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第一次上朝

午門外東朝房裡廷審結束後,大臣們三三兩兩的往外走。

這時候還不到正午,大臣們也不好意思直接回家,還是要去各自衙署裡坐坐的。

對於來參加廷審的尚書、侍郎、科道們,林泰來肯定和戶部尚書王之垣最熟,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與王司徒同行。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廷議。”在路上林泰來忽然開口說。

王司徒恍恍惚惚,其實細細想來,今天似乎真是林妹夫的第一次?

但是剛纔他完全沒有意識到這點,不只是他,好像所有人都沒意識到。

不知是什麼原因,似乎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的覺得,林泰來已經出席過很多次廷議了。

“.經考據對比,雒於仁《酒色財氣疏》摹仿《金瓶梅》無疑,御史錢一本等人昨日也對此表示認可”

以後再一起參加廷議時,王老哥多看我眼色行事!”

雖然今天還沒有正式的奏疏上報,但廷審雒於仁的現場情況已經完完整整傳進了內閣和宮裡。

王司徒:“.”

但在今天同道們真沒法對雒於仁進行保護性搶救,一張嘴就肯定被《金瓶梅》糊一臉。

“亂彈琴!”申首輔忍不住罵了一句,這麼重要的奏疏,怎麼能讓林泰來亂寫?

最關鍵是,林泰來也是被奏疏關連到的半個當事人,怎麼能讓當事人自己寫奏疏?楊巍還有沒有一點原則性了?

及到次日,朝陽還是從東邊升起,五鳳樓上五雲新。

只要做了,就會被釘在恥辱柱上!後世只會記錄你給皇上講《金瓶梅》,不會管你有什麼特別原因!

噗嗤!不知道是哪位司禮監公公君前失儀,笑出了聲。

第二,讓他們向陛下進奉《金瓶梅》一書,以供御覽,瞭解狀況!”

當初林妹夫使喚王象蒙時,他這個王家家主沒說話;後來又使喚王象干時,他還是沒說話。

本來大家要一起勸皇帝將那本奏疏留中不發、息事寧人,只有你王四想火上澆油,提議搞什麼公開廷審。

何倬正氣凌然的答道:“定爲禁書的意思就是,禁止刊刻發行,禁止在朝堂上公開議論,禁止公開研究探討!”

王三閣老錫爵看了眼王四閣老家屏,話裡有話的說:“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搶救的過程中,與皇帝進行激烈的對線,最終以挨廷杖下詔獄爲結尾。

不過申首輔一直等到了午後,還是沒有等來楊巍的關白,不由得心生疑惑。難道楊巍這個濃眉大眼的,也心生異志了?

於是申首輔又打發了中書舍人去吏部,直接詢問楊巍。

正當這時候,秉筆太監陳矩出現在內閣,申時行問道:“聖上可有旨意?”

當初內閣不強勢的時候,各部上奏都是直接上奏,不會提前和內閣打招呼。

爲了滅火,內閣已經做好了幾種預案,等着看形勢使用。

或許是先前有幾次廷議的會場上,雖然林泰來的肉體沒到場,但其神識卻附着在小紙條等物品,強力投射進了會場,給大家留下的心理印記太過於深刻。

不過對林泰來而言,他可以不用《金瓶梅》當武器,但不能讓別人以爲,他手裡這把武器是被敵人打掉的!

這意思也很明確,洗地是老天官你和內閣的事情,他林泰來只管殺不管埋!

楊天官又講理說:“雖然廷審是我主持的,但八成時候都是伱在說話,你不寫奏疏誰寫?”

與此同時,申時行一直在等吏部尚書楊巍的“關白”。

比如先前他主要考慮的是,如何安撫皇帝,而現在則要考慮,如何按住皇帝.反正操不完的心,這就是首輔的宿命。

當即還是有好幾個言官齊刷刷的出列,一起向皇帝奏道:“臣等有事進奏!”

這下透心冰爽了吧?還想造神封聖?直接涼透!

