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朱高熾的小心思

南京,燕王府。

“大王子,你什麼時候也開始研究兵書了。”

朱英到燕王府後,尋到正在院子裡讀書的朱高熾,笑着問道。

“這還不是沒辦法嘛,皇爺爺讓我們幾個王長子,過幾天去巡查防務。”

“我對於兵事知之甚少,這便是臨時抱佛腳呢,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朱高熾放下兵書,無奈的說道。

他因爲身體肥胖,體力不支的緣故,很少在軍營裡待過。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朱棣對於這個長子,並不是很喜歡。

自從來到京師後,基本上就是不管不問了。

“這是讓你去查看防務,又不是帶兵打仗,你看兵書有什麼用。”

朱英無奈的說道,這佛腳都抱錯了。

“英哥兒,教下我唄。”朱高熾微微一愣,隨機馬上就反應了過來。

短短几句,直入精髓,朱高熾立馬明白朱英對此當是精通。

這等事情,朱英也沒必要藏着,直接說道:

“防務的事情,其實就一個點,軍紀。”

“當然,這個話說來簡單,嚴格實行起來還是很難的。”

“不過我想,陛下讓你去查看防務,大概也不是衝着軍紀這一塊去的。”

琢磨了一番,朱英才接着說道:“我覺得你可以從幾個地方入手。”

“比如將士們的飲食,生活水平,對於大明的忠誠,平時巡查時候的認真情況。”

“從這幾個點出來,然後寫一本奏章出來,加上你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最後提出改善的建議。”

“如此一來,想必便能通過陛下對你的考校。”

朱英邊沉思邊說道。

然而他沒發現的是,朱高熾眼睛都在冒光了。

朱英的回答,在他自己看來,很是簡單,就像是後世的作業一樣。

作爲完美通過後世九年義務教育的三好學生,這等事情,早就熟悉透了。

但是他沒想的是,這裡是大明。

大明的文人,讀什麼書?基本上都是以四書五經爲主。

這可不是什麼註釋版本,通篇的文言文,別說研究其中學問,能夠讀通暢,都算得上是秀才了。

大明讀書,啓蒙是三字經,百家姓之類的。

然後就直接到四書五經,相當於後世小學直接升大學,這可謂是大浪淘沙。

多少學子,直接就是在這裡倒下了。

而朱英說出來的,這等在後世司空見慣的套路模板,對於朱高熾的衝擊,便是完全不一樣了。

大儒,名儒可能不會太過在乎。

但對朱高熾這個十幾歲的少年來說,無異於畫龍點睛。

“英哥兒,委實太感謝你了,本來我還一頭霧水,你這般一說,猶如醍醐灌頂。”

朱高熾說完後,連忙起身,對着朱英躬身作揖拜謝。

“大王子客氣了,此事不過小事爾。”朱英托住朱高熾說道。

朱高熾卻是苦笑着說道:“對英哥兒來說,不過是幾句話的事情,但是對於我來說,關係重大。”

朱英聞言,穩穩沉默。

朱高熾在王府的情況,他當然也是清楚的。

作爲王長子,根本沒有王長子的待遇,很多情況下,朱棣都不帶他。

這次到京師來,對於朱高熾來說,倒是一個機會。

大明王爺的世子,並不是由王爺自己指定的,而是由皇帝冊封。

在講究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大明,除非是朱高熾德行有虧,不然朱棣也沒辦法。

所以,現在的朱高熾,迫切得到朱元璋的認可。

“你這身體,我覺得還是要加強鍛鍊才行。這般對你自身的負擔太大。”

朱英安慰着說道。

他知道日後,在朱棣靖難成功後,朱高熾最終還是當了皇帝。

雖然有一些波折,但終歸是有驚無險。

歷史上的朱高熾,活到四十八歲病逝。

作爲現在的好友,哪怕日後可能成爲敵人,但朱英依舊不想朱高熾太早離世。

人生難得一知己,雖然都有着各自的小心思。

但毫無疑問來說,在很多興趣方面,兩人還算得上是臭味相投。

“我也想如此,只是每次都堅持不下來,感覺整個人都散架了。”

朱高熾苦笑着說道,他的肥胖,更像是天生和病症。

不過早就有御醫檢查過了,並非病症,說是五氣紊亂,陰陽失調。

朱英對於肥胖症這塊並不瞭解,畢竟前世他也不是醫生。

不過這話他能理解,大概就是內分泌失調。

“若是信我,這段時間隨我一同鍛鍊,在飲食上也要有所調節,或許過一段時間後,能見到些許的成效。”

