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

大明皇宮後花園,宮後苑,千秋亭。

這裡是坤寧宮後門所在。

千秋亭上圓下方、四面出抱廈、組成十字形平面的多角亭。

園中奇石羅布,佳木蔥蘢,彩石鋪路。

園內甬路均以不同顏色的卵石精心鋪砌而成,組成900餘幅不同的圖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戲劇、典故等。

這裡曾經是朱雄英最喜歡玩耍的地方。

不過自從朱雄英早夭,馬皇后駕崩後,朱元璋就很少來這裡了。

這次將湯和喚到這裡見面,顯然朱元璋已經解開心結。

沒有等待多久,湯和的轎子就被擡了過來。

看着從轎子裡下來的湯和,朱元璋有些感慨。

真是歲月催人老。

當年的湯和,可是一等一的猛將,經常帶頭衝鋒在前,長得也是極爲魁梧,體型彪悍。

和現在朱元璋面前的乾瘦老頭,完全對不上號。

湯和征戰一生,留下諸多暗疾。

洪武二十一年,當時倭寇經常騷擾沿海一帶,朱元璋把湯和召來,對他說道:

“雖然你已經年邁,但別人過去,咱不放心,也只能辛苦你了。”

湯和請求與熟悉海事的方鳴謙一同前往。到實地巡視後,便決定在江浙沿海一帶設衛所五十九座,選丁壯三萬五千人築城。

因爲長期待在海邊,受到海風侵蝕,湯和當時已然有風溼之症。

大明的冬季嚴寒無比,便是正月初一朝拜的時候,就得了中風之症。

中風對於老年人來說,非常痛苦,湯和也越發消瘦起來,直到變成了今天這般乾瘦老頭的模樣。

“微臣見過陛下。”

從轎子上被太監攙扶下來後,湯和躬身作揖對着朱元璋道。

“老夥計,咱倆就不講究這些虛禮了,過來入座吧。”朱元璋溫和的說道。

“謝陛下!”

聽到朱元璋的話,湯和堅持行禮後,這才入了千秋亭,坐在朱元璋對面。

現在的湯和,可沒有了往昔的桀驁。

“咱這次叫你過來,是想跟你說個喜事。”

朱元璋揮手,讓四周的宮女太監全部退下後,唯有蔣瓛候立這纔對湯和笑着說道。

感受到陛下的心情似乎很是不錯,湯和也放下心來,問道:

“不知陛下是何喜事。”

朱元璋神秘一笑,道:“可還記得咱的大孫雄英,你小時候還抱過他呢。”

湯和一頭霧水,有些不明所以,謹慎的回道:“老臣自然記得。”

朱元璋哈哈一笑,說道:“咱告訴你,可莫要被嚇到了,咱的大孫吶,他回來了!”

湯和一臉懵逼。

這是個什麼事情,如今光天化日,皇宮裡還鬧鬼不成。

看着朱元璋面色紅潤,精神煥發的模樣,湯和雖然迷惑,卻還是問道:“陛下所言的回來,老臣聽不懂其中的意思。”

朱元璋也知道此事有些駭人聽聞,解釋說道:“雄英吾孫,他沒死,咱又見到他了,在外流浪十年,如今回到京師,在秦淮河畔經營着一家茶樓。”

湯和聞言,心中震撼。

對於朱元璋此刻的話,他完全不信。

當時朱雄英死去的時候,他正在京師,送葬鐘山他也在。

那可是眼睜睜看着下葬的。

一個死去十年的人,怎麼可能就復活了過來。

微微猶豫,湯和還是咬牙說道:“陛下可莫要遭小人誆騙,這等離奇之事,老臣從未聽聞過。”

聽到這話,朱元璋也不惱怒,說道:“老夥計,最開始知道這事的時候,咱也不信吶,便去了茶樓,真真切切的看了一回。”

“你也知道,咱的大孫,那可是咱和大妹子親手撫養長大,日日夜夜的陪着。別人認不出來,咱還能認不出來。”

“這個事情,咱知道但凡聽到的人,都認爲咱是老糊塗了,可咱年歲雖然大了,還沒糊塗到,連咱大孫都認錯的道理。”

щщщ ⊕TTKΛN ⊕¢o

湯和聞言,眉頭皺起。

朱元璋的這番話,聽起來極爲清楚,條理有據,思維清晰。

不像是犯了糊塗。

但是這人都死了十年,怎麼可能說復活就復活。

看到湯和不說話,也不反對。

朱元璋再次說道:“咱已經安排人,將大孫的陵寢挖出來,十年前地龍翻滾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

