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爲長孫殿下賀!

紙幣的發展,是一種趨勢,這個朱英很清楚。

現在的大明寶鈔是洪武八年開始,迄今不過十七年,有點小崩,但還是很有購買力的。

朱英想要做的,就是迅速提升大明寶鈔的信用價值。

當然,還有把大明寶鈔,擴展到大明之外去,這次的安南,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朱元璋對大孫這樣的方法,感到很新鮮,也很贊同。

“這次去安南,定要準備足夠的寶鈔,這樣咱們大明過去的將士,一下子就能變得富有起來。”

朱元璋笑着說道。

朱英回道:“讓安南王室承認大明寶鈔不難,但要讓其百姓認可,就有些難度了,這其中,必須要有一定的手段纔可以。”

談到經濟體系,朱英的見識很容就能讓老爺子眼前一亮。

雖然朱英前世並非什麼商人,但哪怕是九年義務教育,也能夠很好的處理古代的經濟交易了。

“大孫給咱說說,得要哪些手段才行,咱也好生了解一番。”

朱元璋直言說道。

他並非是那種不聽從建議之人,大孫表現得越是優秀,朱元璋便越是開心。

歷朝代中,皇帝和儲君的關係一般非常的微妙,很多皇帝甚至極爲顧忌儲君。

但這些放在朱元璋的身上,沒有太多意義。

在思想上,朱元璋更多還是處於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農思想爲主。

還沒到皇家無情的那個概念,反而是兒子孫子越優秀,他就越開心。

朱英點點頭,開始講述起來。

“想要安南的百姓承認大明寶鈔,前期的關鍵就是在於寶鈔所能帶來的購買力,在這一點上,我大明五萬將士,肯定不能是空着手過去。”

“必須要帶上足夠的貨物,且這些貨物對於安南貴族階層,有足夠大的影響力,一個國家對於寶鈔的認可,必定是由上而下的。”

“這些方面孫兒會考慮好,打造一些在安南人看來,爲我大明稀罕物件的玩意,定能吸引到安南貴族。”

“尤其是顏色更爲鮮豔的絹布,對於安南貴族來說,必然是極大的一股衝擊力。”

聽到大孫說到絹布綢緞,朱元璋不由贊同的點頭。

別說是安南了,就連現在大明對於大孫旗下商會的絹布綢緞,都是趨之若鶩,更何況安南那等蕞爾小國。

不僅僅是絲綢布匹,還有瓷器茶葉。

且有了更爲鮮豔的染色料,瓷器的很多顏色,也變得更爲豔麗。

“安南這邊的事情,就交給大孫全權處理了,咱很是放心。”

“不過大孫可是知道,最近關於老兵退役的事情,可是在朝野上下掀起了不小的風波,尤其是文臣方面,對此事可是極爲反感。”

朱元璋笑着說道,話語中雖這般說,但語氣很是放鬆,顯然沒有把文臣的反對放在眼中。

朱英聞言,直接說道:“不過是動了他們的好處罷了,百姓對此事的看法,當是和文臣們可是不太一樣。”

“看前宋便是知道,大明可不是靠着文人的筆桿子建立起來的,而是靠着將士們浴血拼殺,纔有如今。”

“提高將士的地位,在孫兒看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不僅僅如此,在大明往後,哪怕戶部再是緊張,也不能剋扣將士們的軍餉。”

“就現在的軍中,孫兒已經發現有部分將領開始存在吃兵血的存在,必須要嚴厲的打擊這等情況。”

“唯有兵強馬壯,才能護我大明無憂,也唯有將士們中忠誠愛國,才能使我大明長盛久治。”

朱英的一番話,直接就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裡去。

承認前元的正統地位,是當下大明的需要,朱元璋更多的是對於前宋的認可。

所謂明,便就是日月重開大宋天。

大宋的亡國,是因爲經濟嗎?

