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爾等就是一幫那(煞)啥(筆)!飄了

第90章 爾等就是一幫那(煞)啥(筆)!飄了,朱祁鈺飄了!

午門外,跪着的太監、管事們哭喊個不停。

東廠番子抓人,拖出城去。

朝堂官員置若罔聞。

“老太傅,朕說的可對?”朱祁鈺目光灼灼。

“陛下高瞻遠矚,老臣不可及也。”

胡濙跪拜:“老臣這就動員家裡,哪怕勒緊肚皮,也要擠出些糧食設粥棚。”

朱祁鈺看向王直。

“陛下此言如醍醐灌頂,臣等拜服!”王直磕頭。

百官跟着叩拜,高呼萬歲。

“萬歲?萬歲?朕怕你們活不過今歲!”

“再重申一遍!”

“朕讓你等設粥棚,可不是讓你們趁機把流民變成家丁的!”

朱祁鈺語氣陰鷙:“伱們以前是怎麼做的,朕不管!也懶得追查!”

“但從現在開始,誰敢欺上瞞下、巧立名目,把流民逼反,就別怪朕辣手無情了!”

“朕不止殺了你!”

“連帶着殺你的九族!你上官的九族!你上上官的九族!全都殺了!”

“你若是鴻臚寺的,朕就把鴻臚寺殺絕!”

“若是內閣的!朕就把閣臣殺光!”

“若是勳臣,朕就把和你連着親戚的九族都殺了!”

“誰跟朕過不去,朕就讓你等九族去閻王殿報道!”

“都別在這杵着了,都滾,去辦!”

“沒糧食的去買糧,沒錢的去想辦法籌錢!自己吃不飽肚子,也得把流民給朕餵飽了!”

“京中膽敢擡高糧價的糧商、布商,一律誅族!”

朱祁鈺聲音沙啞,怒火滔天。

他昨晚派太監出城去看,從先農壇回程路上收到稟報,城外流民遍地,真有數萬之多,甚至有流民開始餓死了,形勢已經極爲嚴峻。

至於流民是怎麼來的?他暫時還不知道,但肯定比方瑛說的流民數目還要多,可能是方瑛沒敢報那麼多吧。

若京營在京,他並不在意,可如今京中無兵,拿什麼擋住流民造反?

他可不想當嘉慶。

關鍵野豬皮還有地方可跑,他往哪跑?宣鎮在打仗,遼東也不太平,只能往南跑。

跑到南京,宣鎮必然軍心離散,守不住的。

屆時瓦剌兵將長驅直入,萬一學耶律德光,當起了中原皇帝,朱祁鈺尷不尷尬?

這還沒考慮更惡劣的政治影響!

太上皇北狩,當今皇帝南狩,哥倆天生一對,老朱家出了兩個逃跑皇帝,還有什麼資格當天下共主?

邊將會不會有別的想法?于謙會不會有別的想法?瓦剌、韃靼、關西七衛、西南土司、宗室、勳臣會不會也有想法?

天下真就亂了!

就算還有南京小朝廷,坐在帝位上的也絕不是朱祁鈺。

萬一倒黴,逃跑的路上,被叛軍抓住了呢,尷不尷尬?讓朱祁鈺以何面目活下去?

“怎麼還不去?”朱祁鈺要動劍殺人了,誰不讓他坐在皇位上,他就讓誰九族去死!

“陛下勿怒!”

張鳳無可奈何,爬出來道:“陛下,如今京中無糧啊!”

朱祁鈺一怔:“糧食呢?”

“糧食已經運出京了,有的押送宣府,有的押送山東,戶部、內帑的糧倉都已經空空如也了!”張鳳着急回稟。

也對,如今多事之秋,宣鎮、山東都需要糧食,還是那兩邊急一些。

“諸卿家中湊一湊,朕在宮中也湊一湊。”

朱祁鈺緩了口氣:“朕先下聖旨,平復流民心中怒氣,晚間就開倉放糧,少放點,別死人就行。”

“陛下,微臣等已經數月沒有俸祿了,家中飢腸轆轆,真沒有糧食啊!”張鳳苦笑。

朱祁鈺變臉,語氣森寒:“真一點也湊不出來?”

“能、能湊出一點,但不夠施粥啊。”張鳳被朱祁鈺的臉色嚇到了。

“不夠?啊!”

“張鳳!你的家人可餓死,流民不許餓死!”

“聽到了嗎?”

“都滾,朕不管你們去哪籌糧,哪怕去搶,朕也不管,朕就要看到粥棚!流民決不許亂!京畿不許亂!”

朱祁鈺爆喝:“都滾!”

他怒不可遏,更不聽解釋。

你們一個個家中生意遍佈京中,日進斗金,說家裡沒糧食,鬼都不信!

就說順天府知府,都比朕富裕!

當朕傻子,不知道?

這幫該死的,都什麼時候了,還攥着手裡那兩個糟錢兒!也不怕流民形成叛軍,攻進城內,把你們全家殺光了,那時才知道後悔!

