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郕國吳國篇:與死神共舞,毒物縱橫

宋王很快就不滿足燒製瓷器了。

做現代工藝品,最多搶佔大明瓷器市場,可諸多藩國未必認可宋國的瓷器,搞不好還會被大明知道,宋國還會出問題。

宋王就開始研究古董瓷器市場。

把瓷器做舊、做老,仿製古董。

宋國從大明挖了許多制瓷人才,又蒐羅一批造假高手,尤其是來自河南南陽的造假高手。

近兩年,全球古董瓷器市場,都出現了大批大批的仿製品。

國內也有很多仿製品。

但能把瓷器仿製做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只有宋國能做到。

陳列在故宮博物館的一件宋代瓷瓶,就出自炎京瓷都的手,就是一件假貨,瞞過了所有專家,堂而皇之的放在博物館裡展覽。

宋國的瓷器,很少出口。

卻大量充斥在古董市場之中。

不知多少收藏愛好者,吃過宋仿瓷的虧。

在景泰六十二年,宋王出版了一套小說,叫古董局中局,堂而皇之的寫造假技術,這本書還得到老皇帝的嘉獎。

滿世界都沒發現,瓷器造假地,是宋國。

朱佑枔出使宋國,是國與國之間的正式訪問,和朱佑榷兄弟出使不一樣,後者出使偏向於私誼,這次出使是正式外交。

所以,朱佑枔並沒有下榻在宋國的四夷館,而是住在外交使館。

景泰五十年開始,大明實行駐紮使館制度,鴻臚寺在列國都有分館,有大明官員長期在諸侯國駐紮。

諸侯國的外交官員,也常年駐紮在大明。

作爲朱家子孫,朱佑枔是要挑吉時拜謁諸侯廟,祭拜列祖列宗的。

諸侯廟裡,有一個空位。

那個空位是留給景泰帝的。

等景泰帝駕崩後,會傳訊諸國,諸侯國就在良辰吉日,將景泰帝的牌位請入太廟,世代祭祀。

前面幾位,是太祖、太宗、仁宗、宣宗四位。

宋國國土廣闊,又地處赤道之上,常年恆溫,溫度在25度左右,氣候宜居,沃土千里。

宋王剛繼藩的時候,這裡的土地非常一般,幾乎無法居住無法生存。

是經過長達三十年的治理,纔將垃圾土地變成了沃土千里,讓無法居住的環境變成富裕國度。

宋國地緣政治非常優越。

單獨一個大島,獨立一國。

島嶼面積,比婆羅洲還要大一點點,一個半四川那麼大。

唯一的缺點,就是誰也不挨着,容易變得慵懶,爭霸就別想了,沒有天敵啊。

老皇帝給宋王下達正式詔書。

要求宋王謹守規矩,不許四處點火,要他內修內政,注重民生云云。

宋王完全當放屁。

這是東面宗室小藩國跟老皇帝告狀,不然他爹不會罵他。

朱佑枔可不敢亂勸,一看就知道這位王叔不敢惹。

宋王從小體弱,就養成了偏執、桀驁的個性,他和諸多兄弟感情都一般,他外公陳獻章多次入宮教導他,可他只是答應,根本不聽,氣得那老頭沒少揍他,他還不記仇。

不然他也不會偷大明的瓷器配方,還在搞仿製品,攪亂世界古董市場。

上行下效。

宋王喜歡古董,炎京全是古董攤位。

但他不喜歡建博物館,讓天下人來參觀,他喜歡獨樂。

整個宋國給朱佑枔最大的印象是,全國都圍着宋王轉,楚王好細腰,王宮多餓死,宋國就是這樣。

宋國官員,對於民生並不太重視。

報紙上也沒有什麼罵聲,想來是被輿論是被管制的。

不知道是宋王下的旨意,還是有官員欺上瞞下。

這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宋王活得愜意,他三宮六院一百多個嬪妃,是藩王裡僅次於谷王,第二多的。

