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倭寇

第193章 倭寇

登州水城。

宣城伯衛璋墳墓前。

湯昊靜靜地看着一個相貌硬朗的年輕男子。

這是衛璋之子衛錞,剛過二十歲,先前一直在京軍中任職。

獲悉父親衛璋戰死,衛錞就立刻致仕趕了過來,按照孝禮制度他得給親爹守孝三年。

湯昊今日特意前來祭拜衛璋,也算是給這個漢子一些體面。

說實在的,衛璋這輩子忍氣吞聲,默許邊雄等人的所作所爲,哪怕是事出有因,可到底是犯了錯的。

說實話,衛璋這種人,應該出生在太祖高皇帝的洪武年間,或者說太宗文皇帝的永樂年間,那是武夫丘八的天下,只要敢打敢拼,敢和蠻夷倭寇廝殺,就可以建功立業!

等他離開後,湯木忍不住抱怨道。

“起來說話!”湯昊再次伸手將他強行扶了起來,然後厲聲告誡道:“你老衛家這爵位雖然來路不正,但是你先祖衛青是抗倭英雄,你父衛璋亦是爲了抗倭而壯烈殉國,說是滿門英烈也不爲過!”

湯昊聽得煩不勝煩,直接一拳砸了下去,硬生生將其腦袋砸進了肚子裡面。

此時足利義滿響應永樂皇帝的要求,下令各地搜剿海盜流寇,甚至由於松浦黨的猖獗,倭國國內把所有海盜統稱爲松浦黨,可見當時幕府對松浦黨的怨恨,畢竟松浦黨這是在破壞幕府的財路啊,那可是等同於殺人父母的血海深仇!

因爲足利幕府的嚴厲打擊,松浦黨的海盜行爲陷入了低谷。

到了鎌倉時代,松浦氏已經成爲了割據倭國北九州肥前國的龐大倭國武士集團,麾下擁有很強大的水軍部隊。

不等幾個倭寇開口,湯昊就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沿海豪族、官員和商人相互勾結,逐漸演變成規模龐大的走私集團,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嘉靖大倭寇”!

據說還出了一個什麼“海賊王”,做了大明王朝的海上皇帝!

湯昊正在閉目沉思,徐天賜押着十個倭寇首領走了進來。

後永樂皇帝派遣鄭和下東洋,開着大明無敵水師抵達倭國門前,足利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被嚇壞了,立刻做出了明智的選擇,接受永樂皇帝的冊封爲倭國國王,然後同大明王朝建立了勘合貿易,即官方允許的通商貿易。

聽見小皇帝這些話語,陳寬也唯有暗自感慨。

“大璫,召集三老議事!”

反倒是衛青之子、衛錞的祖父衛穎,因“奪門”之功獲封宣城伯,子孫世代承襲。

“記得航線海圖嗎?”

“立刻下旨,讓野人回京!”

聽得這話,衛錞頓時熱淚盈眶,跪伏在湯昊面前,淚流滿面地感謝道:“衛錞代亡父、代這些年來飽受倭寇劫掠之苦的沿海百姓,叩謝侯爺的大恩大德!”

衛璋沒有迴應,其子衛錞卻噗通一聲跪倒在湯昊面前。

倭國幕府對地方的管制力減弱,松浦黨乘勢興起,四處出海劫掠,由於其根據地爲對馬島、壹岐島、平戶島三個島嶼,故被朝鮮人稱爲“三島倭寇”,此時的松浦黨是倭寇的絕對主力。

這些外邦藩屬國的船隻可分別通過相應的港口登岸入華,而去往這些國家的中國船隻也由此出發。

“不過他們現在與那些蒙古勇士比起來,還真是沒法比,甚至都比不過九邊軍鎮那些常年與韃子廝殺的精銳戰兵!”

