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治貪 肅清和改革,續命盛世三十年

彭誼從河南巡視回來。

河南也是自上而下清洗,無數官員被抓被查,涉及到一場軍械走私案。

景泰五十五年之後,京畿人口實在太多了。

就逐漸將京畿產業鏈往外轉移。

大明最大的軍械廠,就從通州轉到了薊州,又從薊州轉移去了開封,這幾年,陸陸續續將軍械廠的所有配套廠都轉移去了開封。

開封已經成爲大明最大的軍械廠,甚至一度將五軍都督府遷到開封去了,隨後又遷回來了。

查到涉案官員,意外牽連出軍械走私案,案件涉嫌金額超過50億。

彭誼回來,專門稟報此事。

此事乃他巡按期間發現的案件,算是他的政績。

而大理省出事的消息,他也收到了,此次入京,他要跟朱見漭親自解釋。

然而,他在入宮的路上,就被錦衣衛批捕了。

進入錦衣衛大牢。

此時人滿爲患,遍地哀嚎之聲,彭誼認識很多人,有他的同僚、學生、門生。

進了牢房,他看見很多人被拷打得滿身是血,癱在地上,連吃飯都不能吃了,根本沒有醫生給治療,生死有命。

彭誼並沒有被拷打,但每日聽到的拷打之聲,讓他心神難定,剛住進來第三天就病倒了。

他被送到醫務室,有醫生給他治療。

他才明白,被拷打的多是小官,主要是高官勢力龐雜,錦衣衛也要避其鋒芒;其二則是查民間案子,拷打高官根本就沒用,拍蒼蠅遠比打老虎更有作用。

像他這樣的高官,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是不會過刑的,反正那些小官、商人早晚會把他們吐出來的,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所以,現在惶惶不可終日的是那些高官,還都不敢找關係,因爲廠衛都盯着呢,誰有異動那就抓誰,一抓一個準。

卻在入住第九天,他被帶出來,帶到審訊室裡。

他戴着鐐銬,被兩個番子架着進入審訊室,迎面看見一個身穿黑袍的老人,正襟危坐。

那一瞬間,真的社死。

“景宜,真沒想到,你我再次見面,會是這般情景。”朱見漭看着彭誼。

彭誼眼睛閉上,想回監牢,真恨不得立刻吊死。

“老臣見過太子殿下。”彭誼還是見禮。

“景宜,陛下病重卻還惦記着你,你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他甚是愛伱,他還唸叨着待他仙去後,要留你輔政呢。”

朱見漭慢慢說,眼中閃過一絲嘲弄:“景宜,聽完陛下的話,心裡作何想法?”

彭誼渾身一顫,慢慢垂下頭:“老臣愧對陛下天恩,太子殿下,可否讓老臣辯解兩句?”

“孤來就是來聽你辯解的,景宜,念在你我五十年來的情誼上,孤只給你一次辯解的機會。”

朱見漭完全可以將彭誼當做典型,把屎盆子都扣他頭上,拿他開刀,當成第一把火。

可他是太子,是要從全盤考慮的。

未來的皇帝,不可能把身邊人都殺光了,那麼以後誰會爲他賣命呢?

在絕對上位者眼裡,貪污、私德有虧什麼的都不是大事,他要的是忠誠,忠誠於他比什麼都重要。

他是負責切蛋糕的,只需要把切蛋糕的刀子抓在手裡,他就已經做的很漂亮了,倘若把輔助他切蛋糕的人都殺了,那蛋糕就沒法分了。

所以,對於頂級人臣來說,坐到這個位子上,只要不是站隊特別失敗的話,他們家族世代都是政治家族。

除非是另一黨的死忠,就比如說是朱見淇的死忠,不弄死朱見漭不行的人,他們纔會死。

權力遊戲就是這麼玩的。

所以,朱見漭跟彭誼談,他不能拿彭誼開刀,除非彭誼站隊朱見淇,否則彭誼就沒事。

從廠衛拷打官員就知道,拷打的都是芝麻綠豆小官和商人、僧道信徒、打手等等,從他們身上找線索,最後確定證據,才能審大官。

整肅朝堂將近兩個月了,就殺了一個尚書,四個布政使,兩個巡按使,就沒了。

朝廷對大官是很剋制的,也是很寬容的。

這也是朱見漭的政治智慧,他若是個愣頭青,估計朝堂都被殺空了,他還沒有太祖皇帝那樣的威懾力,不可能如此動搖朝堂的。

而且,他肅清朝堂,卻是徵得大部分朝堂官員的同意的,重點是老皇帝在支持他。

對大官還好,對芝麻小官可就很不善良了。

兩個月以來,處死近兩萬名官吏,小到地方科員,大到知縣,處死的知縣以上的官員有七百多人。

流放、判刑、免職的超過了十七萬人了!