盤旋幾日後。

宋王第三子朱佑梑偷偷給朱佑枔一張紙條,約他夜半相見。

朱佑枔猶豫再三,還是去赴約。

他被僕人接到了一處別院。

宋國有高樓也有園子,還有四合院、小洋房,對土地管理並沒多嚴厲,因爲宋國土地很多,還有大面積的雨林地區等待開發呢。

大明專家預計宋國人口極限是3億,反正2億人沒啥問題。

宋王是隻管自己喜好,不管百姓民生。

“請兄長救我!”朱佑梑見到朱佑枔就跪在地上。

宋王朱見漪有九子,嫡長子在景泰五十七年病逝,沒有留下子嗣,按理說,順位輪到第二子繼承王位。

可是,宋王不喜歡二兒子。

朱佑梑的母妃想讓自己兒子繼位,開始和老二爭鋒相對。

奪嫡大戲十分精彩。

結果,老二一記釜底抽薪,差點弄死朱佑梑。

最近炎京傳出流言,說朱佑梑非宋王親生,流言傳得有鼻子有眼,宋王也開始猶豫了。

因爲他的母妃,在嫁給宋王之前,確實嫁過人。

而嫁給宋王后,九個月後產子朱佑梑,所以朱佑梑的身份就很值得懷疑了。

這是在北京時的事情了。

以前沒奪嫡的時候,沒人翻出來,讓這位逍遙王爺難受。

可現在朱佑梑參與了奪嫡,舊事重提,他就被推到風口浪尖上了。

問題是朱見漪不喜歡這個兒子。

他不是不喜歡老二,而是討厭老二,不然朱佑梑不會動了奪嫡念頭的。

宋王喜歡老九,但老九不可能越過七個哥哥登上王位的。

“梑弟,爲兄此行是上差,沒法管宋國家務事啊。”朱佑枔後悔蹚進渾水裡了。

“兄長,求您回京向皇爺爺稟明,皇爺爺一定有辦法證明我的身份的!”

朱佑梑叩首道:“只要兄長襄助,他日弟弟繼位後,願在宋國劃出一片土地,送給兄長,以謝兄長襄助之恩。”

等等!

朱佑枔聽明白了,這是想讓他幫忙奪嫡呢。

“我宋國土地富饒,兄長想要哪裡,只需隨手一圈,弟弟願雙手奉上。”

朱佑梑道:“兄長不知,我已參與奪嫡,就算我中途退出,他日等父王不在了,我也難逃一死!”

“請兄長助我,條件您隨便開!”

朱佑梑是老三,所以捨得投資。

朱佑梌是老二,雖是庶子,但序列比朱佑梑大,就該他繼位的。

而且,宋王只有一個嫡子,其餘八個兒子全是庶子,庶子們公平競爭。

如果是內藩藩王,中樞一道旨意就能定誰是繼承人,可外藩藩王,涉及到一國權力呀,中樞的聖旨估計也沒啥用。

但朱佑枔是太子的兒子,能時常見到老皇帝。

能改變宋王心意的,只有那位老爺子。

別看朱見漪桀驁偏執,其人事母至孝,他母親病逝時,在他宮裡哭得死去活來,從那之後,幾乎每個月都要問候老皇帝的身體。

所以,朱佑梑找朱佑枔合作,就是希望朱佑枔能在老爺子面前爲他美言幾句。

而朱佑枔也在尋求外藩封地,兩人一拍即合。

卻不知道,朱佑枔在宋國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監視,早就送入宋王手中了。

“太子家的老四也是個不安分的,想尋求在我宋國封地,呵呵。”

朱見漪嗤笑兩聲。

他向來瞧不起老大。

兒時他跟老七關係最好,都是四爺黨,老大那摳摳搜搜的樣子,他瞧不上。

如今看太子秉政,跟他老爹差遠了,足見其本性是這樣。

再看看風生水起是商王,高下立判。

“王上,勾結外人,圖謀太子之位,又捨得下本錢,若將王位傳給此獠,宋國何來安穩?”一個穿着布衣的老婦人坐在桌對面,語氣陰鷙。

他是宋王的王后,李瑾的女兒。

是老皇帝親手挑的兒媳。

她給宋王誕下嫡長子,嫡長子算得上是賢名有德,可惜天不假年,長子三十歲時意外逝世,只留下四個女兒,沒有兒子。

這是她一生的痛,她精心調教的好兒子,居然沒了,連個後都沒有,王位也要旁落。

朱見漪神情陰狠。

朱佑梑的母親,是他巧取豪奪來的,當時看人家娘子模樣可人,他就把人家搶來,弄死了她的夫家。

這事被老皇帝罰跪三天三夜,要不是他娘陪着跪着,老皇帝壓根就不會原諒他。

當時他娘陳妃剛剛誕下第三個兒子禹王朱見渥,陪着他跪着,導致產後大出血,最後惹得他娘早逝。

這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一直到今天,他給親弟弟代王朱見津和禹王朱見渥寫信,兩個人從不回信,顯然都在恨他。

他每個月一封問候信,老皇帝也是時回時不回。

當年的事還沒過去呢。

以前長子活的時候,他並不在乎朱佑梑的身份,他三宮六院,上百個女人,早就忘記了這一位。

可是,長子薨逝,諸子奪嫡,朱佑梑的母妃居然興風作浪,想得到宋太子之位,那根刺兒就再次出現了。

“孤當兒子不孝,當父親沒教育好兒子,孤這一生真是失敗啊。”

李王后剛要說什麼,朱見漪擺擺手:“孤心有數。”

“冊立了王子,國事穩固,您也該再進一步了。”李王后兒子沒了,宮裡就沒了依靠。

她其實想讓老二過繼給她,這樣她既是嫡母,又是親母,權勢不衰。

本來最好的對象是老三朱佑梑。

可朱佑梑的身份,讓她也懷疑,一個人血統不純,註定不能當王的,大明那一關也過不去。

那就把老二的母親弄死,她不就名正言順了嘛。

她爹還活着呢,母族的勢力還能利用上。

“你說什麼?”朱見漪目光幽幽地看向她。

噗通!

