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給大孫賜座

奉天門開,文武百官魚貫而入。

和其他皇帝不同,一般來說是文武百官在殿內等待,然後纔是皇帝登上御座。

但在朱元章這裡,則是他先坐好,百官才進來。

不得不說,在朱元章的注視下進入奉天殿內,這樣給了臣子們很大的壓力。

必須要時刻小心自己的走向,若是出現混亂,那自然免不了一頓訓斥,甚至是捱打。

而大臣們進入的時候,都是低着頭的,不能直視,莫非就是大不敬。

大臣們行禮,山呼萬歲後,代表着早朝的開始。

僅僅是這段時間程序,總共下來約莫需要兩炷香的時間,大概便是後世的半個小時。

“給咱大孫賜座。”

這便是朱元章早朝的第一句話。

下面羣臣,紛紛將目光投向站在朱元章身邊的朱英。

一身暗紅色袞服的朱英,氣場極爲強大,即便是站在朱元章的旁邊,也沒有被壓下來。

顯然朱元章還是比較心疼大孫的,同時也是給羣臣們放出一個信號,站在自己面前的,便是皇明長孫。

在朝臣的目光下,宦官們搬來小一號的龍椅,朱英就這般坐在了金臺上。

雖說某些大臣都已經非常清楚朱英的存在,但這些都是比較上層的官員,多數官員對於朱英並不清楚。

就算是有所聽聞,也不過一鱗半爪。

而朱英和太子朱標極爲類似的長相,更是讓大多數的羣臣們震驚不已。

要說這不是親生的,誰信吶?

只是對於這麼一個突然冒出來的皇明長孫,多數朝臣還是有些驚疑不定。

因爲大多數人,甚至都沒聽說過朱雄英的存在。

從洪武十五年,到如今的洪武二十五年,十年的時間,這朝會上的大臣們,已經有七成都已經算是新人了。

所以對於皇家秘聞,根本不算了解。

“十年前,咱的大孫,太子嫡長子朱雄英,因病薨逝。”

“然咱大孫的性命,似乎連老天爺都不想收走,下葬次夜,羣星移位,地龍翻滾,沒人知道,咱大孫的陵墓地陷,棺槨崩散,咱大孫也落入地下暗河之中。”

“咱恨那些庸醫,咱大孫明明是假死,卻被診斷成真死,在這一場變化後,大孫就在長江之中,甦醒過來,得一民所救。”

“死生之間有大恐怖,咱大孫得以存活,卻失去了以往的記憶,自暗河入長河,身上的衣物也是支離破碎,難以證明其身份。”

“便就是這般,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咱大孫在野流落足足十年,無人知曉!”

說到這裡,朱元章的聲音難免大了許多。

朝臣感受到皇帝情緒的變化,紛紛磕首。

“起來吧。”

在朱元章的吩咐下,這才重新起身。

當然,這些都是朝臣早就訓練過的禮儀,不管皇帝是大怒,大喜,大悲的情況下,都是需要磕首的。

“咱得感謝老四呀,是他,將咱的大孫,帶到了京師之中,才能讓咱得以見到。”

“咱大孫在北平的時候,被老四撞見,有些捉摸不定,這才送到了京師,讓咱瞧上一瞧。”

“咱大孫的模樣,愛卿們都是看到了,和太子的長相,一眼便能看出來,定是關係匪淺。”

“這是咱最爲疼愛的大孫,咱親手抱在懷裡,和皇后一同帶大的大孫,別說是過去十年,便是二十年,三十年,咱一眼就能認出來!”

“而後的孝陵事件,想必愛卿們都是聽說過,便就是咱,將咱大孫的陵墓挖開,一探究竟,這才得以證明咱大孫的身世。”

“不僅如此,在咱大孫的手上,還留有曾經皇后親手刺繡的肚兜,上面的刺繡,由寧妃親自查看過,確定是皇后所繡無疑。”

朱元章緩緩說道。

這便是爲朱英解釋和證明身份了,雖說朱元章完全可以一錘定音,但也要考慮到大孫的名聲影響。

在長相,孝陵事件,寧妃證明三個事上,現在朱英的身份,可以說是毫無疑問了。

而在臺下,朱允炆低着頭的臉上,滿是幽怨。

他沒想到,原來自家大哥的出現,竟然是四叔朱棣弄來京師的。

‘四叔這是腦子裡進了水嘛,把大哥從北平帶到京師來,他不是想要皇位嘛,他不是在早朝上,對於皇爺爺定下我爲太孫極爲不滿嘛。’

‘原來四叔對我,竟然是如此的憎恨,寧願讓當時來歷不明的大哥上位,也要把我給擠走,難不成他就能有很大的好處?’