判刑的地方科員超過五十萬人了,其中包括已經退休的十二萬人,有人已經死了,就由他的兒子們來服刑。

大明沒有人死案了的先例,父債子還,天經地義。

而且,肅清官場,抓大的對民間百姓來說,屁事沒有,反而是小鬼難纏,地方上的蒼蠅纔是百姓最恨的人。

京師建了一萬多個贓罰庫,現在都堆滿了。

朱見漭每日都在往外撒錢,並且提出老舊平房改造政策,對於地方還沒住上樓房的百姓,予以政策補助,讓百姓都住上樓房。

又提高了養老金、醫療保障的額度,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增加惠及民生的多項福利。

對於大中小企業,進行資金幫扶,刺激消費。

經過肅查,確定廉潔的官員,頒發廉潔獎璋,優先提拔。

朝廷割貪官韭菜,又掏出來惠及民生,朱見漭在民間獲得一致好評,反貪,成爲朱見漭身上的第一個標籤。

“唉。”

彭誼嘆了口氣:“太子殿下,大理省之事,老臣確實不知道。”

“老臣任兩年大理總督,確實,這官做得不合格。”

“卻從未有一句話欺瞞聖上。”

可惜,這番說辭朱見漭是不會信的。

大理省涉黑極爲嚴重,抓了一個月,抓了三十多萬人,還沒抓完的,牽扯出來的官員從大理省到西南,甚至到了中樞,都有傘!

這股反黑風暴,還捲到了南詔,乃至整個西南諸省,全在反黑。

彭誼被抓到這裡來,說明他和裡面的關係很深。

“民間皆說,大理白日是大明在管,晚上是黑勢力在管。”

朱見漭道:“而這個黑勢力,上面若無傘,孤不信,天下百姓更不信!”

“景宜,孤在給你說話的機會。”

“你一定要珍惜啊。”

彭誼直視他:“太子殿下,您這樣想,老臣倍受陛下信任,位極人臣,若想貪污,京師裡的國企有多少?老臣隨便劃拉一點,幾個億有沒有?”

“可老臣不好黃白之物!與您相交半生,老臣是什麼樣的人,您不清楚嗎?”

“行!”

“就算老臣貪污,爲什麼去搜刮一個窮省啊!大理、南詔兩個省,窮成什麼樣子啊!能搜刮出多少錢啊?”

“還是涉黑、草菅人命的大案子。”

“一旦引火燒身,老臣豈不作繭自縛?這是聰明人所爲?”

若從貪錢的角度來看,彭誼確實沒這個必要。

可是,這裡面的水可深着呢。

“賀治,你的門生,景泰四十一年進士,他是第一任麓川府知府,就是你舉薦的。”

“之後這個賀治,一路高升,這裡面沒你的力量嗎?”

朱見漭盯着他,還在給他機會:“孤來找你,是在給你機會呀,景宜,別讓孤把話說透,那情分就沒了。”

原來是賀治被抓了。

彭誼道:“的確,賀治確實是走了我的門路,但他卻是有才華,我舉薦他,也是因爲他的才華而舉薦。”

朱見漭打斷他的話:“誠然,麓川府在他的治理下,徹底歸順大明。”

“可是,麓川府卻成爲了他的涉黑大本營。”

“大理省的百姓都知道,大理皇帝不是陛下,而是賀治!都管他叫九千歲。”

“大理是他的大理,他手下有十幾個社團,幾十萬人在給他賣命。”

“幾十萬人啊,足夠造反了!”

“你猜猜他有沒有想過裂土封王啊?”

“朝廷抓他的時候,死了多少人你知道嗎?”

“這些你都知道嗎?”

朱見漭對彭誼很失望:“景宜,你我相交多年,沒必要跟我裝了,說實話吧。”

“賀治人在哪?”彭誼問。

“詔獄。”

彭誼慢慢閉上眼睛:“玉山,若我說,我只知道卻從未參與過,你會信嗎?”

“景宜,你第二次騙我了。”

朱見漭道:“你覺得孤會信嗎?”

“賀治涉黑之事,老臣確實知道一二,老臣任大理總督那兩年,也派人暗查過,可什麼都查不到。”

“廢話!”

朱見漭打斷他的話,十分不滿:“壞蛋就在你身邊,你能查到個屁啊!倘若你還是孤當年認識的那個彭景宜,就會直接抓住他,拼着性命不要,你也會公之於衆的!”