李王后還在幻想以後呢,忽然如芒刺背,嚇得跪在地上:“臣妾失言,臣妾失言。”

“我爹還在,孤永不稱帝。”

朱見漪認真道:“我爹在一日,這世上便只有一個皇帝,誰敢稱帝,就是我宋國最大的敵人!也是所有藩國共同的敵人!”

“這世上只能有一個皇帝,唯一的皇帝!就是我爹!”

“其他人,都不配!”

“記住了,任何人不許咒我爹!”

“滾出去!”

朱見漪面目可憎,忽然過來捏住李王后的脖子,死死地盯着她:“聽到了嗎?”

“臣妾知罪,臣妾知罪!”李王后也才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雖然是正常談話,卻多少有些詛咒老皇帝之嫌。

“滾吧!”朱見漪鬆開手,任由她摔倒在地上。

然後連滾帶爬的出去。

朱見漪面容猙獰:“若非看在你爹還活着的份上,你也該下去陪伴吾兒了!”

“我對不起我娘,不能惹得我爹不痛快了!”

“我不孝,我的長子纔會早死,這是報應!”

“我得受着!”

“進來!”

“派兩個人,給太子家的老四點顏色看看。”

當天晚上,朱佑枔遭遇了刺殺。

把他嚇得一晚上沒睡覺。

第二天早晨去炎京紫禁城裡討要個說法的時候,卻發現朱佑梑在宮門口跪着,他心裡咯噔一下,調頭就要回去,結果被太監給攔住。

朱佑枔如坐鍼氈地等待宋王下朝。

他心裡愈發後悔。

之前他就謹小慎微,知道宋王不好對付,結果被朱佑梑給誆騙了,他也是想封地想瘋了。

大明外藩親王,纔有封號,像朱佑枔什麼封號都沒有。

他也只是郡王,沒有封號的郡王。

在京師裡連個侯爵都不如。

宋王姍姍來遲,見他緊張的模樣,便哈哈大笑:“讓侄子久等了,快設宴,孤和四侄子好好喝一頓。”

朱佑枔知道自己被宋王給玩了。

心中怨懟。

席間,宋王對太子十分不恭,張嘴閉嘴老大,不叫哥也不叫太子,作爲太子的兒子,他如坐鍼氈。

“四侄子,你回京之時,要路過宋國,讓老三隨你入京。”

宋王給他倒了杯酒:“叔叔跟你說句實話呀,叔叔想叔叔的孃親了,我娘病重時,我未在牀前盡孝,一直是叔叔心中的遺憾啊。”

“這次讓老三入京,就是去侍奉我爹,拜祭我娘。”

“京中只有老大那一支侍奉你爺爺,叔叔不放心,讓我兒子也去侍奉老爺子,盡一盡孝道,讓叔叔這心裡也好受一點。”

朱佑枔咯噔一下,朱佑梑與皇位無緣了。

去京師侍奉老皇帝,不就是變相發配嘛。

打着孝順的名頭,讓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朱佑枔封國夢碎,他居然在席間喝醉了。

“這是個實心眼。”

“就這智商,除非我爹硬給他封一塊土地。”

