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朱棣暴怒

次日,奉天殿,早朝過後。

羣臣魚貫而出,朱棣一臉陰沉,旁邊是晉王朱棡尾隨而至。

朱棣沒想到,父皇會給他來這麼一手,完全將他的計劃打破。

三哥朱棡的底細,朱棣當然知道,在帶兵打仗上,大約也就五五開的水準。

甚至於,朱棡性子狂暴,在帶兵的時候,比自己還要來得穩重一些。

“四弟,這次沿海平倭,看來咱們兩兄弟又要通力合作了。”

朱棡怎麼會捨得這個機會,眼看朱棣就要走遠,連忙追趕過來,哈哈一笑說道。

今天的早朝,確實是給了他很大的驚喜。

沿海平倭主帥的事情,他從來沒有想過,主要因爲藩地在山西太原,離得太遠。

然後今天父皇突然宣佈,沿海平倭的事情,由他和燕王一起負責,分兩路大軍,歸兩人分別節制。

這等行軍,跟洪武二十三年,又有什麼區別。

朱棣本就有些煩悶,聽到三哥朱棡趕來嘲諷,氣不打一處來。

只是這奉天殿外,人多眼雜,朱棣也只能憋着。

“這次想來還是要依仗三哥纔是。”朱棣淡淡的說了一句,就準備離開。

“四弟別急着走呀,咱倆兄弟不得好好籌劃一番。”朱棡打趣的說道。

“三哥,可莫要過分了些。”朱棣聲音有些冰冷。

顯然朱棡一而再,再而三的舉動,讓他有了怒氣。

朱棣也能算個武人,武人嘛,性格都要暴躁一些。

“喲,怎麼啦,四弟這是生氣啦?哥哥我也沒說什麼吧,還是四弟不想去沿海平倭,這怎麼不早說呢。”

“要不哥哥幫你找父皇說說,這次平倭的事情,就不勞煩四弟過去了。”

朱棡見朱棣吃癟,整個人都精神煥發了許多。

這一天,他可是盼了好久。

只感覺今日揚眉吐氣了一番。

聽到這話,本來不斷向前的朱棣停下腳步,他還真怕晉王朱棡去父皇那裡鬧一波。

於是強顏歡笑說道:“三哥這是哪裡話,就像父皇說道,東南沿海那般寬廣,一人也是守不過來的,還得是我們倆兄弟同心,方可其利斷金。”

“哈哈哈。”

朱棡大笑三聲,一點顏面都不給。看向朱棣的眼神,就像是看猴子戲耍一般。

笑完之後,也不搭理朱棣,直接揚長而去。

這般笑聲,引來了羣臣目光的注視,讓朱棣站在原地,好不尷尬。

朱棣眼神狠狠的盯着朱棡離開的背影,牙根緊咬,怒火沸騰。

聽到似乎周邊有大臣議論,冷冷的掃過去。

頓時大臣們默不作聲,低頭趕緊離開。

這等皇家的事,但凡有幾分腦子,都知道沾染不得。

朱棣也殺人,尤其是殺官。

之所以沒落下殘暴的名頭,皆是因爲朱棣殺的官員,都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其貪污受賄。

畢竟現在陛下諭旨,但凡貪污,已經不再有銀兩的限制,直接處死。

便是因爲這個原因,文人們也不可能拿這事來攻擊朱棣,只能道一聲殺得好。

然而這事還不算完。

朱棣回到府中,正準備找姚廣孝商量一下對策。

就看到院子裡似乎有些雜亂。

“慌慌張張,成何體統。”朱棣一聲呵斥,衆多下人頓時不敢動彈。

這事朱高熾聞聲趕來。

看到長子,朱棣也察覺府中情況似乎有些不對,直接問道:“說,府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朱高熾見到父王,連忙過來說道:“父王,就在剛纔不久,錦衣衛帶來皇爺爺的諭旨,召道衍法師即刻入天界寺,爲藏經閣管事。”

“道衍法師連行囊都沒來得及收拾,就被錦衣衛直接帶走了。想來現在估計已經到天界寺了。”

朱高熾當然知道姚廣孝對於父王的重要性,想要以皇孫的名義,拖延時間。

然而錦衣衛一點面子都不給,直接掏出陛下諭旨。

諭旨面前,朱高熾哪敢阻攔,只能是眼睜睜的看着姚廣孝被帶走。

臨走的時候,姚廣孝還想說上幾句,都被錦衣衛厲聲喝止,顯然是受了交代。

“什麼!”

朱棣大喝一聲。

只是轉瞬間,朱棣就想到了誰出的這個主意,直接斷他臂膀。

“好個大侄子,下手是真的狠,本王是真的小瞧了你。”

朱棣本來即將暴怒的神情,在下一個瞬間頓時消散,平靜下來。

每逢大事有靜氣,朱棣能有今天的功勞成就,自然不是一個城府簡單的人。

姚廣孝作爲和尚,本來就非常的低調。

不管是父皇,亦或是對頭三哥,對於姚廣孝都沒有太多的關注。

唯一比較瞭解的,也就是朱英了。

朱棣只是沒想到,朱英的反擊來得這麼快,直接通過父皇,將道衍抽走。

天界寺藏經閣管事,聽上去似乎還不錯。

但是由錦衣衛強行帶走就職,連最後見面的機會都不給,這其中的意味,就很是明顯了。

稍稍猶豫過後,朱棣轉身出門而去。

他要親自去一趟天界寺。

不僅僅因爲姚廣孝對他起到很重要的智囊作用,作爲關鍵的是。

京師這邊的暗線,因爲他不方面出面的情況下,基本上都是由姚廣孝負責。

......

