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隨心的武舉考試(上)

第150章 隨心的武舉考試(上)

高長江百無聊賴的坐在五龍茶室的講臺上,說着最近的段子。

坐館又不放他去當主計,只好繼續幹着說書這麼一件無聊的工作了。

從縣衙回來的林泰來突然闖進了茶舍,將高長江從講臺上拉了下來。

此後又聽到林坐館吩咐說:“縣衙龐司吏說了,武舉報名馬上截止,要儘快把保書補上!

你現在就上路,立刻回我家去,找里長做一份保書!”

高長江內心很抗拒的說:“爲什麼是我?”

林泰來喝道:“誰讓你去過我家,熟門熟路的你不去誰去?”

高長江又想提條件:“那我這個主計.”

林泰來答道:“計劃有變,因爲武舉馬上開始了,沒有時間做別的。

等我把這個月武舉考完了,再重新調整社團組織架構,送伱去當市管所主計。”

高長江碎碎念:“那也不能總拿我這個軍師當跑腿工具啊!”

林坐館語重心長的說:“你怎能這樣想?社團事務不分高低,只是差事各有不同。

而且讓你去我家跑腿,是我對你的關照!

你想想,如果你和我爹混熟了,以後社團裡誰敢不服你?”

高長江愣了下,忽然覺得坐館這話倒也有幾分道理,便又重新提起工作激情上路了。

第二天下午,高長江就拿着里長和鄉鄰畫押的保書,回到堂口。

然後林泰來又迅速拿着保書進城了,當晚設宴款待縣衙兵房的龐司吏。

龐司吏不動聲色的將一大錠白銀收進兜裡,然後對林泰來說:

“若是別人,即便拿了保書過來,我也會告訴他,縣衙驗看環節已經結束,不再接受報名了。

但如果是你林大官人,那就可以特事特辦!

在縣衙這邊不用測驗了,我直接把你的名字一起報上府衙,過幾天直接參加府衙考驗就是!”

林泰來問道:“這麼隨意的嗎?合規矩否?”

龐司吏笑道:“從朝廷到地方,對武舉都不大重視,下面各環節隨意的很。

再說以你林大官人的這身本事,還需要縣衙測驗?直接送上去就行了!”

林泰來就道謝說:“那就有勞兵書的擡舉了!”

喝了幾圈酒後,龐司吏帶着醉意說:“我也不得不說,你實在運道好,趕上了好時候。

就拿武舉來說,本來所考的內容是兩大類。

一是文理韜略;二是射術,又細分爲步射和騎射。

射術尤其是騎射,除了軍戶子弟,一般人家哪裡接觸的到?更別說練習了!”

大明官府對刀劍並不管制,所以林教授動輒拿兩條鐵鞭招搖過市也沒問題。

但是對弓弩、火器管制則很嚴,法律上禁止民間持有。

所以龐司吏纔會說,一般平民哪有機會接觸射術,特別是騎射。

林泰來反問道:“如果武舉除了文韜只考射術,在下這種人豈不就是報國無門了?”

聽到報國無門幾個字,龐司吏忍不住大笑:“你聽說我完,我剛纔說過,你運道好!

近幾十年來,武舉除射術外面,還增添了膂力、刀、槍等其它可選項!”

“原來如此!”林泰來雖然早知道了這些,但還是捧着話說,畢竟有求於人。

其實林泰來現在有點懷疑,當初戚少保強迫自己學槍法時,是不是就存了這個心思?

只要自己學會幾招槍法,又聽說了還有武舉,難免就會手癢,想去考場試試。

最後龐司吏說:“而且武舉到了鄉試、會試層級,還有個錄取原則,就是以文韜定去留,以武藝分高下。

所以你這樣擅長鬍編亂寫的人,再抓緊看看《武經七書》,在武舉考場上大有可爲。”

對武舉了解越多,林泰來的期待感就越強,不由得對府衙考驗也期盼起來。

大概這也是林博士從上輩子帶來的本性,專業做題家就是這樣的,所有能考到手的功名,不要白不要!