“咱當時也是看着大孫入的棺槨,如今只需將陵寢挖掘出來,開館驗屍即可。”

湯和聞言,試探着說道:“陛下,若是棺槨中,虞王殿下的屍身尚在呢,那在外的虞王,又當如何。”

朱元璋搖搖頭說道:“絕不可能,咱早前也跟你這般想過,直到今天,咱從大孫那裡打聽得出。”

“咱大孫被人撿到的時候,曾經有一塊貼身破碎的布片。聽大孫的形容,那布條便是大妹子,親手給大孫繡的兜肚。”

說起那塊兜肚,朱元璋心中就非常確定。

兜肚就是小孩子傳的肚兜,小孩肚兜的用料多爲紅布,也就是紅肚兜。

但朱英跟朱元璋說的那塊肚兜碎片,卻是白色。

這纔是讓朱元璋確認無誤的關鍵。

因爲朱雄英早夭。

早夭的人按照習俗是不能入皇陵的,這會影響到皇陵的風水。

由於朱雄英受到的寵愛過高,朱元璋以以皇嫡長孫視皇子,葬入孝陵。

本來小孩纔會用紅色肚兜,也換成了白色成年人用的肚兜。

並且這和肚兜,還是馬皇后抱恙在牀,帶病所繡。

因爲馬皇后身體的緣故,這塊白肚兜極爲簡單,並沒有和其他小孩肚兜一樣,繡什麼吉祥如意的圖案。

僅僅只是繡了朱雄英的名字。

這事知道的人不多,給朱雄英換衣服的那幾個太監,也被朱元璋直接賜死殉葬。

目前知道這個事情的,唯獨朱元璋一人。

便是如此,在聽到朱英的描繪後,朱元璋纔會如此的堅信,現在的虞王陵寢裡,絕對是一個空着的棺槨。

湯和聞言,雖然心中對此仍舊保持懷疑態度,但看到陛下顯然也作了很多調查,甚至不惜挖開陵墓,開館驗屍。

心中也就放下心來。

湯和謹慎,不想過多去談朱雄英的身份是否真實。

看到朱元璋的相貌,就知道若是質疑太過,可能會引起陛下的反感。

轉而問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安排。”

第809章 直取高麗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337章:京師拆遷,百年大計(求月票)第271章:喜歡搞壟斷的朱英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十九章:蔣瓛的堅持第八十一章:大小琉球國第261章:藍玉惹事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472章:夷三族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第185章:朱棣的野望第816章 又要搬家的藩王們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716章:藍玉吃虧,朱英無語第589章:攪動西域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494章:大明的快速發展第550章:大明人才的匱乏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650章:大明遠洋艦隊的威脅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128章:秦王投誠第397章:大婚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670章:少主朱英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727章 公若不棄拜爲義父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469章:刺殺!!!第566章:成了困獸的朱棣第587章:恐怖的利益集團第七十四章:祭祀第571章:朱英親臨草原第328章:誅滅九族!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490章:大白豬的到來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第573章:皇對皇第362章:文化的碰撞第314章:咱要抱重長孫!(求月票)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836章 求助大明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646章:在歐洲的東方貴族第372章:清洗開始第174章:咱大孫有大智慧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801章 掀翻世界信仰的桌子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208章:老朱家不務正業的奇葩子孫們第259章:太孫印璽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644章:帝國大戰的序幕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265章:日漸消瘦的朱允炆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236章:朱英的處理手段第九十三章:領先世界兩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訂閱,月票)第626章:狩獵第638章:洪武大典第612章:暴君朱樉在倭國第633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第296章 :找死可就別怪我了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726章 大明官員體系變法第668章:不受降者,殺!殺!殺!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554章:接管占城王宮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318章:跟着去海外的臥底第307章:關門,放大孫(日萬初始,求月票,求訂閱)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謀劃第五十九章:絕對是親大侄子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二十四章:調查,暗手第598章: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15章:雷厲風行的朱元璋第111章:奉天承運皇帝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第313章:皇子守國門,藩王死社稷(求月票)第520章:想提前退休的朱元璋第478章:朱英的長生牌位第307章 :惶恐的劉三吾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269章:奉天門外,藍玉負荊請罪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186章:咱明日要去看大孫第503章:草原中的天才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