“憑他那點小心思,這輩子也得不到一塊封地。”朱見漪冷笑兩聲。

朱佑枔出發了。

下一步是成國,走聖保羅,直接抵達東北澳大利亞的尖尖位置,尹金諾。

聖保羅島,是屬於成國的。

在成國,這座島叫武王島,紀念成國第一任國君,姬武。

在武王島旁邊,有星羅棋佈的小島嶼,這些小島嶼都有爭端,成國和宋國都說是自己的。

尹金諾,是第一個發現這裡的士卒名字。

成王繼藩後,臣子勸說改變名字,但成王力排衆議,繼續使用這名士兵的名字,還樹碑立傳,紀念他。

伊金諾,是成國北方的軍事重鎮。

這裡雲集着成國20萬水軍陸戰隊,最大的寶船就有20艘,艦隊三支,主要做震懾宋國所用。

近兩年,成王一直在上疏,請求中樞改國號成爲郕,用郕國,而不再是成國。

這次,朱佑枔就帶着更改國號的詔書。

之前沒封,因爲郕王,是曾經朱祁鈺的王號,封給朱見渝,擔心太子會多想。

畢竟朱見渝是老三,和老大同年,只是雙生子,才失去繼承皇位的資格。

如今封爲郕王,水到渠成。

澳洲這個地方,根本就不是天選之地。

這裡的荒漠佔比高達40%,沙漠佔比20%,還有無數山脈、高原,剩下的平整平原,都在中部地區。

而且,乾旱少雨,這又是個缺水的國家。

像歐亞缺水國家,能夠通過引水解決問題,這裡是一個大島,去哪引水去呀。

郕王朱見渝,獨享約克角半島,和周王朱見淞共享卡奔塔利亞灣,兩國各佔一個半島。

和吳國以沙漠劃分,兩國共享澳大利亞盆地,也就是中部平原,兩國一人一半。

整個澳大利亞,最精華地帶,就是中部平原。

郕國和吳國各享受一半。

苦哈哈的周國,獨佔西澳,其實全是大沙漠,除了沿海地帶外,全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

爲了平衡周國的痛苦,老皇帝將澳大利亞灣地區全部劃給了周國。

周國和吳國,以斯潘塞灣劃分國界線。

整個澳大利亞灣,全都是周國的,沿岸的耕地,是周國零碎小平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而對吳國來說,可有可無。

其中,吳國領土面積最小,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卻擁有澳洲最多的人口,足足2.4億人口。

因爲吳國擁有半個中部平原,外加兩河平原,糧食產出供給自己之外,還要出口給周國和郕國。

但是,對澳洲中部地區的開墾,目前並不徹底。

植物學家認爲,澳大利亞雨林是地球之肺,不應該爲了種植而嚴重破壞環境。

剛開始吳國聽了,真的沒有過度砍伐雨林。

但郕國管那事?

飯都吃不飽了,還管什麼地球生態啊,誰願意管誰去管,跟我沒關係。

郕國佔領東北澳後,耕地面積直線飆升,年年增加,把吳國都看懵逼了。

郕國是澳洲三國第一個破億的,截止到景泰六十四年,郕國人口突破1.7億。

然後吳國也開始開墾雨林。

一塊塊農田,在中部平原裡誕生,一個個種植園如雨後春筍,澳洲的人口直線飆升。郕國建都於芒特艾薩,完全是一塊內陸城市,此地定名爲郕陽,定都於此,因爲這裡多金,是建在金礦上的國都。

之所以選擇在這裡,這裡靠近沙漠,北面是綠洲,南面是沙漠,有河流經過,穿過沙漠,就能抵達中部平原,距離糧食產地近。

尤其修通火車後,只需要一天,火車就能把中部產糧區的糧食,送到郕陽來。

建都於此,周國想攻打,要經過龐大的沙漠區,從海上攻打,就要先面對郕國的艦隊,至於吳國,也要經過沙漠才能抵達國都,絕對安全。

東西兩塊沙漠阻擋大軍,看似沒有山脈做遮擋,卻無人能攻克郕國的國都,只要郕國不去攻打其他國家,郕國國祚永遠不會滅亡。

但郕陽也有一個巨大的缺點,飲用水不夠。

建都三十餘年,郕陽已經成爲國際性大都市,常駐人口,高達2200萬,和炎京人口數量持平。

尤其這幾年郕陽發展工業,虹吸效應又吸了一大批務工人員,導致本就缺水的郕陽,直接面臨水源枯竭。

郕王又不打算遷都,必須得想辦法引水,緩解水資源枯竭的難題。

吳國水資源豐沛,郕王希望從吳國引水。

其實,周國也想從吳國引水,但是,要經過十一個大沙漠,才能流到周國,這是不可能的事。

再加上澳大利亞人口暴增,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進一步造成了水土流失。

按照專家估算,澳洲最大人口承載量是3億。

而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紅線,人口數字還在增加。

糧食倒是能果腹,但水卻遠遠不夠。

歸根結底,是澳洲高原地區海拔太低,無法形成冰川,註定了不會誕生大江大河。

所以,在景泰五十五年,周吳郕三國會談,人工製造高原,人造大河,解決周郕兩國嚴重乾旱問題。

吳王朱見滬表示反對,但反對無效。

景泰五十九年,周郕兩國啓動了人造高原計劃,周國選擇在西部高原區,將這片低矮的高原進行人工加高,郕國則選用大分水嶺。

選擇這倆地方,都是防備對方的,擔心自己人造高原,給對方供水,所以就都分開,一東一西,誰也不挨着誰。

這項決議,得到老皇帝的同意。

於景泰六十年開始動工。

朱佑枔在郕陽,宣讀更改國名的聖旨,即日起,成國正式更名爲郕國,昭告天下。

郕國工業搞得很好,大明修了兩條鐵路後,郕國就開始自己修建鐵路了。

郕國的鐵路,貫穿境內幾個沙漠,沿着大分水嶺修建一圈,連接沿海地區和國都。

前幾年,郕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半島上。

隨着和宋國交惡,重心逐漸向東面沿海地區轉移,以前沒有鐵路時候,郕王不肯投資建設良港,因爲中間橫亙着大分水嶺,切斷了國都和城市的距離。

所以,郕王一直不肯投資建設,而是圍繞着國都來建設。

直到大明鐵路技術共享給藩國,郕國纔開始建設沿海地區,將人口向沿海地區轉移,從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

