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孤獨的朱重八

這還是朱英第一次通過驛站趕路。

相對比以前,驛站的感覺,就是類似於後世高鐵和綠皮火車的區別。

大明驛站是官方直營,禁止民間私用。

驛站總結便是跟後世的快遞物流差不多一個道理,朱元璋還沒打下元都呢,就開始恢復重建大明各處驛站了。

早前有個駙馬,因爲私自用驛站拉了四車貨物,就被朱元璋給賜死了。

足可見朱元璋對於驛站的重視程度和嚴苛。

現在大明的驛站,主要靠的還是接力的辦法。

二十里地設一驛。

譬如早前的八百里加急,便是從京師開始,設置驛站的順序,驛卒拿着諭旨,騎馬奔騰至下一個驛站交付。

便是如此,不斷傳遞接力,達到日行八百里的速度。

南京到北平,直線九百公里,摺合一千八百里地。

算上繞道這些,約莫兩千出頭裡地了。

八百里加急,三天就到了,在如今的大明,不可謂不快。

當然,朱棣等人自北平出發,當然不可能用這等方式,日行能有兩百里就不錯了。

且也不能晝夜趕路,天黑便會在驛站休息。

驛站對於所有使用的官員,都是免費的,吃食住宿都是,燕王返京這等大事。

每過一驛,便會換馬保持馬力,速度飛快。

不過即便如此,至十一天,這才達到南京城中。

頭三天,朱高熾,姚廣孝還能聊得津津有味,到了後面,基本上上車就趴了。

熬了一天的顛簸後,到了驛站悶頭就睡。

一個胖子,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這等長途跋涉,真就是扛不住。

南京城下車後,唯有朱英還是精神奕奕,其他的早已疲憊不堪了。

“英哥兒,你初來京師,想必也沒落腳的地,帶着護衛跟我們一同休息去吧。”

朱高熾說話都有些艱難了。他此刻只想快點到府邸上睡覺。

“那便謝過大王子了。”

朱英點頭應道。

一行人中,唯有朱棣的精神狀態和朱英相同,這或許跟他對自身抱着很大的希望纔是如此。

作爲藩王,朱棣在京師內城自然有自己的宅院,當然一般情況下都是陛下賞賜。

內城這邊一堆的親王府,郡王府。

還有鎮國將軍府,輔國將軍府,奉國將軍府。

到奉國將軍這裡,就是曾孫敕封了。

後面還沒出來的四世孫便是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孫以下皆奉國中尉。

這些後世子孫的事情,朱元璋在皇明祖訓裡基本上都已經安排好了。

朱棣從北平到南京,兩千多裡地,用了十一天,這已經算是很快了。

有些近的藩王,基本上到了,還是距離比較遠,尤其是蜀王那邊,可能就要延遲幾日。

畢竟蜀道艱難,行程要慢很多。

距離朱元璋定下的弔唁日,還有七天的時間。

南京的各街道,商鋪,已經掛上了白布。

並且南京的夜,已然是實行了宵禁,熱鬧的秦淮河也是一片漆黑。

京師的燕王府還是很大的,即便燕王沒有住在這裡,也有僕從婢女打掃。

朱英帶着十多人住進來,並不會覺得擁擠。

一直到了次日清晨,多數人的奔波勞累才得以恢復。

朱高熾便迫不及待的拉着朱英去逛這南京城。

太子朱標對於朱高熾來說是大伯,接觸得不算多,自然也不是說有些太多的悲傷,頂多有些感慨。

朱英卻是猶豫了一下說道:“如今太子殿下薨,大王子你作爲燕王嫡長子,將來必定受封世子。”

“若是在這個時候,出去遊玩的事情被傳了出去,我怕日後恐有些波折。”

聽到這話,朱高熾頓時就反應過來,看向朱英的目光帶着感激。

他如何不知道自家父親不待見自己,若是真的被抓到了把柄。

可能第一個把自己世子身份廢了的,恐怕就是父王了。

“多謝英哥兒。”

想到這裡,朱高熾對朱英深深鞠躬作揖。

“大王子莫要如此。”朱英連忙攙扶住。

兩人便只能在這院子裡好生待着,等弔唁之日到來。

兩人在院子裡閒聊的功夫,朱英也不避諱,讓張管家帶幾個人去京師裡轉轉,看看有什麼鋪子值得入手。

雖說燕王府這邊環境不錯,但總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太子朱標薨,諸王弔唁。

最快也得將近兩月的時光。

朱英總不可能兩個月都住在燕王府吧,他秘密衆多,顯然極爲不變,容易暴露。

聽着朱英想購置一間鋪子,朱高熾思考了會說道:“我家在這京師秦淮邊上,好像有間茶樓。”