想了會,朱英便對朱高熾說道。

其實也比較簡單,早上起來跑步,吃飯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減少脂肪的攝入。

大概就差不多了。

朱高熾聞言有些意動,對於朱英,他非常的佩服,四書五經可能一竅不通,但在各種雜學上,卻是極爲精通。

只是心中想起父王的交代,在一針猶豫後,朱高熾最終還是以自己備懶爲由,拒絕了朱英的提議。

朱英面對朱高熾的拒絕,神色平靜,他已然看出其中必有隱情。

朱高熾的藉口,當然是不成立的,看似肥胖的朱高熾,其實不管是讀書還是其他的方面,都非常的堅持,毅力很強。

只是可能有些其他的忌憚。

朱高熾見朱英沒追問,也是暗暗的鬆了口氣。

他總不能說,是父王讓他最近儘量減少跟朱英的接觸。

身爲人子,父王對於朱英的一些想法,朱高熾隱約有些猜測,但他卻不敢深入思索。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也算得上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兵仗局那邊的事情,現在有什麼進展嘛。”

經過一陣的寒暄,朱英感覺時機也差不多了,開口詢問道。

朱高熾有些無奈的說道:“我早前跟父王說起過此事,但卻被父王拒絕了,讓我好好讀書就行,別管這些事。”

遲疑了下,再次說道:“若是這次考校能得到皇爺爺的賞識,或許能進去一觀。”

朱英無語,這小子心思還挺多,此話擺明了就是想讓自己幫他一手。

“不知大王子查看防務,可否能讓我陪同過去。”朱英問道。

“這當然可以,只是到時候要委屈一下英哥兒了。”朱高熾聞言很是驚喜。

“行,哪天過去,大王子通知我一聲即可。”

“英哥兒,此番多謝了。”

就在朱英和朱高熾相談的這個時間。

劉日新也終於進到皇宮中了。

華蓋殿中,

劉日新跪拜道:“草民劉日新,拜見聖上。”

第344章:朱元璋的英明第288章 :前朝漢奸第二章:姚廣孝狂喜第623章:神話體系帶來的靈感第663章:朱元璋的手段第394章:朱元璋的糾結第321章:被遺忘的犯人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398章:國泰民安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245章:騎虎難下的姚廣孝第八十六章:成家立業第221章:長孫對長孫第698章:來自朱英的反擊第531章:呂氏的籌謀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220章:姚廣孝在高麗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564章:礦藏優先權第七十一章:神宮監的老太監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訂閱求月票)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823章 趙元弘想大明出兵歐洲第655章:想拉大明艦隊下水第187章:朱英演武,被震撼到的老爺子第403章:並不神秘的欽天監第724章 水師對占城幫派的威懾力第232章:大哥不好,小姨被人劫走了!第812章 見面就跑的李成桂第308章 :大明改革初始第734章 朱棣備戰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740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218章:我怎麼有種被拍賣的感覺第670章:少主朱英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618章:你可知道我是誰第338章:待到來年春開時(月底求月票)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二十二章:朱元璋不信第393章:被打臉的朱元璋第615章:萬民館第四十七章:準備跑路的朱英第341章:江南八大家(求月票)第836章 求助大明第712章:道衍,你老了第149章:第一次進宮第132章:朱英的驚喜第五十章:朱元璋有點慌第603章:朱高熾爲姐夫求官第172章:考校大孫第254章:朱英的棋子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517章:海貿第七十二章:皇嫡長孫朱雄英第十六章:朱英畫像第254章:朱英的棋子第185章:朱棣的野望第738章 定海艦問世第二十六章:朱英身世的漏洞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190章:大明形象大使第167章:有被震懾到的藍玉(求月票)第250章:明朝張三丰第573章:皇對皇第378章:連陛下都起身了第七章:孤獨的朱重八第785章 蒙古聯合衝擊呼倫貝爾第247章:安南初動第818章 世界戰爭的開端第163章:懾服藍玉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406章:難以下手的晉商第492章:爺孫間的和諧發展第231章:大明的嚴重問題第681章:親手放出牢籠第683章:扶持香港島第155章:朱元璋的一言堂第185章:朱棣的野望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244章:醒來的朱元璋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137章:朱棣暴怒第272章:京師大閱兵的準備第632章:李景隆下西洋(五一快樂)第159章:繼續關着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第180章:謹慎的朱英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190章:大明形象大使第633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第481章:是到了給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