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着往嘴裡旋飯,逼

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着往嘴裡旋飯,逼着旋

景泰三十四年,大明艦隊飄洋萬里,來到了墨西哥東海岸。

艦隊總兵李杲,登陸墨西哥。

此時,統治墨西哥的已經不是神秘的瑪雅文明瞭,這個時代,瑪雅文明剛剛衰落,倒是還有瑪雅人存在。

瑪雅文明,並不是美洲第一個文明,第一個文明是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是第二個文明。

美洲只有三個文明。

後世從奧爾梅克文明出土的文物判定,該文明極有可能來自華夏文明。

奧爾梅克文明,和華夏商王朝盤庚遷殷的中興時期,象形文字,和華夏古象形文字有幾分相似。

而且,奧爾梅克人所崇拜的虎豹圖騰形象,和中國《山海經》中關於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的形象記載。

李杲登岸時,奧爾梅克人早就被瑪雅文明滅亡了,瑪雅人都衰弱了,取而代之的是第三個文明,阿茲特克文明。

他第一次見到土著,就覺得土著和漢人長相有幾分相似,二者極有可能有血緣關係。

在華夏古文獻中,也可以找到關於美洲的記載。

比如,山海經中的扶桑,書中記載在世界最東方的盡頭,有兩棵相互扶植、共同生長的大桑樹,合稱爲扶桑樹,太陽神金烏十兄弟就住在扶桑樹上,他們每天早晨輪流從扶桑樹上升起,往西邊飛行,形成了一天之中的日出與日落。

可在史書中,《梁書》中的記載:“扶桑國在大漢國東兩萬餘里,大漢國在文身國東五千餘里,文身國在倭國東北七千餘里。”

另外就是《梁書》中還記載,扶桑國有一種“扶桑木”,這種植物的葉子很像桐葉,果實像梨,形狀像筍,果實可以吃,葉子可以用來織布。

這種樹,正巧是墨西哥的龍舌蘭。

《梁書》上還對扶桑國的習俗有所描述,比如扶桑人的結婚流程是男子先到女子家勞動若干年,在此期間,如果女方不滿意可以轟走男子,如果很滿意,幾年之後兩人就會成婚,而這正是墨西哥瑪雅人的習俗。