大明朝爲管理海外諸國朝貢和貿易事務,分別在三個地方設置了市舶司:爲琉球國設置的福建泉州(後移至福州)市舶司,爲倭國設置的浙江寧波市舶司,以及爲占城(今屬越南)、暹羅(泰國)、滿剌加(今屬馬來西亞)、真臘(柬埔寨)等國所設置的廣東廣州市舶司。

說起來也有些諷刺,衛青一生功勳卓著,卻因爲朝堂政局不得封爵,反倒是其子衛穎因爲什麼狗屁“奪門之功”得了個世襲伯爵!

“但如果你衛錞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紈絝子弟,本侯不會讓你得到這個爵位,聽明白了嗎?”

“我大明唯一勝過他們的地方,就是優良的軍械和戰陣,可是自土木以後朝廷大幅度縮減了軍費開支,對軍隊建設的投入幾乎沒有,軍械落後衛所糜爛,也就我們手裡面這京軍還有幾分戰力。”

朱厚照臉色鐵青地咆哮道:“你說什麼?野人要出海?”

這明人是個什麼……怪物?

“侯爺明鑑!”

然後這羣雜碎就開始行動了,當時正值倭國南北朝時期,北朝受足利幕府管制,而南朝奉後醍醐天皇爲正統。

這不在他和野人的計劃之中啊!

明明湯昊之前告訴他的是,去山東備倭都司清查一番,殺一些通倭的士紳後,再蕩平盤踞內海島嶼上面的那些倭寇盜匪,他就會回京了!

結果現在好了,這個傢伙一言不合地就要出海清剿倭寇,壓根就不跟他這個皇帝商量一下!

連娃娃都騙?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祭拜結束,此間事了,湯昊也整軍準備出海。

“他出海乾什麼?那又不是非去不可!”

“不管是你們盤踞的巢穴,還是知道去對馬島、壹岐島、平戶島三個島嶼的航線海圖,本侯都可以留你們一命,如若不然,那就去死吧!”

“蒙古韃子個人武力超過中原健兒,這是不爭的事實!”

這是一直到了嘉靖年間,因爲備倭都司日益糜爛,加上倭國進入那勞什子戰國時代,幕府將軍的勢力式微,各地大名混戰不休,大量戰敗武士和奴隸主選擇逃亡到海上,劫掠朝鮮中國的沿海百姓。

“侯爺爲何對這些倭寇……如此痛恨?”

“會不會說漢話?”

“要是現在拉着他們去北疆,跟那些驍勇善戰的韃子廝殺,你信不信同等兵力之下,他們會被殺得丟盔棄甲?”

湯木輕聲提醒道,驚醒了正在沉思的湯昊。 看着眼前這十個面目可憎的倭寇浪人,湯昊也不廢話,直接起身走到了他們面前!

他走向第一個倭寇,冷聲開了口。

“本侯都告訴過你了,會出海剿倭,殺光這些雜碎!”

“記得!記得!”

而不是出生在這中後期的大明王朝,平白被文臣縉紳給壓制得死死的,一輩子不得重用不說,還要昧着良心眼睜睜地看着這些傢伙侵佔國利戕害百姓,他衛璋卻什麼做不了,最後選擇了以身殉國償還罪孽,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小皇帝一聽到這話,頓時就急眼了。

不過鑑於可堪一用的船隻僅僅只有十五艘,所以不可能將這一萬多名戰兵全部帶出海去。

衛錞擦乾眼淚重重地點了點頭,看向湯昊的眼神裡面,充滿了崇敬光芒。

徐天賜當即領命而去,順帶着命人拉走了這兩具屍體。

但這之後,衛璋選擇棄暗投明,成功讓湯昊瞭解清楚了山東局勢,而後衛璋又親自巡視清查海防三大營,甚至爲了全殲那些突然來襲的四千餘倭寇,不惜以身做局死死地咬住了他們,最終得以將其全部剿滅,立下了大功一件!

所以,世人當如何評價這位宣城伯呢?

