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朝鮮的平叛大業

出擊的艦隊走了,現在,毛文龍不得不將目光再次轉到朝鮮的局勢上去,他要一個度,一個自己再次出兵朝鮮的恰當時機。這次再出兵朝鮮,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再讓人羞辱一番被攆出來了。這次去,太上皇自己是一定要做穩坐定的了。

西峽關下,戰場暫時恢復了寂靜,李晚的大軍撤退回軍營,留下的又是一地的將士屍骸,層層疊疊的,各種各樣的死法,簡直讓人猝不忍睹。

一個多月了,當初意氣風發的過來取代毛文龍的明軍,想要用自己的輝煌戰功,完成這平定叛亂的最後一站,結果李晚卻在這裡,碰了一個堅硬的釘子。

看着一羣收屍的隊伍,打着白旗收斂將士的屍骸,李晚不由得感慨萬千。

“盛夏以近,如果任由那些屍體在外面腐爛,將會引起巨大的瘟疫,還是將他們拖到那邊的山谷裡,直接用火燒掉。”

瘟疫在這個年代,是最可怕的事情,一場瘟疫完全可以滅掉一個種族,滅掉一個國家,所以不管在什麼時候,多麼慘烈的戰爭,夏日准許收屍隊收斂對方的屍骸,這是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看到自己方面收屍隊開始整理城牆下那鋪滿的遺骸,李晚就意興闌珊的轉過身,往自己的中軍行轅走。

戰爭太殘酷了,就在這一個月的攻防戰中,李晚夜以繼日的發動進攻,但是獲取的,卻只有無數的傷亡,而對方佔據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越戰越強。這時候李晚發現一個怪現象,按照正常狀況來說,李慶的叛軍佔據的地形狹長,人口並不多,應該是越打越少,結果卻發現,他們的人員並沒有減少,士氣反到更加高漲。不但如此,他們的武器軍械越來越充足精良。就在這幾天之內,他們手上的各種火器不但沒有減少,反倒更加充足,尤其一批又一批鳥槍的出現,給自己造成了巨大的殺傷,這讓李晚更加惱火。

“這一定是毛文龍搞的鬼,一定是這樣的,因爲那小子有前科。”

一個人有了前科,自然就會被周圍所有的人記住,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洗刷掉的,但李晚這麼說,卻的確冤枉了毛文龍。

走到半路上的時候,自己賬下的參領風風火火的跑過來稟報:“大王增援的援軍到了,同時也傳來了大王的旨意,請將軍大人前去接旨。”

李晚聽到前面說的援軍到了,不由得精神一振,這已經是第7次派過來的援軍了,原先自己帶來的那3萬精銳,幾乎全部填在了那個關城下了,國王在源源不斷的派來援軍,讓李晚能夠依舊保持着進攻的態勢,才能將這場戰役打下去。

但後面說國王的聖旨到了,李晚就心中惱火,每一次援軍來的時候,國王都有聖旨傳來,但每一次的聖旨裡就沒有好話,剛開始不過是催促,後來慢慢的變成了呵斥,也不知道這一次聖旨裡又會有什麼難聽的話說出來。

不過也怪不得國王,細說起來,局面到了今天也有自己的錯誤,李晚不是一個沒有擔當的人,就是自己擔待嗎。

這話得從頭說起。想當初毛文龍帶着大軍增援過來的時候,雙方就劃定了戰區界限,李倧爲了證實自己的正宗能力,帶隊收復漢城。而毛文龍帶着大明的軍隊,對地方上的叛亂進行鎮壓。

分工之後,得到了毛文龍支援的李晚部隊,氣勢如虹,再加上李倧名分一定,三軍將士更是各個奮勇,希望在這一次平叛中立下不世之功,達到人生的巔峰。

而已經走到窮途末路的李適軍隊,軍心士氣徹底瓦解,1正1反之間,不過用了短短5天的時間,就乾淨利索的拿下了漢城,讓李倧堂皇的坐到了那個高高的位置上。

勝利了就容易讓人忘乎所以,現在李晚想起來都是後悔莫及,當時自己太過貪心了,在獲得毛文龍輕鬆掃蕩叛軍地盤的時候,讓他認爲,判軍的確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只要自己帶兵出擊,也同樣能取得相同的效果。

同時,各地訴苦的官員也紛紛進京上告毛文龍刮地三尺的政策,讓當地的官員苦不堪言。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李晚上書李倧;叛軍首惡以除,剩下的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而這個毛文龍根本不像以往的大明王師那麼仁慈,不但他的軍需後勤需要朝鮮供給,而且還貪得無厭,直接搜刮朝鮮的民脂民膏。雖然那裡是叛軍的地方,但收回來了,依舊是朝鮮的國土,也等於在搜刮朝鮮。爲了保住朝鮮的元氣,已經沒有必要讓毛文龍再在朝鮮橫行霸道。

