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朱元璋的一言堂

小太監跪倒在地上,不住的磕頭,口中喊着:‘殿下饒命,殿下饒命。’

作爲太監,尤其還是服侍朱允炆這等皇孫的太監,在宮裡的地位,其實是不低的。

當然這個地位只是相對其他太監而言,就目前朱元璋鎮守皇宮,所有的太監女官,都算是醬油角色,也就司禮監能露個頭。

其他的毫無地位可言。

能夠混到朱允炆身邊,小太監也是機靈着,剛纔那一番話,看似好像是無疑間漏嘴出來的,何嘗又不是給自家主子提醒。

他更加清楚殿下還有黃翰林的性格,頂天了就是挨一頓打。

但若是真說出來了,就宮裡這般森嚴的規矩,指定見不着明日的太陽。。

“好好說說,你跟了本宮也有數年之久,現在這等事情,還想要幫着別人瞞着本宮不成。”

朱允炆見小太監不斷磕頭認錯,還磕得地面邦邦作響,就有些心軟了。

畢竟他本身年紀也不大,平日裡多是和這些小太監相處,顧念舊情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小太監聞言頓了會, 稍稍猶豫過後, 還是跪伏地面,不肯說話。

黃子澄眉頭微皺,他對於這些小太監其實也是熟悉的,很快就察覺到了情況有些不同。

對於宮裡的一些事情, 他曾經有所耳聞, 思索一番後轉而問道:“昨日夜裡,宮裡可是有發生什麼事情, 你能說的。”

聽到這話, 小太監才稍稍擡首,仍舊是低頭顫顫巍巍的數道:“昨夜陛下睡在了坤寧宮裡。”

小太監目前也敢透露出這麼多信息了, 要是指名道姓的,肯定會被查出來。

宮裡這個圈子, 說大不大, 說小也不小。

最爲主要的是, 對於太監們來說,這年頭從來就不需要什麼證據, 只要能猜到是你做的, 那就足夠了。

小太監說得這般模棱兩可, 也是給自己留下一條後路,這般殿下, 黃翰林也只是猜測,真要猜出來了, 和自己的關係也不大。

朱允炆聽到這話,直接說道:“不可能,皇爺爺怎麼可能去睡坤寧宮,坤寧宮對於皇爺爺來說, 可是禁忌。”

小太監就趴在地上, 反正如何問,就不肯吱聲了, 到了這個點,他多說一句都是把自己的命不當回事。

黃子澄聽到這話,轉頭看向已經再次關閉的奉天門,那裡已經沒了天子坐駕的影子, 然後纔對朱允炆說道:“殿下, 除非是,他回宮了。”

朱允炆聞言,眼睛一下子睜大,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黃子澄, 而後也朝奉天門看了一眼。

嘴脣微張,想要說點什麼卻有不知道如何開口。

最後沉默片刻,看向地面跪俯着的小太監,說道:“起來吧,倒還算是你忠心。”

“謝殿下。”小太監從地面起身,依舊躬着身子,頭微微低着。

“先生。”朱允炆輕輕呼喚一聲。

黃子澄微微搖頭,說道;“早朝馬上就要開始了,耽誤了時辰可不好,先上完早朝再說吧。”

朱允炆點頭,隨即共同向奉天殿過去。

.......

天界寺內,僧衆涌動,甚至於開始有武僧集結,衆多香客都被告知,需要爲貴客讓路,便是已經在上香的,都要暫緩。

天界寺作爲目前大明最爲等級的寺廟,能夠到這裡來燒香祈福的,最次也是大戶人家,最多的便是官宦妻女。

面對天界寺僧衆的告知,衆多香客紛紛配合。

在京師這邊生活,眼力見是最爲重要,便是隨便找個路人,說不準家裡都有不菲的關係。

在沒清楚底細之前,正常人家都不會說是肆意妄爲。

畢竟,這裡是明初,經過元末的混亂,哪怕是勳貴家族,早前也都是農民爲主,在生活作風上,如同藍玉那般的,終究只是少數,普遍還算可以。

“這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婢女打扮的趙香熙,不由對着冒充自己高麗身份的女子問道。

