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邸報的恐怖利潤

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在朱英的眼中,主要的就是‘動’起來。

這個動,並非單純指人口的流動,更多的是關於百姓們有着更多的選擇方向。

社會的人口組成,其中有八成屬於農戶。

那麼一個農戶,他大概是怎樣的精神面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沉重的生活,壓彎了腰。

勤勞什麼的,沒得說,因爲懶惰的人,是真的會活生生餓死。

家裡的存糧,要精打細算,畢竟一家子,可不是後世眼中的三口人,隨便都是六七口起步,甚至是十來口。

而一大家子人,就靠着那幾畝薄田過日子。

什麼未來的希望,太遙遠了,能夠每天都吃上一頓飽飯,就是最大的追求。

這可不是少數人的想法,而是涵蓋了幾個大明疆域內,八成百姓。

京師近邊的某個小村裡。

“阿爹!阿爹!”

一個十幾歲的小夥,興致沖沖的朝着自家地裡跑去。

老頭擡頭,罵道:“你個龜兒子,大清早就去村頭看啥子熱鬧,存心要累死我這個老傢伙嗎。”

小夥停下,喘了幾口大氣:“爹,村裡頭出了告示,要在咱們這邊招工,不僅每天管兩頓飯,一個月還能有六十文呢。”

老頭眉頭皺起:“莫不是騙人的吧,天底下哪有這等好事,不僅管飯,還給六十文?”

“這些傢伙,是哪來的柺子吧。”

見自家老爹有些不信,小夥連忙解釋:“是官老爺來貼的告示誒,就在村頭,說要辦什麼水泥廠,我也不知道這是啥。”

“有人讀了告示,我就在一旁聽着,聽了好幾遍,確定是管飯,工錢每月六十文。”

“只要有把力氣的,都可以去。”

老頭聽說是官老爺說的,不由道:“還真有這等好事?”

小夥子急了:“爹,咱們的種下那些說能產很多糧食的種子,不也是官爺他們免費發的嗎,這可是個天大的好機會,錯過了可就沒了。”

老頭聽完有些猶豫。

現在家裡有七口人,大兒子是唯一可以幫忙的勞動力,若是這般出去了,活全抗自己身上了。

小兒子才八歲多,雖也能下地幹活,但力氣不夠。

猶豫了半晌,看了看大兒子眼裡的渴望,老頭牙一咬:“行,你便先去幹,若是騙人的,那就趕緊回來。”

小夥眉開眼笑:“好嘞,爹只管放心,到時候發了工錢,全都拿回家裡來。”

隨着工廠的開房,許多勞動力開始涌入進來。

有了最低標準的保障制度,進入工廠之後,幾乎可以給家人帶來的生活待遇,帶來極大的改善。

不難猜測,隨着農戶勞動力的涌入,糧食的價格也會上漲。

這些都屬於可控範圍之內。

在這個時候,就會發現一個事情,那就是許多人的精神面貌,在短短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死氣沉沉,壓抑的生活,看不到未來。

現在的變化,是一種積極向上的變化,哪怕是農田裡耕作的百姓,似乎每一鋤頭揮下去,都更加有勁了。

這還是隻是鄉村間,城池裡的變化,幾乎是每過幾日就截然不同。

隨着邸報的傳播,給京師造成轟動消息的事情,也就隨着一起不斷在全國上演。

以驚人的速度,朝着十三個省份進行傳播。

不僅僅是在大明國內,哪怕是國外,那些朝貢的小國,甚至是草原部族,都開始看邸報的消息。

邸報在當今年代,不算什麼新鮮貨,可普及開來後,幾乎就是信息唯一的來源。

加上如今大明的地位,可以想象,所有國家,所有貴族,都將會奮力的去收集邸報。

三文錢的邸報,被送達到海外之後,最高甚至能達到三十兩的黃金。

這其中的利潤,足以讓普通的商人瘋狂起來。

“這也太誇張了吧。”

得到這個消息的朱英,都有些懵逼了。

明初的時候,朱元章規定,一兩黃金等於四兩白銀。

二十多年過去,因爲朝貢貿易的關係,大批的外臣把白銀運到大明,再換成黃金運出去,使得如今的黃金大約等於八兩白銀。

也就是說,三文錢的邸報,運送的路途足夠遠的話,可以換成二百四十兩白銀。

一兩白銀,可是千文吶。

這其中的利潤,堪稱恐怖,簡直駭人聽聞。

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朱英沒有絲毫遲疑,直接找到老爺子,把這件事說出來。

朱元章眼睛都直了:“大孫,一張邸報,三十兩黃金,這是哪來的大傻子。”

對於邸報的產出,朱元章是有了解過的。

每天可是幾十萬份的印刷量,而且這個數據,一直都在不斷的上升之中。

聽到這個消息,一開始朱元章怎麼敢信,但是他更加明白,大孫是不可能騙自己的。

朱英苦笑道:“爺爺,這等事情,孫兒也是沒有想到的,那些番外之地,會對咱們大明如此景仰。”

