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對日本地緣均勢的五條策略

第184章 對日本地緣均勢的五條策略

姜星火甫一聽到“日本”這兩個字。

再結合朱高煦有些閃爍的眼神。

已經知道了朱高煦真實身份的他,便曉得之前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的事情,恐怕已經傳到了大明帝國高層的耳朵裡。

或許,如果朱棣比較有執行力的話,此時已經派遣使者前往日本查看了。

等等等等

使者?

過往的記憶開始在姜星火的腦海裡浮現。

李景隆這小子,不會騙我說去琉球,實際上去的是日本吧?

這麼一想,很多過去未曾在意的細節,瞬間連在了一起。

想到出發前李景隆如喪考妣的樣子,姜星火不由地尷尬的雙手交叉,搓了搓手指。

如果自己不提日本金山銀山這茬,按照歷史線的原有發展,李景隆應該是沒有出使外國這回事的,所以大概率是真的去日本了。

不過還好,此時是老狐狸足利義滿當政,因爲覬覦勘合貿易的緣故,對大明的態度很友好,應該沒什麼生命危險。

不過此時的日本,好像確實也很適合拿來舉例。

朱高煦眉飛色舞道:“姜先生的意思就是說,若是日本國內有哪些勢力衰弱,而又要被羣起攻之,那麼大明可以不參與拿肉,但這塊肉怎麼分,得大明說了算!”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誰會嫌棄自己的權力多呢?

“是,陛下!”

這番通俗易懂的解釋下來,就連朱高煦也聽明白了。

“記下來!”

“回頭一定要把這些制衡日本的計策,寫出來獻給父皇,來圓了姜先生的夢想,免得那兩個小吏記不清楚誤事。”朱高煦心頭默默想道。

所以說,分而治之,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當然是作這個地位崇高的分肉人。”

朱高煦老實答道:“誰搶到就是誰的,或者說誰搶到多少,就算多少。”

這裡便是要說,日本此時的人口超過了一千萬,而經過了四年靖難之役戰亂的大明,人口是六千六百萬,當然,這裡面是有很多逃戶和隱戶的,或許真實的人口數字,能達到八千萬左右。

松浦氏這種靠着海盜行當維持財富收入的大名,此時有了正當貿易做,反而搖身一變成了打擊海盜最積極的。

話頭一開,姜星火便一口氣說了下去,不再停歇。

“因爲國家權力來自於軍事力量,想要維持地緣國家的權力均勢,那就必須維持他們的軍事力量均勢。”

“那該怎樣?”鄭和感覺自己好像要開竅了。

李至剛目光灼熱地看向了牆壁。

姜先生既然是謫仙人臨世,自然是開了天眼的,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都是尋常本事,看到未來的事情,讓其覺得咬牙切齒痛恨不已,也不是不能理解。

——————

“非止如此。”

朱高煦呆了呆,剎那醒悟。

“也就是說,地緣均勢外交的核心就在於此——維持均勢!”

“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按照地緣均勢學說,一條一條地往日本上面套,看看都有哪些適合當下的日本。”

念及至此,李至剛竟是對姜星火心生了幾分感激。

“這把割肉刀,就是軍事力量。”

“第五條,則是支持弱者。”

姜星火只是撫掌不語。

姜星火問道:“任何在日本諸國中混戰的弱者如果支撐不住,大明都可以出手干預,派出軍隊確保大名不會身死國滅,你們猜猜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姜星火繼續道:“而且,不光是之前南朝與北朝的勢力有矛盾,如果把日本三島(北海道尚未開發)看做一個整體,那麼西部與東部之間,在很多問題上的矛盾也非常深刻,就比如他們對大明的態度,就截然不同”

朱高煦全然不知,不過問題是他提的,也只好趕鴨子上架。

鄭和想到了更深地一層:“滲透!”