讀過歷史典籍的朱元璋深刻明白,是因爲文貴武賤。

所以朱元璋雖然收歸兵權,但對於軍戶們還是非常好的。

“關於有軍中將領喝兵血的情況,這件事咱會讓錦衣衛嚴查,大孫說的有道理,咱大明是靠將士們拼殺出來的,只有將士們擁護,才能保證咱大明安危。”

朱元璋的語氣中帶着絲絲震怒,剋扣將士軍餉,這是他所不能忍受的。

錦衣衛嚴查看似簡單一句,但動用到錦衣衛,絕對會在軍中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但凡涉及到貪污這塊,朱元璋可沒有絲毫情面可將。

朱英點出這句後,沒有再多談。

以老爺子的性格,這件事肯定不會輕鬆過去,或者說在老爺子這裡,就沒有能夠輕鬆過去的事情。

路要一步步走,現在的朱英,已經在心中有了很完善的計劃。

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大明將士的認可。

而不僅僅只是以藍玉爲首的淮西武將集團。谷轆

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改革,提升大明將士的地位,完善將士們的保障。

僅僅這兩條,就足夠朱英得到將士們的崇拜。

朱元璋之所以這般支持,也是看出了朱英的想法,待朱英的存在公之於衆的時候,那個時候,大孫,就是下一個自己。

或者,甚至在軍中的威望,超過自己。

因爲大孫目前的改革,朱元璋非常明白,是所有大明將士最爲需要的。

老兵退役安置的問題,對於整個大明影響巨大。

尤其是大明百萬將士。

目前已經開始在審查第一批名單,這些人將會作爲最初治安署,治安廳,治安司的第一批成員。

現如今,已經有不少老兵開始在找關係了。

京師涼國公府,自從老兵退役的章程傳開,這裡可謂是門庭若市、車水馬龍。

絡繹不絕的武將上門,只爲求取安置名額。

最爲明顯的就是,大明各地將領回京述職的報告,在五軍都督府非常的頻繁。

大家都爭先恐後的想要和涼國公見面。

都是多年的拼殺戰場,哪個將領沒幾個極爲信任袍澤兄弟呢。

自己往後的生活不用擔心,但是弟兄們就不一樣了,現在有了機會,哪裡可以放過,稍微清醒點的將軍都知道,這可是關乎到弟兄們對於自己的愛戴。

“大哥,這杯酒老弟先幹了,此事可千萬不能忘了老弟呀,你也是知道,咱們那一批老兄弟,有好多都是斷手腳,如今在家,連種田都不能。”

“我有一次去看過,過得那真叫一個苦,家裡的子女們也不孝順,這次有了機會,某聽說便是已經不在軍中的老兵,也是有機會的。”

“我跟軍中的弟兄們商量過,咱們不是京師,名額肯定不能多,所以就想把機會,讓給那些歸家的弟兄們。”

說話的是藍玉的直屬部下許亮,也算是多年的老兄弟,曾經是藍玉的親衛。

所以在稱呼上並非是大將軍,而是以大哥相稱。

否則也沒資格,出現在藍玉的酒宴上了。

許亮作爲藍玉核心成員,歷史上在藍玉案中,也是被誅連至死。

在場衆人,聽到許亮這話,突然心中就有些羞愧起來。

因爲在此之前,大多數的將軍,勳貴,都是爲現任軍中的將士求職,而像許亮這樣爲已經解甲歸田,身有殘疾的老兵求職的,還是第一人。

藍玉也是個性情中人,聽到這話,端起桌面上的酒杯一飲而盡。

“許亮兄弟,某沒有看錯你,是真正爲弟兄們着想的。這次的事情你放心,某必定爲你安排足額的名額。”

“不過你也要知道,雖說那些歸家的老兄弟很需要,但是作爲咱大明新成立的衙門,也不能盡數選擇老兄弟們。”

“在這點上,大家也不用擔心,既然是軍裡的老兄弟當職,那麼到了地方上,咱們那些老兄弟們,定然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