如那英國公張懋一樣,生平無他藝能,無甚成績,軍政不舉?

“因爲倭寇該殺,而且殺了還可以積攢軍功,爲什麼不殺呢?”

湯昊神情悵然地搖了搖頭,端起酒水倒在了地上。

因爲是湯昊給皇帝陛下的密信,所以連內廷第一大璫陳寬都不敢拆看查看,他也不知道密信內容。

尤其是最近戰兵裡面傳出了消息,侯爺和皇帝陛下有意對山東衛所改制,那這改制之後山東各衛的指揮使、千戶將佐這些,會由什麼人出任,那還用多說什麼嗎?

朱厚照拍着桌子咆哮道。

“你們是怎麼來的?”

因爲大明與倭國之間存在勘合貿易,所以兩國往來也比較頻繁,有着一條專門的航線。

湯昊也懶得個個追問了,接過湯木遞過來的繡帕,擦拭着手上的鮮血和白漿。

湯昊聽見這話,欣慰地點了點頭。

衛錞聞言一怔,隨即單膝跪地,朗聲道:“衛錞在此立誓,絕不墮先祖亡父威名!”

“絕對不行!”

“不行!”

可惜,這第三個倭寇不會漢話,所以湯昊直接一拳砸在了他臉上,硬生生砸裂開了半邊臉頰,竟然還沒有直接死去,發出令人膽寒的慘叫聲和呻吟聲,然後又被補上了一腳,然後……世界清淨了。

“其餘沒用的倭寇,直接宰了就是了,本侯的糧食不養畜生!”

與此同時,京師幹清宮。

“若非侯爺主動請求出兵剿倭,只怕家父這輩子都沒有機會挺直腰板了,是侯爺給了他這個機會,他這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你們想活命,那就要向他一樣,證明一下你們對本侯的價值!”

剎那間,鮮血噴涌而出,還夾雜着一股股白漿,空氣中也瀰漫着一股令人作嘔的刺鼻味道。

朱厚照將密信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看了一遍,最後頹然地坐回了椅子上面。

“你又何苦如此行事,非要白白搭上自己這條命呢?”

湯昊也沒有打算這麼做,剿倭罷了,又不是去滅國!

現在劫掠襲擾山東之地的倭寇,應該還是那羣朝鮮冠名的“三島倭寇”,其背後就是倭國的松浦氏!

“坐船來的!”

但是湯昊懶得再乘坐官船去往寧波了,因爲這樣會暴露他的真正目的,也會引起士紳縉紳一些不必要的猜測。

在倭國九州島北部的長崎這一塊,有一個小的令制國叫肥前國,肥前國有一個松浦郡,住着一個松浦氏。

“你們都是松浦氏的人?”

“等你三年守孝期滿,就可以承襲宣城伯爵!”

“侯爺,人帶來了!”

其餘倭寇見狀,嚇得面色煞白,滿臉驚恐。

“這一次看看有多少船,能裝多少人就裝多少人!”

然而從那足利義維口中不難得知,倭國境內現在亂象橫生,幕府統治力下降,各地大名蠢蠢欲動,只怕就要進入那什麼狗屁“戰國時代”了,松浦黨這個時候也已經死灰復燃,再加上一些眼紅勘合貿易巨大利潤的地方大名也紛紛加入其中,這倭寇也就日益猖獗了。

他之所以說老衛家的這個宣城伯爵來路不正,是因爲其先祖衛青雖然抗倭有功,但並未因爲軍功封爵。

既然倭寇都能夠乘着他們那小破爛船來到中國沿海地區,那中國寬大而且可以逆風而行的戰船,爲什麼不可以去往這些倭寇的老巢呢?