“想必三十兩黃金,只是個例,但就普通而言,價格也不會低到哪裡去。”

“他們的消息閉塞已久,咱們京師邸報,還都是關乎到國家興亡的大事,這些消息對於一些邊緣疆域的小國來說,可謂是價值千金都不爲過。”

“雖說確實誇張了一點,也只是咱們低估了他們對於迫切瞭解大明最新動態的渴望。”

朱元章沉思片刻後,對大孫問道:“關於此事,大孫可是有什麼想法。”

他可不相信在這麼大的利益下,大孫會放任不管。

果然,朱英毫不遲疑道:“首先,咱們一定要強力打擊行商販賣邸報的事情。”

“主要針對的地方,就是在於邊關地區,所有進出的行商,嚴格搜查,一旦發生,必須嚴罰。”

朱元章道:“如此巨大之利益,定然會有不少人鋌而走險,獲取暴利,再者說這邸報不過一張紙,藏起太過於容易了些。”

朱英笑道:“孫兒明白,打擊是打擊不乾淨的,不過這般也是限制他們,每次攜帶的數目。”

“如此下來,邸報流露至外的價格,只會呈現上漲的趨勢。”

看到大孫這個笑容,朱元章便已經明白了大孫的想法。

這分明是要藉此機會,將邸報的價格擡高。

當數目變少了,也就意味着邸報更加的珍貴了,在外面來說,也能賣得起好的價錢。

朱元章笑呵呵問道;“大孫準備賣到什麼價格去?”

朱英心中盤算一番後道:“一兩白銀吧。”

“哦?”朱元章有些驚訝,這可不符合大孫的脾性。

朱英笑着開始解釋。

原來在看到這條財路的時候,最初也是打算高價出手的。

但很快朱英就發現,這麼高價,無異於殺雞取卵,而且很難維持長久的買賣。

心中算了一下成本,運輸,在一兩白銀這個價,屬於最是合理了。

最爲關鍵的是,朱英的目標,可不僅僅是那些大貴族,大財主。

包括一些小國的富戶,小貴族,也是在他的目光內。

一兩白銀的價格,對於稍微富裕點的人來說,也是支付得起的,在知道大明的信息這麼容易賣錢後,這個羊毛,必須薅。

反正別人也是薅。

完全可以大膽一點,直接在其他的小國設立一個聯絡處,專門用於運送邸報。

只要控制好量,別的不說,在現在這種運輸速度上,完全可以賣上十年,二十年。

這幾乎就是白撿的錢。

邸報的刊發有多快?

現在是三天就有一刊,一年最少有上百份最新內容。

按照這個速度,看似不起眼的一兩白銀,實則每年可以帶來百兩。

僅僅是一戶。

而一個小國,富人階層和貧民階層的差距是巨大的,少說也是上百銷售目標。

大明周邊,這麼多國,單單西域,就有多少?

這其中的利潤,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恐怖!!

一個不好,甚至能比得上如今大明的滿年歲入。

讓國庫直接翻倍。

朱元章聽完大孫的講述後,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甚至是虛假,夢幻,誇張。

半晌,朱元章這才說道:“那咱直接下諭旨吧。”

朱英重重點頭。

對於邸報的買賣,其中就草原上來說,最大的收益是誰?

沒錯,便是晉商。

他們通過自身的渠道關係,向各個草原部族的貴族,開始推銷起京師邸報了。

甚至因爲語言溝通的關係,還配送識字的漢人,幫忙朗誦。

可謂是極其貼心的服務。

然而,僅僅半個月,眼看着生意越發紅火起來,尤其是這裡面的巨大利潤,相當於白撿。

這天,山西邊關。

“老爺,老爺,不好了,少爺帶隊被人給抓了。”

一個奴僕,急急忙忙的朝着院子裡大喊。

這裡便侯家的大院。

候老爺子聞言,幾步走出,一把抓住下人衣領:“說,到底是怎麼回事,文兒怎麼可能被抓。”

下人顫顫巍巍的說道:“老爺,是新來的官爺啊,他們根本不認咱們侯家,少爺帶着商隊像往常那般過去,就這麼直接給抓走了。”

候老爺子質問道:“他們是以什麼罪名抓走的?”

