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失衡的實力對比(求月票!)

第245章 失衡的實力對比(求月票!)

當數百人一起喊出了“抵制鄭氏鹽”的口號後,吃瓜的人震驚過後,立刻又看向林解元。

經驗豐富的人都明白,林解元的表態纔是最關鍵的。

但是讓衆人失望的是,林解元卻沒有對“抵制鄭氏鹽”口號做出任何反應。

他反而又轉過身去,朝着大門裡深情呼喚:“燕子!燕子!你要開心啊!我明天還會來看你的!”

衆人:“.”

就現在這形勢,你林解元還用賣什麼深情人設啊!

鄭家的戰鬥主力已經被打殘了,暫時沒有反擊能力。

而且又有好幾百個“鄉親”的鼎力支持,伱林解元完全可以衝進鄭家別院,直接把白花魁搶走啊!

非要給大家安排一個“明日待續”,是什麼道理?

只能說,站位高低不同,看問題的層次也就不同。

然後林解元不知從哪掏出一張紙,揮舞着說:“這是你寫給我的詩,我終於寫出了最滿意的和詩!

若拿去參加平山堂徵詩,一定會奪魁的!明天我來了再讀給你聽!”

吃瓜羣衆雖然看不清林解元手裡的詩,但沒人爲此着急。

果然在人羣裡,又有人開始散發印刷好的紙稿了。

有讀書人打開看去,只見上面是一首七律:

“咫尺天涯一望間,重簾十二擁朱欄。

斷腸芳草連天碧,作惡東風特地寒。

籠裡飛禽堪再復,盆中覆水恐收難。

落花舞絮春如水,下卻朱簾不忍看。”

詩中有點女子向男子訣別的意思,衆人看完後便感慨,如果這是一個女子所寫,那水平也不錯了,不愧是蘇州花魁。

上午在街頭髮生如此轟轟烈烈大事的時候,鄭員外正在家裡接見同鄉同業汪員外。

兩人都是徽州人,又都經營鹽業,規模還都不小,互相走動不奇怪。

“今天是什麼風把汪兄吹過來了?”鄭之彥比汪慶小几歲,便以兄來稱呼對方。

汪慶道:“今日前來,是爲了向老弟打聽一個人。

蘇州東山王家有個年輕後生王禹聲,老弟經常往來蘇州,見聞廣博,可曾聽說過?”

鄭員外笑道:“此人先前名氣不大,如果你要來問,我可能確實不清楚,但現在卻能說出一個一二來。”

汪員外奇道:“這是何故?”

鄭之彥就詳細答道:“先前過年的時候,蘇州有人要拆王家怡老園,那王禹聲出面阻止。

結果最後那王禹聲灰頭土臉,王家怡老園也被拆去了一半。”

汪員外大吃一驚:“什麼人能強拆王家的園林?”

在汪員外心目中,像東山王家這樣的勢力,在本土應該是近乎無敵了,怎麼能被人強拆半個園林?

就算是蘇州那位首輔申時行,回了蘇州城,只怕也做不到這種事啊。

而且關鍵是,王禹聲竟然如此窩囊,還敢到揚州來高談闊論指點江山,確實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鄭之彥剛說了句:“強拆了王家園林的人,眼下就在揚州城”

突然就有老管事非常不禮貌的衝進了廳堂,打斷了鄭員外的話。

只聽老管事大叫道:“我們鄭家派去的一百多人,突然遭遇了數百蘇州人圍攻,已經全軍覆沒!”

鄭員外一開始還以爲是可笑的謠言,揚州城怎麼可能出現幾百個有組織的打手?