倭患如同頑疾,貫穿於大明王朝的始終,甚至一度被拔高到了與“北虜”齊名的地步,不過現在的倭寇,還不是嘉靖朝那些什麼“嘉靖大倭寇”,劫掠的也是山東遼東等地,而不是大明中後期的浙江、福建、廣東諸省等沿岸地帶。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他們眼下出海缺船,那倭寇船隻再小也能容納下二三十個人不是,大家可都是等着盼着,想要隨同侯爺出海清剿倭寇,然後立下軍功呢!

這名倭寇倒是會說漢話,而且還很流利。

“還望伱奮先祖餘烈,勤練武藝早已成材,不要墮了你先祖亡父的威名!”

“再加上他們是遊牧民族,從小就開始練習騎射,一身騎射本領更是遠超中原健兒。”

“緹帥傳回來的消息,湯侯確實要出海剿倭!”

湯昊見狀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徑直轉身離去。

“這些京軍戰兵,大多都是沒有見過血的,甚至都不能稱之爲戰兵!”

此時松浦黨還只是肥前國的一支豪族,還不是統領肥前國的國主,但是歷任松浦黨的家主發現,長崎附近島嶼衆多,又距離朝鮮和中國大陸很近,便大力發展水軍,很快便打造了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

湯昊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也不過多解釋。

朱厚照急忙接過一看,隨後臉色變得一陣陰晴不定。

徐天賜一向謹小慎微心細如髮,所以當日血戰一場後,並未將那四千多名倭寇全部趕盡殺絕,而是特意留下了幾十個頭目首領,包括這些倭寇駕駛的狹小戰船。

“卑職多次聽他提及過備倭都司糜爛一事,卻礙於邊雄等人的背景,不敢檢舉揭發,家父也因此常年鬱鬱不樂。”

“這出海多危險啊!萬一出了什麼閃失,朕該怎麼辦?”

這也就意味着,他們要是能夠立下功勳,立刻就能晉升爲軍官將佐,給子孫後人留下一份家業!

試問誰不心動?

“屆時本侯會親自考察你,若你忠勇如衛璋,這備倭都司指揮使非你莫屬!”

湯昊上前將衛錞給扶了起來,然後溫聲安撫道:“錦衣衛這邊傳來了消息,朝廷給你爹的追封還算可以,追封宣城侯,諡號“壯勇”,該有的死後殊榮一個沒少!”

因此倭寇日益猖獗,他們多以倭國九州等地爲大本營,在中國沿海進行劫掠和走私貿易,尤其是浙江、福建、廣東諸省的沿岸地帶,受害尤爲嚴重。

那場奪門之變,就是朱祁鎮這個人渣搶奪親兒子皇位的一場鬧劇,還催生了一大批的武將勳貴,真不知道英明神武的朱重八同志知道後,會不會氣得從棺材板裡面爬出來,宰了這些個不肖子孫!

等他走後,朱厚照看着密信,惡狠狠地咒罵道。

“家父這輩子,一直活得不痛快!”

“先拉出來剿倭練練兵,讓他們見見血,也好過將來去了北疆上了戰場,連刀都拿不穩了!”

三老,正是內閣首輔劉健、吏部尚書馬文升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張敷華!

陳寬不敢多想,立刻前去傳令。

衛錞眼角不斷有淚水掉落,卻堅強地告訴了湯昊實情。

“陛下息怒,這是中山侯差錦衣衛送回來的密信!”

湯昊點了點頭,直接略過他走向了第三個倭寇。

倭寇忙不迭地連連點頭,唯恐被一拳打爆了腦袋!

“好好的議事廳,這下子成屠宰場了!”

不過看皇帝陛下這表情,估計不會是什麼好事情。

陳寬臉色僵硬地點了點頭,露出了一絲苦笑。

“另外,本侯馬上就會出海剿倭,你爹這筆血仇,沿海百姓這一筆筆血仇,本侯會替他們報了!”

這名倭寇愣住了,嘰裡咕嚕地說了一大通完全聽不懂的廢話,跟他娘地蒼蠅一樣嗡嗡的煩人!

