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正式攤牌

李維正仰天大笑,他是在用笑聲掩飾心中的震驚,儘管朱棣的猜測略有偏差,但那不怪他,他不可能預知靖難,他更不可能知道自己已知曉歷史的走勢,他僅僅憑着推測便猜到了自己的佈局,利用朱允炆爲跳板拿到了遼東,只不過他的猜測略有偏差,想到高麗身上去了。

朱棣淡淡地望着李維正,他知道李維正的乾笑是在掩飾自己的心虛,也就是說被自己猜中了,待李維正的笑聲一停,他便接着道:“你若取代高麗其實也沒什麼,至少我不在意,就象我也認爲耽羅島還給高麗可惜了一樣,很多想法我和父皇不同,和現在的皇太孫更不相同,李維正,我一直覺得我們二人是同一種人,你若投靠我,將來我朱棣必支持你爲高麗國王,我以大明皇族的身份向你發誓,決不食言。”

朱棣的聲音不大,語氣也很輕緩,但他的話卻很重,他正式向李維正攤牌了,朱棣一拍手,貼身侍候他的太監馬三保走了進來。

朱棣瞥了他一眼道:“你說吧!”

馬三保向李維正行了一禮道:“大人還記得嗎?我年初時給大人送了一封燕王殿下的信,我曾說過,大人若答應信中的意思,就收下那封信,若不答應,就把信還我帶走,但大人收下了那封信,大人,我說得對嗎?”

李維正默默地點了點頭,那封信他是收下了,馬三保再行一禮,便退下了,朱棣卻冷冷得看着李維正,良久,方緩緩說道:“我朱棣眼中從來揉不得半點沙子,欺我者必死,李維正,我實話告訴你,若不是我看出你是在利用朱允炆,你早已經屍骨無存了,現在我再最後給你一個機會,那封信你是還給我,還是確定收下。”

赤裸裸的威脅,他不會再給李維正模擬兩可的機會,要麼效忠於他,要麼就是他的敵人,李維正心中輕輕嘆了口氣,該來的還是逃不過,朱棣就是朱棣,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就是他王者的霸氣,他不再有半點猶豫,單膝跪下道:“李維正將效忠燕王殿下,若有半點虛言,天不容我。”

朱棣大喜,他急忙扶起李維正道:“其實我知道你早晚會投靠於我,你和朱允炆絕不是一路人,我的左膀是道衍大師,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的右臂。”

他越想越高興,遼東六萬大軍從此歸屬於他了,他再也忍不住縱聲大笑,笑聲中,姚廣孝走了進來,他拱手微微一笑道:“恭喜殿下了。”

他又看了一眼李維正,忽然跪了下來,“李總兵,從前我也有對不住你的地方,我誠摯向你道歉。”

李維正知道他指的是去年自己險些被朱元璋所殺一事,事後他才知道,姚廣孝曾經找過費廷安的父親費天,

他在最關鍵的時候從背後捅了自己一刀,不過,就算李維正再記仇,眼前卻不能表現出來。

他也連忙將姚廣孝扶起來,誠懇地說道:“大師,李維正可擔不起你一跪。”

“好!將相和。”?朱棣心中爽快,他命兩人坐下,又讓心腹守住大門,這纔對李維正道:“我先告訴你一個天大的密事,皇上不久前吐血暈倒了。”

李維正吃了一驚,朱元璋吐血了,他年初復出覲見朱元璋的時候,見他臉色通黃,骨瘦如柴,便隱隱感覺他的身體內有問題,沒想到竟然吐血了,李維正是知道的,歷史上可是有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要六年後才死,可如果朱元璋得了什麼癌症,他就不可能再拖六年,頂多一二年,如果是這樣,歷史就改變了,那靖難還會發生嗎?