“本宮葉月清,還請香熙日後注意稱謂本宮月清公主,畢竟這裡是大明天界寺,你的胡來,只會爲你自己,甚至於豐壤趙氏帶來滅頂之災。”

葉月清語氣平淡的說道,她便是先前一直在路上作爲趙香熙婢女的人。

“你不是高麗人。”趙香熙聞言,皺眉說道。

“本宮什麼時候說過自己是高麗人了。”葉月清平靜的說道,語氣很淡,氣勢很足。

盛裝打扮的葉月清,即便是站在趙香熙的旁邊,也毫不遜色。

兩人的美貌,屬於不同層次的劃分。

趙香熙是屬於嫵媚類型,而葉月清人如其名,屬於江南女子的溫婉,但因爲其本身其他因素的緣故,又帶着一絲絲的英氣。

溫婉中帶着一絲颯爽,尤其是近幾天,經過天界寺禮儀培訓後,多了幾分端莊的味道。

趙香熙問道:“你這般豈不是犯了欺君大罪。”

葉月清笑了笑說道:“怎麼可能,只不過是個嬪妃,其中的關鍵還是在於大明與高麗的關係,這些沒有人會計較的。”

“再者說了,本宮有高麗的戶籍,自然也可以算是高麗人,文書印章都有呢,這作不得假。”

趙香熙不屑的說道:“即便如此,你也得頂着我的名字,過一輩子。”

葉月清輕輕一笑:“你還不知道吧,由使臣送給天界寺的名單裡,上面可不是趙香熙,而是葉月清呢。”

趙香熙面色頓時有些陰沉,她沒有想到,這些人竟是如此膽大包天,本還想冷嘲熱諷兩句,到最後卻也不說話了。

目前的她,已經開始要調整自己的態度。

畢竟現在她是葉月清的婢女,入宮之後,一切都只能靠葉月清了,真要想在大明皇宮好好的活下去,葉月清也是唯一的依靠。

想到這裡,雖然有些不甘,但趙香熙只能去學習如何成爲一個好的婢女。

所幸服侍人這方面,趙香熙在家族的時候,都是經過了培訓的。

不同的是,只是將男人,換成了女人而已。

這並不能難倒她。

“天界寺有貴客蒞臨,想來是大明頂層權貴,不然天界寺也不會如此動靜,待會尋個機會,我帶你去瞧瞧。”

葉月清看到趙香熙順服的模樣,也沒有窮追猛打,最爲主要的是,到時候趙香熙可是跟隨東家,這概念就完全不一樣了。

高麗對於大明,在諸多朝貢國中,也算是比較重要的存在。

所以當高麗使臣向天界寺提出可一同見貴客的時候,並沒有遭到拒絕。

天界寺門口,

當朱英乘坐龍攆抵達的時候,這裡早已經被清空。

朱英原以爲只有最初的幾十名錦衣衛跟隨,出了奉天門後,又有三百人的衛隊隨行。

熱鬧的南京街道,更是直接被五城兵馬司禁嚴,一路暢通無阻的抵達天界寺。

天界寺人來人往的大門口,也已經被僧衆勸離,錦衣衛早有數十緹騎在這裡把守。

錦衣衛出面,誰人還敢逗留,那便就是找死了。

管他什麼大臣家眷,直接處死都算輕的。

“見過殿下。”

當朱英從龍攆上下來,衆多有着品級的僧衆紛紛雙手合十行禮。

朱英微微點頭,到了便是步行上去。

當然可以選擇轎子,但就朱英目前來說,並沒有什麼必要。

朱英也沒想到,自己只是想過來看看,鬧出了這麼大的排場,對於本身身份的尊貴,算是有了十足的見識。

僧衆在朱英沒有交流意思的情況下,是沒資格和朱英說話的,由司禮監秉筆太監郭忠在前面引路,直接入寺。

隨行而來的錦衣衛們,早就在前面佈防,嚴禁任何人靠近。

於此同時,大明皇宮,奉天殿內。

早朝上,朱元璋直接提出了軍政分離的想法,讓文武大臣們都商議一番。

朱元璋高坐龍椅,看着下方羣臣交頭接耳,耐心等候。

現在的大明,可不是明中後期那般文臣的天下,作爲開國皇帝,朱元璋說啥,那就是啥,就算是提出相左的意見,也得注意謹慎用詞。

喜歡直接反對的大臣,也不可能留在如今的朝堂上。

“咱這個法子到底行還是不行,爾等儘管直言,咱又不怪罪你們,有何建議,都可以提出來。”

“這般推搡,咱要你們這些大臣在這裡幹嘛,尸位素餐嘛!”