“可你沒有,你懷疑賀治涉黑,卻沒有深查,而是派幾個人下去隨便調查一下,潦草交代上面而已!”

“景宜,你變了!”

“曾經那個剛正不阿的彭景宜消失了!”

“你變成了黑惡勢力的保護傘,變成了一個泥塑左都御史,你變成了一個不敢說真話的官場油子官場混子!你變成了曾經你最討厭的人!”

“彭景宜!”

“孤錯看你了。”

彭誼目光呆滯不動,慢慢低下頭:“老臣確實變了,年紀大了,做事畏首畏尾,所以被他們鑽了空子。”

“但是,老臣沒變成曾經討厭的樣子。”

“老臣做左都御史,去河南視察,還是將河南的所有情況,都向中樞稟報了,就算是賀治的事,老臣也只是略知,並不知道詳情,並且從來沒有因爲私情而重用他提拔他。”

“就算是提拔,也是因爲他的政績,管京察的考功郎中,他是可以作證的呀。”

“他的政績優秀,又是老臣的得意門生,會得到一些照拂,但不多的……”

朱見漭打斷他:“廢話,他是大理土皇帝,什麼政績做不出來?你讓他來做順天府府尹,孤看看他怎麼做出政績來?”

“殿下,做官也要靠天時地利人和,賀治能憑一己之力,在大理闖下一番事業,足見其能力,倘若賀治不涉黑,必然官路坦蕩。”

彭誼還在辯解:“殿下,中樞任官,全看政績,只要政績考覈通過,就能做官,這是吏治啊。”

“老臣縱然有失察之嫌,但從未作惡過。”

“並不曾包庇過賀治……”

見彭誼還在狡辯,避重就輕,不肯認錯。

朱見漭語氣一寒,也沒必要顧及什麼情誼了:“好,賀治的事,可以算作你失察。”

“這次呢?孤讓你視察河南,你查出什麼了?”

“軍械走私,金額50億以上,如此大的案子,你應該繼續查呀?爲何忽然回京,難道就不怕此案犯罪嫌疑人逃亡嗎?”

“景宜,你爲什麼不查呢?”

朱見漭慢慢站起來:“因爲你收到消息了,賀治被抓,所以你慌了,你要回京跟孤解釋。”

“景宜,你是都御史啊!”

“執掌都察院啊!”

“你的職責,是巡視地方,將地方的事情稟報上來,遇到大案要案,你要坐鎮地方,查明真相的,而不是爲一己私利,而擅自回中樞!”

“如果天下官員都像你這樣,那還治什麼國?大明還能在嗎?”

朱見漭冷冷道:“景宜,你口口聲聲說自己沒有作惡,甚至說,你知道但瞭解不深,這些你自己信嗎?嗯?”

“賀治當大理的土皇帝,他爲了什麼?”

“就爲了管幾千萬百姓,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嗎?”

“哼,他控制大理,偷偷種植烏香草,給上面的人提供!他控制大理,控制省內的女人,給這些女人洗腦,用這些女人控制上面的官員!”

“這些你都知道嗎?”

“你知不知道,賀治的頭上,究竟有多少張大網?這些大網罩着他,保護着他!”

“放縱他胡作非爲!放縱他戕害百姓!放縱他毀滅大明!”

“好,孤相信你不知道。”

“但是,放縱作惡的人,要比作惡的更可恨!”

“而你彭誼,就是那個放縱作惡的人!”

“孤看在相交一場的份上,讓你說辯解的話,可你卻含糊其辭,避重就輕,不問蒼生問鬼神。”

“彭誼,你捫心自問,那些被賀治害死的人,在天之靈會不會恨你?”

“那些被賀治控制的女人,她們恨不恨你?”

“那些被烏香害得家破人亡的人,恨不恨你?”

“彭誼!”

“你不再是我認識的那個剛正不阿,提三尺青峰,平世間不平事的彭景宜了,你是一個自私自利,無君無父,無蒼生無理想的權力怪物!不,你就是一個魑魅魍魎!”

“你不配受陛下看重,你更不配成爲孤的朋友!更不配位居左都御史這樣的高位之上!”

“清流言官,你該是清流,可你卻墜入地獄,變成濁流,不,你連濁流都不配,你就是臭水溝!”

“一條孤聞着都令孤作嘔的臭水溝!”

朱見漭他本想只拿回刀,可有些人,雖不阻攔他拿回刀,可是,有些人他實在看不下去了。

曾經爲了王朝出生入死的那些人,很多人都變質了。

那就殺吧!