《梁書》中還記載扶桑國“無鐵有銅”,顯然說的就是墨西哥。

《梁書》中還提到,扶桑國“其國法有南北獄,若犯輕者入南獄,重者入北獄。有赦則赦南獄,不赦北獄。”而古代瑪雅人也正是如此,他們對於輕刑犯和重刑犯是分開收容關押的。

類似的史料很多,比如《佛國記》、《南史》,都有關於對美洲大陸的記載。

就是說,中國在兩晉時期,就進行過地理大發現,不知道被什麼外力因素最終導致被迫中斷進程,而後人將這段歷史硬安在倭國之上,後人將錯就錯。

盛唐之後,就再也沒有過地理大發現了,華夏這個概念也僅存於中國之地。

在唐朝之前,中國泛指天下,而非僅僅一地。

就像南洋,從宋朝開始,宋元明清對南洋進行深層次滲透,結果歐洲大炮打開了大清國門,被迫打斷進程,導致軟殖民南洋的計劃徹底泡湯。

南北朝時期的地理大發現,也可能因爲戰爭而中斷,文獻也就變成了文獻。

李杲航行到美洲時,大明正在開發大洋洲了,也在兩年前,清理乾淨了夏威夷,在夏威夷建立了中轉站。

他率領艦隊近萬艘,水師三萬,帶着很多貨物,抵達墨西哥。

大明萬里而來,是和土著做朋友的。

艦隊靠岸後,李杲開始接觸土著,和土著貿易,打了幾場小戰,明人在沿海地區修建了一座小城池。

李杲作爲當世人,並不知道瑪雅人的神秘。

他只知道這些人很蠢,用黃金換取一些生活物資,在大明一文不值的東西,在這裡非常值錢。

那就說明,他們的金銀礦非常多。

李杲有豐富的殖民經驗,他和土著做朋友,派人去探礦,去勘探地形等等,很快就將這塊地區的地形瞭然於胸。

此時的瑪雅文明已經衰落了,瑪雅人陷入無盡內戰之中,取而代之的是阿茲特克文明。

阿茲特克人是遊牧民族,好戰、兇殘、強大,是李杲的直觀印象。

這些人就相當於漢朝匈奴人。

只不過,等於匈奴人滅了漢朝,當起了中原皇帝,就是阿茲特克人滅了瑪雅人,佔據了瑪雅的城邦,當上了皇帝,建立了阿茲特克帝國。

阿茲特克是一個極具擴張的民族。

如果沒有明軍打斷他們的進程,他們可能會統治整個美洲,當然了,這需要漫長的時間,起碼需要幾百年。

他們成長速度太慢了,像大明、歐洲已經從野蠻人進入文明時代了,他們纔開始誕生文明,還要進化成野蠻人,世界不給他們時間了。

李杲用生活用品換取他們的金銀財寶,一邊建立駐點,三萬人分佈在整個沿海地區,全部建立駐點,修建城池。

同時,派人傳消息回國,請皇帝派大軍過來。

爲了繪製海圖,大明派出三支萬艘戰艦的龐大艦隊,行駛到一地,就會留下船隊觀察、記錄、再回航。

當李杲抵達美洲東海岸的時候,海圖已經傳回國內去了。

作爲第一個發現美洲的明人,有一個海灣以李杲名字命名,李杲只要幹得好,榮封國公不在話下。

發現大洋洲的郭懋,就榮升了國公之位。

李杲可沒想過,佔地爲王。

這破地方,要是沒有大明源源不斷的財力支持,他估計會同化成土著的,還是回國內當國公舒服。

明軍按部就班的建立駐點,修建城池,囤積物品,等待後面的部隊。

只要是人就貪心,土著也不例外。

阿茲特克人,不滿足於黃金交易,非常想得到李杲船上的全部貨物,派遣大軍襲營,結果被李杲殺得七零八落。

李杲親率騎兵攻打墨西哥城,把阿茲特克人嚇尿了。

因爲美洲沒有馬,阿茲特克大軍被殺得大敗,首領跪在李杲馬前求饒,但他好似不是求饒,而是在朝拜李杲騎的汗血寶馬。

後來李杲才知道,美洲沒有馬,首領不是恐懼於明軍之強,而是恐懼於這麼多戰馬,他們認爲是圖騰。

第二年,大明派來三十萬大軍,開始對美洲進行征服。

美洲之所以被稱爲美洲,是以意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維斯普奇的的名字命名的。

大明管他叫美洲,是老皇帝叫出來的。

像西葡兩國人少力窮,征服一個如此龐大的美洲,需要漫長的時間,大明則不用。

景泰三十六年,南北美洲諸王就分封過來了。

因爲老皇帝有龐大的財力,能調動全國人力,僅僅景泰三十五年,南北美洲就出現了幾百萬明人,有商人,有僧侶,有傳教士,有政客,什麼人都有。

甚至還有農人先跑來佔地呢。

隨着美洲諸王分封過來,就有上千萬人,接下來每年都有千萬人送到美洲來,很快美洲大陸就明旗飄揚了。

至於,美洲三大文明之一的阿茲特克帝國,在大明的浪潮中,連一朵浪花都沒飄起來,就被淹沒了。

倒是一些兇悍的土著,被訓練成戰兵,投入歐洲和南美戰場去了。

整個墨西哥,一共有八百萬人。

從景泰三十五年,到景泰四十九年,十五年間,整個美洲土著在以超速消失。

如果是歐洲人殖民,土著能消失幾個?最多被壓榨當奴僕。

大明殖民,是真的消失。

因爲大明移民以千萬計算的。

哪怕你鑽進大山裡,鑽進雨林裡,早晚也會被抓出來,因爲明人太愛種地了,一塊爛地也琢磨着怎樣種植,那就得不斷開墾新地。

而且,明人能生!

短短三十年光景,北美人口將近十億人!

什麼原始環境能夠保住?

什麼土著能存活?

填完沼澤,改道河流,改完河流改山脈,明人不息,種地不止,森林變成種植園,草原變成大耕地,每天都在勞作。

換了哪個國家能做到?

明人壓根就不是殖民,就是移民!

最後把世界其他人給移光了!

三十年過去,美洲土著幾乎看不到影子了。

當土著最後的棲息地消失,要麼變成明人的奴隸,要麼只能死亡,而北美諸國是不禁槍的,百姓都有槍,土著還用木棍呢,估計青銅器都造不出來,怎麼跟明人打?