申時行這會兒沒閒工夫奚落王家屏,仔細琢磨着怎麼善後。因爲位置原因,他比大多數人想的更多。

東朝房裡散場後,收到廷審結果的內閣集體沉默了。

畢竟在場觀摩的那些錦衣衛官校和中書舍人,都不是瞎子聾子。

“朕很生氣!朕很痛心!怎會有這樣的大臣?爾等說說,這可怎生是好?”

申時行:“.”

皇帝升座,大臣趨步進殿,然後山呼,一切都是那麼熟悉而陌生。

至於規模巨大、比較累人的大朝、早朝等,大臣們已經不太指望還有了。

卻沒想到皇帝馬上就會御文華殿,但是一直力主息事寧人的申首輔寧願這次皇帝不御殿。

林泰來假裝很詫異,婉拒說:“這不合適吧?廷審是身爲外朝之首的楊公你主持的,我何德何能可以寫奏疏?”

而且無論你到底寫不寫,反正老夫肯定不寫!”

林泰來非常謙遜的說:“沒有那麼多了,我的發言佔比真不到八成,僅有六成而已。”

但說實話,就是林泰來這個“專家”,也不好反對將《金瓶梅》定爲禁書。

到了今天,林妹夫開始想使喚自己了,但王家卻已經沒人能幫自己了!

剛走出承天門,忽然背後有人呼喚道:“林九元請留步!”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林泰來實在太刁鑽了,這種局勢都能扭轉過來。

砰!突然從寶座上傳來了一聲悶響,萬曆皇帝狠狠的拍了下扶手,翹着嘴角卻又強行擰着臉說:

皇帝不會善罷甘休的,一些大臣也不會善罷甘休的,還有一些大臣要渾水摸魚的。

林泰來言簡意賅的說:“說點人話。”

其餘大臣們:“???”

但是從反常的話裡,卻又嗅出了一絲樂子的氣息。

臥槽尼瑪!林泰來你這不得好死的王八蛋,髒心爛肺!

給陛下獻《金瓶梅》,然後進行詳細講解,這是清流能幹的事情?

何倬:“.”

衆人:“???”

這個情況讓其他大臣們都很奇怪,難道世間真有如此頭鐵之人,已經這樣了還敢挑戰林泰來?

這幾個似乎都是爭國本的?萬曆皇帝很期待的問道:“爾等要爲雒於仁分辨?”

但是按規矩,在明天正式奏報前,楊巍今天應該私下裡與首輔通氣,確定好口徑再正式上奏。

旁邊衆人無語,錢一本昨天確實說過“就算雒於仁奏疏與金瓶梅近似”之類的話,但那一看就是氣話,這也能被你利用?

最終林泰來給出了定論:“無論雒於仁心中如何想,既然有摹仿《金瓶梅》之事實,那麼在他人眼裡,必定以爲皇上遭受雒於仁惡意譏諷。”

資歷比較深的帶頭大哥御史何倬開口道:“臣何倬、鍾化民、王慎德、鍾羽正、舒弘緒等,在此聯名奏請,將《金瓶梅》定爲禁書!”

“知道了,下次一定!送客!”林泰來繼續低頭奮筆疾書。

半個時辰後,中書舍人回來並稟報說:“楊天官有言,奏疏已經讓林九元寫了,與他無干。”

結果都白整了,嚴肅的政治氛圍全被被一本《金瓶梅》毀了。

樂子人之心,路人皆知。哪怕是隔着三大殿和幹清門,申首輔似乎都能聽到從毓德宮傳來的“嘎嘎嘎”大笑。

林泰來又轉向幾名言官,繼續說:“無論如何,爲人臣子都不能讓陛下在糊里糊塗,完全不懂的情況下,進行決議!

你們既然奏請將《金瓶梅》定爲禁書,那你們就有義務讓陛下明白,這是一本什麼性質的書,爲什麼要定爲禁書!”

“有事?”林泰來連手裡的筆都沒放下,表示自己今晚很忙碌,沒空閒聊。

對皇帝而言,關於表情方面的演技都是浮雲,反正大臣也不能仰面視君,一般看不到皇帝的表情。

不過繼昨天之後,明天又又能見到最敬愛的皇帝,這三天面見皇帝的次數加起來,能趕上之前半年的總和了.