殺出個朗朗乾坤吧。

“殿下!”

彭誼猛地跪下:“河南之事,老臣有密報呈上!”

這一刻,他不裝了。

他就是個懦夫,是個自私鬼,他想用最後的情報自救。

朱見漭停下腳步,慢慢轉過頭:“你想要什麼?”

“老臣不敢奢求什麼,只求殿下給老臣一個身後名,老臣願在獄中自盡,全家永不出仕,求殿下成全!”

彭誼很聰明,用命換名,換取家族的未來。

“景宜,這纔是臭水溝該留的後手,孤沒罵錯你,臭水溝。”

“朋友一場,孤再賞你一碗斷頭飯。”

“恩斷義絕吧。”朱見漭沒答應。

彭誼臉色急變:“老臣請求自盡……”

朱見漭卻離開了審訊室:“凌遲吧!”

可回宮的路上,他心情並不好,他多少還剩下幾分理想,可當年的朋友們,還剩下幾分呢?

劉健卻在等他。

劉健一身西裝,很是得體,在午門外等他,因爲沒有了官職,他也不想擺老臣子的架子,乾脆就在門外等。

“希賢?”朱見漭和劉健的關係並不特別親密,但也算是朋友。

“拜見太子殿下。”劉健行跪禮。

朱見漭擺擺手,讓他上車。

“殿下去見了景宜?”劉健問,其實劉健和彭誼是死對頭,兩個人關係一直不好。

“孤跟彭誼,已經恩斷義絕,不要再提他。”朱見漭知道劉健來的目的,該達成合作了。

意味着合作之後,再也不能這樣放肆的殺人了。

可是,若在沒見彭誼之前,他會談條件然後達成合作的。

可現在,他覺得還沒到時候,還應該肅清下去,有些人不該竊據朝堂,有些人該死了,而那些已經掉隊的人,就讓他們下去吧。

大明需要朗朗乾坤。

一路上朱見漭都在思考這件事,拿回刀就好好談判,還是肅清下去,將朝堂上下殺個清楚殺個明白。

“殿下,草民今日來……”

“希賢,咱倆不是外人,不用叫的那麼見外,叫我玉山或老四就行。”朱見漭不喜歡繁文縟節。

劉健卻在觀察朱見漭的一言一行。

“那老夫就不客氣了。”

劉健笑道:“玉山,景宜之事我聽說了,我不是要幫他說情,而是想勸你一句,三十年光陰過去了,大明變了,人也變了,總不能用舊眼光看人了。”

“你的意思是?”朱見漭凝眉。

馬拉轎車進入東宮,朱見漭走進奉宸宮,奉宸宮被朱見漭當做會客室。

太監準備好了茶飲,便無人打擾。

“大理省、南詔省涉黑極爲厲害,原因並非地方,而在中樞。”

“朝廷對這些窮省不夠重視,所以才滋生黑惡勢力。”“以後中樞重視起來,這種事就會減少的。”

劉健道:“玉山,你也不必吹毛求疵,這些事情是發展中必然會發生的。”

“所謂發展,就是團結起來辦大事。”

“可人都是自私的,想讓人團結起來,就得需要一個牽頭的人,百姓不怕官最怕黑,說白了就是好人怕流氓。”

“而治政一方,就要用好流氓。”

“當初陛下肅清京師內部,也是重用地痞流氓,纔有了今日之盛世。”

“地方也是同理,這些地痞流氓在官員手裡,也是一把利劍。”

“當然了。”

“我不是說流氓就好,而是一個猴兒有一個猴兒的栓法,在上位者的眼裡,都是有用的。”

劉健也挺有歪理的。

朱見漭眯着眼睛:“你的意思是,大理姓賀,比姓朱好?”

“草民可不敢這麼說呀太子殿下!”

劉健慌了:“草民就舉個例子。”

“希賢,你也變了?”

劉健狂翻白眼:“老四,草民已經致仕歸鄉了,哪裡變了?”

“我只是說流氓有流氓的用法而已,並非說流氓就好,只是流氓用完之後可以處理掉,可好人能嗎?”

“老四,你何時變得如此多心猜忌了?草民看你也變了!”

這話讓朱見漭哈哈大笑:“劉希賢啊,你膽子可不小,敢說孤猜忌多疑?可知君臣猜忌,會是什麼下場?”