至於後人傳言的瑪雅人文明,摻水的可能性最大,因爲大明還真沒發現多少,那種金字塔很像是歐美人僞造的。

瑪雅文明,更像是個噱頭。

在豫國。

朱見溏不聲不響,寡言少語,卻將豫國治理得蒸蒸日上。

地形上,大部分覆蓋着山丘和丘陵,擁有廣闊的沙漠和草原,地理環境只能說一般。

但,這是一個坐在白銀上的國家。

全世界通行的貨幣中,豫國佔比35%,就是說,世界上的銀幣有35%是從豫國的銀礦中挖出來的。

即便在現行紙幣的時代,豫國憑藉可怕的白銀儲量,照樣是美洲巨豪之一。

煤鐵石油礦、金銀銅礦都非常豐富。

即便將加利福尼亞半島,送給了夏國,卻得到了墨西哥灣大平原一塊種植基地,讓豫國的人口直線飆升。

豫國在北面還有一塊飛地凍土島呢。

所以,豫國有能力將北部荒漠,填充成耕地。

當然了,自己填成耕地,不如把襄國滅掉,襄國擁有北美最富饒的一塊平原,又有六國都需要的運河,可襄王卻不好好利用,這個國家最該被瓜分掉。

豫王已經開始做預案了。

和東越王合作,瓜分襄國,豫國要陸地上的領土,海洋上的島嶼都歸東越。

兩國一拍即合。

一東一西,同時開戰,先拿下襄國,再拿下大順、燕國,吞併了這兩國,就剩下四國掰腕子了。

豫王自認自己不會輸。

他有四個兒子,個個都是人才,這就是他的底氣,他的兒子們足夠優秀,尤其老三,是罕見的帥才。

未來,拿下北美洲,他就把土地分封給自己兒子。

老皇帝想將世界優渥的土地給自己兒子,豫王也想將北美的土地給自己兒子。

豫國是朱佑枅最後一站。

老皇帝並沒有特殊叮囑的話,因爲豫王最讓人省心,這些年很少上疏中樞,除了正常問安外,什麼話都沒有。

彷彿是個邊緣人,其實野心勃勃。

朱佑枅從豫國西海岸離開豫國,返回國內。

這次國事訪問,耗時九個月,預計十七天內返回大明,呈報朝廷。

時間退回到朱佑枅出使之前。

太子第六子朱佑杶,出訪南美,但並沒有和朱佑枅一起,因爲兄弟兩個關係很差,幾乎從來不說話。

關係差的原因,無人知曉。

反正他倆在京師互相撕咬,太子都覺得頭疼。

朱佑杶和朱佑枅不一樣,後者純紈絝,胸無大志,前者則是個很認真的人,可惜志大才疏。

大明在南美分封了五個近藩,四個遠藩。

南美,簡稱爲唐。

南美洲面積不如北美洲大,僅僅1784萬平方公里,但土地價值是比北美高很多的,因爲北美有大幾百萬凍土區,沒什麼實際價值。

若說北美是天選之地,那麼南美就是老天爺追着餵飯。

如果明人控制這裡,能將這裡建成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

沒錯。

景泰六十四年,南美五國,總財政收入達到了12.7億!

南美五國,人口9.7億。

按照糧食專家估計,南美能養活總人口30億!

如果說,澳大利亞會因爲缺水而犯愁,北美會因颶風和地震而犯愁,南美則只會因爲太富了而發愁。

這地方,簡直是老天爺追着往嘴裡旋飯,逼着旋。

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

爲什麼世界上會出現這樣一塊大陸呢。

也有人硬找理由,說這裡地形惡劣,什麼西海岸平地狹小,阻礙了東西方向的交流,南北方向則因爲氣候帶的差異更加支離破碎,純屬無病呻吟。

大明國土地形惡不惡劣?

世界上最惡劣的地形都在大明,如果開上帝視角,漢人祖先打死都不要這塊爛地。

也就漢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了六千年時間啊,打通了關中,打通了蜀道,打通了秦嶺,打通了嶺南,打通了橫斷山脈,打通了烏斯贓,才把這塊最垃圾的地盤,變成了宜居之地。

換了任何人,看見這地形都頭疼,然後自暴自棄了。

倭國惡不惡劣?天天地震火山?

婆羅洲、蘇拉威西島惡不惡劣,完全坐在地震帶上,地震海嘯就沒消停過。

西班牙、葡萄牙惡不惡劣?波斯惡不惡劣?土耳其惡不惡劣?中東惡不惡劣?

全世界的精華,都在南美洲。

人不行,住在哪裡都會覺得地形惡劣。

換漢人來統治,能把這塊地方幹成全宇宙第一。

華夏這麼惡劣詭異的地形,能形成兩千年的大統一,在世界上都是未解之謎,沒人能解釋,華夏怎麼能統一?歐洲爲什麼沒統一?

華夏地形比歐洲地形還惡劣,關中、蜀道、秦嶺、南嶺、太行山、河湟、橫斷山脈、興安嶺,烏斯贓高原,哪一處是人力能夠穿過的?大沙漠、大盆地,華夏境內多少?黃河、長江氾濫幾百年,淹死幾千萬人!