下班回家後,申時行讓好大兒子申用懋親自去林府。

後來內閣權力擴張後,在一些重要事務上,六部往往要在私下裡先關白內閣,然後再正式上奏。

萬曆皇帝頓時很失望,這個提議真的沒什麼意思。

可王老哥你也不幫着我這新人說話,就幹看着我被別人欺壓麼?”

申用懋又答道:“在上奏之前,要先把奏疏內容關白給內閣首輔.”

這時候林泰來對幾名科道言官問道:“敢問諸位,定爲禁書是何意?”

朝會分很多種,今天這種屬於議事常朝,是限定了參加人員的小朝會。

吏部尚書楊巍是當今朝堂年紀最大的人,今年都七十多歲了,林泰來也不能太過無禮,只能停步等待。

林泰來自認爲奏報完全如實,既沒有誇大也沒有捏造,對昨日廷審的論述很客觀。

陳矩面無表情的宣旨說:“皇上明日御文華殿,親自聽取廷審雒於仁之奏報,參加廷審大臣皆上殿面君。”

申用懋一本正經的答道:“奉家父之命前來指導你,教會你這樣新人如何成爲一名成熟的朝臣。”

本來按照正常套路,在這個時候,同道們應該跳出來對雒於仁進行搶救。

你們搞不過林泰來,就去搞《金瓶梅》?這是什麼人間清醒思路啊。

但心中以正義自居的清流勢力,永遠不缺乏表達觀點的勇氣。

楊天官趕了上來後,就開口道:“今天廷審的奏疏,就由林九元你來寫吧?”

大臣們又一次在文華殿外候班,心中不禁恍如隔世。

還有,林妹夫你哪裡緊張,哪裡忐忑了?還說是新人,你連裝都不裝啊!

林泰來大度的原諒了王司徒,“今天就算了,畢竟是第一次,配合生疏情有可原。

萬曆皇帝也醒悟了過來,連忙謙虛的說:“林泰來言之有理,朕從未聽聞過此書,也不知道西門慶潘金蓮李瓶兒春梅都是何人。

昨天申首輔被召去毓德宮的時候還想着,皇帝越來越懶了,連文華殿都不願意去。

原本以爲,政壇又要掀起驚濤駭浪,各方圍繞雒於仁和他的奏疏又要展開各種博弈。

真是太陽從西邊升起來了,皇帝居然主動開小朝會了!

王司徒回頭看了眼,說:“是楊天官!”

你說的是皇上嗎?是現在正坐在寶座上的這個皇上嗎?

萬曆皇帝也愣住了,你林泰來說這些話是幾個意思,看不起朕的閱讀量?

臥槽!殿中反應快的人,已經察覺到了殺機!

林泰來向萬曆皇帝奏道:“故而臣奏請,讓何倬等聯名的言官出面,第一,向陛下詳細講解《金瓶梅》這本書,可以爲此重開經筵。

林泰來似乎很忌諱什麼,不敢停步,卻對王司徒說:“老哥替我回頭看看,到底是誰在叫魂?”

繼第一次廷議後,林九元泰來又要迎來第一次上朝了。

聽在別人耳朵裡,這意思其實就是:不許林泰來在朝堂上提起《金瓶梅》,不許林泰來再濫用《金瓶梅》對清流勢力進行污名化,不許林泰來再用《金》學專家名義招搖過市。

老天官也很鬧心,好端端的一次廷審,變成了《金瓶梅》研討會,這奏疏怎麼寫?在奏疏裡大談特談《金瓶梅》嗎?

老天官說完之後,也不等林泰來再回話,揮了揮袖子就走了。

出來混,這個臉面不能丟!

所以林泰來稍加思索後,聲情並茂的說:“皇上自沖齡時起,便心無旁騖、潛心聖學,而後日理萬機,閒暇時只有瀏覽祖宗訓錄,肯定沒有讀過《金瓶梅》這樣的雜書。”

僅有?楊天官頓時被噎了一下,愣了愣後不容置疑的說:“就這麼定了,章疏你來執筆,明日上奏!