天界寺。

位於京師外城,約莫有十幾裡地。

這裡地闊深邃,有三十六庵,還有西閣、鐘樓等,既有自然山林之清幽,又有壁畫的金碧輝煌。

朱元璋早年曾在鳳陽皇覺寺出家爲僧,建立大明後,不免對僧寺頗爲照顧,對天界寺更是另眼相待。

爲了管理天下僧道,朱元璋在禮部之下設僧錄司,管理天下僧寺,又設道錄司,管理天下道觀。道錄司設在朝天宮,僧錄司則設在天界寺。

僧錄司是正六品的衙門,這裡高僧雲集,換句話說,天界寺就是替皇家代行佛教管理的官府。

有人稱天界寺爲方今第一禪林,那實在不是虛誇。

便是外國使者來朝貢,先要在天界寺熟悉朝儀,最後才能擇日朝見。

天界寺藏經閣管事,也是正兒八經的僧官。

比起姚廣孝在慶壽寺當主持,從地位上來說,其實是升官了,雖然這並不是姚廣孝想要的。

“道衍法師!”

“道衍法師!”

“道衍法師!”.........

姚廣孝在天界寺還是很有名聲的,在錦衣衛的陪伴下一路走來,都是雙手合十,打招呼的僧人。

甚至有些僧人眼含羨慕,能夠讓錦衣衛隨從來天界寺,顯然道衍大師混得越發不錯了。

天界寺的藏經閣,自然不僅僅一處。

姚廣孝一路深入,看着面前有些破敗的小屋,一臉苦笑。

他曾經在天界寺呆了兩年,還不知道有這麼一處地方。

想來找到這個偏僻小屋,或許都花了不少心思。

難怪他來的時候,天界寺裡他熟悉的僧官都沒有出現,想來便是避嫌。

“道衍法師,便是這裡,雖然有些破亂,但收拾一番也足夠遮風擋雨,以後就有勞道衍法師多多關照了。”

隨同而來的兩名錦衣衛,其中一人笑着對姚廣孝說道。

姚廣孝這才反應過來,問道:“兩位小哥也是隨同貧僧一同住在這裡?”

先前說話的錦衣衛回道;“是的,我等受上峰指令,往後一月,便和大師同住了。”

“大師若是有何事情,儘管吩咐我倆兄弟,這天界寺大得很,不用勞煩大師東奔西跑了。”

聽到這話,姚廣孝算是明白了過來。

這兩人分明就是監視自己,說是掛了個藏經閣管事的僧官職位,實際上和幽禁沒什麼區別。

不過聽到錦衣衛說一個月,姚廣孝還是問道:“兩位小哥只在此一月嘛。”

“大師放心。”錦衣衛笑着說道:

“我等兄弟走後,自然有人過來接班代替。”

姚廣孝頓時無語,這還是輪流上場,心中也明白,這是怕自己跟錦衣衛互通,所以才如此安排。

心思流轉間,兩名錦衣衛也不廢話,開始整理起屋子來。

畢竟這處房屋,荒廢了許久,要重新收拾一番,才能入住。

此刻已經是下午,陽光正好。

姚廣孝站在原地,身披黑色僧衣,看着兩名錦衣衛幹活。

按理說此刻的姚廣孝,應該是心態悲涼。

畢竟這對於他來說,到了這裡算是前功盡棄了。

然而站在陽光下的姚廣孝,皺眉思索一番後,卻是突然嘴角微微上翹。

雖然可能會因此跟燕王朱棣斷開,但他姚廣孝,從來就不是忠於燕王。

“長孫殿下既然選擇將貧僧幽禁於此,而不是直接處死,想來等長孫殿下掌控大局後,貧僧應當還有出頭之日。”

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645章:大明要謀取拜占庭帝國?第762章 奪取大明的火車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第729章 我打你可以你打我不行第227章:人間清醒的呂氏第487章:朱棣回京第239章:軍心可用第688章:鎮壓暴亂,直接開火第353章:冠名,給陛下拜年第536章:天生聖人第436章:等待神風的倭國第321章:被遺忘的犯人第570章:老朱的長遠佈局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181章:朱元璋也很無奈第185章:朱棣的野望第389章:藍玉的小心思第518章:出海第487章:朱棣回京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600章:宮廷往事,小時候的朱棣第462章;京師血案第737章 蔓延的屠殺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692章:爲大明賀!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338章:待到來年春開時(月底求月票)第五十六章:朱英的底子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187章:朱英演武,被震撼到的老爺子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365章:朱元璋的思念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五十八章:中場休息第328章:誅滅九族!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581章:安南反了!第836章 求助大明第354章:棄筆從戎第536章:天生聖人第352章:對燕王當如何安排第564章:礦藏優先權第475章:這是在刮咱的肉啊第344章:朱元璋的英明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270章:涼國公這是瘋了吧!第十四章:朱元璋的思念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750章 已經開始的蒸汽火車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130章:陽謀第308章 :大明改革初始第十五章:這,絕不可能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406章:難以下手的晉商第409章:致仕之爭第444章:讓咱大孫去打仗第451章:雞肋之詹徽第399章:大明正統,禮儀之邦!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第404章:中都皇城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第626章:狩獵第738章 定海艦問世第447章:羣雄割據第742章 準備召開全國第一屆將領大會第756章 準備帶朱元璋坐火車第372章:清洗開始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186章:咱明日要去看大孫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六十三章:海禁第613章:給倭國送高產作物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495章:爺孫倆朝堂上的配合第718章:藍玉的報復,海島局勢第377章:巡查玄甲衛(七夕快樂)第234章:真相大白第241章:咱大孫還好生生的活着!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838章 推行新政第805章 倭國反叛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第566章:成了困獸的朱棣第625章:有被嚇到的倭國貴族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425章:給咱大孫一個驚喜第460章:強大的沐王府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