這地形,是世界上最複雜最惡劣的地形,沒有之一!

卻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第一次統一。

從那之後,華夏從關中蜀中,翻越了太行山,來到了河北,又拿下了中原,佔據了黃河兩岸。

勢力又過了長江,一點點像長江南部蔓延,拿下江西,控制江浙。

又一點點打通了南嶺,佔據了嶺南,拿下了兩廣。

一直到了南海。

勢力又向西,向橫斷山脈裡的雲貴一點點吞併消化,勢力摸索到了烏斯贓,又一點點上了臓區,控制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這是華夏民族一代一代人,用了幾千年的時間,遷徙居住控制同化,纔有了今天的疆域。

歐洲爲什麼沒有統一?

因爲歐洲從先秦時代,直接快進到了大航海時代,因爲拿破崙不是秦始皇,倘若當時歐洲沒進行大航海,也許拿破崙就是秦始皇了。

如果跳出華夏民族兩百年苦難來看。

大統一的華夏,遠遠比彈丸小國要強,強的不止一星半點,世界上的強國,就沒有一個彈丸小國。

英國可不是彈丸小國啊,巔峰時期他的領土要比蒙古帝國還要大的。

當英國丟掉了海外領土,直接就墮落了。

而華夏統一大王朝,就陷入了一個詭異的統一怪圈,三百年內,王朝更替,因爲大統一思想作祟,所有反王都想統一,這就造成了有很多割據亂世,比如三國、南北朝、五代。

有人會說,爲什麼大統一王朝沒有繼續擴張?

有的!

就說大明,一點點懷柔了雲貴,最後在康熙時候雲貴瓜熟蒂落,落入王朝口袋裡,而且勢力抵達了烏斯贓,並在不停登上高原的。

並且,大明是幾次要吞併安南的,只不過安南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無法吞併了而已。

像雲貴桂三省就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漢唐只是概念控制而已,真正控制是從宋明開始的,到清朝才瓜熟蒂落。

漢唐時期的佔領,是很粗暴的佔領,因爲當時民族概念並沒有興起,直接佔領漢化就可以了,這個過程是比後世快得多的。

宋朝之後,除中原外地區,已經出現了民族觀念,像雲貴桂,都有了自己的民族,想實控就要慢慢同化,這個過程就太漫長了。

這也是明朝無法吞併朝鮮的原因。

爲何太祖設爲不徵之國,因爲打不了了,打下來也佔不住的,人家有自己的民族了,有自己的國家了,自己的歷史了,想佔領同化,是需要漫長的時間,海量的金錢的,這個在農業社會,財政是無法支撐幾十年同化一個國家的。

明滅之後,康熙時期,徹底吞併雲貴,這也得益於南明,將軍隊遷去了雲貴,漢人融入了當地人,纔有了今天的雲貴。

乾隆對準噶爾的戰爭,對緬甸的戰爭,都是對外擴張。

對準噶爾戰爭勝利,才擁有了西域。

這絕不是清朝就比明朝強,也不能單獨拿清朝和明朝對比,因爲這是一個順承的時代,這裡面有順承關係的,清朝是繼承了明朝的遺產。

明朝用了二百多年消耗蒙古,才讓蒙古各部徹底衰落,纔有了清朝能控制蒙古。

明朝同樣用了二百多年,消化了雲貴桂,讓國內沒有了後顧之憂,才能夠全副精神對付準噶爾,才能收復準噶爾。

清緬戰爭,就是大清對外擴張,如果勝利了,大清就擁有了緬甸地區,華夏版圖就多了一大塊。

同化可以交給後人慢慢來做的。

歷朝歷代,都是在對外擴張的。

在大明之前,沒有朝代真正統治過雲貴桂,更別說烏斯贓了,就連盛極一時的蒙古,也只是象徵性收稅而已。

雲貴桂地區,從北宋開始,就在同化,到了康熙時期,足足上千年啊,才徹底同化了雲貴桂。

想同化一個民族,是要漫長的時間的,是需要繼任者,下一個王朝一直去做的一件事,絕不是簡簡單單一場仗打完,就同化了的。除非,進行絕戶政策。

倭國用過,效果非常好,若非戰敗,南洋就是它的了,倭國給同化開啓了一種新思路。

華夏是從不進行絕戶政策的,都是以同化爲主,這就是漢文化的特性,視天下人都是人,哪怕是野人,也當人看。

就說秦始皇統一華夏,其實對函谷關之外,只是表面統治而已,並沒有實控。

直到漢朝,才真正的同化了中原地區,到了東漢才同化了河北、推到長江流域。

衣冠南渡,才徹底開發的江南,纔有了今天這顆明珠。

隋唐爲何非跟高句麗過不去?唐朝爲何和吐蕃過不去?