郕王繼藩澳大利亞,無非是跑馬佔地,那些土著很容易就被擊垮的,本地土著都是野人,很快就消失了。

但克服自然環境,足足用了三十年時間。

這裡的生物沒有天敵。

蜘蛛都能長人手那麼大,遍地是毒物。

像第一個登陸澳大利亞的士兵,就被毒蜘蛛咬了一口,命喪黃泉。

登陸此地後,時刻面臨鱷魚、毒物的侵襲。

那些海灘,明人登陸之前,都是鱷魚的棲息地,那不是一條兩條,而是幾千萬條鱷魚,都是劇毒型的灣鱷。

把所有海灘清理出來,就用了三十年時間!

還有岸上,那些在全世界消失了的毒物,有毒的花朵、有毒的昆蟲、魚類、動物,遍地都是。

前三十年,周吳郕宋鄭五國,都在和土著毒物做鬥爭。

大明發現前的澳大利亞,就是一塊生地。

五王用了整整三十年,將一樣樣毒物請出了大陸,將那些氾濫的物種,全都殺掉,才讓這塊生地開始變得宜居。

像紅頭鼠蛛、悉尼漏斗網蜘蛛、澳洲赤背蜘蛛、傑克跳蟻、掘穴須蟻、伊魯坎吉水母、澳洲箱水母、地紋芋螺、藍環章魚、毒鮋、短尾𫚉、鴨嘴獸、內陸太攀蛇、海岸太攀蛇、東部擬眼鏡蛇、虎蛇、南棘蛇、鉤鼻海蛇、棕伊奧蛇、紫晶蟒、灣鱷、澳洲野犬、海蟾蜍、紅大袋鼠、露齒鯊、牛鯊、大白鯊、眼斑巨蜥、袋獾、鶴鴕等等,全世界的毒物,彷彿都聚集在這裡。

稍有不慎,一個人就沒了。

和有毒生物做鬥爭的三十年,五國一共死了172萬人!

是這172萬人的付出,才讓這塊大陸變得宜居。

爲了開墾耕地,明人毀掉了幾萬畝的熱帶雨林,而死在熱帶雨林裡的人,高達30萬人。

因爲雨林裡全是毒物,被咬一口就要命。

現在看這塊大陸像點樣子了,擁有了四億多人,全是先人用命換來的。

這個鬼地方,比大明蕩平印度,死的人還多。

但每天都有毒物傷人的新聞,每日都有死亡新聞。

民間見怪不怪了。

郕國的殺蟲劑,世界第一,郕國的治療外傷藥物,世界第一。

這都是用命換出來的。

從景泰五十五年之後,郕國每年都對全國城市、農村使用殺蟲劑。

並給所有居民發槍,鼓勵居民獵殺動物,朝廷針對不同動物,給予不同的獎勵。

像郕國十二三歲的孩子,個個都會用槍。

他們下課之餘,就會去狩獵。

狩獵是郕國最重要的事情,排在教育之前。

前幾年獎勵很多的,導致民間百姓不種地,反而出去狩獵,導致糧荒。

近幾年獎勵不停調低,這又無法調動百姓積極性。

民間毒物、動物、鳥類、魚類氾濫成災。

可把郕王愁壞了。

景泰五十六年,老皇帝給郕王一封密信,解了郕王的大難題。

吃!

發展美食業。

把肉做得特別好吃,讓百姓抓起來吃掉,本國百姓吃不完,就讓世界明人都去吃!

把郕國打造成美食之國。

吸引全世界遊客來郕國旅遊,幫着郕國把這些東西吃掉!

看看後世,世界上小龍蝦氾濫,唯獨華夏沒有,還不夠吃呢,怎麼會氾濫呢。

在華夏,就沒有氾濫的物種。

有,就把他吃掉。

把東西做得好吃,什麼物種都給他吃滅絕他。

沒有任何一個物種,能逃離華夏人的胃。

可怎麼才能把東西搞得好吃呢?

科技啊!

化學是幹什麼的,研究吃啊。

郕國成立實驗室,開始研究狠活兒。

很快,民間各種美食店開業了。

然後美食就爆了!