“姜先生說的沒錯,而且從人口體量上看,大明想要一次性徵服日本,幾乎沒有可能,分而治之如果有可能實現的話,確實是個好辦法。”

姜星火說道:“更準確地說,叫做蠶食。”

鄭和沉吟片刻,說道:“這些日本東西部的小國,恐怕會互相之間征戰不休,就如同我們華夏的戰國時代一般。”

“略有耳聞,略有。”

姜星火說:“所以第三條就派上用場了,軍備平衡。”

“也就是說,大明要慫恿日本的諸國互相之間結盟爭鬥,而在結盟的同時,又通過訛詐、恐嚇、支持、交換等等手段,來不斷地拆散維持時間過長的結盟,如此一來,不信任的種子自然就在日本諸國的心頭埋下,隨着時間的推移,互相背叛導致的血仇將會越來越深,只至不可調和。”

“日本嘛,是個不錯的舉例對象。”

姜星火繼續講道:“第二條,操刀割肉。”

“俺懂了!”

“軍備平衡,其實也是地緣均勢外交策略最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第三條的真正含義就是,由大明提供給日本諸國武器裝備,以維持他們軍事力量的平衡。”

“同時,應該把武器裝備作爲一種昂貴的政治資源來售賣,沒錢不要緊,可以用各種權力來抵押,譬如未來的部分稅收、大明商品的關稅減免、大明船隻的自由通航、日本各國無權處置大明人員等等。”

嗯,在日本搞點“人員自願海外務工”的相關貿易也不是不可以,替大名們減輕點人地矛盾嘛。

沒法手搓機槍的冷兵器時代,想靠十幾萬軍隊把一千萬土著屠戮殆盡,從技術角度上講實現不了,那麼就只能用蠶食。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讓日本提前六十多年進入戰國時代,姜星火就感覺,自己好像功德無量了。

“對於一個人口上千萬的國家來說,大明想要一口氣鯨吞下去,是完全沒有可能性的,只會把自己的肚子給撐破。”

“這裡的割肉,自然不是佛祖割肉喂鷹那般割自己的肉,而是割別人的肉!”

當大明的狗,實在是太榮幸了!

故此,朱棣對日本的瞭解,也開始逐漸增多。

“對。”

作爲姜星火的首席大弟子,朱高煦幾乎是無條件地支持了姜星火的想法。

“你說的很對。”

畢竟,如果按照單極管的推導,猴子不結束日本的戰國時代就不可能入侵李氏朝鮮,沒有這檔子事萬曆就不會抗倭援朝,不抗倭援朝大明的遼東邊軍就不會元氣大傷,遼東邊軍不元氣大傷野豬皮就不能趁勢而起,那也就

總之,哪怕不來這套單極管理論,能挑動日本內戰,也委實是給華夏減少了不少麻煩。

鄭和亦是接話道:“那便是說,就像是北周滅了北齊,而繼承自北周的隋朝滅了南陳一般,雖然國滅,但是由於長時間的戰亂,和文化、習俗上的差異,導致看起來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可內部分裂的種子早就種下了,或者說從來都沒有彌合過。”

嗯,以上種種,是否有點眼熟的感覺。

牆對面這個名叫“姜星火”的囚徒,真的是他仕途的大救星啊!

“你們對日本國內的政治局勢有了解嗎?”

鄭和雖然也見過間諜從日本傳回來的情報,但是此時他的角色是盜匪,自然不好說自己有那般見識,於是看向了朱高煦。

“而這種提供,不應當是無償提供,相反,應該是限量,而且高價!”

“既然按照我們的推演,此時已經讓日本東西分治,而且幕府還被拆了,大明還爲日本諸國提供帶有附加政治條件的武器裝備,那麼接下來怎麼做?”

姜星火不曉得一牆之隔的對面,大明禮部尚書對自己感念了起來。

畢竟地緣政治這種東西,總得舉點學生能有認知的國家做例子,否則的話,自己拿帶英舉例子人家也聽不懂不是?

