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萬壽節(五)

盛大的慶典,歌舞昇平,除了那些親眼見證了午門事件的少數人之外,其他的人,根本不知道,就在剛剛,外邊發生了多麼可怕的事情。

跟着朱元璋的腳步,緩緩上前,登上階梯,直到站在龍椅前,這才鬆開了手,開口說道:“一會標兒還要接待賓客,你就在這裡陪着朕。”

“陛下……太子接待賓客,還有……”

這麼大的盛宴,自己能有幸參加,那可是認識一些上層名流的最好機會,現在被朱元璋安排在身邊,讓他如何行動。

更何況,這裡可是有着很多很多,可以賺取的利益。

輕蔑的目光瞥了一眼,朱元璋語氣沉重道:“怎麼?朕讓你陪着,你反而不願意咯?”

“豈敢……”

趙晨連忙低頭作揖道。

“兒臣朱楨,祝賀父皇,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楚王朱楨向前兩步,來到石階下邊,納頭便拜!

“六兒有心了!”

龍椅上坐穩身子的朱元璋,隨意的在桌子上拿起了一塊綠豆糕,咀嚼片刻,語氣極其平靜。

這每次萬壽節,都是車軲轆話,說來說去的,好生無趣。

“兒臣朱梓,祝父皇,福如東海,日月昌明!”

潭王朱梓旋即上前,躬身拜服道。

朱元璋只感覺百無聊賴的擺了擺手道;“好好好!”

朱梓心中哀嘆,他本就排名靠後,這祝壽也要有先來後到,那些兄長肯定是要排在他前邊的,等到了他的時候,已經沒什麼新鮮詞能說了。

“兒臣朱椿,有詩一首,以祝父皇!”

老大朱標在朱元璋進奉天殿的時候就已經祝壽了,老二朱樉,老三朱棡,老四朱棣,老五朱橚,老六朱楨,老八朱梓,老九早亡,十子朱檀也是在午門便以獻禮。

輪到了朱椿時,那別說沒有好的祝壽詞了,就是能說的話,能想到的祝壽詞,哪怕是一個字,都被用了七八遍不止了。

畢竟除了這些藩王,那些公主,駙馬都尉,也要搶奪的。

“哦?父皇還不知,你有這般才學?尚會吟詩作賦,念來聽聽!”

霎時間,朱元璋來了興致,陳詞濫調的,聽着也確實無聊,但他又不能駁了這些孩子的面子,該有的程序也必然少不了。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飄雪!”

“望長城內外,懷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白,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惜!”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朱椿站在會場中,也真的是按照趙晨說的,爲了不讓朱元璋認爲,這詩詞是在別的地方學習的,暗暗沉吟,邊走邊說,似乎是看見什麼,便說什麼。

宴會上,朱元璋心下細細琢磨,兩旁的藩王,駙馬,一個個神情沉重的打量着朱椿,這傢伙是把風光,一口氣全都奪取了。

“這首詞,有題名嗎?”

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朱元璋語氣凝重的看着朱椿道。

“有感而發,還請父皇題名!”

朱椿心中一喜,這是老爺子把這首詞看中了。

“嗯,既如此,就叫朝聖吧!”

朱元璋擺了擺手,朱椿竟也不離開,反而是朝着朱元璋躬身作揖道;“秦皇一掃六合,東出函谷,而鯨吞天下,始皇帝東遊至泰山,而封禪!”

“漢武北驅匈奴萬里,封禪於泰山之巔,淮有兩漢餘三百年不受戎狄所擾!”

“兒獻此詞,意舉父皇之功,青史名姓幾行,卻鮮有望項背者,崖山之後,神州陸沉,已達百年,父皇起於草莽,起於布衣。”

“南征北戰,短短一十五載,驅除韃虜,復我華夏,重梳文字,廢除胡服,使神州再現紅裝素裹。”

“北定大都,歷數千載,父皇當先,北伐燕雲,而定大明千秋之基。兒只談,父皇之功,再造華夏,正我衣冠!一掃唐末以來,我中原與草原之頹勢。”

“收回北方屏障,丟失四百年之燕雲諸州。功在當代,更在千秋!”