‘看咱大哥這個樣子,可不是什麼好惹的,怕是四叔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朱允炆在心中揣測着,同時對朱棣也更加的不滿起來。

若是沒有四叔朱棣的這一手操作,今日可就是他朱允炆冊封太孫位的大好日子。

經歷過大哥入宮的這兩月,尤其是被操練了一番。

很明顯朱允炆已經不敢去妒忌或者憎恨大哥了,但是心中的不甘,沒有發泄的地方。

如今知曉了原來是四叔朱棣導致的這一切,所有的不滿,全部都傾瀉到了四叔朱棣的身上,即便這個時候,朱棣還遠在東南沿海。

也絲毫不能影響到朱允炆對其的恨意。

此刻,遠在千里之外的朱棣,正站在海邊,看着遠方大日,從海邊升起。

在他的身後,是一直在他身邊伺候的官宦,後世七下西洋的鄭和,如今的馬和,馬三寶。

“三寶,你可知道今日是個什麼日子嗎。”

看着海上逐漸升起的紅日,朱棣突然開口,朝鄭和問道。

鄭和顯然有些猶豫,不斷短暫遲疑後,還是說道:“今日九月十二,若奴婢沒有記錯的話,當是皇孫允炆殿下,冊封太孫之日。”

這般大事,作爲宦官的鄭和,自然不可能忘記。

朱棣微微點頭,感嘆道:“是啊,若是一切沒有變化,若是朱英不入京師,今日便就是本王那侄兒,冊封太孫的大喜日子。”

“不過想來,今日對於允炆侄兒來說,怕是不太好過吧。此刻正是早朝的時候,父皇定然會在這一天,正式的向文武百官,介紹大侄子的存在。”

“而本王的允炆侄兒,就只能站在金鑾殿下,看着自己的大哥,站在曾經站過的位置上,估計,感覺不是很好吧,哈哈哈!”

說着說着,朱棣就大笑了起來。

朱允炆對於朱棣沒有啥好感,朱棣何曾對於朱允炆有什麼好感呢。

想到此刻朱允炆吃癟,朱棣也算是唯一可以感到開心的事情了。

對於朱英和朱允炆,其實從內心裡來說,朱棣還真就傾向於朱英當儲君。

從法理上來說,朱英是大哥的嫡子,他這個做叔叔的,也沒啥好抱怨的。

來到東南沿海剿滅倭寇的這兩個月,朱棣的想法,也沒那般糾結了。

或許這跟姚廣孝沒在他身邊,有些關聯。

畢竟當皇帝這個事情,少不了姚廣孝多年以來的攛掇。

本身朱棣就崇拜父皇,也想像父皇一般,成績一番偉業,所以當皇帝本就是他心中的美夢,再加上姚廣孝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這纔對皇位很是眼熱上心。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也是因爲大哥朱標病逝才勐然上升的,讓他看到了機會和可能。

而朱英的出現,完全是一個意外。

“三寶,你說若是本王早知道會有今日這般情況,在當初第一次見到朱英大侄子的時候,該要如何。”

回味許久,朱棣再次問道。

面對這個問題,鄭和頓時渾身都有些顫抖,涉及到皇家之事,讓他不知如何開口。

鄭和當年入宮的時候,帶領他們的宦官,就教導這些小宦官們,身爲宦官,對於皇家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聞,不問。

若是做不到,這輩子也差不多到頭了。

對於這句至理名言,鄭和哪怕是到了北平朱棣麾下,也從來不敢忘卻。

面對這個問題,沉默片刻後,鄭和回道:“奴婢不知。”

“誒...”

朱棣輕聲嘆息,隨後自言自語道:“你不知道,本王也不知道,若是回道當初,似乎本王也沒得選擇。”

朱棣的語氣中,頗有些無奈。

對於大哥深厚的感情,假若是當初真的查出朱英是皇明長孫,朱棣難道就下得去手,將朱英暗中斬殺?

朱棣其實仔細想過這個問題,最後的答桉是,不可能。

哪怕是重來一次,他依舊還是隻能把朱英帶到京師來,交給父皇。

這一切的選擇,最後歸根究底,還是落在了大哥朱標身上。

他雖對北平的官吏殘暴不仁,但對於大哥的長子,真就是下不去手的。

當然,這也是現在的朱棣覺得,即便下手了,皇位也落不到自己頭上有很大的關係。

若是他知曉,朱允炆當了皇帝后,最後會被自己奪了皇帝位,那現在的想法和結果,就不得而知了。

“比起允炆侄兒,本王不得不承認,大侄子的本事,還是要強上太多。”

“比起大侄子,允炆就像是個沒長大孩子般。龍生九子,個個不同,都是大哥的孩子,這區別也真是大。”

說到這裡,聯想到自身,朱棣不由發現自己的兒子們,也是如此。

面對朱高熾和朱高煦,朱棣又是一聲嘆息。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讓朱高煦繼承世子位的可能,幾乎已經沒有了。

