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第一百三十六章 楊升庵

顧綰微微一嘆,開口說道:“我在嚴府見過那歐陽氏一面,看着確是個好相處的人,這嚴閣老若按照女子的想法,確實個頂頂好的男子。可是這樣的男子對於大明江山來說,卻並不是好的。”

此時已然暮色四合,遠處一片沙鷗翔集。

此番情景,顧綰估摸着這王偕定然是要倒騰出來一首酸詩,可是顧綰卻只聽見這王偕幽幽一聲嘆息。

“爲何嘆息?”顧綰忍不住問道。

王偕開口說道:“只是因爲如是所言,讓我想起了一首詩。”

“桃花庵歌所言,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這世間諸事如煙雲,若是我像那作田農人一般,卻也可保你平安,不必如此隨我奔波而而行。”

顧綰聽完之後頓時覺得有些好笑,她拉着王偕的手,開口說道:“夫君可知道這嚴閣老當初入仕之時,也是如你一般根正苗紅。可是在這官場中混的時間長了,倒也分不清楚記不明白,自己做的到底對不對,其實對不對已經不重要了。所有的問題都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嚴閣老凡是都是揣摩着陛下的心思辦事,你說他錯了嗎?”

“夫人想說什麼?”

王偕聰明絕頂,顧綰想什麼,他卻總猜不出來。

“我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要告訴夫君,所有的問題並非出於嚴嵩,也不能單單止於皇帝,這是個系統性問題,既然是一個如此複雜的問題,那徹底解決是不可能的,但是卻也不必如此灰心,就想到回鄉種田。”

王偕微微笑道:“方纔我也只是有所感慨而已,如是不必介懷。”

顧綰拉着王偕的手,靠在王偕的肩膀上,開口說道:“這些話呢,說明白點,就是夫君想做什麼儘管去做吧,雖然對於大明微乎其微,但是也聊勝於無。我畢生便追隨與你,天南海北,絕不後悔。”

此話說完,王偕看着顧綰,眼眸間波濤洶涌。倒是從未見過他如此。

顯然是被顧綰這有些直接的情話給撩撥了。

孔子有言:食色性也。

儒家在程朱理學盛行之前,對於敦倫之事並非諱莫如深,甚至連許多大文學家對於此事都是頗爲看重,甚至爲其著書立言。如本朝楊升庵便是總結了美女的標準,從頭髮到腳,無一不精。

倒是和那位明傳千古的臨江仙,極爲不同。

此時王偕心火難耐,從京師趕往滇南,一路向南行至萬里,若是顧綰在路上懷有身孕了,定然受不了這一路奔波。

這一路上倒是忍了到了極致,他一直恪守君子之道,可是這夫妻之事,本就是天理倫常,自然不必有所顧忌。

所以這次倒是大太過猛烈了。

這如是一直以來都以果敢幹練示人,王偕也非常喜歡這樣的女子,可是此時卻看到顧綰躺在自己身下,嬌喘連連,紅脣微啓。

不由得心神盪漾。

雲消雨散,顧綰累的說不出話,還是被王偕抱着洗了身子,而後沾牀即睡。

第二日睡到了中午,倒是讓顧綰深覺羞澀。

待到一切準備妥當之後,王偕和顧綰便到了滇池邊上那位鴻元禪師的佛會。

這倒是和顧綰之前所想的放眼望處皆爲光頭不同。這佛會之中大多乃是衣着文雅的士人,三三兩兩圍坐起來,荷風陣陣倒是分外舒適。

此地女子自然不是很多,可是卻也不是沒有,只是像顧綰這般年輕且貌美的,倒是少見。

在場多爲男子,自然是要多看幾眼的。

王偕見到了便開口說道:“夫人倒是如同這午間曜日,奪目的狠。”

“說不準那些人都是看你的,夫君長得如此動人,無論男女估計都會想看一眼的。”

王偕也不謙虛,便直接接下顧綰這句誇獎,倒是讓顧綰準備的一肚子話說不出來了。

顧綰心想,到底是狀元郎,修辭功法必然是不俗的。

心念極此,顧綰便隨着王偕坐下,一位面容清瘦,身着僧衣,三十多歲的禪師走了過來,看着王偕之後說道:“施主,恭候多時了。”

顧綰一愣,王偕笑着說道:“如是,這位便是鴻元禪師,我當年同祖父遊學之時,曾經見過一面。”