眼見半天沒有站出來,朱元璋有些不耐煩了,對着羣臣就是一頓呵斥。

百官嚇得一哆嗦,相互推諉一番,最後自然還是五部尚書打頭陣。

兵部尚書茹瑺看着周邊幾位尚書看向自己,無奈下向前一步。

畢竟這等關於兵權的問題,目前他作爲兵部尚書,最有發言權了。

“啓稟陛下,臣認爲此法極佳,許多將領們並不善於治理地方,這般文武相間,最爲合適不過。”

諸多文臣之所以不想回答,就是在他們看來,軍政分離後,相當於文官也可以插手武官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於將領的削弱,自然樂得如此。

朱元璋聞言沒有說話,將目光轉向武官那邊。

來上朝的武官,爲首的便是五軍都督府的官員,不過因爲很多將領,因爲要駐防各地的緣故,其中五軍都督府人數並不多。

在以往的早朝,基本屬於可有可無的角色。

五軍都督府各設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從一品。都督僉事,正二品。

而目前在早朝上,資歷比較老的,也就是耿炳文了。

見到陛下目光轉來,耿炳文只好上前一步說道:“臣認爲茹尚書說得在理。”

朱元璋無語。

在朱元璋看來,這個可能關乎極大,對於軍隊的決策,在朝堂上,好像大家如同偷雞摸狗的小事一般,都沒啥反對意見。

羣臣面面相覷,心中暗道:陛下這是歇息了一段時間,又準備開殺了。

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241章:咱大孫還好生生的活着!第368章:孝陵祭奠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716章:藍玉吃虧,朱英無語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第774章 萌生死志的朱元璋彙報欠更第581章:安南反了!第354章:棄筆從戎第八十八章:那可是孝陵(元旦快樂求首訂)第753章 連太孫妃子的主意你都敢打第485章:被說服的晉王朱棡第779章 把機會留給年輕人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240章:爲長孫殿下賀!第266章:視察火藥司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318章:跟着去海外的臥底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十九章:蔣瓛的堅持第三十八章:朱英的錦囊妙計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694章:愛會轉移第九十八章:家國天下(求訂閱求月票)第296章 :找死可就別怪我了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835章 新兵案爆發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750章 已經開始的蒸汽火車第586章:一碰即碎的安南第332章:委屈的朱允炆第567章:活捉朱棣!第625章:有被嚇到的倭國貴族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235章:呼吸急促的朱元璋第549章:自斷臂膀的朱英第292章 :朱英的殺手鐗第二十四章:調查,暗手第840章 (全書完)新皇登基,日月同輝第727章 公若不棄拜爲義父第718章:藍玉的報復,海島局勢第356章:呂氏,呂氏!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473章:懷疑的對象第405章:難搞哦!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259章:太孫印璽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498章:制裁草原第365章:朱元璋的思念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320章:肅清京師,掃黑除惡第540章:定都長安(新年快樂)第七十三章:我沒事第790章 平定草原.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308章:大侄子準備下手了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九十八章:家國天下(求訂閱求月票)第675章:佔王的請求,蒸汽時代第111章:奉天承運皇帝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747章 那我能跟着一起去嗎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132章:朱英的驚喜第347章:煤炭第361章:一切爲了家族第530章:占城國讓城第492章:爺孫間的和諧發展第122章:孝陵衛殉葬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583章:想要擺脫大明的安南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714章:這該死的儀式感第329章: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583章:想要擺脫大明的安南第738章 定海艦問世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九十四章:大哥回來了(求訂閱求月票)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776章 穿越白令海峽第101章:這皇位,我朱英怎麼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訂閱)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139章:朱允炆謀劃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346章:守土開疆,永鎮遼東第390章:驛站民用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