“下去準備吧!”

此話一出,湯木張了張口想要反駁,可到底是沒有說出話來。

湯昊又看向了第二個倭寇。

“天賜,按照這個標準,篩選出有用的情報,讓他們繪製航線圖,再綜合比對一番!”

鐵定是此次立下戰功的有功將士啊!

衛所軍官,那可是世襲的啊!

“你這傢伙,何苦如此啊?”

當然,在這之前,還有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航線的問題了!

比如太祖洪武年間,朝廷就曾派人從寧波出海穿過倭國五島列島抵達博多港,再穿過瀨戶內海,經兵庫縣到達京都。

湯木聞言沉默着點了點頭。

松浦黨每次出海掠奪,都是有數百名重裝武士率領的精銳部隊爲主,率領大量破產農民和浪人出擊,其武器裝備精良程度同當時室町幕府最精銳的部隊不相上下,這些倭寇不僅在朝鮮半島掠奪,更是竄擾遼寧、山東等沿海各省。

“該死的野人!”

“你最好給朕安全回來!”

第7章 劉瑾的真正目的!第273章 虛與委蛇第276章 倭國銀礦第140章 海權思想!中國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20章 苟延殘喘?絕地反擊!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141章 颳起了一陣風!吹動了士紳的心!第31章 大戲開幕!韓文死諫!第228章 清河船廠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103章 廷審!楊源的巔峰時刻!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70章 大鬧內閣!有本事就不給錢糧!第196章 血戰第233章 霸道兇狂第211章 阿斗!第268章 朱宸濠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226章 弱小即原罪第131章 小事放大化!湯侯再調兵!第285章 九邊將種第180章 青州震動!兇狂中山侯來了!第209章 危局第131章 小事放大化!湯侯再調兵!第269章 心比天高第247章 利刃第17章 勳貴武臣要給人當狗咯!第19章 土木之禍的真相!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306章 楊廷和第257章 狗賊第15章 閣老之謀!悍然出手!第281章 信息壁壘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271章 清理王莊第208章 帝危速歸第127章 要麼恢復大明律,要麼就革除功名!第256章 震動第242章 涌動!第80章 選鋒結束!先登先登!第90章 好一位聖君明主!第260章 恐懼第200章 屠戮第132章 兵圍會同館!抓了條大魚啊!第200章 屠戮第292章 京都易主第228章 清河船廠第207章 朝鮮服軟第73章 這一手髒得很!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178章 蹊蹺!這是一個陽謀!第135章 佈局倭國!開荒打副本!第167章 善後!下一站臨清!第306章 楊廷和第300章 添丁進口第250章 孔氏第63章 中興之主!京營糜爛的真正原因!第83章 上架感言!第26章 緹帥牟斌!第29章 大小攪屎棍!第138章 不徵之國?倭國正使的請求!第43章 利害得失第173章 鈔關改制!錢正貴的命中貴人!第103章 廷審!楊源的巔峰時刻!第24章 在下一介莽夫!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191章 王鏊第311章 楊一清第308章 封賞變故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297章 善後與歸國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63章 中興之主!京營糜爛的真正原因!第256章 震動第148章 老國公的請求!突如其來的噁心!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79章 千古罪人劉大夏!第99章 思想改造!記得多讀書!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120章 海圖到手!許尚書做何選擇?第108章 三十二言官下獄!真是一條好狗!第199章 因地制宜第84章 天子掌兵!他再如何也只是一個人!第239章 李東陽致仕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115章 新任大司馬!割裂文臣縉紳!第28章 張懋進場!第291章 卑劣本性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76章 血腥選鋒!戰兵哪有不見血的!第96章 中他媽的興!第168章 籌碼!學習做一名成熟的帝王!第183章 收攏兵權!你們這是在找死!第159章 燎原之勢!不過是些卑賤竈戶罷了!第206章 血洗對馬島!第87章 利益交換!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