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

老漢將信將疑看着杜廣安,半晌才嚥了口唾沫,無奈道:“願意倒是願意,誰知道他說了算不?哪有大官會搭理俺們啊!”

杜廣安忍不住苦笑,“老伯,我確實不是大官,可這位不一樣,人家可是咱大明的宰相,位高權重,說一不二啊!”

老漢聽這話,更加懷疑了,一雙老眼,滿是懷疑。

最大的官?

這麼年輕?

嘴上沒毛,我老漢纔不信呢!

幸好江楠爲了方便,是穿着男裝,沒有被老頭看出來,不然更不信了。

“那個……俺,俺還要幹活去……你們,你們要是不嫌棄,就留下來吃飯吧!”

“不用。”

張希孟果斷道:“老伯,我們還有事情,吃飯確實不方便……等你們有收穫了,我再過來。”

老漢略顯尷尬,嘟囔道:“那,那多失禮啊!不,不能這樣的。”

不管老漢怎麼說,張希孟都堅決拒絕。

老漢只能同意,等秋後再請客。

杜廣安有些驚訝,偷着問張希孟,“張相,你怎麼知道要拒絕的?”

張希孟呵呵道:“我又不是沒到鄉村走過……百姓淳樸,外來的客人,一定要招待好了,家裡有什麼東西,都會搬上來的。現在他們這麼困難,我要是吃他們一頓飯,就要有人捱餓了。而且我給他們東西,他們也不會要,只會覺得是瞧不起他們。還不如不打擾他們。”

杜廣安點頭,“張相說得對……但是張相答應他們,等秋後過來……我猜他們一定會記在心上的,到時候張相要是不來,我猜他們會失望的。”

張希孟一笑,“誰說我不來的?我不但要來,還要跟大傢伙一起慶賀豐收……在這幾個月裡,咱們又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建立起和百姓的信任,真正做到軍民一家親。”

杜廣安眼前一亮,對張希孟的敬佩之情,又增加了好幾分。

其實從賈魯那邊算,張希孟跟杜廣安並不算很遠。當初杜廣安就很崇敬張希孟所提的理論,他決意從軍,也是想驅逐胡虜,恢復華夏,建立赫赫功勳。

奈何陰差陽錯,他走上了治水的路。

偏巧治水這條路,竟然殊途同歸,又跟張希孟走到了一起,只能說是緣分!

“張相,當下確實需要軍民一心,上下一體……只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還需要錢糧牲畜。您也看到了,整整一個村子,連一頭牲口都沒有,全憑雙手,靠着人力。實在是太難了。”

張希孟用力點頭,“這些我都知道了,放心吧,我還想辦法的。”

和杜廣安告別,張希孟又走了幾個村子,看了一圈情況,只能說大同小異,無一例外,全都貧困艱難到了極點。

江楠就感慨道:“書裡、戲文上,常說家徒四壁,覺得那樣就夠窮的,可咱們走這些地方,又有誰家,有個房舍,有四面牆壁?”

張希孟無奈苦笑,確實如此。

絕大多數的百姓,就居住在木頭,野草,樹葉搭建的破棚子裡。

全家只有一個碗,還是破的。

不管男孩女孩,都光着屁股。

他們是真的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沒有半點誇張。

“確實我們必須快速行動起來,儘快改善民生,拖延時間,就是在殺人害命啊!”張希孟感嘆道。

江楠微微含笑,突然道:“張相,你說有這麼多百姓,過得這麼慘……要是靡費鉅萬,只是辦一個誇張的婚禮,又有什麼意思?會不會良心過意不去?”

張希孟心悅誠服道:“人溺己溺,人飢己飢。江提舉的境界是真的高,小生五體投地啊!”

江楠白了他一眼,還小生呢?

你是想提醒我,你有多年輕是吧?

可惜啊,知道你身份的,只怕都會忽略你的年紀,未老先衰,小老頭一枚!

江楠突然瞧着張希孟笑了起來。

張希孟怔了怔,“我,我這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了是嗎?”

江楠更無語了,原來這傢伙還有個毛病……自戀,太臭美了!

果然,湊得近了,就沒有什麼聖人,張相公也不過如此。江楠輕笑道:“還是趕快回去,辦正事要緊,那些債券趕緊賣了,籌錢救民,咱們可要對得起身上的官衣。”

面對來自未來夫人的催促,張希孟可是不敢偷懶。

他很快把觀察所得,寫下來,呈給了朱元璋。

想要中原治水,非常不容易。

“主公,我們要做的是導水入河、入海,就需要廣泛挖掘溝渠,引水疏通……除此之外,一些低窪的田地,必須從外面挖土過來,把土地墊高。至於那些確實低窪的所在,又要挖掘更深,修成水庫,囤水灌溉。雨季泄洪,避免黃河水再度氾濫,摧毀農田。”

朱元璋從小幹農活,這幾年雖然身份越來越尊貴,但是一直都在親力親爲……他很清楚,要在廣袤的中原大地,挖掘無數溝渠,修建幾千,乃至幾萬個水庫,需要花費多大的精力!