不就是在吞併嗎,盛唐就是吃得太多,搞得不消化了,才從盛世忽然墜落,外廓的地盤也全都丟了。

所以宋朝之後,就停止對外擴張了,這裡面有宋朝膽子小的原因,也確實是吃多了難以消化的原因,像土司制,就是宋朝開始用的,宋朝主打一個同化。

尤其南宋,打通了南嶺,開發了嶺南,把嶺南地區徹底納入中華版圖。

這也是兩宋能誕生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因爲只想搞錢,不想擴張。

可惜萌芽被蒙古人給扼殺了。

大明立國之後,並沒有堅持宋朝的國策,而是尋求擴張的,像派黔國公鎮守雲南,懷柔漢化雲貴桂土司。

又收復了安南,派遣鄭和下西洋。

其實,下西洋的政策,到正統皇帝的時候還下過一次呢,只是船沉了,人漂去泰國了,從泰國走回來的。

然後倭寇就非常非常橫行了,倭寇是誰?是海上的既得利益者,冒名倭寇而已。

寶船的圖紙被劉大夏一把火燒了,造船的船工也都消失了,大明無法造寶船了,只能閉關鎖國,因爲出不去了。

大明擴張的進程,是被朱祁鎮土木堡被俘之後打斷的,也是這次,讓大明國策進行了急轉彎,一個蒸蒸日上的大帝國,一下子變成了臣屬國,變成了一個廢柴。

從那之後,大明就從對外擴張,轉而實行南宋政策,加速漢化國內領土,就開始同化湖廣、雲貴川桂整個大西南的土司,因爲國內的財政無力支撐擴張了。

到了明末,爲大明殉國的土司不計其數,這就是正統後時代的明朝的功勞。

大清確實很爛,他們把一個開放文明的巨國,變成了一個自我矮化的奴隸國。

把一個繁榮富強,科技進步的霸主國家,變成了一個梳辮子當奴隸只知道喊喳的夢中上國。

把一個包容並蓄,勤勞肯幹的先進國家,變成了一個被大炮轟開國門後,還自命不凡的傻子國家。

歸根結底,滿人只知道防着漢人,只把華夏當成一個豬圈,一個供他們享樂的瑤子而已,他們從來沒把這個國家當成他們自己的國家,也從來沒把漢人當成自己人。

所以,被大炮轟開國門後不斷衰落,是歷史的必然。

絕非偶然。

換做漢人統治,最多被轟開國門,二三十年後就能成爲世界強國,參與到瓜分世界的進程中去,可大清不會的,他是異族統治從根源上就決定了這一點。

而漢人,骨子裡就流淌着當皇帝的血統,誰都想當皇帝,所以就各大勢力割據,越打越爛,榨乾了國家最後一滴血。

這也是必然。

縱然大清再不是東西,但他給華夏民族留下最寶貴的遺產,就是地盤!

東北和西域,足以讓民族再次崛起的遺產,這是大清給華夏留下的唯一東西。

大國,永遠是大國。

只要是大國,就早晚有一天會崛起的,任誰也擋不住的。

最可怕的是,這片土地上,有世界上最能幹的人民,論勤勞,華夏人能排宇宙第一,沒有比華夏人再勤勞的民族了,沒有。

也沒有比華夏人再愛國的民族了,沒有。

華夏人血液裡,深刻着勤勞和愛國,爲何古人要記歷史呢,從夏朝開始,華夏人就開始記錄歷史。

只有記住歷史,才能記住華夏是怎麼來的,這片土地上的人是怎麼來的,纔會知道祖先的輝煌過去。

這是民族凝聚力啊。

所以,華夏兩次被異族徹底統治,最後反同化了異族,就是可怕的凝聚力在作怪。

而凝聚力展現出來的就是愛國。

像其他國家的人,需要要進行愛國教育。

華夏人的教科書裡沒有愛國教育這門課程的,只要看完歷史,就會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就會產生凝聚力,就會自然而然的愛國。

這就是歷史的作用!

話說回來。

如果商朝人開了上帝視角,把華夏民族遷到了南美洲來,那麼五千年後的今天,華夏人估計統一全球了。

這個地方,好到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南美洲西海岸的綿延不絕的山脈,叫安第斯山脈,平均海拔3660米,最高峰海拔6962米。

別比烏斯贓,就比橫斷山脈。

橫斷山脈,山嶺海拔多在4000~5000米,最高峰海拔7556米。

坐落在橫斷山脈裡的是雲南、四川、烏斯贓,其實就是西康省。

就這,被南美人稱之爲天塹。

他們見過山嗎?還有人說這地方阻隔了人類活動?