他氣洶洶回宮,這幫挨千刀的,就該都送進流民堆裡,讓流民把他們煮着吃了!

“老太傅,可怎麼辦啊!”張鳳滿臉着急。

“還問老夫怎麼辦?籌糧啊,難怪陛下生氣,陛下說的沒錯,一旦流民形成叛軍,會發生什麼,你不知道嗎?”

胡濙也急眼了,都什麼時候了,還差那幾個小錢?保住命不比什麼都重要?

他擡目看去,發現不少官員和張鳳一樣,急得如熱鍋螞蟻一般。

“老太傅,家中無糧啊!”崔恭苦笑。

“崔恭,你糊弄糊弄陛下也就罷了,還想哄騙老夫?你家有多少生意,老夫不清楚?怎會無糧?”

胡濙呵斥他:“危急存亡之秋,就別省那幾個錢了。”

“如今吾等朝臣該和陛下站在一起,不能內鬥了。”

“快些籌糧,把流民安置好了,把他們打發回原籍,是死是活,就跟吾等無關了。”

胡濙苦口婆心:“都聽老夫的吧,破財免災!”

“不是內鬥,老太傅,下官家中是真無糧啊。”張鳳眼淚流了出來。

很多官員跟着點頭,真沒糧食啊。

“糧食呢?”胡濙訝異。

“下官家那婆娘,見前幾天糧價瘋漲,就把糧食賣給了官中。”張鳳支支吾吾,才說出真相。

胡濙瞠目結舌,堂堂戶部尚書,居然把自家糧食賣給了戶部,賺取差價。

“你們也都賣了?”胡濙指着崔恭等官員。

崔恭等難爲情地垂下頭。

國難當頭,他們作爲朝中大員非但不幫助朝堂渡過難關,還趁機發起了國難財。

皇帝都知道賣皇莊、賣皇店去籌錢,把內帑掏空了去籌錢買糧,賑濟災民!

你們居然趁機發國難財,倒賣糧食,拿着陛下賣皇店籌集的賑災款,你們要幹什麼啊!要毀了大明嗎?

你們讀了半輩子聖賢書,讀進狗肚子裡了嗎?

聖賢經義便這般教你等行事的嗎?

胡濙想罵,但罵的話到嘴邊,化成幾聲慘笑。

他搖搖欲墜,被王文扶住。

“那就出城去鄉下收,鄉下農戶家中,肯定有些餘糧,高價買回來,先應付過去。”

胡濙只能幫他們想辦法:“等漕運糧食入京,再賤買給他們,咱們吃些虧罷了。”

“別餓死人就成,錢財不過身外物,明年就回來了,不必放在心上。”

卻還沒人動彈,都低着頭,不敢看胡濙。

張鳳躊躇道:“下官內人見糧食瘋漲,早就派家丁去收了,附近農莊都收了,連天津衛的都收了。”

再看百官衆生相。

胡濙一拍腦門,指了指崔恭等官員:“你們也去收了?”

崔恭低着頭不敢應答。

“你們可真是會賺錢啊,連天津衛的糧食都收走了,老夫算是知道流民是哪來的了!”

胡濙神情頹然,蹲在地上,直搖頭,說不出話來了。

“下官沒去天津衛,下官去保定收的。”崔恭小聲道。

王文臉上帶着點小慶幸:“本閣去順德府收的。”

“本閣去永清收的。”林聰接口。

“永清糧價高,本御史去河間收的。”王竑也帶着點得意。

堂堂中樞大臣,一個個如市井商賈一般,這大明早晚亡在這羣人手中!

“都什麼時候了,你們還在抖機靈!想想自己的腦袋吧!”

胡濙慘笑:“你們告訴老夫,該怎麼辦吧!陛下罵爾等是煞筆,老夫尚且不服,如今看來,陛下罵得對啊!”

一衆人收聲,面露苦笑。

雖然不懂煞筆是啥意思,但感覺是罵人。

“老太傅,這不請您想個辦法,咱們去哪湊一湊糧食?”王文面帶討好。

“去順德府試試吧。”胡濙懟他。

王文老臉通紅,辯解道:“老太傅,下官家中並不富裕,開銷又大,所以想着賺點小錢,此乃人之常情,只是誰能想到,京畿外流民如此之多……”

“能不多嗎?”

“你們動動腦子,流民是哪來的!”

“是你們逼出來的!”

“你們去買糧,肯定跟大戶買糧啊,難不成一家家去收嗎?”

“如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老百姓家裡的餘糧都未必能熬到秋收!老百姓家裡肯賣嗎?啊?”

“可你們花高價去買糧,那些大戶人家,自己想錢想瘋了,不但把自家餘糧拿出來賣,還逼鄉間農戶把餘糧交出來,賣給你們了!”

“都賣給你們了,他們吃什麼?”

“那些黑大戶會做什麼?你們一個個不都門清嗎?呵呵,肯定趁機把他們田地給霸佔了!”