但是經過再三確認,揚州城真的出現了這麼一支力量,而且受害者還是自家打手主力時,鄭員外感覺腦子都要炸了。

闖蕩江湖這麼些年,鄭員外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人和事。

在座的汪員外同樣驚訝的無以復加,這兩天他也耳聞過,有個蘇州來的“深情林解元”在和鄭家較勁。

但汪員外只是把這事當個茶餘飯後的趣聞看待,一直沒有太在意。

卻沒想到,這事能急劇發展到如此地步。

不但上升到數百人級別的當街鬥毆,而且還喊出了“抵制鄭氏鹽”口號。

整個鄭氏鹽業集團當然不只有這一百多人,但這一百多人都是可以隨時調用的機動力量,一旦被打殘,短時間內很難再大規模調集人馬了。

更讓鄭員外震撼的是,對方居然同時出動了幾百人的戰力。

整個鄭氏集團的人數加起來,也就是幾百人的規模,但這幾百人是分散在各處維持集團運作的,不可能同時出動到一個地方。

今天所派出的一百多人,已經是鄭家所有專門預備的機動力量了,一般也足夠用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鄭家實力太弱,或者說財力不如林大官人,主要還是因爲兩種集團的體制差異。

林氏社團依託於足夠廣闊又相對富裕的鄉村實土,人口基礎有十來萬,人力資源成本低。

而鄭氏鹽業集團是純商業組織,人力資源投入也是純商業模式,成本遠高於林氏社團。

舉個例子,林氏社團的打手,每月月薪一兩。

加入社團的好處,很大一部分體現在家裡稅賦優惠等隱形方面。

至於兩支工程隊的人,則等於靠着官府工程經費來維持的,也不用林大官人自己掏腰包。

而且這次來揚州的五百人,還有一大半是用“服役”名義徵發來的,相當於官府買單。

相比之下,同樣是打手,鄭氏鹽業集團就需要付出二兩月薪,明面成本高出一倍。

整個鄭氏鹽業集團年收入在四萬兩左右,繳納給官府的鹽引成本一萬多,人力和運輸成本一兩萬,剩下的纔是利潤。

算算賬目就知道,鄭氏鹽業集團不可能維持幾百人常備機動力量,除非完全不要利潤了。

所以要拼人數,就算鄭家是在揚州主場,當下又怎麼拼得過以九個都爲基礎的林大官人?

除非鄭家馬上不計成本擴軍,搬出積存庫銀大規模招納社會閒散人士,或者向其他勢力租借打手,短時間內或許可以有一搏之力。

但臨時擴軍和整編需要至少幾天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鄭家的打擊力量處於一個“真空期”。

想到這裡,又想到對手的幾百人力量,鄭員外在家裡完全坐不住了。

他立刻起身,對心腹老管事吩咐說:“第一,我要男人!先把宅院裡所有剩餘的奴僕組織起來!同時去借人、僱人,先從庫房支三千兩使用!

第二,速速向同業各家下帖子,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不要妄圖渾水摸魚!

第三,備轎!我現在就要去拜會知府!”

把最要緊的事情吩咐完了後,鄭員外立即對來做客的汪員外說:“汪兄可否暫借一批人手應急?”

汪員外也還在震驚中,下意識的迴應說:“此乃應有之義!” 作爲同鄉加同業,別人遇到了困難,稍微支援乃是一種道義。

鄭員外舉手爲禮謝過,然後說:“如今我的人手捉襟見肘,就請汪兄派三十人,幫我守住白花魁所在的甘泉別院!”

汪員外恢復了冷靜,“若對方真有數百人,三十人也守不住。”

鄭員外冷笑道:“如果他們真敢派上百人闖入宅院當強盜,那就不用攔着!”

話說到這個份上,汪員外不幫忙也不行了。不然傳了出去,會被所有同鄉看成不講道義。

徽州人在外面經商時,還是很講究團結,不然也形成不了商幫。

就是汪員外很好奇,這個林解元到底是何等樣人物,竟敢在揚州城喊出撼動鹽業秩序的口號。

想了想後,汪員外決定明天親自去別院看幾眼,畢竟耳聞爲虛眼見爲實,多收集點信息總不會錯。

向汪慶求助後,鄭員外就急匆匆地走到了前廳,等待大轎子擡過來。

這時候,又有一個門子急忙跑了過來,慌張的稟報說:

“大門外面來了百來人,個個胳膊上纏着紅布巾,不懷好意的朝着咱們家大門張望!”