“這確實是幾十年的大事。張先生,只怕窮盡咱們一生,也未必能看到大功告成的那一天。”

張希孟比朱元璋看得開,“萬事開頭難,現在需要的是我們開始做……水患綿延何止千年,只要幾年就想解決,未免太不給水患面子了。”

朱元璋含笑,“先生說的是……咱倒是有件事情,想要跟先生講。”

“請主公明言。”

朱元璋道:“這一次先生大婚,無論如何,也要慶祝一下,酒水怕是免不了了。咱想收回禁酒令,先生看怎麼樣?”

禁酒令可不是老朱的原創,事實上,每逢戰亂,民不聊生,吃不上飯,就都有禁酒令。

光是在三國年間,就有五次大舉禁酒。

曹操禁過,劉備禁過,諸葛亮也禁過……由此可見,這是各方共識了。

和這些前輩不一樣,朱元璋的禁酒是完整的,爲此更是砍了胡大海的一個兒子……當然了,老朱的禁酒,也僅僅是針對缺衣少食的現實,如果光復燕雲,恢復華夏,他還要跟羣臣痛飲燕山,大醉一場。

現在放棄禁酒,也說得過去,但到底稍微早了一點。

“主公,此舉可另有什麼深意?”

老朱頓了頓,隨即道:“是有人跟咱說了,如果放開禁酒令,准許商賈釀酒,確實能填補國庫虧空,很快籌措一筆錢……先生應該清楚,咱還是不願意受制於商人啊!”

“那主公可曾想過,放開禁酒令,又會增加多少糧食消耗?萬一弄得糧價上漲,那該如何?”張希孟反問道。

老朱道:“咱自然知道這些,這不是問問先生,可不可行嗎?”

張希孟低着頭,認真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一個點子。

“主公,咱們可以換個思路啊!”張希孟突然靈光一閃,笑道:“咱們不廢除禁酒令,但是咱們規定,在新進光復地區,產出的糧食,不在禁酒令限制之內。”

這話說得有點繞,老朱還是咂摸了半天,這才明白過來。

“先生的意思是,如果是中原產出的糧食,就能拿來釀酒,對吧?”

“沒錯!主公聖明!”

朱元璋臉黑了,“先生,現在中原哪有糧食!”

“所以纔要讓商賈出錢屯田,產糧食釀酒啊!”

“這……好像還是個好主意。”朱元璋低着頭,仔細想想……酒水利潤有多重,那就不需要說了,醬香科技,永遠的神!

尤其是在嚴格禁酒十年之後,一桶酒,都能換十兩金子。

在這時候,誰有酒水,誰就是財神爺。

而現在終於有了缺口……中原的糧食可以釀酒,現在中原缺糧,那就在中原屯田,多產糧食唄!

“凡是在中原開墾田地,種出來的糧食,才能釀酒……或者至少購買二十萬貫中原復興債券,纔可以授權從中原採買糧食釀酒。”張希孟笑呵呵道:“這個釀酒總額也需要控制,不能想多少,就釀多少。而且由於至少要到秋後,甚至是明年春天,才能收穫糧食,再釀成美酒,就要更多時間,咱們也有了轉圜的餘地。”

張希孟這一招正是開中法的變形,如果能多種出一百萬石糧食,拿出三十萬石釀酒,剩下七十萬石,也是賺大了。

朱元璋深以爲然,“先生把什麼都想好了,債券,酒水,糧食,屯田……這麼多事情,先生居然巧妙擰在一起,果然是高妙!”老朱頗爲感嘆,他以往很不喜歡商賈的那一套,現在看來,還真要下功夫才行。

毫無疑問,張希孟這一招,等於在火上澆了一桶猛火油。

原本只是婚禮請帖,商人們拿到的還只是名聲而已。

可要是跟釀酒綁在一起,那就是實實在在的利益了,而且還是讓人無法拒絕的利益。

這回債券可就不愁賣了。

“先生,你想得的確周到,只是這事要在你的婚禮上辦,似乎有點委屈了先生。”

張希孟笑道:“主公不知,江提舉可跟臣講過,如果只是奢華空洞,賓客雲集,那種婚禮和晉代鬥富有什麼區別,最是俗氣!可如果能救濟百姓,活人無數。過了多少年,這場婚禮都會回味無窮。臣竊以爲江提舉見識高明啊!”

朱元璋瞪大眼睛,頗爲驚訝,半晌才笑道:“果然,只有江提舉,才配得上張先生!咱提前祝你們白頭偕老!”

“多謝主公。”張希孟。

朱元璋竟然意猶未盡,突然起身,衝到了桌案前面,對着張希孟道:“先生,你說吧,想要咱給你寫點什麼……你家裡的福字對聯,咱全包了!”

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九十章 朱氏祈雨(求首訂)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七百八十章 親事來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八百一十五章 落網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六十六章 郭子興,你不要過來呀!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一百二十四章 脫脫垮臺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權柄到手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七十章 好官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六百零二章 什麼叫洪武大帝啊!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和州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一章 元末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一章 元末第一百一十章 有後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四百七十八章 全面潰敗第八十二章 文忠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六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徵西大將軍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二十章 造反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進兵高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