“這些流民就是這麼來的!”

“他們本來是京畿良家子,活生生被你們逼成了流民!”

“倘若被陛下知道,你們都摸摸自己脖子,看看有沒有刀斧硬吧!”

“一幫煞筆!”

胡濙雖然不懂煞筆是什麼意思,反正就覺得形容袞袞諸公非常合適。

他拂袖而去。

林聰、張鳳等人趕緊抓住他:“老太傅啊,如今怨懟吾等也沒用啊,當務之急是籌糧,解決危機啊!”

“老夫有什麼辦法?能變出糧食嗎?”胡濙真覺得豬隊友,沒救了。

“太傅,之前您負責買糧,京中糧商可還有糧食?”薛瑄急聲問。

胡濙指着他:“薛先生,您也倒賣糧食了?您怎麼也能發國難財呢?”

薛瑄老臉通紅,不知道往哪擱。

“您是文學宗師,天下文人的老師啊!您更是當朝宰輔,難道不知道買糧的錢,是怎麼來的嗎?”

胡濙快哭了:“那是陛下賣了皇店,籌來的啊!”

“戶部爲了賣出個好價錢,和那些商賈吵了一天啊,滿身沾染了銅臭味!”

“好不容易籌來錢,又從糧商手高價買糧,運到山東去,那是救命的錢啊,薛先生!”

“陛下因爲錢不夠,熬白了頭髮啊!”

“他們貪圖蠅頭小利,老夫可以理解,但您不能啊!”

“您是天下文人魁首,是天下文人的榜樣啊!”

“您自己說說,對得起自己讀的聖賢書嗎?您以後如何爲人師表啊,如何讓莘莘學子,相信聖賢書裡的大同世界啊!”

胡濙這才發現,朝中三分之二的朝臣,都發了這筆國難財。

少數沒發的,估計實在搶不到,連湯都沒喝到,但肯定把家中餘糧給賣了。

“老夫愧對聖賢啊!”薛瑄掩面哭泣。

胡濙抹了把眼淚,知道如何罵都沒用了,事情已經發生,就得想辦法解決。

他收拾心情,道:“如今只能去找勳臣了,京畿土地多在他們手中,他們家中必有餘糧。”

張鳳卻垂首不語。

“又怎麼了?”

張鳳苦笑:“啓稟太傅,英國公府的張懋往戶部運了幾百車糧食,其他勳臣也有樣學樣,都賣了糧食。戶部優先購買勳臣的糧食,然後纔是京官的,最後纔是糧商的。”

胡濙眼前一黑:“你們怎麼什麼糧食都收啊!”

恐怕勳臣家無糧供養佃戶,恐怕也會將他們趕出來,變成流民!

而且,見微知著,京中百姓家的餘糧,是不是也高價賣給戶部了呢?

這樣一來,漕運糧食能供足京畿人口的嘴嗎?

壞了!壞了!

一旦漕運糧食供給不了口糧,京畿就會亂!

一旦亂了……

他不敢想下去了!

關鍵皇帝還不知道,一旦皇帝知道,肯定要動刀子了!沒等糧食先亂,恐怕皇帝會把所有人腦袋砍下來當球踢!

最可怕的是,朝中多少人率軍出征在外?

倘若知道家人被殺,這不是逼着他們造反嘛!

完了完了!

大明江山傾覆在即啊!

“老太傅,山東情況危及,陛下也說了,徵集京畿糧食,悉數運往山東,以山東爲主……”張鳳辯解。

“閉嘴吧你!陛下讓你們搶民戶的糧食了?瘋了吧你們!”

胡濙頹然坐在地上,揮了揮手:“回去吧,都洗乾淨脖子,老夫也沒辦法了。”

“太傅,不如我們先下手爲強,把流民全部殺了。”王文狠聲道。

“殺?你去殺啊!”

胡濙罵他愚蠢:“京營若在京,還用怕幾萬流民?別忘了,京畿只有樑珤一萬多人,戰鬥力如何還不知道,能指望得上嗎?”

“老太傅,那請聖旨,調居庸關的範廣回京。”王文發狠。

“那你去阻擋瓦剌啊?行了,別說這不着四六的了!要是能殺,用得着你說?”

胡濙氣得夠嗆:“戶部糧倉,能不能湊出來一點?先給流民一點希望,熬一天算一天吧。”

“戶部糧倉都能跑耗子了。”張鳳苦笑。

“各家湊一點出來,餓幾頓餓不死人。”胡濙實在沒辦法了。

“老太傅啊,若家中能湊出來,吾等爲何還聚在這裡?就說吾家,今晚下鍋的都沒米了!”王文真想掐死那個敗家娘們!

“京畿無糧,山東缺糧,宣鎮在打仗,西北指望不上,湖廣苗亂未平。”

“只能走漕運從江南調糧了……”

“可時間來不及啊,流民快熬不住了呀!”