雲南阻隔誰了?烏斯贓阻隔誰了?

大明的疆域在哪?大清的疆域在哪?

就這地方送給太祖,太祖能笑死,這也叫天塹?就這還打不下來?

越過安第斯山脈,就是無比廣闊的平原!

平原佔比60%!

178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60%平原啊,這是多少?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平原啊!

再看看華夏,平原佔比12%!這點還主要分佈在東北呢!去掉東北再看看剩多點。

無比廣袤的亞馬孫平原,面積達560萬平方千米!

比大明兩京十三省還大!

北面還有奧裡諾科平原,南面還有一個拉普拉塔平原和潘帕斯平原,中間夾着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也就在南美才叫高原。

在大明,那都叫平原。

最高海拔1000米左右,貴州平均海拔1000米,正常在200到500之間,這不就是江南平原嗎?

這地方是不是老天爺追着餵飯?

氣候?

簡單點說,溫潤多雨,氣候好到讓大明嫉妒得想自殺。

最大承受人口30億都是不破壞雨林的情況下說的,如果把雨林全部砍伐掉,能養活100億人口。

資源就別說了吧。

全世界的貴重金屬,都出自南美。

能想到的資源,南美洲能挖到人類滅絕。

朱佑杶第一站是唐國。

唐國,封地在南美洲西北部,主要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波多利亞,還有巴西西部,整個亞馬孫雨林,唐國佔據70%。

可以說,作爲南美霸主國,唐國的疆土面積最大,高達500萬,平原佔比80%。

全國總人口3.98億,就差一點點超過四個億。

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同樣也是耕地面積最多的國家,種出來的糧食,多到出口給周國、伊國、大明。

唐王朱見灄,母妃是倭妃,序列皇三十六子。

是老皇帝兒子中,最有能力的幾個,他不止治政能力極佳,還擁有極佳的軍事眼光,他師承王恕。

小時候跟李秉、項忠、韓雍學習過,可這幾位相繼去世了。

王恕回到中樞後,他就跟王恕學習兵法。

他深得王恕真傳。

美洲十二王,都是在景泰三十六年繼藩的。

唐國的封地,是土著最少的國家。

本地土著,是圖皮人。

圖皮人是亞馬孫雨林中的土著,他們很擅長種植,可能基因裡有明人的基因。

而這些年,圖皮人逐漸走出雨林,往東部沿海方向移民。

唐國擁有廣袤的雨林,自然就要和圖皮人打交道的。

這地方和墨西哥不一樣。

漢人能將墨西哥人淹沒,那是因爲墨西哥沒有如此龐大數目的雨林。

亞馬孫雨林,佔據700萬平方公里。

想一想,唐國剛來的時候,遍地都是雨林,漢人用多長時間才佔據的雲貴?

