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逐漸開始亂起來的倭國

朱棡是貪婪的。

當意識到倭國會存在大量銀礦,第一想法自然就是要全部獨吞下來。

完全獨吞是不可能的,朱棡也明白,消息遲早會敗露,但他可以趁着這段時間,先把自己的袋子給裝滿了。

“吩咐下去,這些倭奴便就先不要殺了,把他們全部集結起來,給本王挖礦。”

朱棡當即下達命令。

雖然這裡是露天銀礦,可還是要深入挖掘的,不過對比其大明那邊來說,這樣的挖掘要顯得簡單許多。

可挖礦這樣的事情,可不是幾十人,或者幾百人就可以搞定的。

要是這露天銀礦是在大明,恐怕早就已經驚動京師,派遣出數萬人進行挖掘,這銀礦周邊必然會形成一個偌大的衛所進行保護。

而大明在挖掘礦藏上,於技術和工具上要遠遠的超過倭國太多,單單是一個火藥的應用,就可以節省到大量的人力。

在這倭國,恐怕只能是用最笨的方法纔可以,在技術性上就顯得極爲欠缺了。

進度肯定也會很慢。

別的不說,單單是給每一個倭奴保障一個挖掘用的鋤頭都是目前很難辦到之事。

沒用適合的工具,挖掘銀礦的工作效率肯定很差,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王爺,這倭國的銀礦,卑職覺得肯定不在少數,現在咱們發現的這個,目前來說肯定是比較大的。”

“這邊人不夠,王爺你看要不要招呼兄弟們,多多的抓一些倭奴來。”

一名千戶湊近朱棡的身邊,兩眼發光的說道。

王爺吃肉,他們這些幹千戶的,當然可以跟着喝碗肉湯。

朱棡也是有這個打算,不過千戶的意思他明白,這是要全軍出動,而不是像現在這般小規模行軍。

心下思索一番會,朱棡重重點頭道:“行,讓兄弟們把消息傳回去,留下個幾百人守着城池便就可以了,其他的全都出來。”

幾百人守城這等事情,在大明那邊,或者說中原地區有幾分風險。

放在倭國這裡,完全是沒有任何問題。

倭國這裡所謂的國,基本上都是小得可憐,甚至完全沒有什麼戰鬥力,正規兵都談不上。

一些小地方所謂的國戰,大約就是幾百人的爭奪,死傷都出不了幾個,這比之大明的一些村莊還要來得遠遠不如。

所以朱棡領兵作戰,在倭國沒有幕府將軍統領的情況下,那說一天滅一國都不叫誇張的。

晉城的城牆都是經過特別改造了,不是原先那種倭國低矮城牆,幾百人的駐守,足以抵擋很長的時間了。

朱棡需要礦工,大量的礦工。

這礦工只能是讓倭人來幹,至於從大明運過來,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他的不說,單單這成本,就不是朱棡能吃得消的。

即便是在大明,也很少有良家子願意幹這個活,塌方在礦洞是極爲常見的事情,一般都是刑徒來幹,還有一些是實在吃不上飯的。

大明目前的建設工程也非常之多,人也不怎麼經用,目前就大明律法中,可以說將近把死刑都要廢除了,全面勞役。

畢竟勞役管飯就行,是最好用的。

朱棡的進軍並非是奔着倭國本州島和四國島去的,而是就九州島進行一個掃蕩。

晉城是之前倭國的肥前城,臨近對馬島,南邊即是朱高熾所在的燕城。

其實就地域面積來說,齊王的肥後是最大的,朱棡的肥前次之,朱高熾所在的筑後反而是最小的。

只是那隸屬於肥前的港口,被朱英重新劃分到了筑後,也就是燕城這裡。

朱棡要掃蕩的地方,便就是朝着筑前,豐前的方向。

晉城大軍出動的消息,很快就驚動了本州島所在的足利義滿還有倭國皇室。

可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大明還沒有進行審訊的時候,他們也只能乾着急,而沒有什麼應對之策。

若是又起大軍吧,單單對付一個晉王又顯得太浪費,若是放任不管,則又是一波很大的損失。

關鍵是現在各方大名都已經回了自己的領地,單單就籌集的時間便顯得漫長。

動員大軍可沒那麼簡單,而直接調直屬軍隊的話,尺度掌控不好,更容易引發大明這邊全面的對抗。

這晉王明顯是想趁此機會,對自己周邊進行一番掠奪。

因爲朱棡的消息把控,現在倭國這邊暫且還不知曉是露天銀礦被發現了。

當下除了傳訊筑前的守護大名多多準備外,便也沒打算過於動兵,只是把黑澤大名送去大明京師的進程,要加快了。

總得是快點落下一個結果,不管這個結果是怎樣的。

只是關於露天銀礦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朱英這裡。

不要忘記了,朱棡所在的晉城之中,可是有着許多先前羣英商會所遺留下來的人。

朱棡想要把銀礦弄出去,也只能是依賴於他們。

在城裡頭準備興建的練礦廠,如此事情哪裡瞞得過去。

......