胡濙急白了頭髮,卻還是沒辦法。

朝臣皆愁眉苦臉,更多的在擔心自己家晚上捱餓。

“老太傅,下官倒是知道一地有糧,只是……”石璞欲言又止。

“石尚書,快說吧,這是救命糧啊,老夫親自去借!”胡濙焦頭爛額。

“廟觀有糧。”

嘶!

很多官員倒吸一口冷氣。

廟觀是馬蜂窩啊,沒看皇帝都不敢捅嘛。

只罰家奴,不罰廟觀,避之如虎,連天不怕地不怕的皇帝都怕,何況尸位素餐的袞袞諸公?

“石尚書,你家就沒兩個崇道信佛之人?”林聰怒目而視!

這種馬蜂窩,瘋了纔去捅!

提這建議的人,非傻即壞。

“本官老母親便信佛,但這是胡太傅問的,本官應答罷了。”石璞滿臉無辜。

“這話能亂說嗎?京中崇道信佛之人有多少?你心中沒數嗎?”

林聰低聲嘶吼:“你別不識好歹,本首輔是在救你,若傳出去,你老命不保!”

爾後他怒目環顧:“今天這番話,誰也不許傳出去,石尚書也是爲了大家好,明白了嗎?”

“下官等明白!”百官應答。

沒錯,林聰真在救石璞,但石璞並不領情,把林聰氣壞了。

“好了,別爭論了。”

胡濙咬了咬牙:“那老夫親自去,去寺廟、道觀中借點糧來!”

“什麼?”林聰、王文等人瞪大了眼睛。

崔恭急聲道:“老太傅,元末亂世時,太祖尚且不敢明目張膽對廟觀動手。宗.教之亂,甚於流民之亂啊!老太傅還請三思啊!”

“只是借,出些利息也行,等漕運糧食到京,再還給他們,要錢要糧都成,咱們出賠頭。”

胡濙認爲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別看朝堂中儒佛之爭甚囂塵上,但僅僅是爭論罷了,朝堂偶爾有限佛之令,也隔靴搔癢,走個形式罷了。

但是,若動錢糧,可就在動廟觀的根子了!

廟觀可不是好對付的。

“借不得啊。”

項文曜面帶惶恐,站出來勸阻:“景泰三年,下官曾呈上奏章勸諫陛下:戒遊食,禁遊惰以敦本業,汰僧道釋老之教,節省冗費以舒民力。僧道者,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親,有傷風化,釋者不除而欲天下之治,難矣……”

“這是下官上的奏章原文,當時在奉天殿上宣讀,您應該記得。”

“但您知道嗎?”

“當天晚上,下官幼子回家路上摔斷了腿,下官家裡一個月無人來收恭桶!”

項文曜苦笑:“收恭桶之家信佛,拒不收下官之家恭桶,就是因爲下官上了這道奏章!”

胡濙也知道,僧道絕對是個馬蜂窩,非到萬不得已,不敢捅啊。

“只是借,高價借也行。”胡濙沒轍了。

項文曜還是搖頭不語。

其實他想說,流民越多,廟觀香火越興隆,僧道還會趁機收攏流民爲寺田佃戶,招收更多的僧道入廟觀。

可以說,於京中權貴、廟觀而言,這是一場饕餮盛宴。

誰影響他們吃得腦滿腸肥,賺得盆滿鉢滿,誰就是他們的敵人!

他們可不管流民會不會造反,反正造反了有皇帝頂着,他們怕什麼?換個皇帝不照樣過好日子?

“那老夫也沒轍了。”胡濙長嘆口氣。

“老太傅,下官以爲王少保所言甚是,我等勸諫陛下,請九門提督樑珤率軍出城,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穆莊咬牙道。

“閉嘴!”

“老太傅是擔心軍力不足?我等家丁湊一湊,也能一戰!”穆莊發狠了。

“你進宮稟告陛下吧,老夫愛莫能助!老夫預祝穆少卿馬到成功!”胡濙懶得呵斥他,這貨腦袋有坑。

如果流民能殺,還囉嗦個什麼?

別忘了,京畿無糧,每天流民都會增多,越來越多,今天殺了城外這些流民,明天呢?後天呢?能殺完嗎?

這不是逼着京畿良家子造反鬧事嗎?

胡濙心累:“你等自己想轍吧,老夫愛莫能助。”

“陛下也說了,搶也行擄也可,只要拿糧食賑濟流民,不讓京畿鬧起來便可以。”

“老夫聽陛下的,只要京畿不亂,做什麼都由着爾等,老夫裝聾作啞,散了吧。”

“老太傅!”林聰等人試圖挽留。

胡濙步伐堅定,這幫豬隊友真帶不動啊。

回到了家,他見長子胡長寧逗鳥玩蟲,糟糕的心情稍霽:“長寧,你親自去,帶着家中的糧食,去城外設一個粥棚。”

“啊?”胡長寧正提着鳥籠子逗鳥,忽然愣神。

“啊什麼啊?”

