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

當胡儼看到水滸傳的時候,整個人都傻了,沒錯,就是驚呆了。

“你,你這個是全本的嗎?”

張庶寧道:“我也不清楚,市面上有很多版本嗎?”

這時候許觀突然道:“當然多了,最常見的都是到聚義爲止,還有專門寫武松的版本,我知道齊先生有一個版本,有徵方臘的內容,寶貝不得了,我考了第一名他都不肯借我。”

張庶寧略怔了一下,他這種在書堆裡打滾兒的孩子,還真體會不到同學們的艱難。

“那這麼說,我這個應該是全的,裡面有徵遼,徵方臘,還有田虎和王慶的內容。”

“什麼?”胡儼再次驚呼出來,“田虎,王慶?這,這是什麼?我從來沒聽說過!”

許觀更加驚訝,“張兄,能不能讓我看看,你只要借給我,我,我不考第一,把第一名讓給伱!”

張庶寧氣得攥拳頭,簡直想揍這傢伙一頓,我要堂堂正正考第一,用不着你放水!

“這部分是我爹跟施先生提到的,然後施先生加上去,重新修訂的。”

“什麼!”

胡儼都聽傻了,“令尊認識施先生?還跟施先生聊過水滸?給施先生提了建議?”胡儼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他聽學堂的先生說過,施耐庵原來給張士誠當部下,張士誠失敗之後,他就隱居不出。

除了至親好友,誰也不見。

張庶寧的爹到底是什麼身份啊?

莫非他是張士誠的舊部?

兩個人都姓張,難道說……

胡儼的腦子都亂了,越想越可怕……幸好夏知鳳開口了,“他爹是書商,很大的書商。施先生是寫書的,肯定認識的。”

有了這句解釋,胡儼總算沒有繼續瞎想。

這幾個娃雖然都聰明異常,但畢竟年紀太小,一時間也看不出更多的問題,他們只是覺得張庶甯越發神秘,深不可測。

不過相比張庶寧這個人,他這裡的藏書,簡直讓人驚歎。

胡儼就是學堂有名的讀書狂,只要給他一本書,能廢寢忘食,不看完,絕不吃飯休息,所幸他看書極快,不然這孩子非落下病根兒不可。

但縱然他看得再快,面對這一屋子的書,他也是連連長嘆。

“這是宋版的書,真是好東西,印刷太精美了。”胡儼捧着其中一本,忍不住感嘆,當他翻到了最後,更是露出驚駭的目光。

“這,這是元朝官府的大印?這是元廷的收藏?”

胡儼這麼一喊,景清和許觀都湊了過來,看得目瞪口呆。

此時的張庶寧倒是冷靜了,他還不想暴露身份,雖然不可能一直保密下去,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

“元廷管理混亂,藏書早就流落民間。加上戰亂,還有好些元廷貴胄活不下去,就典賣家裡的東西,別說藏書了,就算是古董珍玩,也是隨便賣的。我爹是書商,確實是收藏了不少。”

張庶寧不想繼續糾纏自家的事情,就跟他們說道:“這種舊書市場,應天有,北平有,甚至蘇州、杭州全都有,只要有錢,就能買到很多的書。”

“錢!”胡儼一怔,終於想起來這一次的目的了。

“我們一起做識字卡片,然後賣了換錢,有錢就可以買很多很多的書……對吧?”

張庶寧點頭,“我是這麼盤算的,就是不知道你們有興趣嗎?”

胡儼道:“怎麼沒興趣!我想在這裡不出去了。”

許觀也跟着用力點頭,“沒錯的,只要能來看書,讓我幹什麼都行!”

景清已經迫不及待了,“你說怎麼幹吧?快點動手,別浪費時間!”

好傢伙,這幾個人都忍不住了。

張庶寧盤算了一下,給他們分工:首先,要挑選出五六百個常用的字,還要有成語典故,最好再有相應的故事,然後這個故事跟水滸傳聯繫起來。

比如說晁蓋是托塔天王,然後就引申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管風調雨順,然後落到民以食爲天。

再比如宋江綽號呼保義,義氣千秋,關羽千里走單騎,以仁義正身!

就這樣,一個人物,一個特點,聯繫出一個古人,或者一種現象,最後落到一句成語、俗語、典故上面。

既能識字,又能瞭解一些文化常識,大約就類似把三字經這類的東西,變成了圖畫,又跟水滸傳這種通俗讀物放在一起。

寓教於樂,放在大明朝,絕對是非常超前的理念。張庶寧之所以能想到這個,他隱約記得,小時候老爹就抱着自己,給自己講故事,教自己認字……從日月星辰,講到吃喝玩樂,天南地北,無所不包,那些日子還真快樂。

只可惜自己長大了,不能像二弟一樣,再粘着老爹,得乾點正事了。

胡儼等人聽完了張庶寧的想法,立刻就點頭了。

“這個主意好,我和許觀畫畫,讓景清……夏,夏姑娘一起,找字和典故。然後你來審閱通過。”胡儼年長兩歲,安排得井井有條,張庶寧也表示贊同。

接下來幾個傢伙就忙碌起來。

他們每天都往張庶寧的家裡跑,有時候連午休都不放過……製作卡片倒是其次,關鍵是藏書太香了。

這些書籍,包羅萬象,就連很偏門的齊民要術,夢溪筆談一類的東西,都能找到。這還不算,每隔幾天,就會有一批報紙送過來,看上面的日子,都是十天以內的。

從應天到江西,即便走水路,也要好幾天的時間,在那邊買報紙,然後送過來,這要多大的財力,多大的本事?