想徹底殺死圖皮人,想都別想。

他們鑽進雨林裡,一輩子都找不出來的,偶爾還會出來報復種地的漢人,只會讓漢人不勝其擾。

與其滅不掉,那就做朋友吧。

唐王朱見灄非常清楚,圖皮人滅不掉的,他繼藩地,是厄瓜多爾的羅卡堡,先在這裡建城,一點點向雨林深處進發。

唐王立刻和土著建立貿易據點,和土著進行貿易。

剛繼藩的時候,唐王野心勃勃,當看了一圈地形之後,立刻放棄愚蠢的想法,和土著做朋友。

土著出山,根本打不過明軍。

而明軍非常和藹,願意和他們做貿易,屬於沒有傷害屬性。

他們並不知道,北美的土著被明人收拾成什麼樣子了。

安第斯山,根本擋不住唐王的腳步。

他在和土著貿易的同時,開始像雨林裡進發,開始建造城池,鋪設瀝青路,修繕棱堡。

一個個現代城池出現在亞馬孫雨林裡的時候。

土著都看呆了。

有的土著部落,試圖拿竹槍攻打明人的城池,結果被槍械擊殺後,他們跪在城池前,十分崇拜。

圖皮人擅長種植,這不就是最好的奴隸嘛。

隨着唐國地盤越來越大。

在雨林裡開闢出一座又一座城市。

唐王僞善的嘴臉還沒曝光,他得知北面的豫國,抓到了很多兇悍的阿茲特克人。

他就花錢購買阿茲特克人,組建冷兵器軍隊。

讓這些阿茲特克人,爲唐國開疆拓土。

主要去抓圖皮人做奴隸。

大明往南美的移民越來越多,雨林被大面積開墾出來,一百來萬圖皮人,哪裡架得住明人抓啊。

唐國又缺奴隸,只能從歐非想辦法,非洲諸王清除土著的時候,唐國大量購入,又從奧斯曼購入大量奴隸。

隨着移民人口越來越多,唐國的開墾速度加快。

但在景泰四十七年時,被中樞叫停,不許再開墾雨林,要對雨林進行保護。

因爲有學者提出,亞馬孫雨林是世界之肺,一旦雨林被砍伐殆盡,會造成人類滅絕。

大明人口氾濫,已經嚴重破壞了自然環境。

而且,非洲五王繼藩後,都在放火焚燒雨林,這大大使得自然環境遭到無比嚴重的破壞。

科學家呼籲各國保護環境,保護雨林。

這個世界是大明的,大明有義務保護整個世界的環境,維持生態平衡,重點是降低生育率,不要再生育了,地球承擔不了這麼多人口。

確實,大明佔據世界這三十年,是人口氾濫的三十年。

截止到景泰六十四年,大明境內總人口達到恐怖的38.5億,預計在三年內突破40億。

而美洲擁有人口20億。

印度人口11億。

西亞、中亞總人口在5億左右。

非洲人口在7億上下,歐洲算上土著總人口在4億左右。

全世界總人口已經達到恐怖的80億!

而這,只是工業化的開始而已,根據人口專家預計,在未來五十年內,人口很有可能翻一番,達到170億紅線後,纔會逐年下降。

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吃飯就是大問題,還要吃肉呢,現有耕地面積,是無法支撐龐大人口數量的。

只能向原始森林進發,只能向海洋深處進發,只能向南北極冰川進發。

這都會嚴重損壞自然環境的。

照理說,全世界熱帶地區都擁有熱帶雨林,以前明人沒佔據世界的時候,全世界都擁有很多熱帶雨林。

明人佔據世界這三十年。

先砍伐掉了百越之地的熱帶雨林,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種植園。

又砍掉了馬六甲省的熱帶雨林,開墾出無數耕地和種植園。

所有藩國,大洋洲、非洲、南美都在砍伐雨林擴大耕地,這使得全球氧氣急速減少,各國會出現吸氧危機。

這還沒算工業化呢。

若是一個國家搞工業化,污染僅限於局部。

現在是全球搞工業化,污染就是全球的。

以前海水的藍的天是藍的,現在呢,天空上有一層灰濛濛的,海水已經黑了。

這就是工業化的結果。

隨着工業化進程加劇,未來環境問題將是世界上最頭疼的難題,未來的環境投入,遠遠比現在所得到的東西要多得多。

所以,各國一定要保護雨林。

要從大明做起。

大明也有雨林啊,馬來半島上就是雨林,馬六甲省的雨林,其實早就被大明看砍得差不多了。

成材木頭做傢俱了,不成材的燒火了。

大明再怎麼種樹,也抵擋不過雨林被破壞帶來的惡劣影響。

然而。

老皇帝聖旨剛剛傳到唐國,唐國的雨林就發生了嚴重火災,大火足足燒了三週!

朝廷收到唐王的請罪書。

老皇帝氣得派太監去抽他三十鞭子。

唐國的環境專家卻指出,某些專家危言聳聽,地球90%的氧氣都是由大海中的藻類以光合作用形成的。

海洋的面積佔地球表面積的70%以上,海洋中藻類的數量更驚人,每克海水中有數以萬計的各種藻類。

各種藻類是低等的微生物,從地球誕生產生單細胞生命開始直到現在一直在改造地球環境,爲整個地球提供氧氣。

而且,陸地上的植物最多的也是各種低等的草類,它們在釋放氧氣方面也發揮了比樹更大的作用。

所以,亞馬遜雨林根本不是地球氧氣的主要來源。

而這番措辭,恰恰印證了亞馬孫雨林大火,是唐王故意放的,這是給他破壞雨林生態找藉口呢!