顧綰對着這位異常年輕,且長得非常英俊的禪師行了一個禮,鴻元以佛禮謝之,看起來到真有幾分得道高僧的樣子。

不過顧綰一直對這些神鬼之事敬而遠之。

子不語怪力亂神,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升庵先生一會兒便到,請兩位施主稍等片刻。”待到這位鴻元禪師走了之後,顧綰趕忙附在王偕耳邊說道:“那位鴻元禪師,倒真是年輕啊,我在那海天禪寺裡見過的和尚,凡是被稱爲大師的人年紀都很大,沒想到這位大師竟然如此年輕。”

王偕笑着說道:“如是有所不知,這位鴻元禪師,八歲便悟道,乃是不出世的奇才。”

“哦,按照夫君這麼一說,這位禪師便是和尚界的甘羅。”

正是王偕還未回答顧綰的話,一名身着布衣的中年男子,便走了過來。

“蘭君小友,如是小友,久仰久仰。”

話音剛落,顧綰定睛一看,只見此時人眉目舒朗,留着一把美髯,倒是個美男子,而且那通身的灑脫氣質也是令人難忘。若是顧綰猜的沒錯的話,此人便是聞名天下的楊升庵,在後世這位可是被譽爲大明第一才子。

倒是比顧綰那位便宜的侄子要有名的多。

“升庵先生快請坐,晚輩仰慕已久,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王偕十分恭敬的說道。

楊升庵摸了摸自己的鬍子,開口說道:“不過是虛名而以。”

顧綰看着這楊升庵,其實顧綰在上輩子一直更爲喜歡黃娥的詩,而且私以爲這黃娥的詩比那楊升庵的更好。

此時此刻,那位才情卓然的楊夫人已然獨守空閨十年了。

可嘆世事無常,看到了這位,顧綰莫名的想起來了黃娥的詩。

“楚寨巴山橫渡口,行人莫上江樓。徵驂去棹兩悠悠。相看臨遠水,獨自上孤舟。卻羨多情沙上鳥,雙飛雙宿河洲。今宵明月爲誰留。團團清影好,偏照別離愁。”

第三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二百零六章 朋黨第二百四十八章 錦衣衛第二百一十章 林玉蘭第一百零五章 懲戒第三百零九章 文會第十七章 王元美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回蘇州第九十八章 張世忠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回蘇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明湖畔的試探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三十七章 又見油紙傘第四十四章 大明的心臟第一百六十章 王偕第一百一十一章 聖旨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盜第二十八章 生意第十七章 王元美第五十九章 忽悠第二百七十九章 屠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風舞第二百七十四章 運城驚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重回太倉第二十二章 與君同遊江南雨第二百零七章 鴻孕當頭第一百九十八章 醋意大發第十八章 顧綰的婚事第一百三十章 阿飛第一百九十三章 家常第一百四十七章 骨折第十二章 蘭溪阿荷第二百章 玉蘭第六章 水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審案第三百三十一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七章 風舞第八十章 文長來京第三十章 風雨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相聚第一百九十二章 情殤第六章 水生第一百五十章 風寒第二百八十章 再遊晉中馬場第一百三十七章 阮玉第二百四十二章 柳娘子第二十九章 值此時節又逢君第一百八十四章 逼迫第二百七十九章 屠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遇友第七十一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一十四章 責難第二百六十章 怒打嚴狗第三百二十三章 變故第五十七章 解元第一百四十七章 骨折第四十章 潘玉安第八十八章 恩典第八十六章 暖陽第一百五十九章 斷指第二百四十五章 寫信第二百三十章 王偕的信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五十七章 身世第一百八十章 回京第一百零六章 君歸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重回太倉第七十七章 天顏第二百九十六章 桃花第八十章 文長來京第九十章 狀元第七十五章 家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延邊第二百七十五章 脫困第一百五十章 風寒第一百九十章 夏言第十七章 王元美第一筆八十一章 嘉靖第二百一十五章 和好第十章 相助千斤第一百零五章 懲戒第三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九十章 狀元第九十四章 浩氣長存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陽明月第六十八章 犯太歲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吃第二百三十三章 春心萌動第二百九十五章 月色第一百一十三章 孩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野望第八十七章 平蠻將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九十七章 廟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除夕的煙火第一百七十九章 年節第一百零四章 將士第四十七章 任權第一百九十七章 又見王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