張庶寧爲了怕他們驚訝,只能告訴他們,自己的叔父是個做生意的,就在贛江跑商,隨便運輸點物資,他有船隻,順道給自己捎點東西過來,不費事的。

確實不費事,畢竟朱英往京城送的蔗糖都是萬噸計算,更不要說其他黃銅,木材了。

胡儼幾個人倒是也麻了,一個手眼通天的書商爹,一個神通廣大的叔父,接下來是不是還要說你舅舅很有本事,你們全家都很有本事啊?

反正胡儼也想好了,他們來做卡片,看書,已經是很幸福了,不該自己知道的,就別亂打聽。

甚至他還嚴厲警告景清和許觀,不許把張家的事情泄露出去,跟誰都不能講!更不能帶人過來。

兩個人心說我們傻啊?

這麼多好書,至少在我們看完之前,不能透露給別人啊!

萬一過來跟我們搶怎麼辦?

他們倒是有點心眼,卻還是忽略了一件事,他們做事那麼快,十天的功夫,就把卡片做好了,沒有事情做,接下來還怎麼辦?

作爲一個打工人,連上班摸魚都不會,還是不合格啊!

張庶寧收拾了所有卡片,一共一百一十張,一百零八將之外,增加了兩個人,一個是托塔天王晁蓋,一個是女將瓊英。

再三檢查之後,都堪稱完美。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刊印了。

張庶寧看着他們,認真道:“你們想弄個書坊不?”

許觀立刻搖頭,“書坊不賺錢的,我聽說了,咱們學堂旁邊的書坊,日子很艱難的。都是學生去買,如果賣得貴了,就會有人買一本,然後大傢伙一起抄書……對了,胡師兄就喜歡幹這個事,他還賣手抄本呢!”

胡儼臉紅了,“我,我也是沒辦法,補貼而已,補貼!”

張庶寧卻道:“我不這麼看,朝廷頒佈了義務教育法令,接下來各地入學的人數,必定增加……咱們濟民學堂算是先走了一步,識字卡片只是第一項,如果咱們能印刷一些習題集,做一些講解,必定能賣得很好的。”

胡儼怔了怔,“你說的有理,但是要花錢啊!”

張庶寧道:“我手上確實有一筆錢,大約幾千貫吧!你們能想辦法,把書坊買下來嗎?”

胡儼認真想了想,“這事不能咱們出面,小孩子會吃虧的。我想個辦法,找人幫忙拿下……你放心,不會超過三千貫寶鈔……你拿得出來嗎?”

“嗯!”

張庶寧點頭,“還不算多,但是越低越好,畢竟這裡面有你們的一份!”

說話之間,張庶寧將四份約書遞給了四個人。

每人一成,張庶寧獨佔六成。

作爲第一任商業部尚書的兒子,張庶寧寫這個東西,簡直手到擒來。

毫無疑問,他的本事又讓幾個人感嘆了一番。

這位張同學,你到底還有多少秘密啊?

胡儼二話不說就去忙了,三天之後,他送回了消息,書坊順利到手,而且隨着書坊到手,胡儼還僱了兩個高年級的同學。

張庶寧一打聽,這倆人竟然也有故事,衆所周知,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傳到了元代,有個叫王禎的人,他製造了木活字,還發明瞭轉輪排字盤……不出意外,這又是當世最先進的印刷方式。

更湊巧的是,王禎也是江西人,這倆學生的祖輩曾經參與印刷旌德縣誌一百部,有着豐富經驗。

本來工匠的後代是很難讀書的,可是大明立國之後的興學令,讓他們能入學讀書。

而張希孟又提倡發明,這倆小子就專心家裡的傳承,弄出了一整套新的印刷工具……

“書坊兩千三百貫……不能更低了,他們的印刷工具,我給了一千貫!”胡儼向張庶寧報賬。

張庶寧毫不遲疑點頭答應。

最關鍵的事情解決了,接下來就是開始印刷了……差不多一個月之後,第一批三十套識字卡片,就送到了朱元璋手裡。

沒錯,這玩意上達天聽了。

幹這事的可不是張希孟,他沒有那麼無聊,是張庶寧的好叔叔朱英,他不無得意獻給老朱,那叫一個美啊!

老朱瞪大眼睛看了半天,臉上難以掩飾的羨慕,多好的孩子啊!

才這麼大,就本事了得,比你爹還強啊!

“賞一百兩黃金,算是咱買下了。”老朱又道:“給每位皇子公主,一人一套!讓他們好好學着!別給咱丟臉了!”

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六百零五章 十年之功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許加入華夏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五百六十七章 屯田養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九十一章 龍王也低頭(五更到)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七百五十四章 先生救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第十八章 不屈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是大明忠臣啊!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五十章 天命所歸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子耳目第一章 元末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船相連用火攻第一百五十章 菩薩兵來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六百五十七章 朱標請看戲第七百九十三章 找陛下去第七百三十三章 太子柄國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八百八十七章 清算皇家資產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第二百一十章 殺得好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五百二十七章 從絲綢作坊開始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