各種毒物,出現在百姓的餐桌之上,什麼東西也架不住百姓往死裡吃。

從景泰五十六年之後,澳洲氾濫的毒物動物魚類,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

景泰六十年時,郕國接手了大明最污染的企業。

往死裡往近海里排放工業廢水。

每天近海都漂着死魚。

這還不夠,郕國還往近海撒毒藥,讓魚類成羣結隊的死亡。

針對完魚類,就開始針對鳥類。

鼓勵獵殺還不夠。

生物學家研究出來鳥類吃什麼食物,郕國就在這些食物上進行投毒,大批大批鳥類死亡。

這種新聞,在全世界報道,直接引起世界科學家的暴怒,聲稱郕國正在毀滅地球。

連隔壁的吳國都看不下去了。

魚類、鳥類無害的爲什麼要殺死啊,慢慢吃唄,你把事做這麼絕幹什麼啊?把我們國家的海洋也給污染了!

但郕王罵吳王,伱也這麼做的,爲什麼不敢說?

景泰六十二年,吳國和郕國對簿公堂,兩國鬧得不可開交。

郕國愣是把好好的美食之國,變成了惡魔之國,哪有這樣獵殺野生動物的呀,這完全是毀壞自然環境啊。

像大明,這些動物都是受保護的,是不允許殺害的。

只要郕國放開讓吃,明人很快就會攻佔郕國的,到時候旅遊也來了,也吃沒了。

可郕國倒好,把無辜的生物給殺死了,招來國際上的同仇敵愾。

連老皇帝都生氣了,連說郕王暴戾。

郕王冤屈啊。

確實能吃光,但郕國要發展呀,不向雨林擴張,耕地不夠呀,人口這麼多吃什麼呀?

不將近海清理乾淨,怎麼發展沿海城市?

遍地都是灣鱷,海里有什麼毒魚誰知道?還不如直接滅絕。

像天上的鶴鴕專門攻擊人類。

不滅了他們,人怎麼生活?

問題是,這種撒毒藥的方式,郕國已經用了三十多年了,一直都在用的。

只是外界沒有大肆報道而已。

像郕國城市內每年一次必須殺毒,被毒死的生物多少?

