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

鐘山,孝陵。

姚廣孝也沒拿什麼東西,只是在四處走動着。

周邊是數百孝陵衛守護,還有欽天監的人員在場。

劉日新則拿着羅盤,不斷進行測算。

偶爾還會和欽天監的人員討論一番。

朱棣只是靜靜的等待着,不過眼神中隱約有些擔心。

主要還是因爲姚廣孝,完全看不出在測量,跟看風景一般。

這等玄學術數,堪輿學問,朱棣是個徹底的門外漢,只能看個熱鬧。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姚廣孝似乎堪輿完了,這才走了過來。

“如何,大師可是堪輿完成了。”

朱棣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這玩意他心中一點譜都沒。

姚廣孝點點頭,指了下週邊羣山說道:“高俊爲雄,低伏爲雌,此龍家之雌雄也。厚重豐滿爲肥,骨硬細勁爲瘠,此龍家之肥瘠也。”

“肥龍瘠護則無臃腫之嫌,瘠龍肥御則無孤寒之病,此行龍之旨,則.....”

朱棣無語,直接打斷道:“說些本王能聽懂的。”

真就不當人子。

本來朱棣的才華就不算高,從小在軍營中長大,咬文嚼字就很難受了。

還說些這樣的道家術語,聽得朱棣一臉懵逼。

姚廣孝聞言,這才反應過來。

關於朱棣的文學水平,他也是知道的。

只是剛纔心神一直沉浸在推演中,所以沒有注意,下意識的就直接講述。

“貧僧剛纔觀這羣山走向,此處地面稍緩不受陽光,樹木理應不像上面那般茂盛。”

“但是這裡的土地,卻似乎更爲肥沃,樹木甚至比上面都要茂盛許多。”

“根據貧僧的推演,這等情況只有一種情況,便是這地底下,可能有暗河存在,致使土地肥沃,纔會出現這般可能。”

姚廣孝解釋道。

對應之前朱棣告訴他的地龍翻滾,然後查看四周的山脈走勢,還有樹木的生長情況。

姚廣孝很快就得出了結論。

“這般說來,挖掘陵墓會極爲困難?”朱棣問道。

聽到姚廣孝的解釋,朱棣也明白了其中意思。

對於地理情況,對於擅長行軍打仗的朱棣來說,還是極爲了解。

尤其是在大漠中尋找水源,就是要觀察暗河走向才行。

“沒錯,方纔貧僧經過欽天監人員的身邊,聽到其交談,當是在不斷估算暗河方位。”

“此次挖掘極爲困難,一旦不小心挖到暗河所在,極有可能造成二次塌陷。”

姚廣孝說到這裡,遲疑了一下,小聲說道:“此處暗河廣闊,也不排除陵寢直接塌陷到了暗河之中。”

“如此一來,便是如何挖掘也無濟於事了。”

朱棣聽完後,深思片刻說道:“如果是這樣,那就干係不大,不過人手還是要安排。不能寄希望於暗河之上。”

姚廣孝點點頭,回道:“殿下所言有理,待回去後,貧僧畫個簡易地形交代一番。只需尋到機會,挖掘到暗河附近即可。”

“屆時再次塌陷,地理變化,就沒這般好施展了。”

朱棣聞言極爲滿意,看了眼還在不斷測算的欽天監人員。

隨即帶着衆人離開。

......

親王朱樉,朱家老二。

長相英俊類父,幼年聰慧,嚴毅英武,文韜武略皆有所成。

只是在就藩後,就變得殘暴不仁了。

去年,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直接把朱樉召了回來,要不是朱標攔着,直接就把朱樉的藩地給收回,削王爵了。

最近大哥朱標病逝,朱樉活得那叫一個小心謹慎。

平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說。

每天下了早朝,第一件事就是殯宮祭奠長兄。

府邸內甚至請了不少高僧,日夜爲長兄朱標誦經悼念。

之所以如此,朱樉是害怕父皇,把大哥病逝怪罪到自己頭上。

畢竟大哥是因爲去了他藩地巡視後,回來才染風寒病逝的。

這番雖有作態的嫌疑,但對於大哥朱標,朱樉也是極有感情。

畢竟大哥在臨終前,都在規勸父皇,諒解自己。

朱樉心中,對於大哥的病逝很是內疚。

或許正是因爲朱標在臨終前的求情,朱元璋雖對朱樉沒有什麼好眼色,但也沒有嚴懲。

“王爺,這般日子,什麼時候纔是個頭啊。”

京師親王府內,次妃鄧氏依偎在朱樉肩上,有些委屈的說道。

自從來到京師,鄧氏就感覺自己如同籠中鳥一般,再也沒有藩地那般自由,做點什麼事情都得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等些時候吧,現在的情況你也清楚,父皇不開口,我能有什麼辦法,待大哥下葬後,我再去探探父皇口風。”

朱樉看着鄧氏精緻的面容,心生憐惜安慰道。

“哼。”