“我跟你可不是君臣,我已經致仕歸鄉了,我就是一個閒散老頭,你是大明未來皇帝,我一個市井老頭,跟你說兩句話難道就要被殺頭呀?”劉健退這一步,退得妙啊。

從中樞權臣變成了市井老頭,不用處於權力漩渦之中。

反而沒退的李東陽最危險。

朱見漭哈哈大笑,給劉健倒茶:“和希賢聊天,甚是開心,可知年幼時,孤爲何最討厭你嗎?”

“因爲老夫比你聰明。”

劉健笑道:“我因薛師之故,被陛下垂愛……”

“那叫垂愛?我爹就差拎個鞭子天天抽你了!”朱見漭戳破他的美化自己。

劉健乾笑:“正因陛下鞭策,所以老夫才位極人臣,掌天下牛耳。”

“說實話,兒時的孤一直都討厭你,繼藩後的孤偶爾會想你,但絕不喜歡你,所以這些年咱倆很少書信往來,但不惑之年時,孤反而開始喜歡你了。”

“因爲孤回想自己這一生。”

“孤在東歐取得的功業,並不是孤能力卓著,也不是孤能征善戰。”

“單純因爲我生在皇室,有一個好爹,僅此而已。”

“而你劉健,區區教諭之子,卻能魚躍龍門,執天下牛耳,把孤換成你,孤是做不到的。”

朱見漭道:“所以那時候,孤就開始沒那麼討厭你了。”

“隨着孤瞭解你在大明的功績,李謀劉斷,顯赫於天下,李東陽是房玄齡,你是杜如晦。”

“從那之後,孤就開始喜歡你了。”

劉健翻個白眼,他的能力不用多說,不然也不會十幾年擔任首輔,連李東陽都屈居他之下。

像老臣王恕、馬文升、餘子俊等等人,都沒有當上首輔。

足見劉健的能耐。

“但是,回國繼太子位後,孤開始擔心你、懼怕你。”

見劉健要解釋,朱見漭擺擺手:“孤年老了,就算當上皇帝,又能當幾年?太孫今年纔多大呀?他的嫡長子又纔多大呀?”

“有你這樣的老怪物坐鎮中樞,是好事,也是壞事啊。”

劉健身體一抖,目光幽幽。

看樣子,老四是不打算完成政治交易了,他想繼續殺下去。

彭誼把刺激成這樣?

“內閣雖是丞相,其實又不是丞相。”

劉健辯解道:“再說了,文官如何造反呀?”

“文官不造反,但能糊弄皇帝呀。”

朱見漭盯着他:“孤和彭誼做朋友,他卻騙孤,希賢,你會騙孤嗎?”

噗通!

劉健跪在地上:“草民絕不會欺瞞殿下。”

“那彭誼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你倆可是死對頭呀。”

朱見漭冷冷道:“不會是演給朝堂看的吧?”

劉健吞了口口水,他立刻明白,朱見漭是想用他的手,殺死彭誼,用彭誼的命,告訴天下,這天下還姓朱!

可至於嗎?

還真至於。

好好的盛世,其實已經從根子開始敗壞了,已經開始腐爛了,整治一波就能回血一波。

朱見漭很清楚,他有能力收拾殘局,但他的兒孫可沒這個能力了。

這次肅清的目的,是延續盛世三十年。

“殿下擔心朝堂被資本控制。”

“可讓皇資進入天下所有資本,掌龍頭也好,附從投資也好。”

“這是臣等給殿下的承諾!”

劉健直接說目的。

朱見漭很不人道,就讓他跪着說。

皇資控制天下資本,這是讓朝廷放心,當然了,也是爲了資本繼續擴張,畢竟大家都變成一家人了,擴張越快大家一起賺錢啊。

這本來就是朱見漭最初的目的。

見朱見漭不吭聲,也不讓他起來,劉健有點生氣,你爲何單獨對我這老友這般苛刻呀,就因爲你小時候撒尿的時候我嚇唬你了?

劉健也不是個東西,兒時朱見漭在宮牆偷着撒尿的時候,他站在後面嚇唬朱見漭,把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嚇得尿滴瀝,事後他逢人便說,成爲老四一生中的污點之一。

“之前談的,我們都答應。”

這是文官集團向皇家服軟了。

“完了?”

朱見漭十分不滿意:“拖了這麼久,就這點屁事,還磨磨唧唧的!”

“孤之前說的,不用你們給,孤也能拿到手!”

“上次鳳儀來了,孤就跟他說了!”

劉健就知道不好談,卻道:“殿下,草民年老體弱,能否讓老臣站起來?”

“不能!”朱見漭生氣道:“你一個市井老頭,卻跟大明太子討價還價,算怎麼回事?”