“快點去辦,天黑之前,必須把粥棚設好。”

“讓流民喝上粥,抓緊去辦!”

胡濙想督促他上進,但心亂如麻,便沒說什麼。

“哦。”

胡長寧表情僵硬,額頭上有冷汗流出:“那個,父親,爲何要設粥棚啊?如今京中糧食齁貴的……”

“讓你設就去設,囉裡吧嗦幹什麼?”

胡濙怒吼:“天黑之前,必須讓流民喝上粥,喝不上,咱們胡家的腦袋,都得搬家!”

“啊?”胡長寧驚呼一聲,身體一軟,靠在門柱上。

手裡提着的鳥籠子掉在地上,籠子摔壞,籠中鳥飛了出去。

這是胡長寧最喜歡的鳥兒。

胡濙看出不對勁來了:“怎麼了?”

“父、父親……”胡長寧支支吾吾想扯謊,但腦子笨,沒想出來。

“說實話!”

胡長寧嚇了一跳,他極怕父親,直接撂了。

“前幾日京中糧價極高,兒子就想小賺一筆,就把家中糧食都賣了,父親您先別急,兒子賺了上千兩銀子……”

胡濙眼前發黑:“孽子啊!孽子啊!”

胡長寧還挺得意,他去京畿收了不少糧食上來,賣給了戶部,大賺了一千多兩呢,這麼多錢他都不知道怎麼花。

卻看到父親搖搖欲墜,他趕緊去扶。

啪!

胡濙一巴掌呼在他臉上:“老夫英明一世,怎麼就生出你這個蠢兒子呢!你倒賣糧食怎麼就沒跟老夫商量商量呢?”

“罷了!去召集林聰、李賢、張鳳、石璞等人!”

“去請!快點!老夫快被你氣死了!”

胡濙眼角落淚,他還以爲自家無虞呢,誰能想到,蠢不可及的大兒子,居然把家中餘糧都賣了!

之前還嘲笑人家呢,結果打臉了!

……

回宮路上。

朱祁鈺神色不愉:“傳旨,念給流民聽!”

“就說朕被奸人矇蔽,你們的糧食被這些該死的太監給貪墨了,朕將罪魁禍首交給你們,隨你們處置!朕自省,特於城外,一里設一粥棚,先填飽肚子,朕再建設流民營,爲爾等遮風擋雨。你們的情況,朕天天都看着呢,你們的冤屈,朕來幫你們洗清!”

“皇、皇爺這聖旨,未免太口語化了。”馮孝皺眉。

“跟些百姓,你拽文言,他們聽得懂嗎?你要曉得因人而異。”

朱祁鈺苦笑:“馮孝,城外設粥棚的事情,朕全權交給你,朕賜你天子劍,任何人皆可殺!一定不能讓京畿亂起來!”

“奴婢領旨!”馮孝跪地謝恩。

“在宮中收集些糧食,留下口糧即可,剩下的全都帶出去。”朱祁鈺是真害怕了。

“傳旨九門提督府,即日起,京中戒嚴,無朕聖旨,不許開城門!”

“再寫一道聖旨,隨時傳去居庸關,讓範廣回京護駕!”

進入勤政殿,朱祁鈺喝了口茶,對覃昌說:“你親自去,傳旨給曹吉祥,讓他加快速度,如今朝臣焦頭爛額,沒工夫管他,是賺錢的最佳時機。”

“再傳旨給東廠,讓舒良去把制香、販香的工廠、店鋪全都搗毀,第一批貨就用這些,然後將制香工匠招進制香局裡。”

朱祁鈺指尖輕敲,沉吟道:“制香局就設在舊監庫裡,改名制香局,詔沈淮率武驤右衛看守制香局。”

啓用沈淮,是給宋偉一個面子。

也不至於讓下面的人寒心。

“覃昌,督促曹吉祥,速度要快!”朱祁鈺缺錢缺紅眼了。

把曹吉祥放出去,搶錢嘍。

……

馮孝、陳韶率隊,押解着數百人出城。

馮孝在城門之上給樑珤宣旨,宣畢,他眺望城外。

京中繁花似錦,京外卻如一片白地。

城內如天堂,城外如地獄。

入目望去,除了雪就是土,連根枯草都沒有,赤地千里。

流民遍地,穿着的雖然不太差,但也沒好到哪裡去,一個個餓得直打晃。

“陛下知道了?”樑珤小心翼翼問。

“保定侯,您入京時,便是這般嗎?”馮孝問。

“尚未。”

“當時京畿有流民,但沒這麼多。”

“也不知道怎的,從山東大澇開始,京外流民越來越多。”

“本侯也親自去問了,口音都是當地的,多數是京畿良家子,也有大戶家的佃戶,被趕出來自謀生路了。”

樑珤苦笑:“本侯剛寫了奏章,本欲明日早朝啓奏,卻不想您來宣旨。”

“保定侯有心了。”

馮孝心情不錯:“皇爺今日在午門外大發雷霆,讓京官皆設一粥棚,賑濟流民,恐怕用不了幾天,也就過去了。”

但樑珤欲言又止。

“保定侯有話便說,咱家雖無甚實權,但在皇爺跟前伺候,總有幾分薄面,您若是有用得上咱家的地方,咱家自無不可。”

馮孝示好樑珤,他很清楚,皇爺如何重視樑珤,他自然要巴結拉攏。

“馮公公與本侯交心,本侯也不能拂了公公美意。”

樑珤咬牙道:“本侯便照實說了吧,本侯猜測,流民會越聚越多,因爲京中無糧!”