李至剛神情一振,人品歸人品、能力歸能力,李至剛做事的能力還是有的,尤其是這種能極大露臉,極大增加手中權柄的事情。

而且征伐日本這件事,朱棣又不可能派太多的軍隊,不然國內也會不穩定。

“東西分而治之,李尚書,這件事就教給你準備,禮部拿個方略出來,相關的情報會送到你那裡。”

姜星火點點頭,說道:“對於敵國內部的勢力,亦或是說不同的敵國之間,自然是如此的,有了一塊肥肉,大家都垂涎欲滴,那麼便各憑本事.但對於地緣均勢,則非是如此。”

“首先來說此時的日本,本就有分而治之的基礎,爲什麼?原因也很簡單,因爲日本剛剛結束了他們的南北朝時代,跟我們華夏的隋朝統一有些類似,便是地方上依舊有着根深蒂固的各種勢力矛盾。”

聽聞此言,朱高煦不由地暗暗咂舌,以前總覺得姜先生是個文弱書生的模樣,可是現在委實沒有想到,玩起外交政治來,竟是這般狠辣!

不過一想到之前石見銀山那節課,姜先生對日本的痛恨態度,以及那個關於南京的可怕預言,朱高煦倒也釋然了。

姜星火亦是笑問:“那你覺得,日本最大的一塊肉是誰?”

“至於日本東部,上杉氏、小笠原氏、北條氏、武田氏,他們對大明知之甚少,或者說他們更樂於剝削土地上的日本農民,而不是開展海洋貿易,而且他們的自治性比較強。”

“也就是說,我不要這塊肉,不會直接損害你們的利益,但是這不意味着你們能隨意爭搶這塊我不要的肉。割肉刀在我的手裡,你們必須按照我的意思來分配這塊肉,必須爭相討好、巴結我,否則我不高興了,就給你少分點肉,你若是不服氣,那便要知道,我手裡的這塊割肉刀,不僅能割案板上的肉,同樣也能割你的肉。”

何況,此時的日本無論是種族、文化、習俗、語言等等,皆與大明不同,想要短時間內同化,更無可能。

“畢竟,背叛的盟友可比敵人讓人痛恨多了。”

手頭自然是沒有肉的,但不妨礙姜星火撿了幾根樹枝,攏了攏放在了地上。

目前,日本使團裡分屬不同間諜系統的間諜,已經在源源不斷地通過大明寧波港到日本松浦氏所轄平戶港之間的船隻來傳遞消息。

說到這裡,朱高煦倒是略微明白了過來。

那麼如果自己按照地緣均勢學說,是否可以提前點燃日本動亂的導火索,把日本這個各階層矛盾深刻,只是被強勢的足利義滿暫時壓制下去的火藥桶,重新點燃呢?

姜星火剎那思索,便覺得,有可能!

“或者換言之,日本的東西部適合分而治之,中間的地區,則適合作爲他們絞殺的戰場。”

姜星火從容道:“作分肉人,有個前提,那便是手裡有一把鋒利的割肉刀。”

姜星火笑道:“嗯,無妨,簡單說說。”

一旦羣起反抗,朱棣就得掂量掂量,他手下的幾十萬軍隊夠不夠用了。

姜星火目光悠遠:“如果日本真的按照東西分而治之了,甚至東西之間也分成了無數小國,然後幕府這塊大肉,也被大明操刀分配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

而應仁之亂,距離眼下的時間,也就是六十多年後的樣子。

這趟莫名其妙的詔獄之旅真是來對了。

“什麼是軍備平衡?”

“只需要不斷地支持弱者,不斷地派駐大明的軍隊到日本諸國的國土上,慢慢地,諸國的上層貴族就會親明,而底層也會逐漸親明。”

換句話說,剛剛結束了南北朝對峙的日本,其實早就爲東西軍之亂埋下了動亂的禍根。

沒人跟錢過不去,尤其是松浦氏深知有些事情自己不做,別人也會做,那麼利益就輪不到自己頭上。

可日本的國土面積,能跟大明比嗎?

所以日本的人口密集程度,其實遠遠超過了大明,而且這上千萬人.別說上千萬人,就是上千萬頭豬,也殺不過來啊!

“第一條,分而治之。”

“接下來便是第四條,合縱連橫。”

“是幕府!”

雖然姜星火選修的日本史學的不是很好,但也依稀記得,日本的戰國時代開啓,是從著名的東西軍應仁之亂開始的。

“我們只是紙上談兵,但也不妨暢想一下。”

朱高煦與鄭和思量片刻,朱高煦說道:“維持均勢?”