“若草民是官,不敢和太子討價還價,可草民是市井老頭啊,讓一個老人家這般跪着,是不是太不人道了?”劉健翻個白眼,你就是報復。

沒錯,我就是報復你。

鬧了一會,朱見漭還是讓他站起來,還給他倒一杯茶壓壓驚。

劉健卻看穿朱見漭的心思,他要繼續肅清朝堂。

“希賢,孤還有一個要求,若爾等願意配合,皆大歡喜。”

朱見漭道:“繼續肅清朝堂,刮骨療毒。”

“何爲毒?”

劉健認爲朱見漭鑽進牛角尖了,解釋道:“凡事都有兩面,是毒也是藥。”

“肅清朝堂,肅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呢?是肅到我的頭上嗎?還是最後肅到你的頭上呢?”

“老四啊,你是君我是臣,大家一起在大明這口鍋裡吃飯。”

“你肅着肅着,會將大明這口鍋給肅沒的。”

“當官的哪有不貪的!”

“就說我劉希賢,表面上一分沒貪過,可真要細查,我真就沒收過別人一盒茶葉?一盒點心嗎?”

“好,就算這些不算,我的兒孫呢!他們在外面打着我的招牌做事,算不算我貪贓枉法呢?”

“當然算了!”

“可人非聖賢,難道我劉希賢,真能殺死兒孫,六根清淨嗎?”

“就算我能,天下上百萬官員都能嗎?”

劉健道:“老四啊,肅清是術,適可而止即可,達到你的目的即可!”

“的確,以前廢太子秉政時期,文官確實盜取過皇權。”

“可你回來了,皇權吾等願意如數奉還。”

“你想收利息,讓你殺!讓你出氣!”

“你想要控制天下資本,防備資本控制朝堂,可以!”

“只要你不轉變大明的道,吾等都同意,再退讓幾步也可以!再讓你殺兩個月三個月,都可以!”

“可是啊!”

“殺人也要有頭啊!繼續殺下去,損失的是你我,損失的是大明啊。”

“好,我不爲那些被殺被罷免的官員說情,就說你要替換上來的官員,你敢保證,這些人就都是大清官嗎?他們就能爲民做主嗎?”

“像賀治這樣的典型,你殺幾個我們都不攔着!”

“甚至,彭誼爲了賀治陪葬,也沒人說什麼!”

“可你若無休止地殺下去,只會讓君臣離心,中樞和地方離心,最後天下崩盤,你朱老四滿盤皆輸!”

劉健道:“作爲朋友,我勸你儘快收手,作爲您的臣子,老臣同樣要勸諫於您。”

“治國,非殺戮可解決的。”

朱見漭想要的,其實已經得到了,只需要暢通官員上升渠道,改革吏治,這場政治秀也就可以落幕了。

可朱見漭卻要肅清擴大化。

這就很可怕了。

天下當官的,沒有一個屁股底下是乾淨的,如果非要查個清楚,那麼所有人都得死。

可不能這樣查的呀。

當天晚上。

朱見漭去養心殿侍奉湯藥的時候,將劉健的話對他爹說。

朱祁鈺輕輕點頭:“劉健說的對。”

“殺人,解決不了問題的。”

“如此嚴重的貪腐、涉黑,是制度問題。”

“這件事錯不在你,在朕。”

“朕當年爲了抓住皇權,將權力控制在小圈子裡。”

“就說這宮中宮女,全都是權貴家的千金小姐。”

“而朕的皇子、公主嫁娶的都是權貴人家的子女,這就造成了權力固化。”

“天下吏治凝固的根源,在朕。”

“老四,你需要進行改革了,改革制度,纔是最正確的。”

“殺人再多,只是解一時之氣,只有一套優秀的制度,才能讓後世千年受益。”

朱見漭陷入深思,該怎麼進行制度改革呢?

“其一,恢復祖制,不再聯姻。權貴家的千金小姐不再入宮侍奉,皇帝后宮也不再娶大臣女兒。”

“這裡面有很大的問題,朕當初爲何要宣詔天下千金小姐入宮侍奉呀?”

“因爲朕要保命,她們是朕的護身符;第二,朕需要教導她們,讓她們成爲改革新思想的種子,遍佈到民間去,教導她們的兒子。”

“和大臣聯姻,則是在製造外戚,讓朕有人可用。”

“其實,太祖皇帝以爲,從民間選秀女,就能防止外戚干政,牝雞司晨。”

“但他並沒想過,後世子孫無能,掌控不住皇權。”

“太祖皇帝總是以自己來類比後世兒孫,其實是不可能的,華夏六千年歷史,纔出幾個太祖皇帝這樣的偉人啊?前後不超過十個!”