臥槽尼瑪!鄭員外連忙吩咐:“不要走正門了!用小轎,從側門走!”

然後又對老管事指示:“你拿我的帖子去縣衙,讓縣衙先派些衙役過來看着大門!”

在鄭員外趕到府衙之前,當今的揚州知府吳秀已經在聽巡捕官的稟報了。

城中出了這麼大事情,作爲知府不可能一無所知。

“這夥人總數在五百左右,數日前持有路引分批零散入城,名義上都是吳縣派來的輔助蘇州衛漕運的差役。

這夥人內部號稱爲吳縣民團,似乎有一套組織體系,不是遊兵散勇。

目前彼輩都集中居住在城中東北的四個廟宇中,戒備心和防禦心都很強,甚至還在屋頂高處佈置了瞭望哨。

另外據城中商家說,他們進城後,已經購買了不計其數的棍棒扁擔等什物。”

吳知府越聽越無語,越聽越棘手,有種無處下手的感覺。

第一,這幫人不是流民,不能當成數字隨意處置。

第二,人數實在太多了,戰鬥力聽起來還很強。

所以想悄無聲息的處理也做不到,一個不好就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故。

第三,這幫人都有着正當名義,也沒有殺人放火、攻打城池官衙,很難尋求非法罪名來辦。

當了這麼多年地方官,真沒有遇到過這樣扎手的點子。

就在這時候,聽到門子來稟報,大鹽商鄭之彥前來拜訪。

這個完全在吳知府的意料之中,鄭員外不來拜訪才叫奇怪,所以就把人請了進來。

鄭員外和吳知府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投契。

吳知府和林大官人一樣,是一個非常喜愛做工程的人。

重修平山堂,就是吳知府和鄭員外共同發起和實施的。

除此之外,吳知府在任上還大規模疏浚城濠,並將挖出來的土方在城外堆積出了一個景點叫梅花嶺,成爲揚州城北的地標。

另一個時空史可法的衣冠冢,就在梅花嶺這裡。

反正在吳知府主持的工程裡,鄭員外沒少出力,所以兩人關係可想而知。

鄭員外走進了府衙後堂,連行禮和寒暄都顧不得,直接就對吳知府問:“能否請動揚州衛出兵?”

吳知府不置可否的問道:“出動軍兵不是尋常事,以什麼名義出動?”

鄭員外反問道:“城裡出了這麼大的事情,還不能請揚州衛出動麼?”

作爲江北重鎮,揚州衛規模不小,有八千多旗軍負責漕運,此時都已經出發或者準備出發了。

但還有四千多屯軍,負責揚州城的防務。

吳知府迴應說:“此事只是當街鬥毆而已,沒有毀壞屋舍,沒有波及路人,和田間地頭宗族械鬥沒有本質區別。

再說彼輩更沒有攻打城池衙署糧倉等行動,還拿着合法身份,揚州衛也沒有理由出兵。”

鄭員外怒道:“問題明明就擺在這裡,難道就任由這數百人外地惡勢力,在揚州城橫行?”

吳知府冷靜的說:“如果你一定想要請揚州衛出兵,那又能出動多少人?

我這個知府請二三百軍兵協助,尚還在常理之中,但若只有二三百軍兵,那能有用嗎?

據最新消息,這些吳縣民團有五百人,假設讓揚州衛出兵圍剿,起碼也要動員一二千軍兵!

如果我這個知府能隨意調動一二千軍兵,那沒幾天我就要被彈劾罷官了!”

鄭員外如果也擁有幾百年後的記憶,此時一定會怒斥“官僚主義”。

在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官僚機器中,確實會產生這種“在問題面前什麼都不做就是正確”的情況。

吳知府又說:“如果想請揚州衛大規模出兵,那只有巡撫才能下令,我這個知府指揮不了揚州衛。”

鄭員外既氣憤又着急的說:“巡撫過幾日才能到揚州城!”

現在實力對比嚴重失衡,他鄭之彥這幾日內只有被羞辱的份,哪裡忍得了!