“待我跟父王說上一聲,便送於英哥兒吧。”

燕王朱棣在京師還是有些產業的,不過基本上也沒怎麼管。

父王對於朱英的重視,朱高熾當然心知肚明。不然他對朱英也不會這般客氣了。

真以爲身爲燕王府王長子,對誰都這麼好說話呢。換個人都不見得會搭理。

朱英聞言,眸光閃動,而後也不客氣的直接說道:“那便麻煩大王子了。”

.........

大明皇宮,仁智殿,殯宮所在。

朱元璋站在朱標的靈柩面前,身形有些佝僂,眼神中帶着一股死寂。

不同於馬皇后駕崩時,朱標薨後,他並沒有嚎啕大哭,整個人就像一塊安靜的木頭。

然而周圍的侍衛,太監,宮女,都已經匍匐在地上,嚇得瑟瑟發抖了。

仁智殿後殿,以前伺候太子朱標的數十宮女太監,都已經被處死殉葬了。

在靈柩的旁邊,年僅十五歲的朱允炆,跪在地面蒲團上,一襲白服,發出嘶啞的抽泣聲。

朱元璋的目光,只有轉到朱允炆身上時候,纔會有淡淡的生氣浮現。

他已經一天沒有進食了,但太監侍衛們,卻不敢勸說一句。

上次勸說的,現在已經在後殿躺着,準備隨伺太子去了。

wWW★ ⓣⓣⓚⓐⓝ★ ℃o 良久,朱元璋的背漸漸挺直。

沒有嘆息,只有默默的轉身離去。

咱妹子走了,咱大孫也走了,現在兒子也走了。

只剩下朱重八了。

即是如此。

此後年月,便再沒有朱重八,唯有大明皇帝,朱元璋!!!

第576章:北元都得念着太孫的好第487章:朱棣回京第467章:張士誠的張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權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159章:繼續關着吧(祝新年暴富,求保底月票)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495章:爺孫倆朝堂上的配合第十六章:朱英畫像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178章:只能處死第644章:帝國大戰的序幕第六十七章:朱允炆的猜想第527章:推行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195章:不過一小孩罷了第361章:一切爲了家族第388章:先談招安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783章 將計就計燕王大勝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第三十章:我命休矣第427章:朱英的果決第513章:給咱多生幾個娃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551章:大明商人在海外的地位第324章: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四十三章:暴躁老哥朱棡第417章:邸報的恐怖利潤第724章 水師對占城幫派的威懾力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八十八章:那可是孝陵(元旦快樂求首訂)第666章:羣英商會在安南的細作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291章 :大明四大商會(求訂閱求月票)第363章:除夕夜第825章 你敢出兵,我就敢投降第823章 趙元弘想大明出兵歐洲第三十三章:朱高熾的小心思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八十六章:成家立業第683章:扶持香港島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678章:朱允炆的學習,德里蘇丹國覆滅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163章:懾服藍玉第644章:帝國大戰的序幕第774章 萌生死志的朱元璋第447章:羣雄割據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三十九章:至死方休第663章:朱元璋的手段第382章:莫要白白送了性命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591章:圍剿安南,強勢的大明水師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168章:咱大孫,是不是咱大孫呢第七十九章:好個孝順的老四第167章:有被震懾到的藍玉(求月票)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453章:天下豈有六十年太孫第六十九章:顏面第404章:中都皇城第十四章:朱元璋的思念第353章:冠名,給陛下拜年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551章:大明商人在海外的地位第139章:朱允炆謀劃第147章:取締八股文第123章:最適合當皇帝的大孫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790章 平定草原.第627章:髒活累活,總得是有人幹才行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655章:想拉大明艦隊下水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109章:身份確鑿無疑(求訂閱求月票)第127章:不跟大孫走的都下去吧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370章:冒牌太孫第八十四章:不裝了,我攤牌了,我確實不是我爹生的第304章 :來自於文人的反擊第742章 準備召開全國第一屆將領大會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六十七章:朱允炆的猜想第482章:倭國使臣的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