剛開始的時候,樸金輝是反對的,因爲在他認爲,毛文龍不但出兵平叛,而且還要肩負未來倭寇登陸的阻擊。雖然有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個說法,但真的這次將毛文龍驅趕出去,等下一次再想請來,那將是難上加難。

於是這一對文武將相,就在朝堂上進行了一場針鋒相對的辯論。

本來以文抑武也是朝鮮的國策,但什麼事情都有個特殊。經過這次大亂,武將爲首的李晚手中掌握着重兵,文人卻只能動嘴皮子。實力決定一切,嘴皮子面對拳頭,最終只能是滿地找牙。

而最終李晚獲得決勝優勢的,還是一個官員上報給國王,說他在晚上和一個漢人商人吃飯的時候,那個商人喝多了,向他透露出來,所謂倭寇即將趁虛而入的消息,根本就是毛文龍組織散佈的,事實上根本就沒有這碼子事兒。

這個消息一出,立刻炸了廟堂,所有的朝鮮文武都有一種被愚弄的感覺,包括樸金輝也在內。

正是這種種事情的疊加,最終讓大王和領議政下定決心,在羞辱了毛文龍一番之後,將他攆出了朝鮮。

李晚帶着3萬最精銳的屬下將士,興沖沖的來到了前線,在擠兌了一番毛文龍出了心中一口惡氣之後,接管了整個戰場。

結果李晚徹底的體會到了毛文龍說的那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眼看着是一塊肥肉,結果裡面卻有一塊堅硬的骨頭。”自己就遇到了這塊骨頭,不但沒吃到肉,反而崩壞了自己幾顆門牙。

“要是早知道這樣,這個硬骨頭就讓毛文龍去啃了,也算是他將朝鮮南部搜刮的天高三尺的報應吧。”

但是毛文龍已經走了,想要讓他再回來,不要說人家願不願意,即便是自己這些人,也不好意思張開這個嘴。

回到自己的軍營的時候,一個正領帶着一批援軍向他報道。

看着那些援軍,李晚就不由得一皺眉:“你這次帶來多少人馬?刀槍還算整齊?帶來的物資還算豐富嗎?”

這個正領就苦着臉回稟:“啓稟元帥,這一次莫將帶來了1萬人馬,刀槍裝備還多少差了一點,至於物資,臨來的時候大王交代,他會在隨後供應上來的。

李晚就默默無語的走進了自己的行轅大帳。

派來的援軍一次比一次少,裝備一次比一次差,這次乾脆只派來的人,卻沒有給自己帶來物資,說明後方已經窘迫到什麼程度了,這個仗簡直就沒法打了。

同時也可以看出大王對自己的不滿,沒有隨軍帶來物資,那其實就是一個決斷——在吃光現有的糧草之前,必須拿下西峽關。

第1178章 叛亂第365章 南關張盤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1214章 天下勤王急第1372章 目標林丹汗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472章 戰朝堂2第1027章 火油彈發威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859章 甘心赴死第1151章 禍害外引第1395章 滿清建國第1025章 困難的日本人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140章 獨相的憤怒第492章 難得清閒(爆更)第1157章 局面嚴峻第379章 提振民心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282章 初露頭角朱由檢第629章 堅決犯擰第1210章 皇帝被圍第636章 射鵰者的威力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1393章 罪與罰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263章 設立駐京辦第146章 貪佔軍功第089章 根據之爭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242章 軍餉第1201章 強勢壓服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1228章 蒙漢兄弟聯手第800章 開徵工商稅第721章 準備再戰第439章 意義深遠第351章 援軍第162章 人才難得第714章 籌謀計策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1442章 草原軍團危急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1340章 多擇第928章 就地籌款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633章 戰爭 各自的理論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1241章 有你無我第1154章 慘重的損失第424章 一趟渾水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1034章 陪都平壤第162章 人才難得第1196章 清君側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1075章 分兵進擊第289章 皮島的僞幣販子第537章 開海啦第1264章 天下局勢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821章 王師出擊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537章 開海啦第040章 諉過爲功第860章 隱秘潛蹤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1353章 皮島危機第994章 整軍備戰2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1349章 鐵山之屠第357章 皇太極的決斷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343章 反攻第1372章 目標林丹汗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501章 拜訪舅舅(繼續爆更)第978章 武裝到牙齒的艦隊第926章 要挾與支持第737章 銀行開張第314章 堂堂之陣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528章 皇帝的評論第1234章 幹我屁事第1286張 寧錦開戰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1215章 故做糊塗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1275章 大戰略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