他嘆了口氣道:“皇上幾十年不知疲倦地勤於政事,再加上失子之痛,他的身體怎麼可能不垮掉。”

“那李總兵說說看,皇上下一步要做什麼?”姚廣孝笑着問道。

李維正剛要開口,他忽然心裡一動,擡頭向姚廣孝望去,發現他笑得有些不自然,這時,李維正才恍然大悟,姚廣孝要殺自己的原因是出於他的嫉妒,他生怕自己奪了他的位子,朱棣想必也知道,所以他才說‘將相和’,明確自己爲將,姚廣孝爲相。

心中有了明悟,李維正不再多說了,他搖了搖頭道:“慚愧,我看不出來。”

“但我卻看出來了。”姚廣孝摸着光溜溜的下巴,他見李維正說不出,便有些得意地笑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皇上很快就要製造一次大案,殺盡大明最後倖存的開國功臣,爲他的皇太孫掃清最後的隱患。”

李維正駭然,‘藍玉案’三個字他幾乎要脫口而出,這個姚廣孝竟是如此厲害,歷史上即將要發生的大案竟然被他預料到了,李維正忽然覺得頭有點眩暈,誰說古人可欺。

“大師不妨說得詳細一點。”旁邊的朱棣沉聲問道,他也是第一次聽姚廣孝說出這個觀點,心中也同樣充滿了震驚。

姚廣孝確實是在李維正面前露了一手,這個推斷是他在半個月前才最終確定下來,本來他是想告訴朱棣,但恰好此時朱棣決定要收服李維正,他便留了一手,要在朱棣收服李維正時出手,搶了他的風頭。

姚廣孝這一招確實很高明,朱棣已經從收服李維正的興奮中將注意力轉到了他的身上,姚廣孝合掌唸了聲佛,這纔不急不緩地說道:“其實我早就覺得困惑了,皇上這些年不停地加大封藩王的力度,而且個個手握重兵,與此對應的是,藍玉、傅友德、馮勝等大將卻慢慢地被收權,尤其北元分裂後,大明北方的壓力已經明顯減弱了,這些大將的作用也漸漸在失去,這時我纔想到了‘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又想起皇上對前太子說過,要替他削去狼牙棒上的棘刺,皇太孫年幼登基,如果皇叔父不服他奪了位,那天下還是朱明天下,可如果藍玉等大臣不服而起兵造反奪取皇位,這天下可就改了姓了,所以我知道,皇上在皇太孫登基前,必然要除掉一切在軍中有影響的開國功臣,以保護朱明天下,只是我還不大確定皇上動手的時間,直到上個月,皇上忽然下旨詔諸王去鳳陽演兵,以及皇上吐血暈倒,這兩個消息結合起來,我就明白了,動手的時間就在鳳陽演練之後,而且第一條要烹宰的狗應該就是最能被抓住謀反證據的藍玉。”

‘高!的確是高!’李維正都忍不住要鼓掌贊好了,思維嚴密,推理有憑有據,這個姚廣孝果然不同凡響,他點點頭由衷感嘆道:“大師妙論,我自愧不如,那請教大師,李維正下一步該怎麼辦?”

他確實很想聽聽姚廣孝的建議,姚廣孝卻瞥了一眼朱棣道:“如果我建議李總兵繼續表面效忠朱允炆,請殿下不要介意。”

朱棣大度地一擺手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我不相信李總兵,我是絕不會把皇上吐血的秘事告訴他,大師儘管直言。”

“好!那我就說了。”?姚廣孝鄭重地對李維正道:“從表面上,李總兵還要效忠皇太孫,千萬不要讓他生疑,這是皇上肯讓你在遼東領兵的根本原因,但我也不知道接下來的謀反案會鬧到什麼程度,我很擔心所有在外領兵的大將都難以倖免,爲了防止萬一,李總兵最好能製造出事端,在這段時間內領兵出征,躲過這次清洗。”

他話音一落,李維正和朱棣幾乎是同時脫口而出:“打倭寇!”