給馮孝說樂了:“京中怎會無糧呢?”

“的確,皇爺賣了皇店,籌集了19萬兩銀子,在京中買了些糧食,導致京中糧價大漲。”

“但漕運未斷,每天都會有糧食入京。”

“皇爺也下聖旨了,京中這批糧食暫解山東燃眉之急,以後便從南京運糧,錢從戶部和內帑出。”

“如今聖旨已經出京,南京肯定在籌措糧食,運往山東。”

“宣府糧食也已經運走,尚算充足。”

“可能近一段時間,京中糧食不太寬裕,但也不至於無糧啊。”

“漕運自會運到京中的。”

“就算漕運不夠,也可去保定、天津、唐山等近的地方,購買糧食,京中不缺糧保定侯。”

見馮孝樂觀的模樣,樑珤猜測,皇帝恐怕也是這般想的。

以爲京畿流民,不過癬疥之疾。

“馮公公,請借一步說話!”

樑珤帶着馮孝換了個地方,壓低聲音道:“本侯便與馮公公實話實說了吧,請公公務必將本侯這番話轉達給陛下!”

見樑珤無比鄭重的模樣,馮孝收起笑臉,凝重點頭。

“不瞞馮公公,從山東大澇消息傳到京中,京中權貴便四處收糧。”

“本侯聽說,京畿糧價暴漲。”

“連帶着天津衛、唐山、保定等地的糧食都跟着瘋漲。”

“而京中權貴大手一揮,全部收走。”

“收走之後,再高價賣給戶部。”

“先不論權貴們賺了多少銀子,總之京中無糧。”

“京畿之地的流民來源,就是因爲大戶賣糧,有的農戶跟風賣了,有的農戶被強買強賣。”

“這才導致流民遍地,因爲都活不下去了!”

“說白了,這些流民都是京畿良家子!”

樑珤無比確定道。

馮孝呆住了,牽動下嘴角,難以置信道:“保定侯說笑了吧。”

“皇爺猜測可能京畿哪裡受了災,還沒報入朝堂,纔出現如此多流民的,怎麼可能因爲糧食的原因呢?”

“本侯絕無虛言!”

“這幾日,本侯便與流民接觸,才知道這些的。”

“本侯已經將這些情況寫入奏章之中,請公公帶回去呈給陛下閱覽。”

說着,樑珤從兵甲裡,拿出另一份奏章,奏章密封,此乃密揭。

屬於密報。

樑珤做了兩手準備,一手是朝堂上給皇帝上書,一手是密揭,秘密奏報。

就是擔心此事涉及官員太廣,擔心遭到報復,明哲保身之法。

馮孝不敢不信了:“若真如保定侯所說。”

“恐怕流民會與日俱增,越來越多。”

“等不到漕運糧食運來,就能把京畿給擠爆了!”

“甚至,漕運糧食,也趕不上流民消耗糧食的速度!”

他身體發軟,倘若把這個情況告訴皇爺,恐怕皇爺會把朝堂殺光的!

不,殺光朝堂也找不到解決辦法的!

“所以本侯才擔心!”

“馮公公,當務之急,不是賑濟災民!”

“而是想辦法弄到糧食啊!足夠的糧食!”樑珤抓着馮孝說。

沒錯,一旦施粥棚賑濟流民,反而會導致,京畿之中一些家裡尚有一口食物的良家子拋家舍業跑來吃飯。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流民越來越多,漕運糧食根本不夠消耗,等到有一天真斷了糧,他們會毫不猶豫攻入京城,把皇帝拉下馬!

甚至,一旦京畿免費放糧的消息傳出去,恐怕各省百姓都會千里跋涉而來,吃免費的糧食!

這會使天下動亂的!

“明白、明白,咱家明白!”

馮孝拼命點頭,神色慌張:“多謝保定侯提醒,咱家這就回宮,稟告皇爺,保定侯的大功咱家一定不會忘記!”

他語無倫次。

不能傳旨了,更不能把這些罪人送出城給流民殺了!

一旦流民見了血,必然兇性大發,鬼知道會釀成什麼禍患!

幸好,幸好保定侯是皇爺的人!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

“一切還是維持原狀!”樑珤斬釘截鐵。

“對,維持原狀就好,維持原狀!”

馮孝迫不及待返回宮中,將此事稟告給皇爺。

……

勤政殿。

朱祁鈺聽着金忠的稟報,滿心雀躍。

“追回來37萬兩銀子?好啊!金忠!做得好啊!”