藍玉的話讓衆人紛紛點頭,軍隊的袍澤之情可比同窗之情要來得更爲直接一點。

況且軍人可沒文人那麼多彎彎繞繞。

得到在場衆多將軍,指揮使的認可,藍玉舉起酒杯說道:“雖目前殿下的身份還未公佈,但是在殿下的眼中,對於咱們這些丘八,是真正的認可,真正的在乎。”

“這般往後,弟兄們在戰場上,也能奮戰力效死,無後顧之憂。”

“弟兄們還不知道殿下的存在,但是咱們可不能讓殿下對咱們的好被埋沒了,諸位回去後,可直接跟弟兄們將清楚,弟兄們的後路是誰提出安置的。”

“來,今日,讓我等爲長孫殿下賀!”

藍玉端着酒杯站起來,舉杯遙對皇宮方向。

“爲長孫殿下賀!!!”

衆人高舉酒杯齊聲吶喊道。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已經到了八月下旬。

而在這個時候,孝陵那邊太子陵寢,已經到了修建的尾聲。

這也就意味着,太子殿下的靈柩,到了葬入陵寢的時候。

仁智殿內,

朱元璋領着朱英,兩人在太子朱標的靈柩面前。

朱英一身素服跪在蒲團上,朱元璋則是老淚縱橫的站着。

終於到了這一天,年邁的朱元璋,要眼睜睜的送自己最爲疼愛的兒子入土。

如同當年,送大妹子一般。

第328章:誅滅九族!第308章 :大明改革初始第367章:迷茫的朱棣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217章:鍍金的朱英第360章: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第155章:朱元璋的一言堂第346章:守土開疆,永鎮遼東第632章:李景隆下西洋(五一快樂)第708章:被學霸統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181章:朱元璋也很無奈第609章:黑衣宰相在京師的底蘊第713章:出征吐蕃,針對帖木兒的對策第467章:張士誠的張第191章:拜見東家(求月票,不投就作廢了呀)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368章:孝陵祭奠第540章:定都長安(新年快樂)第644章:帝國大戰的序幕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277章 :朱元璋的皇家商會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805章 倭國反叛第204章:先秦遺蹟,軌道馬車第609章:黑衣宰相在京師的底蘊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734章 朱棣備戰第二十八章:怎麼就當真了呢第117章:爺孫倆第一次分歧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377章:巡查玄甲衛(七夕快樂)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135章:平倭主帥第616章:吳哥王朝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655章:想拉大明艦隊下水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823章 趙元弘想大明出兵歐洲第259章:太孫印璽第678章:朱允炆的學習,德里蘇丹國覆滅第612章:暴君朱樉在倭國第687章:太孫辦事,哪需要什麼證據第六章:身世之謎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109章:身份確鑿無疑(求訂閱求月票)第161章:爲娘太失望了第371章:重啓藍玉第九十八章:家國天下(求訂閱求月票)第362章:文化的碰撞說明一下第362章:文化的碰撞第729章 我打你可以你打我不行第783章 將計就計燕王大勝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796章 讓全世界都學漢語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634章:黑暗的大明太孫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六十六章:朱元璋的奇想第783章 將計就計燕王大勝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478章:朱英的長生牌位第743章 梨園看戲勾欄聽曲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742章 準備召開全國第一屆將領大會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278章 :越發強大的朱英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226章:朱英發難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訂閱求月票)第719章 蒸汽機就這麼造出來了?第459章:衛所調動第327章:刺殺太孫的後果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584章:再造南京皇宮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第538章:釣魚如釣國第461章:朱英的應對第669章:劉勝下線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783章 將計就計燕王大勝第429章:三分知縣第121章:批閱奏章的小技巧第462章;京師血案第199章:太子殿下復活了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第513章:給咱多生幾個娃第561章:草原上的征伐第105章:紅顏禍水(求訂閱求月票)第325章:殺性大發的朱元璋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第九十八章:家國天下(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