“後世子孫,怎麼可能代代是偉人呢?怎麼能保證皇權永遠存在呢?”

“而他更不知道的是,太宗靖難登基後,對他的制度進行了大規模魔改,導致現在的祖制,其實是太宗定的祖制,和太祖關係不大了。”

“對於一個皇權被瓜分的皇帝來說,有一個強勢的外戚,是比沒有絲毫權勢的外戚是更好的。”

“包括朕,也需要用外戚來穩定朝局。”

朱祁鈺道:“所以,這方面改革,你必須克服這兩點:一、自己保重自己;二、死死攥住皇權不要丟。”

“其二,打破人才擢用規則,恢復祖制。朕用人,一般都用近侍,在朕身邊伺候時間長的人,朕就會重用,這是一種用人的模式,如今被人摸透了,所以成了桎梏。”

“這些年,所有進士在朕身邊侍奉的時間越長,證明朕對這個人越依賴,未來也會更加重用。”

“而一個人的感官,是會騙人的。”

“就說這個賀治,其實他在朕身邊兩年時間呢,朕就被他騙了。”

“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產生好感後,就會自然而然地親近他相信他,所以朕也是一葉障目。”

“不過,這裡面有一個好處,就是朕身邊的近侍,更加忠心,也都是天然的保皇黨,不會出現亂七八糟的黨派,在前朝,朕也能通過這些人來控制,就算朕不上朝,也能掌控全局。”

“朕這麼做,是爲了削弱朝廷文官勢力。”

“文官集團是怎麼形成的呢?是一輪輪考試,主考老師、同年、同榜、同鄉這樣形成的可靠關係,逐漸就形成一個蔚然大觀的文官集團。”

“朕用這些進士做近侍,他們不用走朝堂門路,伺候好朕就行了,所以,文官集團被朕削弱了,這些進士就成了保皇一黨。”

“壞處就是,吏治固化,都是朕身邊的人,朕自以爲是朕的心腹們,他們到了地方,肯定會敗壞地方吏治的。”

“只要恢復祖制便可,但你要做好兩點準備:其一,朝堂黨爭不斷,你要判斷誰能用誰不能用;其二,防備文官集團進一步做大。”

說來說去,吏治固化的原因,就在景泰帝。

他爲了自保,爲了開海,爲了佔領全世界,他不斷給天下官員好處,不斷用利益捆綁天下官員,就形成了龐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徹底腐化之後,就變成了今天這樣。

想切除腐爛傷口很容易。

但想根治卻很難。

要麼就回到歷史軌跡上去,一切也就回去了,但會形成更加龐大的文官集團,皇帝的安危就沒法保證了,皇權也會不斷萎縮。

到時候皇帝有沒有根治貪腐的能力,可就未必了。

“爹,就沒有其他辦法嗎?”朱見漭還是覺得景泰朝的思路比較正確。

皇帝再厲害也是一個人,他得先自保,再考慮其他。

如此重用身邊人,保證他們的利益,就是在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

所以不管怎麼肅反,有些人是不會動的。

“老四,世上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也沒有能用一輩子的政策。”

“所有東西,都要與時俱進,不停修改。”

“就說朕這些年用過的,現在也已經失效了,需要你一點點摸索出新制度,然後推行下去。”

“這次的機會非常好,你很適合重新改革吏治。”

朱祁鈺拍拍他的肩膀:“趁朕還在,新政不會無疾而終的,去做吧。”

朱見漭回宮的路上,傳來彭誼驚懼下自殺的消息。

“雖未凌遲,但也算死了,抄家吧,舉族流放。”朱見漭並不在意,他在琢磨,該如何改革,怎樣入手。

肅清吏治的目的,是爲了改革。

可該如何改呢。

他讓劉健入宮,可劉健就當沒聽見,最後被侍衛擡着牀板擡進了宮中,見到朱見漭後,劉健氣得跳腳直罵。

“希賢,孤跟你說正事。”朱見漭告訴他,他要改革吏治,這是他最後的目的。

改革吏治?

劉健眼睛一亮,只要不改大明的道,其他都可以的,而改革吏治,恰恰能流芳千古。

這種王朝中期的改革,都是換湯不換藥,小動一下就可以了,還能賺取名聲。

可他聽朱見漭說完,調頭就走,這不是改革吏治,這是飛蛾撲火!