老皇帝直接下嚴旨,不許他再焚燒,再跟焚燒,就把他抓回中都圈禁起來。

這是老皇帝對藩王最嚴厲的一次。

唐王嚇得不停上疏請罪,再三保證,絕對不焚燒雨林,要保護雨林。

可唐國百姓需要耕地啊。

他們也不懂什麼環境,也不管什麼環境問題。

哪怕唐國真的下了聖旨,不許民間私自砍伐雨林,但民間還在砍伐雨林,或者偷偷焚燒雨林。

唐王對此也感到頭疼。

 

第415章 魚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第79章 先剁再問話!你們真用大誥治國?插手第245章 來,伺候本官出恭!尹輝,快請坐,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229章 既然漠北王無顏見先帝,就葬去倭國第292章 景泰九年大總結,君臣無時不在鬥(第140章 吐出一粒肉渣,朕就從你身上割一斤第438章 歐洲爆梗王,爹呀,求求您不要禪讓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137章 她還要幫着漠北王造反嗎?第170章 你喜歡磕頭,就一直磕,磕到你清醒第27章 把這個豬狗不如的東西,剖了!(三千第42章 陛下乃純孝之君(求收藏!)第363章 皇子封國,朕教皇子們用皇權,朱見第20章 受命於天!朕朱祁鈺纔是皇帝!(近四第408章 虞國郤國息國沈國篇:刺殺吳王,藩第355章 太子,你娘和楊氏同時掉進水裡,你第334章 大明劊子手,奴才參見侯爺第447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上)第24章 把高谷的心挖出來,看看是不是黑的!第40章 朱祁鎮究竟是不是皇太后親子?(三千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99章第181章 你們這羣宗室渣滓,統統革除玉碟,第452章 至暗時刻:不得不說的朱祁鎮(五)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333章 狡詐兇殘,纔是明軍的底色第283章 烈火焚空,暴擊倭寇!官啊官,心裡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179章 談氏懷孕!朕要開創景泰盛世!第58章 清算開始!先剁手指頭!再挖錦衣衛叛第99章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220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還不夠,胡濙要用李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326章 朱祁鎮,爽死了!第446章 大明黃昏將至:于謙的遺言(二)第418章 道法之爭,老皇帝圖窮匕見,殺不殺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306章 士紳的屁股,烽煙四起以報之!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329章第331章 用刀劈出工業革命之路,強勢開海,第327章 氣運大男主,倭靈王,朱祁鎮第94章 撒歡兒地搶,放肆地殺!快讓老子在血第94章 撒歡兒地搶,放肆地殺!快讓老子在血第391章 休假和產業鏈,兩醫之爭和發展問題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224章 名單裡的秘密,先帝的死因!第438章 歐洲爆梗王,爹呀,求求您不要禪讓第214章 朱祁鎮:該死的老東西,這回完蛋了第319章 去地府問問,閻王爺的規矩能不能改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251章 腿絆兒加砍刀腳,撂倒應天府尹!第112章 狩獵場,韃靼人做獵物!給朕射殺!第89章 午門前,殺個昏天暗地!壞蛋集中營,第122章 寧願讓天下百姓餓死,也要給你家造第346章 陳嘉猷回國,燈塔廣州,女子當家第382章 文娛大聯動,辦傳統文化樂園第257章第111章 請北孔移居捕魚兒海!請南孔移居撒第61章 戲水!陛下,你的手……朕最後一枚銅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155章 大旱之後大雨,泡爛的京師!第132章 你們不要聖人的臉,朕還要呢!賜爵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105章 用兒子打老子,欠內帑的錢何時能還第230章 景泰帝跳大神,太宗皇帝降雷劫,劈第137章 她還要幫着漠北王造反嗎?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172章 朕不殺人,心裡難受,去把和張瑾有第176章 朕沒兒子,就要帶着大明去死!士紳第377章 醫藥 釋奴 科舉,扶持藩國國策不容第459章 大戰起,用戰爭解決政治難題(一)第38章 撩開紗巾讓朕瞧瞧(三千字求收藏!)第130章 興河西文脈,拆分孔氏!兩軍並出,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27章 把這個豬狗不如的東西,剖了!(三千第250章 宗室,把你們殺了當肥料養花,花都第350章 皇帝和太子,天然矛盾體第374章 西歐風雲,滅葡之戰,牽羊禮永不過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72章 跪下,做朕的狗!嘎哈通,你配做朕的第125章 閹了,留在宮中當狗!(均訂加更)第377章 醫藥 釋奴 科舉,扶持藩國國策不容第93章 京畿大清洗!數三聲,殺一人,殺出個第57章 裡庫迷蹤!西華門哭諫!你們要累死朕第273章 釋奴令,漢兒不爲奴!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6章 拖出去,杖斃!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295章 平黔,剿撫一體,政治大於軍事第328章 諸國聯軍侵明,把朕當軟柿子了嗎?第298章 種子之爭,暹羅大城,屠殺西夷!第189章 朱祁鈺發瘋,血洗京師!第120章 把京營踢出京城!胡漢之分,打劫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