大明這邊收消息時,距離朱棡發現銀礦已然是過了一個多月了。

“大孫果然是沒說錯,這倭國當真是有大量銀礦,咱還沒見過露天銀礦是個什麼樣子。”

“是銀子在地上,只需要去撿嗎。”

乾清宮裡,朱元璋哈哈大笑的說道,心情是無比的愉悅。

中原地區的礦藏開發,是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的事情了,技術成熟以來,已然可以說有千年之久。

在大明成立的時候,哪還有什麼顯而易見的露天礦藏,早就被開採完成了。

哪怕現在只是說才發現一個露天銀礦,但這也預示着倭國其他地方,肯定還有不少。

泱泱中原的礦產資源總體來說算是豐富,但貧礦多,富礦少,中小型的多,大型超大型的很少。

像是銅,鐵,金這些常用的礦產,大明一度極爲稀缺。

後世中原白銀多,可不是說自己產出來的,而是因爲順差貿易,商業行動而導致的白銀大量流入。

本身的中原,尤其是現在的大明,產量很低。

而金銀這些,是屬於世界性質的硬通貨,即便是現在的大明很強大,可礙於目前交通限制的問題,大明寶鈔出了大明,可沒有人會承認。

“爺爺,倭國那邊送來的罪犯,據說不到半個月就要抵達京師了。”

朱英沒由得這麼說了一句。

朱元璋道:“來了之後,便就先關着吧,老四那娃兒,不也沒啥大事嗎,不用太着急。”

“老三這個傢伙,只顧着自己吃獨食,估摸着關於露天銀礦的事情,現在還在傳報的路上。”

“高熾那邊有些事情不好去幹,畢竟這娃兒小,心不夠狠。”

“關於露天銀礦的事情,給老七去一封書信,讓他也去找找,看看能不能多找一些出來。”

發現了銀礦,倭國這邊的概念和之前就完全不同了,這意味着大量的財富。

誰還會嫌棄錢多呢,尤其是朱元璋這種過慣了苦日子的。

再說這也不是什麼小錢,這可是銀礦。

“爺爺,咱們這邊大概要從工部調集一批人手過去。”

“倭國那邊不管是勘察還是挖掘這塊,技術和工具都很是稀缺,如此也可以加快程度的開發倭國礦藏。”

“到時候或許不僅僅是銀礦,必然還有其他的礦藏可以發現。”

“作運輸用的海船看來也要多多建造一些,在那邊煉製完成後,可以直接拉到咱們國庫裡來。”

朱英提議說道。

朱元璋點點頭。

目前來說對於水師的擴大,朱元璋一直還算比較剋制。

現在既然有了銀礦,那麼就可以更大程度的擴張了。

像是這些事情,基本上爺孫倆談定就算是可以了,不需要拿到朝堂上去討論。

Wшw▪ ttκǎ n▪ c o

隨着時間的推移,大明這邊造船業開始更加的發達起來。

有了官府扶持的情況下,民間造船業也逐漸的出現。

大家目前都知道海上的財富來得快,基本上跑一趟海,就能賺取到大量的錢財。

隨着田產被官府逐漸回收的情況下,許多新舊勢力迫於找到一個新的發財之路,而現在的海上貿易,等於就是擺在眼前的。

大明水師本來就是目前世界上擁有最多戰艦的軍隊,而當現在官府和民間共同發展之後,造船與海貿成了當下最熱門的事情。

大量工廠的出現,各類商品的造價在不斷的降低,而朱英這邊很早就在邸報上開始對一些工廠技術化進行軟指導。

比如類似於火繩槍那樣,進行一個零部件分開製作的方式。

而工廠的產量提上來,也預示着商品價格越發低廉。

這就給了海貿中更大的利潤空間。

大明的商品,於全世界都是最爲暢銷的,只要更夠出去,就完全不用擔心沒有買家。

而隨着大明整體富裕的開始,對於海外一些珍奇物品的需求,也開始更加旺盛起來。

這雙方面的市場裡頭,可是存乎着超級大量的金錢交易,並且還可以給大明戶部提供鉅額稅收。

去年都不說了,單單是今年過半的情況下,海貿所產生的稅收,早就超過一千萬寶鈔。

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可以預見在往後的日子裡,這個數目隨着海貿的發展,只會是更加的高漲起來。