“正是如此。”

“但鯨吞不行,不代表蠶食不行。”

“因爲東部跟西部的具體情況不一樣,西部靠近大明和朝鮮、琉球,他們更希望能做生意,西部的大名,譬如松浦氏、大友氏、大內氏、河野氏等等,如果用分而治之的辦法,那麼他們都是可以拉攏的對象,因爲他們深切地知道大明的強大與海洋貿易的鉅額利潤。”

“譬如伱們是兩方勢力,而這中間,就是一個註定待宰的勢力,也就是你們案板上的魚肉,那麼若是沒有外部干預,任你們去爭、去搶,結果會如何?”

就在朱高煦頗有些忐忑不安的時候,姜星火終於開口了。

朱棣沉聲吩咐道。

列強竟是我自己!

沒想到吧。

朱高煦捻鬚道:“俺聽說書先生的平話,隋末英雄的故事,便是關隴門閥得了勢,大力打壓原本北齊、南陳的貴族,歷代在河北江南當宰相的世家,到了隋朝的時候連當個小官都做不得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三徵高句麗,更是耗盡了北齊、南陳故地的民力物力,所以土崩瓦解之勢早已有之。”

“這是爲何?”

“或許十年不夠、二十年不夠,但八十年、九十年、一百年,幾代人的時間過後,就會完成文化換種,當地的百姓從小學漢字說漢語,崇拜華夏文化,渴望成爲明人。”

“而這種蠶食進行的多了,慢慢地,傾向大明的力量越來越強,其他諸國哪怕意識到了,做到了摒棄之前合縱連橫導致盟友背叛的血海深仇,聯起手來抵抗大明,恐怕也已經爲時晚矣。”

“這就彷彿是把一隻青蛙放進熱水裡,青蛙馬上就會跳開;而放進溫水裡,底下燒上柴火,不知不覺間,青蛙就會被煮熟。”

看着遙遠的東方,姜星火的目光裡,彷彿出現了一隻青蛙。

(本章完)

第564章 屈服第347章 殺光【電子喜糖8K大章】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245章 工業【求月票!】第364章 猜疑第347章 殺光【電子喜糖8K大章】第301章 科學第257章 帕累托最優狀態【求月票!】第376章 求榮第16章 姜星火難道是謫仙人?第165章 你管這叫掃盲?第427章 渡河第226章 燕校尉果然不凡【求月票!】第332章 登樓第232章 爲什麼大明與新大陸無緣?【求月票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356章 毒計【8K大章求月票!】第102章 棄嬰 宗族 土豪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235章 改革前夜【求月票!】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第368章 派系第365章 上課第480章 弟子第298章 懾服第54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第28章 解縉的質疑第366章 下課【糉子節加更】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391章 光明第445章 嬗變第462章 瀕死第351章 戰後【7K二合一求月票!】五月求票!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562章 立儲第309章 升官第201章 《大明星空志》【求月票!】第232章 爲什麼大明與新大陸無緣?【求月票第521章 餘波第376章 求榮八月更新及求票第549章 高煦五月求票!第539章 傳首第536章 登門第328章 大軍第125章 道衍屠龍第一刀第104章 化肥神蹟,張天師的提議第301章 科學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295章 磊落第487章 攝政第33章 朱棣與姜星火的初見第394章 決勝第292章 投奔第475章 比較第496章 原理第281章 拜師【求月票!】第532章 深意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61章 白銀貨幣化第386章 三楊第60章 《華夏貨幣史》第13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493章 歲末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第424章 破關第334章 豪情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96章 你管這叫增產仙方?第508章 驗收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384章 窮理第81章 模擬結束,失態的夏元吉第85章 離岸白銀寶鈔體系第484章 漣漪第342章 站住【第三更求月票!】第72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288章 帥才第487章 攝政第312章 風起第562章 立儲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472章 留學第539章 傳首第486章 彙報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536章 登門第261章 兼併?不【求月票!】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117章 天竺 呂宋很近啊!第484章 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