這次事件,就是吳國踩着郕國佔據道德制高點上,人爲製造熱點。

沒錯,吳國藉着這次東風,吸引大批遊客來到吳國享受美食,吳國一躍成爲世界美食之都。

郕王真成了劊子手,想發展旅遊門都沒有,遊客都害怕被郕王給毒殺嘍。

朱佑枔在郕國都覺得美食不香了。

在這裡,他吃到了別的國家沒有的味道。

好吃是好吃,就是總覺得腰疼。

好像尿酸也高了。

朱佑枔在郕國盤旋幾日,郕國全部人口都是明人,土著早就沒了,一個都沒有。

街上偶爾能看見白女。

郕國喜歡白膚色的女人,所以白女在這邊很受歡迎。

純白的長相太尖銳,他們還不太喜歡,他們喜歡混血後膚色偏白的,而這種在大明也好嫁,很少嫁到這邊來。

倒是歐洲很多女人,被轉賣到這邊來。

前兩年,奧斯曼女人最多,賣到了全世界,這邊接收了很多,有錢人都納個奧斯曼女人做妾。

伴隨着這些女人,也傳來了伊教和基教。

郕王是佛教徒。

他母親談妃就信佛,他可不敢揹着母親信別的教派,像很多藩王,都是五教都信,他不一樣,他只信佛。

這就造成了郕國遍地是寺廟。

其他教派都很少。

和他一樣的是周國,畢竟他倆是孿生兄弟。

朱祁鈺的兒子們,都是很孝順的。

畢竟傳統儒家思想培養出來的人,就沒有一個不孝順的。

前兩年,郕王還下了一道聖旨,要求白女全部皈依佛門,這道聖旨剛傳達,就被內閣駁斥回來了。

郕王還因此跟內閣慪氣呢。

在郕國,土地私有,當初爲了鼓勵移民,老皇帝的政策,在除大明之外的藩國,基本都是土地私有制。

近幾年人口越來越多,爲了保證糧食供應,郕國將國內僅剩的幾塊雨林徹底剷除,全部變成耕地。

全部鋪上瀝青路,做到村村必通路,城城多通路。

郕國擁有金礦、鐵礦、鋁土礦、煤礦、鉛鋅礦、鈾礦,唯獨沒有石油礦。

石油,則要從周國採購。

以前和吳國也進行過採購,隨着兩國對簿公堂,郕國徹底切斷與吳國的貿易往來,全部從周國採購。

郕陽,就建在金礦之上。

這座金礦,有老皇帝20%股份。

對於石油,郕國是很渴望,這是發展重工業的最重要一環,五國皆有,唯獨郕國沒有。

郕王就想得到吳國的石油礦。

可吳國的石油礦,是在海上的,靠近都城的一個小島上,那裡部署着重兵,除非能滅了吳國,不然得不到吳國的石油礦。

滅亡周國,想都別想。

周國戰略縱深太可怕了,沙漠看似沒用,到了戰爭時候就會發現,沙漠就是最好的屏障。

所以周國從不擔心被入侵。

問題是,石油是一個國家的工業血液,郕國沒有石油,就無法稱霸,甚至連吳國都不如。

老皇帝分封大洋洲五王時,叫這裡爲周地,恰恰說明,霸主國就是周國。

但周國快被渴死了,導致這個霸主國遲遲沒顯現出來。

反而富庶的吳國,幾乎是這裡的霸主國。

朱佑枔在郕國盤旋十日後,便離開了郕國。

從郕國去吳國,是沒有陸路交通的,兩個國家鐵軌不相連接,只能坐輪船去吳國。

吳國人口2.4億,從人口體量上來說,吳國纔是大洋洲的霸主國。

即便領土面積狹小,但都是富裕地。

吳國擁有澳大利亞最充沛的兩條河流,墨累河-達令河。

吳國建都於墨爾本,叫做金陵。

起初,吳國在悉尼建都,因爲悉尼有達令河水流流過,由此進入大海,又是天然良港,是有建都的資本,悉尼叫梅里,這是吳國古都的名字。

但在景泰五十年時,遷都去了金陵。

金陵是沒有河流經過的,但吳國在此修建了一條人工河,因墨累河的水流入金陵,讓金陵變得宜居起來。

選擇遷都過來,還有一個原因,因爲這裡的對岸是塔斯馬尼亞島,是吳國的領土。

巴斯海峽左右兩側,都有一座大島,可以充當首都的兩翼,拱衛首都。

朱見滬在兩座大島上,囤重兵,拱衛金陵,來自海洋上的敵人,就無法進入金陵。

陸地上的敵人更不可能了,金陵和郕陽的直線距離幾千公里,除非會飛,不然是打不過來的。

金陵和郕陽一樣,都是極爲安全的首都。

遷都過來,也是因爲和郕國交惡,擔心郕國突襲王都。

吳國擁有整塊大陸上最富饒的地盤。

擁有兩個大平原,中部平原;墨累河-達令河,兩河平原,經過吳國引兩河水灌溉整座平原,使得這塊平原成爲吳國的重要產糧地。

漢人比任何人都會利用水源。

吳國就將很短的兩條河,變成了內流河,在吳國的治理下,變成了兩條很長的河流,入海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將整片平原變成了富饒的良田。

近兩年,吳國還成了美食之國。

吸引了全世界的遊客。

爲了給遊客留下好印象,吳王朱見滬下旨,不許在遊客面前獵殺野生動物,還對野生動物進行立法保護。

其實,吳國的野生生物正在極速消失。

這些東西不消失,吳國就不會宜居。

比如說,遊客正玩着呢,忽然冒出一條劇毒的蛇,遊客死了,還會有人來了嘛?

至於讓人區分有毒沒毒?

神經病吧?

沒等區分完,人都被咬死了。

在吳國,就是無差別獵殺。

但他們不會擺在明面上,更不會用劇毒,一片片毒殺,然後還公之於衆,這不有病嘛!