由於某些爲尊者避諱的原因,林泰來不可能在正式公文上直接寫“雒於仁把皇帝當成了西門慶”,只能含糊暗示,但懂得都懂。

如果王司徒也懂幾百年後的名詞,就知道這種現象叫做曼德拉效應。

又聽到林泰來抱怨說:“作爲一個新人,第一次參加朝堂廷議,心裡十分緊張,萬般忐忑。

禮儀過後,作爲奏報執筆人,翰林院代表林泰來捧着奏本,面無表情的念道:

王司徒反駁道:“剛纔東朝房裡,十分之六時間都是你在發言,還要我怎麼幫你說話?”

比如今天這場重要廷審,理論上要由吏部尚書楊巍進行奏報。

故而實在迷昧不明,也不懂爾等深意,需要教誨細講。”

也許議題會很枯燥乏味,也許上朝會很無聊,但林泰來永遠不會讓人失望。

第46章 看了個寂寞第382章 海洋思維第494章 我說的就是事實(求月票)第17章 總結大會第499章 王不見王第302章 想好了再回答第377章 肉包子打狗(求月票!)第54章 要綠了啊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第184章 冷清的秦淮河第182章 學術也不行!第164章 兩個工程(下)第10章 靈感它又來了!第93章 帶藝投師?第171章 伸手難打笑臉人第257章 如何是好?第83章 不能忘本第436章 爲了這一方淨土(求月票!)第280章 武試進行中(求月票!)第79章 出城記第228章 開府的地點第230章 萬曆十三年的年終第459章 京城一夜(下)第364章 這什麼武官?第343章 林氏鹽業走私了第450章 不專業第350章 刷了又刷第428章 苟還是狗?第512章 只是通知你!第505章 更堵心!第491章 多麼簡單的事情!(求月票!)第464章 鴻門宴(下)求月票!第27章 一波又起第328章 懂得是人性第107章 奉正討逆第403章 拖不下去了(求月票啊!)第62章 感謝“書友20230417164334487”的白第465章 黃雀在後(求月票!)第326章 我剛回來第363章 虛空造物第39章 又慫又勇第433章 狀元的那些事兒(中)第460章 大恩人第387章 最囂張考生第35章 這小妹能處!第41章 戒急用忍第389章 提純朋友圈第82章 失去林泰來的城裡人第280章 武試進行中(求月票!)第318章 千里共詩篇第155章 雞犬升天第183章 來不相知去不留第335章 這不心想事成嗎(求月票!)第132章 歷史的罪人第96章 伏擊獵物的猛獸第437章 我想去遼東第515章 都安排好了!第386章 臥虎藏龍的府學第159章 又來一個知縣第235章 遠征第276章 武狀元和尚書(求月票!)第265章 值得我參加!第477章 林泰來跑官(下)第21章 興盡晚回舟第510章 把巡撫抓回來!第351章 不着急第451章 專業大比拼第8章 大佬不仁第435章 林真人的一天第500章 商業新體驗(求月票!)第404章 貪得無厭(求月票!)第211章 追過來的合作(求月票!)推遲到明天上午發第62章 感謝“書友20230417164334487”的白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第402章 相信組織(求月票!)第353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1章 人要走正途!第471章 他就不信了!第84章 誰是內奸?(求月票!)第421章 賊子不要臉!第155章 雞犬升天第440章 魔法對轟(求月票!)第398章 文武雙打第385章 各人的事業第89章 三日之期已到!第158章 難有閒暇第61章 官法如爐!(上)第88章 同一個夜晚第218章 法律武器第503章 天下陰謀共一石第491章 多麼簡單的事情!(求月票!)第235章 遠征第437章 我想去遼東第402章 相信組織(求月票!)第296章 後患無窮第43章 打拳都爲稻粱謀第276章 武狀元和尚書(求月票!)第225章 最精髓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