本來父皇對於朱高熾就比較喜歡,現在老大朱高熾和朱英的關係又特別好,那結果就無須多想了。

“回去吧。”朱棣輕聲說道。

遠方的紅日,此刻已經躍然於海面之上,極爲耀陽。

在朱棣的眼中,此刻的朱英,便就是像是這初的紅日一般,不需要多久的時間,便會如日中天。

朝堂上,朱英安靜的坐在龍椅上。

其實朝堂的百官們,對於朱英的身份,也不可能僅僅靠着朱元章的幾段話,就直接認可。

只是在這個節骨眼上,並沒有哪個文官會不合時宜的出來作死。

即使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給事中的言官們,這些連朱元章都指責過,現如今還好生生活躍在朝堂上的人物,現在也是緊閉嘴脣,沒有絲毫開口的意思。

言官制度算是朱元章唯一留下對皇帝的掣肘,畢竟宰相沒了,他也擔心後世子孫太窩囊,所以在言官制度設立之處,就賦予了很高的政治地位。

哪怕是彈劾自己,爲了保持言官們的超然地位,朱元章也是忍了下來。

言官們當然不是傻子,除非有充足的證據證明朱英的假冒的,不然干涉皇位傳承,那就是真嫌自己活得太長了。

呂氏在最初的時候,其實就是想通過言官們來完成自己的目的。

不過在朱英迅速掌控禁衛軍,獲得大軍兵卒的崇敬後,就打消掉了這個心思。

呂氏是元末出生的,對於元朝末年的戰亂,也有很大程度的瞭解。

所以呂氏很清楚,獲得軍隊擁護的朱英,根本不是言官們可以對抗的。

涉及到朱英,陛下絕不會退步,在這個事情上,很有可能便就是朝堂中兩百位左右的言官們,全部都要被換掉一茬。

此刻的朝堂上,笑得最開心的,莫過於以藍玉爲首的淮西勳貴集團。

長孫殿下的正式上臺,代表着整個淮西勳貴集團們,將和太子在世一般,有了新的主心骨。

而藍玉本身,和朱英間還有很深的血脈關係,是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

現在長孫殿下對於武人的看重,也讓藍玉等人非常的擁護。

不過文臣們也是很聰慧的。

這個時候,其實對於誰當皇帝這回事情,絕多大數的文臣,並不是很在乎,換誰當不是當呢。

心思活躍的朝臣,已經開始在心中琢磨,這位長孫殿下的性格如何,往後又是有怎樣的政治傾向。

隨着朱元章定下十月初一,冊封皇明長孫,虞王爲太孫後,也就正式開啓了今天的朝會。

朱英也得以見到,這個於全大明最爲高規格的會議了。

不過從會議的開始,一直到結束的一個多時辰裡,朱英卻是越發感覺到失望,還有無聊。

這種感覺,就跟他第一次接觸到奏章的時候感覺差不多。

除了最初濃厚的儀式感讓人生畏,掀開這神秘的面紗後,就讓朱英很無語了。

第234章:真相大白第380章:讓咱的老兄弟們,好生回憶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隱患第587章:恐怖的利益集團第381章:沙盤軍演第714章:這該死的儀式感第723章 介入占城幫派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361章:一切爲了家族第591章:圍剿安南,強勢的大明水師第825章 你敢出兵,我就敢投降第752章 太孫特赦第159章:繼續關着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564章:礦藏優先權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479章:着急的倭人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528章:牆頭草的安南太上皇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147章:取締八股文第四十七章:準備跑路的朱英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498章:制裁草原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401章:倭國地圖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第413章:名聲大噪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404章:中都皇城第540章:定都長安(新年快樂)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667章:內亂第195章:不過一小孩罷了第141章:朱英的恐怖第826章 想探路的那就去吧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三十三章:朱高熾的小心思第671章:大開殺戒第667章:內亂第461章:朱英的應對第716章:藍玉吃虧,朱英無語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第122章:孝陵衛殉葬第八十三章:你不是你爹親生的吧第621章:教化倭國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538章:釣魚如釣國第485章:被說服的晉王朱棡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511章:朱元璋寶刀未老第215章:雷厲風行的朱元璋第741章 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權第755章 火車頭問世第七十三章:我沒事第666章:羣英商會在安南的細作第621章:教化倭國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371章:重啓藍玉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644章:帝國大戰的序幕第299章 :大明京師法院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563章:逐漸開始亂起來的倭國第三十章:我命休矣第733章 拿我佩劍今日斬了這逆子第三十二章:朱元璋靈機一動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685章:不享受的貪官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322章:絕聲衛上門求支持第五十三章:敢爲東家效死第356章:呂氏,呂氏!第247章:安南初動第283章 :長孫殿下瘋了吧!(求月票)第115章:這聲爺爺,咱盼了十年(求訂閱求月票)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690章:自救的辦法,襲擊大明太孫第九十五章:西平候病逝(求訂閱求月票)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託了第536章:天生聖人第228章:咱大孫,瘦了呀!第415章:發兵遼東第687章:太孫辦事,哪需要什麼證據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493章:軍中震懾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四章: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