他劉健還沒這麼偉大,他不想做那隻飛蛾。

“殿下,您還是繼續殺吧,草民等到最後殺到草民的頭上,草民等着引頸就戮。”

劉健跪在地上:“到時候被殺死,草民尚且能留下一世英名,如果隨您一起改革,草民不止腦袋保不住,清名也沒了。”

“我可不想當商鞅,更不想當晁錯,您還是放過我吧。”

劉健立刻道:“此事賓之更合適,您還是去找賓之吧。”

他直接把李東陽給賣了。

第458章 帝屍永鎮山河,成化來了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176章 朕沒兒子,就要帶着大明去死!士紳第239章 元宵節,殺人夜(中秋快樂!)第389章 皇帝正在奪走孩子們的童年,歷史最第474章 戰後復甦:皇族的親情,由校和由檢第37章 兵權到手,先拿誰開刀?(三千字求收第92章 這光頭,摸着上癮!血濺奉天殿,先殺第395章 谷國徐國鄫國篇:龍生九子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222章 刑不上大夫,哪來的狗屁規定!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334章 大明劊子手,奴才參見侯爺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第478章 終章:奉法者弱,則國弱(大結局上第480章 終章:未來,無限絢爛(大結局下)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87章 你敢欺(輕)辱(bo)哀家?第334章 大明劊子手,奴才參見侯爺第48章 查!查查這些混子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第466章 大戰再起:張居正發出時代的吶喊(第137章 她還要幫着漠北王造反嗎?第4章 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第148章 求求陛下了,快削藩吧別 別抽了,疼第211章 雞同鴨講,這些人都是漠北王讓殺的第158章 天降騎兵,畏威而不懷德!紅薯 土豆第121章 請衍聖公移居四平之城!請耿寺卿喝第327章 氣運大男主,倭靈王,朱祁鎮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53章 請聖母用包子!第295章 平黔,剿撫一體,政治大於軍事第448章 盤點景泰朝,文臣武將排名(下)第55章 太上皇沸騰的胃!(吃飯勿看)第85章 當朕的狗不丟人!強收軍權入軍機處!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76章 預料之中,行刺鑾駕!開殺吧,皇帝!第345章 大明版Made In China,碎葉,大明的第108章 使團刺番案!朝陽學舍掛牌!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29章 摳了眼珠子!陛下乃千古仁君!第2章 你們逼朕做暴君!第255章 兒到用時方恨少!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263章 合縱連橫,出使安南!第146章 小產真相,錢王妃發瘋,卻把最溫柔第340章 三年之功,改立太子,攻打東察合臺第221章 用燭臺幫漠北王修理睫毛!第276章 文武廟 聖廟 帝王廟(可跳訂,是名第159章 誰能使大明變強,爲朕所用,朕就允第82章 那東西留着沒用了,切了就切了,送去第401章 燕國大順國越國襄國豫國:金融和戰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166章 看于謙將計就計,送韃靼軍上西天!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357章 皇帝教子,招攬天下精英入大明可不第368章 中華江開通,鐵路開建,保守的大楚第101章 宮中選美!查糧行動!糧食,好多糧第128章 先別說話,剖了你的心尚且不死,咱第257章第247章 龍擡頭運動會,真假銀案!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391章 休假和產業鏈,兩醫之爭和發展問題第76章 預料之中,行刺鑾駕!開殺吧,皇帝!第440章 傳國玉璽現世,但它是真是假朕說了第241章 喲喲,這罵朕的怎麼都是熟人呢?(第418章 道法之爭,老皇帝圖窮匕見,殺不殺第87章 你敢欺(輕)辱(bo)哀家?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195章 親王爵不輕授,殺人不過頭點地!(第294章 絕密,平黔之策!煤油燈,大明燧人第107章 于謙的淡定,瓦剌來使!貪官如豬狗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394章 許國寧國篇:基建狂魔和造娃狂魔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187章 神兵天降,土司被殺怕了!鎮國軍也第316章 屠龍者終成惡龍,狠狠鞭笞王誠!第310章 鹽商爭着搶着閹割自己,明中六大奇第72章 跪下,做朕的狗!嘎哈通,你配做朕的第12章 把高閣老舉高點,讓叛軍看到第390章 大明版最強大腦(元宵快樂)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241章 喲喲,這罵朕的怎麼都是熟人呢?(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406章 以死明志,若由太子登基,大明必亡第119章 支棱起來,勵志做竇憲的于謙!先殺第138章 皇太后,朕踩着你,也踩着整個大明第276章 文武廟 聖廟 帝王廟(可跳訂,是名第407章 廢太子,穩定朝局,緩解危機第79章 先剁再問話!你們真用大誥治國?插手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16章 朱祁鎮,你就是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91章 先拿隆福寺開刀,管你和尚 道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