有了錢,腰桿子就硬了。

朕終於可以爲所欲爲了!

“傳旨方瑛,徵兵,給朕玩了命似的招募,把流民之中的身體健碩的都給朕招入團營裡!爲朕賣命!哈哈!”

朱祁鈺大喜過望,若這三萬人攥在手心裡。

他怕個屁于謙啊!

于謙回來又能如何?

于謙和胡濙合體,又能如何?

朕不怕!

朕左手中有權,右手有兵,朕就是真正的皇帝!哈哈哈!

“金忠你做得好啊!”

朱祁鈺來回踱步,歡欣鼓舞,拍着金忠的肩膀:“錦衣衛擴張,去城外挑人!多挑一些!大肆擴張!錢朕出了!”

“女人也招一些,尤其是有姿瑟的,全都招入錦衣衛,好好訓練一番,安插進文武百官的家裡,充當朕的眼睛!”

“太祖時,京官說了什麼夢話,太祖都瞭如指掌!”

“這都是錦衣衛的功勞,朕也要知道!”

“不止京畿!”

“天下人說了什麼話,朕都要一清二楚!”

“你們,就是朕的眼睛!”

朱祁鈺飄了。

被壓制太久了,終於翻身做主人了,飄飛了。

“聰慧的小孩子也招一些,男孩女孩都要,在宮內辦個小學堂,朕親自來管。”

“朕宴請名師,學經義、韜略、兵法、數算等等,朕親自培養出一批人才出來。”

“這些孩子,未來就是朕的死忠。”

朱祁鈺臉上忍不住地笑。

大權在握的感覺,太好了!

朕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

接下來,就是選秀女,充實後宮。

等朕身體好了,就開始生兒子。

多生幾個,有了兒子,皇位就穩定了!

朱祁鈺臉上的笑容實在收斂不住,飄了,一陣風都能吹跑的飄。

飄飄然的感覺太舒服了!

這纔是做皇帝的感覺嘛!

朱祁鈺神情雀躍:“以後銀子都運入宮中,存放裡庫,銅錢放在內承運庫。”

“皇爺,是否繼續追查下去?”

“那荒山之中,有一個很大的制銀坊!”

“奴婢以爲,這裡面必然非比尋常。”金忠問。

朱祁鈺沉吟,在荒山外設個制銀坊,着實不同尋常。

這個坊是張𫐄的嗎?

“你怎麼看?”朱祁鈺收斂喜悅之色,問。

“奴婢查了下,那荒山是一個礦山,礦主是陳循的弟弟陳冕。”

“但奴婢讓人去查了,根本就是一個荒山,不是什麼銀礦。”

“所以奴婢覺得裡面有鬼。”金忠回稟。

“陳冕呢?”

“腰斬於市了。”金忠回答。

朱祁鈺微微沉吟:“朕覺得是張𫐄的。”

金忠眼睛一亮:“奴婢也以爲是張𫐄的!”

“那便去找證據吧,等張𫐄回京,便緝拿他歸案。”朱祁鈺淡淡道。

至於制銀坊究竟是誰,根本不重要了。

卻在這時。

馮孝慌慌張張跑進來。

“跑什麼?”朱祁鈺呵斥。

“皇爺,不好了!”

馮孝口齒髮幹,上氣不接下氣。

朱祁鈺讓他喝口水再說。

他搖了搖頭,先把懷中的奏章呈上來。

才咕嚕咕嚕喝了兩口水,滿臉驚恐地跪在地上。

朱祁鈺打開奏章一看,瞬間炸了!

“瘋了!瘋了吧!”

“他們真就缺這點小錢嗎?”

“高價收糧,倒買倒賣!賺朕的銀子!”

“卻倒逼京畿農戶成爲流民!”

“諷刺啊!天下最諷刺的事情,莫過於此!”

“這回傻眼了吧!”

“呵呵呵!”

朱祁鈺慘笑:“你們以爲朕給你們撐着天,就能爲所欲爲了嗎?”

“把朝中文武百官,京中一切官員,都給朕宣到奉天殿上!”

“一個也不許少!”

“準備好天子劍,朕要殺人了!”

不殺不足以平憤!

你們是真不把大明江山放在心上啊,就知道自己那蠅頭小利,朕賣了皇店,籌措的賑災款啊!

你們動是賑災款啊!

每一分錢,每一粒糧食,都能活一個災民啊!

好,你們遠在京畿,看不到山東的慘狀,也不把山東百姓放在心上,好,朕可以理解,但不能逼着農戶把口糧賣給你們啊!

你們逼反了京畿百姓,是在刀尖上跳舞啊!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你讓百姓沒得吃,他們會做什麼?動動腦子啊!

你們真就缺那麼一點賣糧錢嗎?

缺嗎?

你們打茶圍花的都比這多幾十倍!

哪怕京畿一個芝麻官兒,哪年不賺個幾萬兩白銀?銅錢、寶鈔你們都看不上!