沒錯,說的就是郕王朱見渝。

吳國還要保持自己的光輝形象,接待遊客呢。

從景泰六十年開始,吳國都會接待數以千萬的遊客,像梅里、金陵,都是遊客旅遊的城市。

爲了讓遊客們近距離感受熱帶雨林,景泰六十二年,吳國在大分水嶺裡建造了堪培拉這座城市,取名爲建鄴。

遊客來了,總得有東西玩吧。

澳大利亞是一片新地,沒有歷史的。

吳王一琢磨,就想到了搞一座毒物博物館,將所有有毒的東西,製作成標本,放進去,賣票。

果然,毒物博物館直接就火了。

據說國內都知道了這座毒物博物館,郕國也想建,結果壓根就沒遊客去,據說郕王氣得跳腳呢。

吳王又一琢磨,再辦野生動物博物館。

把野生動物也製作成標本,讓遊客們近距離接觸。

本想弄些活的,但太危險了,萬一死幾個遊客,吳國可不想大好前途葬送了。

然後開放狩獵場,狩獵完就吃,就吃新鮮的。

國內吃不到的東西,吳國都有。

還是敞開了吃,隨便吃。

一系列操作,讓吳國旅遊,變得更熱。

景泰六十三年,吳國共接待了2300萬遊客,創下了國外旅遊之最。

這年頭,國外旅遊業並不發達,因爲國內太大了,什麼都有,反而國外什麼都沒有,國內百姓不太願意出國遊。

能夠吸引這麼多明人來旅遊,足以說明吳國有兩把刷子。

第103章 捧殺,助陛下成爲太祖皇帝!第455章 至暗時刻:朱祁鎮死亡真相(八)第246章 斷頭臺加超人飛拳,打到你腦溢血!第199章 湯太妃摔個四仰八叉!太妃讓朕難堪第123章 嚇尿褲子了?今年,朕要讓邊軍穿上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375章 第一次波蘭戰爭,第一次奧斯曼戰爭第284章 中樞震怒,朕要把南直隸上下全部殺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456章 至暗降臨:朱祁鎮的自白(完)第1章 奪門前夜第270章 黃鱔,像條尾巴一樣!(吃飯勿看)第438章 歐洲爆梗王,爹呀,求求您不要禪讓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138章 皇太后,朕踩着你,也踩着整個大明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16章 朱祁鎮,你就是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第323章 這是朕的大明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327章 氣運大男主,倭靈王,朱祁鎮第100章 敲山震虎,打擊勾欄瓦舍!你實在沒第232章 敲打理學宗師,發揚理學!創造聖人第130章 興河西文脈,拆分孔氏!兩軍並出,第223章 改變歷史,重建鄴城和晉陽,熱河簡第230章 景泰帝跳大神,太宗皇帝降雷劫,劈第167章 火銃踹營,打崩韃靼騎兵!新銃炸膛第318章 捅破天,那就抱着皇帝一起死!皇帝第359章 白話運動,新大陸和奧運會第92章 這光頭,摸着上癮!血濺奉天殿,先殺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280章 詭異的倭寇犯邊!外族死多少,朕不第452章 至暗時刻:不得不說的朱祁鎮(五)第119章 支棱起來,勵志做竇憲的于謙!先殺第156章 欺君之罪的下場!林朱鬥法,敲打方第142章 錢王妃流產,朱祁鎮的手段!第118章 黑化吧,于謙!成國公不老實,就換第3章 暴殺門達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291章 除夕賜宴,去年賜火鍋,今年賜燒烤第70章 收走永壽宮炊具,給皇太后加點肉!驚第295章 平黔,剿撫一體,政治大於軍事第50章 報復來了!內帑被盜!第136章 你什麼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種田,別第86章 楊信戰敗,瓦剌洶洶!迫不及待,收攏第161章 動動你們的豬腦子吧,再不動就壞死第458章 帝屍永鎮山河,成化來了第143章 坐在周王身上,掄鞭子抽天下諸王!第305章 抵達南京,快刀斬亂麻,引蛇出洞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第360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第435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第81章 陛下,陳循的心是黑的啊!這纔是皇權第256章 打土豪分家產,自發鴿命也是利益驅第458章 帝屍永鎮山河,成化來了第73章 愛妃,請正經點!把腦袋捧起來,輪流第113章 搶!邊將可開關搶掠漠北!束腳陋習第87章 你敢欺(輕)辱(bo)哀家?第294章 絕密,平黔之策!煤油燈,大明燧人第168章 飢腸轆轆的韃靼兵,去大寧城吃飯!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第153章 三年犁清地方,方能重拳出擊!(均第290章 二十四天滅一國,火焰山上遇阻第394章 許國寧國篇:基建狂魔和造娃狂魔第260章 用佛道儒解釋四龍臨朝,欲收回解釋第27章 把這個豬狗不如的東西,剖了!(三千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67章 陳循,你是商人的走狗嗎!年入百萬,第267章 安南政變,二次奪門:別,別殺朕,第351章 畫王八和外交論,武力征服到外交斡第149章 殺瘋了,趙王和朱祁鎮越看越像!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90章 爾等就是一幫那(煞)啥(筆)!飄了第372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動刀了第125章 閹了,留在宮中當狗!(均訂加更)第39章 三根人蔘下肚,該吐真言了(求收藏)第320章 必須將漢化推行下去,瘦馬案餘波第188章 大明變冷,疆域南推!朕被缺糧搞怕第346章 陳嘉猷回國,燈塔廣州,女子當家第452章 至暗時刻:不得不說的朱祁鎮(五)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374章 西歐風雲,滅葡之戰,牽羊禮永不過第468章 大戰再起:大明絕唱,張居正之後,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374章 西歐風雲,滅葡之戰,牽羊禮永不過第452章 至暗時刻:不得不說的朱祁鎮(五)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140章 吐出一粒肉渣,朕就從你身上割一斤第226章 歪打正着,把舌頭咬斷了,原來死是第64章 殺殺殺!血濺陳循一臉!一邊說話一邊第206章 摳出來當泡踩,有眼無珠的東西!第378章 明風不倒,明祚不滅,祭祀 節日 傳第412章 收復倭國,大明最後一塊拼圖集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