下人連忙答道:“說是不準對外銷售邸報,少爺的馬車上有很多邸報,因此就被抓了。”

候老爺子面色陰沉,他沒想到朝廷的反擊來得這麼快速。

山西這邊的衛所,被大量的抽調去了倭國征伐,新來的衛所短時間內,根本沒法一下子建立溝通聯繫。

因爲誰也不知道,這些衛所的長官,是不是有朝堂的錦衣衛潛伏其中。

現在朝廷對於晉商的態度,非常之明確,幾乎就是奔着趕盡殺絕去的,是以接觸起來,便要小心許多。

至少也得把底細打探清楚了才行。

有些消息打探起來也不容易,軍中雖有關係,可來回也是個時間。

現在看來,事情可能就難辦了。

“走,馬上備好馬車,老夫得立即去一趟知縣那裡才行。”

候老爺子吩咐道。

並非是他捨不得這個兒子,畢竟下面兒子還是挺多的,死上一兩個,還達不到不能接受的地步。

關鍵在於要知曉目前的情況,朝廷這邊到底是怎麼一個方式,來進行審查。

商人再是厲害,錢財再多,手頭裡也沒有可直接掌控的軍隊。

晉商八大家確實勢力強大,可就明面上來說,隨便一個衛所,就能輕易的將他們屠殺乾淨。

現在的他們之所以難纏,主要就是隱蔽,還有其身後錯綜複雜的關係。

許多曾經的族人,因爲朝廷的安排,進行了大移民。

也就改換了戶籍。

即便被人查了出來,之前是屬於晉地,也沒什麼好擔憂的,牽扯的範圍太廣,朝廷也無法一一針對過去。

這一次的直接抓人,就有些被動了。

這裡是邊關小城,整個小城加起來,也不過七八千戶。

晉商八大家之一的侯家,真正的核心族人,都是隱藏在這裡。

按理說,城內軍士有所調動,沒道理他這裡候家家主不知道。

搭上馬車,便就匆忙趕去知縣府衙。

“停!”

只是行到一半,候老爺子就喊停了馬車。

“老爺,有什麼吩咐。”下人連忙問道。

候老爺子看了看前方有些冷寂的道理,眉頭皺起。

這裡跟平時沒什麼區別,但是他的心中,卻有一種心季之感。

稍稍沉吟一番後,就對馬伕吩咐道:“你繼續駕車,往知縣府衙過去,老夫隨後便到。”

這裡距離府衙,不過數百米的距離,繞過兩個彎就是。

馬伕也不敢多問,只當是應下。

“慢點駕車,別太快。”

“好的老爺。”

看着馬車動了起來,候老爺子便在吩咐一個漢子快速跟上,查看動靜。

事情證明,候老爺子的謹慎,又救了他一命。

只見在轉彎的牆角,派過去的漢子像是看到了什麼,大肆揮手,示意危險。

“走!”

候老爺子見此,頭也不回,迅速離去。

而在看不到的地方,那名馬伕已經倒在了血泊中。

即便尾隨的漢子,也是身中數箭而亡。

“該死,又讓這個老傢伙跑了。”

第604章:倭國熱第591章:圍剿安南,強勢的大明水師第526章:安南必須用漢字第八十七章:那塊布條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669章:劉勝下線第456章:朱元璋對沐家的信任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593章:大破安南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320章:肅清京師,掃黑除惡第288章 :前朝漢奸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703章:想出戰的徐輝祖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三十六章:回憶第693章:海外藩王的殖民侵襲第687章:太孫辦事,哪需要什麼證據第六十九章:顏面第三十六章:回憶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148章:老師說的話,竟然是真的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580章:十八億大明寶鈔第461章:朱英的應對第514章:海商的福音第554章:接管占城王宮第729章 我打你可以你打我不行第254章:朱英的棋子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148章:老師說的話,竟然是真的第515章:再謀草原第318章:跟着去海外的臥底第653章:黑胖朱高熾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隱患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687章:太孫辦事,哪需要什麼證據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276章 :我等也該去倭國溜達一圈了第六十九章:顏面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253章:朱元璋對帖木兒的重視第394章:朱元璋的糾結第623章:神話體系帶來的靈感第368章:孝陵祭奠第148章:老師說的話,竟然是真的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170章:對高麗往後的安排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240章:爲長孫殿下賀!第602章:朱棣的女兒們第三十二章:朱元璋靈機一動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790章 平定草原.第678章:朱允炆的學習,德里蘇丹國覆滅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151章:咱這心裡呀,舒坦!(年底求月票)第689章:大明簽證的風聲第十九章:蔣瓛的堅持第698章:來自朱英的反擊第181章:朱元璋也很無奈第521章:教化自神話體系入手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330:左右都得死!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307章 :惶恐的劉三吾第828章 暴打原始人第179章:藍玉求情第396章:我願大明如大漢,寧以強亡,不爲弱滅第403章:並不神秘的欽天監第125章:純手工打造第394章:朱元璋的糾結第四十五章:爲父真的很慌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二十七章:姚廣孝的安排第571章:朱英親臨草原第三十二章:朱元璋靈機一動第409章:致仕之爭第698章:來自朱英的反擊第七十章:改日第356章:呂氏,呂氏!第744章 來自於後世的快樂第466章:煥然一新的京師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二十六章:朱英身世的漏洞第418章:狠辣的姚廣孝第651章:對沐家的處置第505章:大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