哪個出入不是前呼後擁的?哪個沒有十幾房妻妾?

還不夠嗎?

都他孃的活膩味了!

朱祁鈺真日狗了,好心情都沒了。

求訂閱!

(本章完)

第107章 于謙的淡定,瓦剌來使!貪官如豬狗第413章 引水 填海 加高三大工程,氣溫升高第413章 引水 填海 加高三大工程,氣溫升高第458章 帝屍永鎮山河,成化來了第296章 把人掛在炮彈上,轟出去!第379章 加高興安嶺,填平兩灣,用葉尼塞河第100章 敲山震虎,打擊勾欄瓦舍!你實在沒第449章 大限將至:大明版圖第290章 二十四天滅一國,火焰山上遇阻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368章 中華江開通,鐵路開建,保守的大楚第34章 朕賜你天子劍,可敢殺他?(三千字求第167章 火銃踹營,打崩韃靼騎兵!新銃炸膛第83章 朕即皇帝!壓服胡濙!大災背後,王越第395章 谷國徐國鄫國篇:龍生九子第334章 大明劊子手,奴才參見侯爺第113章 搶!邊將可開關搶掠漠北!束腳陋習第263章 合縱連橫,出使安南!第192章 抽絲剝繭,京師地下的秘密!上刑,第409章 易太子深思:皇位下,全是風刀雪劍第334章 大明劊子手,奴才參見侯爺第349章 帝制和資本,矛盾體和歡喜冤家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211章 雞同鴨講,這些人都是漠北王讓殺的第71章 俞士悅,朕給你做狗的機會,別不珍惜第180章 先誅孔,再殺文人,定乾坤!第288章 朝鮮建省,經濟論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245章 來,伺候本官出恭!尹輝,快請坐,第75章 京營出征,朝堂爭鋒!朕此生,定要橫第72章 跪下,做朕的狗!嘎哈通,你配做朕的第403章 唐國金國篇:大融合和議會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385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產業結構,地區間平第171章 殺雞儆猴,殺張家,嚇孫家,釣出大第109章 火燒宣府!萬民之罪,加於我身!天第118章 黑化吧,于謙!成國公不老實,就換第137章 她還要幫着漠北王造反嗎?第1章 奪門前夜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62章 陳循站在第三層上!該死的商賈,敢欺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140章 吐出一粒肉渣,朕就從你身上割一斤第410章 崇國淮國代國隨國鄂國篇:非洲風雲第347章 沒有文集的官員,不配爲官;辣妹子第130章 興河西文脈,拆分孔氏!兩軍並出,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460章 大戰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二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402章 南美篇:老天爺追着往嘴裡旋飯,逼第140章 吐出一粒肉渣,朕就從你身上割一斤第164章第433章 景泰六十八年,禪讓,歷史造假第198章 西廠出更,寸草不生!造訪張家,把第223章 改變歷史,重建鄴城和晉陽,熱河簡第315章 首輔之爭,案中案,桂怡離奇死因第104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紡織 刊刻皆可設廠第362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第179章 談氏懷孕!朕要開創景泰盛世!第338章 兩年,東南聯軍覆滅,平暹之戰第155章 大旱之後大雨,泡爛的京師!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169章 十四萬精兵,毀於一旦第420章 大理南詔瀾滄篇:窮省 亂象 肅清第52章 宣鎮告急!朕不當亡國之君!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着去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420章 大理南詔瀾滄篇:窮省 亂象 肅清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464章 陽明心學,登天梯上的最後一個臺階第100章 敲山震虎,打擊勾欄瓦舍!你實在沒第169章 十四萬精兵,毀於一旦第65章 咔嚓!朕只是試試刀,駙馬勿驚!挨一第78章 陳循!你去幫幫太子!太子和首輔互噴第246章 斷頭臺加超人飛拳,打到你腦溢血!第59章 以監生爲刀,請陛下修奸臣錄!朕獨愛第384章 炮轟倫敦,發明大爆發,書寫革命,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271章 南直隸第一劍,喋血奉天殿!第386章 阻攔禪讓,民間主動造神,請老皇帝第285章 朝鮮事,風波惡:靖難皇帝,朝世祖第21章 這不行那不行,這皇帝當的有甚意思!第205章 不遵聖旨的後果,就是殺無赦!築京第20章 受命於天!朕朱祁鈺纔是皇帝!(近四第234章 陛下談判談得很好,但下次別談了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20章 受命於天!朕朱祁鈺纔是皇帝!(近四第15章 死太監!哀家誓要殺你!第336章 大明帝國,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燈第315章 首輔之爭,案中案,桂怡離奇死因第187章 神兵天降,土司被殺怕了!鎮國軍也第254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產,逼繳認第207章 明軍雄起,截斷禿巴思部!放大皇帝第323章 這是朕的大明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35章 你要清名,朕給你!(求收藏!)第147章 蓋棺論定,細數朱祁鎮七宗罪!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