如果被林泰來仗着人多勢衆,反覆踐踏自己的尊嚴,那頭號鹽商的臉面還要不要了?自己以後如何鎮得住場面?

吳知府便道:“解鈴還須繫鈴人,明日我將林泰來請到府衙來,力爭爲你們調解。”

鄭員外雖然覺得調解沒有卵用,但作爲一種緩兵之計,也不是不行。

所以又說:“一次只怕無果而終,還請太守多調解幾次!”

又到次日,林大官人已經是連續四天來到鄭氏別院表演深情。

他每來一次,事態就更加發酵一次,這又讓吃瓜羣衆越發產生期待感。

雖然很多吃瓜羣衆都明白,很多劇情可能都是表演套路,但看戲的人誰又在意戲裡真假呢?

及需求保底月票,今天太忙,寫不動了,也不分小章了,算是欠一章。

(本章完)

第384章 合縱和連橫(求月票!)第121章 這是誰的船?第312章 玩不起的出局!第273章 請你安靜的去死(求月票!)第63章 官法如爐!(中)第461章 可以不出去嗎?(求月票!)第311章 沒多大區別(求月票)第7章 還不太適應第491章 多麼簡單的事情!(求月票!)第464章 鴻門宴(下)求月票!第417章 陰魂不散第122章 不裝了我就是知縣第402章 相信組織(求月票!)第367章 剛到一件奏疏(上)第206章 入場券第139章 都是你指使的!(求月票)第413章 從西城到東城第2章 不一樣的江湖第25章 文壇太黑了第464章 鴻門宴(下)求月票!第9章 小弟無義孝女有情第161章 這就叫知己啊!第503章 天下陰謀共一石第99章 真的見鬼了第159章 又來一個知縣第260章 壽宮之爭(中)第327章 百年大計第8章 大佬不仁第275章 時代洪流(求月票!)第456章 稱呼與情趣第324章 扶上馬第348章 跟我沒關係!第87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331章 這是何意?第362章 輿論反轉第383章 王府尊初入蘇州城第338章 按規定辦(求月票!)第270章 震盪(求月票!)第134章 立馬吳山第一峰(中)第384章 合縱和連橫(求月票!)第440章 魔法對轟(求月票!)第318章 千里共詩篇第104章 他玩不起的!第445章 紛紛擾擾的林府(下)第404章 貪得無厭(求月票!)第169章 舊案重提第35章 這小妹能處!第343章 林氏鹽業走私了第397章 遠去的少年第98章 都是他逼我的!第51章 進士當然不算什麼第350章 刷了又刷第335章 這不心想事成嗎(求月票!)第509章 這都啥人啊?第46章 看了個寂寞第75章 人小破事多(求訂閱!)第216章 技術性調整第457章 終結與機會(求月票啊!)第124章 驅虎吞狼第168章 提前到來的巡撫第292章 不生氣第270章 震盪(求月票!)第214章 嘴上都是義氣第245章 失衡的實力對比(求月票!)第397章 遠去的少年第60章 非常有感覺第234章 引狼入室第209章 殺出去!(求保底月票!)第278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求月票!)第174章 都挺突然的第13章 我想吃魚了第222章 製造敵人第124章 驅虎吞狼第337章 上了賊船(求月票!)第387章 最囂張考生第32章 愛到盲目?第308章 別和孕婦講道理(求月票!)第384章 合縱和連橫(求月票!)第31章 你可能誤會了第480章 這是你的危機第416章 被嫌棄的林某人第430章 豎子不足與謀(求月票!)第441章 秘密實在太多了!第238章 今日無事第280章 武試進行中(求月票!)第228章 開府的地點第395章 放榜之後的內幕第50章 狂狷邪魅第134章 立馬吳山第一峰(中)第372章 不好惹的織業(上)第353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16章 這地方挺有意思第388章 其中深意第124章 驅虎吞狼第384章 合縱和連橫(求月票!)第261章 壽宮之爭(下)第174章 都挺突然的第364章 這什麼武官?第289章 雙喜臨門第318章 千里共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