何況這武舉聽起來,還是非常輕鬆的考試,正所謂“證多不壓身”,沒準哪天就能派上用場了。

打個比方,萬一自己將來混文官系統被罷官了,如果這時兜裡有武舉文憑,還能無縫切換,去兵部選個武官噹噹。

再說對他林泰來而言,下次文科考試就是明年道試了,今年已經沒有文科的考試任務,正好有空餘時間專心武舉。

在五月初這幾天,林泰來買了一套《武經七書》,沒事就在堂口看。

《武經七書》裡也包括《孫子兵法》,林大官人不禁嘆道,自己終於還是開始看上《孫子兵法》了。

與此同時,林大官人順帶遠程指導着木瀆港分關的前期籌備工作,爭取在下個月也就是六月份正式開關。

還打發了新招納的夥計們下鄉收了點往年欠稅,以應付縣衙的囉嗦和鍛鍊隊伍。

凡事有輕重緩急,目前沒到收稅的高峰季,先不用着急“會盟”木瀆鎮周邊的幾個堂口。

在精力不夠用的時候,尤其剛剛急劇擴張之後,要以修煉內功和消化成果爲主,更不用着急開闢“市管所”這樣的新業務。

在武舉的府衙考驗這一關前夕,龐司吏又帶來了府衙的消息——應試考生林泰來免受考驗,直接提交到巡按那裡。

林大官人愕然道:“武舉真就這樣隨便的嗎?”

本來還挺期待第一次武舉考試,結果說沒就沒了,又一次免試晉級。

龐司吏笑道:“蘇州這地方,根本就沒多少人報名武舉。

所以衙門考驗的目的並不是爲了淘汰人,只是爲了驗證考生實力,避免弄虛作假。

而你林大官人的實力,全城皆知和公認,並不需要再專門驗證啊。

武科考試都是這樣的,一直到了鄉試和會試,纔會稍微規範點。”

又等了幾天,轉眼到了五月下旬時,天氣逐漸炎熱起來。

去了其他縣巡視的江南巡按邢侗,又回到了蘇州城,主持武舉“道試”。

林大官人再一次感慨,與細緻規範的文科考試比起來,武科考試真就跟草臺班子似的。

文科的道試,朝廷專門派提學官到各省督學,時間和次數都是規定好的三年兩考。

而武科這道試,就是讓巡按御史在百忙中,抽個空子兼職考察一下。

下面不重視,上面也不重視。

(本章完)

第254章 揚州歡迎您第374章 重磅經濟新聞(求月票!)第309章 大工程大項目大發展(求月票!)第518章 臥底被戳穿了(求月票!)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第449章 極品家丁第385章 各人的事業第58章 傳統藝能學到了第101章 三英戰今布(下)第170章 這個世道很荒謬第383章 王府尊初入蘇州城第33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68章 剛到一件奏疏(下)第484章 東廠需要這樣的人才第383章 王府尊初入蘇州城第445章 紛紛擾擾的林府(下)第292章 不生氣第475章 禍水東引第78章 臥龍鳳雛竟是......第339章 鹽業的內幕(求月票!)第489章 宗桑!西八!八嘎!(求月票!)第350章 刷了又刷第268章 太簡單了第447章 風雲再起第88章 同一個夜晚第33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98章 都是他逼我的!第400章 是你!就是你!(上)第387章 最囂張考生第506章 傳承的故事第51章 進士當然不算什麼第179章 勸人大度(求月票!)第382章 海洋思維第31章 你可能誤會了第214章 嘴上都是義氣第497章 水淺王八多第33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章 人要走正途!第125章 笑臉第90章 新地方新氣象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第49章 縣衙裡的內幕第187章 堂下何人?第133章 立馬吳山第一峰(上)第263章 如果由我出手第158章 難有閒暇第437章 我想去遼東第407章 考試之前兩件事第203章 不過如此第270章 震盪(求月票!)第261章 壽宮之爭(下)第250章 我不要面子的嗎?第338章 按規定辦(求月票!)正式求一下月票!第429章 原來還有別人(求月票!)第366章 還是要靠林泰來第372章 不好惹的織業(上)第233章 騎鶴上揚州第142章 再聞已是曲中人第129章 口嗨的後果第192章 歷史總是重複上演第189章 支持不支持吧?第68章 雙手的努力第293章 仁義愛人之道第423章 勸你們要冷靜第215章 誰都不想擔責第127章 新開分關的真正內情第299章 仁至義盡第92章 文學之道第134章 立馬吳山第一峰(中)第316章 指鹿爲馬?第54章 要綠了啊第77章 終於出爆款了!第249章 最近火氣有點大第304章 首日公開活動第19章 熱血男兒第127章 新開分關的真正內情第201章 勸不動的人第158章 難有閒暇第385章 各人的事業第133章 立馬吳山第一峰(上)第500章 商業新體驗(求月票!)第413章 從西城到東城第125章 笑臉第230章 萬曆十三年的年終第428章 苟還是狗?第154章 衣錦回村第108章 幕後黑手第244章 以和爲貴(求月票!)第194章 一人一社第317章 黑與白(求月票!)第457章 終結與機會(求月票啊!)第384章 合縱和連橫(求月票!)第184章 冷清的秦淮河第412章 一戰成名第65章 氣得想打人第375章 挑釁和反應(求月票!)第258章 送你一點富貴第504章 爲了你們好!第396章 畫風跑偏的鹿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