鄧氏輕哼一聲,別過頭去,顯然這個回答很是不滿意。

她是寧河郡王鄧愈之女,從小錦衣玉食。

從藩地肆無忌憚,到京師小心翼翼,其中的落差讓她很是煩躁。

不過如今,在京師鄧氏也沒什麼依靠。

父親鄧愈衛國公,於洪武十年,班師回朝途中因病去世。

她的兄長鄧鎮襲申國公,於洪武二十三年,受到李善長牽連被殺。

所以現在的鄧氏唯一依靠,也只有朱樉了。

“我的心肝兒,你可別生氣了,我這不是也沒辦法可想嘛。”朱樉繼續安慰道。

“你可別說這個,之前讓你去召個廚子回來,都辦不到,還說這些。”

鄧氏嬌哼一聲,再次別過頭說道。

“那可是老四的產業,昨天我還聽說,就連老三家的世子都親自去請人到府邸上去了。”

“現在咱們誰也得罪不得,老三和老四的矛盾,你也知道,這要是插進去,平白遭殃可就不好了。”

朱樉連忙解釋道。

平安茶樓的早點很出名,但卻沒有人去搞什麼壞心思,就是因爲常人不知道,但勳貴們還能不瞭解?

那是燕王朱棣的產業,誰要是敢去搗亂,惡了朱棣的面子。

陛下肯定是向着自己的兒子的。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日子還要怎麼過下去。”鄧氏小嘴嘟嘟,生氣的說道。

朱樉猶豫再三,最終牙齒一咬的說道:“我把那茶樓的東家請過來,讓他給愛妃做最喜歡的糕點,這番可好。”

“哼,這還差不多,他家茶樓早點做得那般好吃,糕點肯定也不會差。”

鄧氏說完,這才重新依偎到親王朱樉的懷裡。

她並沒有考慮,做早點的廚子,能不能做糕點。

........

安南邊境,羣山之中。

一輛有些奢華的馬車,緩緩前行,前後有數十騎兵守護。

某處山坡上,有數名大漢正在眺望。

“大哥,咱們這是要把人劫到哪裡去呢。”一個長得大鬍子的大漢,不由對前排的大哥問道。

“有消息傳來,東家在京師,自當是劫到京師裡去。”大哥頭也不回的說道。

“可是大哥,他們好像也是去京師的。”後面的大漢不由說道。

大哥聞言,不由楞了下,隨即呵斥道:“蠢貨,他們自己走,跟被我們劫持走,這能一樣嘛?”

“叫你讀書你就睡覺,這般道理都不動。”

被訓斥的大漢不敢頂嘴。

大哥看完後,問道:

“咱們現在有多少兄弟過來了。”

“約莫百騎。”

“夠了,通知兄弟們,尋地設伏,明日動手。”

“是,大哥。”

第168章:咱大孫,是不是咱大孫呢第311章:拜見諸位叔叔(求月票)第723章 介入占城幫派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514章:海商的福音第807章 先平高麗,再滅倭國第834章 連錦衣衛都敢殺第678章:朱允炆的學習,德里蘇丹國覆滅第398章:國泰民安第460章:強大的沐王府第723章 介入占城幫派第421章:海上貿易的眺望第733章 拿我佩劍今日斬了這逆子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二十三章:朱元璋的智慧第377章:巡查玄甲衛(七夕快樂)第119章:我大哥怎麼可能還活着第149章:第一次進宮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三十六章:回憶第730章 即將完成的蒸汽鐵甲船第627章:髒活累活,總得是有人幹才行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318章:跟着去海外的臥底第201章:足以和始皇長城相比第132章:朱英的驚喜第627章:髒活累活,總得是有人幹才行第192章:安南借兵?要多少給多少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二十四章:調查,暗手第四十九章:法外狂徒張三第二十二章:朱元璋不信第733章 拿我佩劍今日斬了這逆子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401章:倭國地圖第576章:北元都得念着太孫的好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第415章:發兵遼東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262章:朱英的仁心第二十章:激動的朱元璋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236章:朱英的處理手段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364章:大明大典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118章:這特麼什麼玩意第252章:被大明京師震撼到的帖木兒孫子第八十章:煌煌大明第432章:股份售賣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156章:聽說,你想見我(除夕快樂,求月票)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495章:爺孫倆朝堂上的配合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295章 :冊封大典,大明閱兵,爲大明賀!第286章 :被動提前的閱兵彩排第204章:先秦遺蹟,軌道馬車第280章 :藍玉的優點第762章 奪取大明的火車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270章:涼國公這是瘋了吧!第531章:呂氏的籌謀第九十五章:西平候病逝(求訂閱求月票)第226章:朱英發難第109章:身份確鑿無疑(求訂閱求月票)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292章 :朱英的殺手鐗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115章:這聲爺爺,咱盼了十年(求訂閱求月票)第459章:衛所調動第839章 登基前夜第192章:安南借兵?要多少給多少第四十七章:準備跑路的朱英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422章 :朱元璋的轉變第459章:衛所調動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第319章:招賢第一人第200章:打造大明軌道的可能第340章:要錢還是要腦袋(求月票)第712章:道衍,你老了第431章:蘇州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699章:連夜跑路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801章 掀翻世界信仰的桌子都310章:罪在當代,功在千秋(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