同樣的,大明如今的社會結構,正在發生一種微妙的變化。

田產資源朝着官府的手中開始聚集,對比地主,現在許多當地官府按照大明不斷改進的稅法,給予了佃戶們更多的優惠。

加上農學堂目前在朱橚的帶領下,不但的擴充分院,於這方面,朱英也非常的捨得投資。

但凡是農學院所屬的人員,各方面的待遇已然非常之高。

其中有真才實幹,或者說出了一些成績的,其所享受的俸祿和福利,可不比正六品的官員要差了。

科教興國。

朱英沒有喊出這個口號,實際的行動是朝着這個方向來做的。

農學堂對於現在的農業發展,有着很大程度的貢獻,朱英自己也順便的做了一些大方向的引導。

其中簡單的講述了一些關於雜交水稻的概念,具體的他也不是很懂,只能是讓朱橚和一些農業學子自個去研究了。

化肥這個東西就比較複雜了,不過關於增加土地肥力的方法,是朱橚等人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現在可能難以出現化肥,但也算是留下了一個種子吧。

工業的種子,朱英已經在各個行業開始種下,這需要大量的人才去慢慢的探索,發現。

大明的逐漸穩定,也預示着對外大開擴時代即將到來。

.....

當銀礦的消息,傳遞到朱榑那裡的時候,倭國等於已然是開始要亂了起來。

“好你個三哥,有這等好事,竟然還瞞着弟弟我。”

“好在我這邊可以征伐的地方更多,不就相差一兩個月嘛,來得及。”

“傳令三軍,全體出動!”

朱榑的眼睛都要紅了。

先前的齊城在朱榑看來,完全沒有什麼意思,受到盟約的限制,他也只是小打小鬧的找點藉口去周邊掠奪一下人口填充而已。

現在有了銀礦,那就完全不同了。

父皇在信中已經是交代過了,不久之後就會召集大量的匠人從大明過來,還會打造出大量的海船進行一個運輸。

其實對於錢多錢少,朱榑並沒有太大的概念,他又不是什麼商人,從小錦衣玉食,對錢從來沒有過一個什麼概念。

他更喜歡得到的,是父皇的認可和重視。

其實像是朱榑這樣的想法,或許是大多數皇子內心的想法吧。

父皇作爲大明的開國皇帝,這個成就太高了,現在又蹦躂出一個太孫,各方面手段能力簡直是如同謫仙一般,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

從情感的角度出來,多數的皇子皇孫們心裡頭多少帶着幾分落寞。

且就對皇室子弟而言,得到認可纔是最爲關鍵的一個點。

現在這邊有了銀礦,加上父皇的單獨寫信,這預示着自己將會得到父皇的重視。

單單這一點,就讓朱榑有了很強的慾望了。

再說了,帶兵的,誰不喜歡自己麾下都是些精兵強將呢。

精兵強將,那也是得要白花花的銀子才能夠養出來的。

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220章:姚廣孝在高麗第686章:朱英的傳奇神話故事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619章:擴大漢文化圈子第一步第563章:逐漸開始亂起來的倭國第139章:朱允炆謀劃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135章:平倭主帥第六十三章:錦衣衛密信第594章:大明皇曾長孫出世第267章:看到希望的朱棣第493章:軍中震懾第284章 :朱英的集資陽謀第645章:大明要謀取拜占庭帝國?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獨(年底求月票)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317章:海外招賢館第434章:手段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九十章:大膽的想法(求訂閱,月票)第181章:朱元璋也很無奈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613章:給倭國送高產作物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五十八章:中場休息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484章:膽大包天的朱棣第122章:孝陵衛殉葬彙報欠更第470章:不留活口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213章:恐怖的鼠疫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298章 :辦廠埋下的雷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六十四章:朱英的決定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498章:制裁草原第453章:天下豈有六十年太孫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811章 萬世基業的可能第十二章:霸氣朱元璋第422章 :朱元璋的轉變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670章:少主朱英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九十五章:西平候病逝(求訂閱求月票)第175章:爺孫辯論第502章:一觸即發的大戰第458章:憂心的藍玉第231章:大明的嚴重問題第518章:出海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126章:找大侄子去吧第三十章:我命休矣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657章:成爲大明的附屬第392章:大明春耕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564章:礦藏優先權第439章:倭商第512章:未來的大明長公主第181章:朱元璋也很無奈第318章:跟着去海外的臥底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390章:驛站民用第805章 倭國反叛第403章:並不神秘的欽天監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350章:安南初始第303章 :兄友弟恭第七十四章:祭祀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517章:海貿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352章:對燕王當如何安排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753章 連太孫妃子的主意你都敢打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515章:再謀草原第352章:對燕王當如何安排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460章:強大的沐王府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