兩人對望一眼,一齊哈哈大笑起來,他們果然是一路人。

朱棣已經離開了,但李維正卻心事難寧,今天發生了許多出乎他意料的事,朱棣的用人不疑讓他心中有一種默默的感動,儘管許多書籍上都說朱棣靖難成功是有一點運氣和偶然性,但李維正現在明白了,朱棣奪得皇位是必然的,他有着帝王該有的一切品質,大度、寬容、狠毒、果斷,以及善於用人,自己要想從他手下竊國大明,是何其之難,但是事情沒有絕對,他李維正也已經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

但更重要是,他知道歷史,而朱棣不知道。

‘藍玉案’,這是他進入大明想到的第一件事情,能不能改變歷史的行進軌跡,就要從這個大案入手了,李維正當即把十三郎和孫濟找來,將他的計劃詳詳細細給二人講了一遍,這兩個心腹將承擔起他交給重任,

二人立刻離開了遼東,各自帶領手下分頭而行。

雖然離演兵的時間還早,但棋盤已經擺下,所有對弈者也已落座,開始各自細數自己的棋子,進行落子前的佈局思索,對弈者的將是三人,朱元璋、朱棣和李維正,而棋子無數,甚至包括未來的皇帝朱允炆,就在李維正在開始佈局他的天下之棋時,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歲末,兩個天大的喜訊相繼傳來,一個是楊二田歷經無數次的失敗,終於研製成功了遂發槍。

而另一個喜訊是他的家事,李維正的兩個妻子葉家姐妹同時出現了懷孕徵兆。

第296章 喜訊傳來第263章 道衍遠謀第31章 失蹤兩人第23章 初入京城第3章 衙門當差第152章 中山肅倭第54章 藏身武當第99章 等待機會第180章 潛龍出海(下)第143章 離開日本第256章 再出詭計第250章 大軍北上第18章 情況突變第64章 生死之間第17章 驚天內幕第33章 意外收穫第105章 神秘校尉第134章 夜襲耽羅第63章 暫棄前嫌第14章 神秘路人第229章 京都風雲(八)第77章 秦王幕僚第101章 血洗三所第191章 燕王來訪第102章 蘇童報信第174章 遼東事變第30章 風雲再起第199章 東征日本(二)第125章 葉家暗流第177章 困獸欲鬥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278章 各有猜測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276章 迎頭一棒第115章 羅家盛宴(下)第29章 太子屈尊第208章 取捨之間第197章 皇上有恙第172章 有容乃大第149章 危機悄現第177章 困獸欲鬥第169章 寧王再來第171章 東宮祭靈第167章 蘇童進門(上)第237章 燕王之斷第145章 蓬萊紛亂第233章 周王請罪第79章 解開心結第16章 霧裡觀花第131章 寶船起航第145章 蓬萊紛亂第21章 決定辭職第135章 炮轟釜山第149章 危機悄現第174章 遼東事變第249章 景隆妙計第15章 仗義出手第185章 明暗兩線第200章 東征日本(三)第107章 北使被殺第226章 京都風雲(五)第274章 嫁禍東籬第117章 風雲聚合第66章 失之交臂第157章 沆瀣一氣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192章 正式攤牌第162章 人心難測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22章 父子夜談第150章 陰謀陽用第52章 王府夜宴(四)第282章 危機再現第24章 朱氏父子第294章 燕王之死(下)第253章 致命錯誤第191章 燕王來訪第19章 絕境求生第166章 遠方來客第218章 高麗內亂(上)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141章 出使日本(六)第66章 失之交臂第53章 最後爭奪第7章 有了牽掛第124章 初爲人父第221章 風雲疾變(中)第30章 風雲再起第264章 景隆復出第253章 致命錯誤第223章 京都風雲(一)第46章 把水攪渾第157章 沆瀣一氣第249章 景隆妙計第258章 小露鋒芒(上)第106章 菊池兄妹第10章 明月初升第40章 葉家姐妹(上)第25章 寺院接見第226章 京都風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