標達成,察罕就成了甕中之鱉,待宰的羔羊。

幾十萬元軍,土崩瓦解,就在眼前!

只不過胡大海久在南方打仗,對於北方的地形也不甚熟悉,能不能完成這項任務,老朱也沒有萬全的把握。

毫無疑問,屬於門下舍人的藍玉站了出來。

隨着他一起站出來的還有兩百名韓宋老兵。

“胡大都督,讓我給你帶路吧!”

伏筆多年一招暗棋,終於派上了用場。

藍玉的臉膛泛紅,他終於能脫下那身文官的衣服,穿上鎧甲,披上戰袍,手裡提着長刀,挎着弓箭……在這一刻,藍玉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活了過來。

這纔是男子漢大丈夫的該做的事情!

那身文官官服,着實束縛住了他,藍玉簡直是給撕碎了,扔在泥潭裡,和過去徹底告別!

只是在他稍微萌生念頭的時候,又趕快壓下去,這件衣服還挺重要的,可不能扔。

“給我收好了,絕對不許損壞。”

“爲什麼?難道還要穿回去不成?”

藍玉把眼睛一瞪,“你懂什麼,有這身衣服在,就說明俺文武全才。是班定遠一般的人物……還有啊,等過幾年,俺有了兒子,還是要送去張相那邊,求他幫忙教導。文官也不錯……他爹出將,兒子入相……也算是一段佳話了!哈哈哈哈!”

藍玉仰頭大笑,跟個傻子差不多。

帶着滿腔美好的暢想,藍玉引領着胡大海向着白陘口而去。

原本胡大海所部有五萬人之多,是全軍的預備隊。

但是長途奔襲這種事情,人太多了不行。

因此胡大海只帶走了兩萬人。

剩下的三萬依舊在朱元璋手裡,作爲全軍總預備隊。

而此刻的老朱,早已經把織針扔到了一邊……取出了鎧甲,親自擦拭,一片一片的甲葉,格外小心仔細,就彷彿對待什麼珍寶似的。

在甲冑旁邊,還有一柄長刀,一杆利斧,一張大弓,外加兩壺重箭。

朱元璋一樣一樣檢查,不錯過任何細節,直到沒有任何疏漏,這才笑了笑,招呼侍衛過來,幫着他把鎧甲披上。

老朱穿上之後,活動了一下胳膊腿,發現並沒有什麼不妥,繫上腰帶,也沒有什麼變化。

身形保持不錯,哪怕好幾年沒有真正上戰場衝殺,也沒有發福懈怠。

朱元璋忍不住笑道:“先生,當初劉備感嘆髀肉復生,不復昔日勇武。如今咱雖然自從登上吳王位置以來,就不曾真正衝殺。但依舊矯健,你說說,咱比劉備如何?”

張希孟心說你這不是擺明了讓我拍馬屁嗎?

“臣不知劉備如何,但臣知道,陳友諒和張士誠並非孫權,察罕帖木兒也不是曹操!”

在旁邊的郭英聽到這話,差點笑出來。

先生就是先生,還真是不給上位面子,你覺得自己比劉備厲害多了,可問題是劉備面對的孫權曹操也是狠人啊!

假如讓劉備出身在元末,面對陳友諒、張士誠、察罕帖木兒,沒準人家真的復興漢室,還於舊都了呢!

所以說啊,一個人能有多高的成就,不光要看自己,還要看對手。

很有道理!

郭英不停點頭,朱元璋看在眼裡,簡直想給郭英一腳。

蠢才,咱是要和劉備比嗎?

咱有那麼無聊嗎?

朱元璋重重吸口氣,乾脆挑明瞭算了。

“先生,此番和察罕決戰,咱要親自臨陣討敵,和他一決雌雄!”

張希孟早就知道了老朱的心思,才故意沒順着他說……結果還是沒攔住。

“主公,戰場爭雄,那是徐達和常遇春的事情,察罕帖木兒也不過是韓信彭越之流,主公何必跟他較勁兒呢?”

朱元璋笑了,“先生,你現在也學着那幫文臣,要限制咱的舉動了?”

張希孟無奈道:“當初兵不過萬人,主公親力親爲,在戰場衝殺,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如今主公貴爲一國之君,如何能輕易上戰場?”

朱元璋沉吟少許,就苦笑道:“是啊,錯過了這一次,咱就更沒法親自上陣了……先生,別攔着了,咱胸中還有一腔熱血,這是咱大明最緊要的一戰,咱不親自上陣,放心不下啊!”

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四百零二章 請孔家做個大元忠臣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八百七十二章 應天上空的眼睛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朱元璋北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四十四章 君智將勇第二百零八章 撞槍口上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爲繼續做人而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標來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三百五十二章 燒出新乾坤第四百四十三章 第五步,北伐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也有逆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二百五十七章 誰不想過得好!第五百四十五章 賠了朱棣又折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八百零一章 北平,天下第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許加入華夏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捷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八十三章 好姐夫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三十章 淮西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六百三十四章 處死二侯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一章 元末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二百五十六章 耕讀傳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