“請父皇降旨欽天監,擇良辰吉日,泰山之巔,封禪天下!”

朱椿邁步向前,單膝跪地,雙手向前高高舉起,慷慨激昂!

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面色沉重,聽自己兒子在這裡給自己歌功頌德,而且說的每一句話,就好像說到他心坎裡了。

只是泰山封禪這件事情,朱元璋不是沒想過,以他的功績,泰山封禪是完全可以的,起於布衣草莽,提三尺劍,而立不世之功。

短短十五年,開創了一個傳承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給那快要嚥氣的華夏文明,強行續命一波。

“兒請父皇,封禪泰山,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兒請父皇,封禪泰山,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忽然間,兩旁的衆人紛紛向前一步,以衆藩王爲首,齊齊跪拜,請朱元璋去泰山封禪。

泰山,五嶽之首,是華夏大地的神山,泰山府君更是最古老的神明之一,地位超然,當然,泰山封禪這個事情,還是從秦始皇開始的。

也是秦始皇的封禪事蹟,把本就傲視五嶽的泰山,再拔了一個高。

“臣請陛下,封禪泰山!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這個時候,不單單是藩王,公主,駙馬,便是聽到消息的其他文武,亦是同步而來,跪在了石階下邊,聲音洪亮,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朱椿心中大喜,到了這一步,事情就算成了,無論其他人送的東西再如何的好,朱元璋記着的,也是朱椿這個好大兒。

而其他藩王勳貴們,不能做先驅者,卻也不甘落於人後。

在這個時代,不,準確的說,從李世民之後,一直到如今,功績足夠封禪泰山的,也只有朱元璋一人了。

可李世民功績雖高,但畢竟一不是開國之君,二,他得位有問題。

“封禪泰山之事,休要再提!”

朱元璋臉色一黑,冷聲呵斥道!

這在千古以來,被明君聖主奉爲自己功績證明的泰山,封禪大典,竟然被朱元璋,直接拒絕了?

他難道真的是聖人?不想彰顯自己的功績?

第一百一十九章:武英殿(終)第一百六十六章:縣令求見。第一百九十七章:宮外孕第一百七十章:行文衙門。第三十二章:細鹽,細鹽,又是細鹽!第一百六十八章:查就要查個徹底。第一百七十一章:百戰老兵,孤苦無依。第九十九章:留宿國公府!第一百二十一章:多嘴的丫鬟第三十五章:南下?北上?第一百九十七章:宮外孕第一百五十五章:一波三折第五十一章:一萬瓦的大燈泡!第一百五十五章:一波三折第一百七十六章:喪心病狂的地方官第一百五十四章:下轎!第一百八十四章:身孕第二百五十五章:去南京解釋!第二百四十一章:常升第二百三十章:朱標的領悟第六十七章:布行東家的宴請第九章:算命測字!第二百二十九章:特區之說第九十三章:四不像,麒麟!第一百七十七章:周知府到訪第一百九十章:常州城的楊村第七十六章:吃兔頭?第五章:老太公的人品!第四十五章:徐四公子第七十五章:金鐘罩,鐵布衫?第二百二十章:私心第五十九章:朱標到訪第二百四十五章:扒了重建第二百五十一章:外表都是假象!第一百九十七章:宮外孕第四十二章:京城!第一百八十一章:周王大駕第一百二十章:非做不可!第一百五十三章:迎親,送親!第一百一十一章:又是被打的一天!第二百四十八章:鄧氏的心思第六十章:野心第一百三十七章:白蓮教的生存之道!第八十六章:面聖第二百二十四章:上元節之約第一百七十八章: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二百四十六章:皇城方位第二百一十四章:治國三,開海!第一百二十二章:扒開頭蓋骨!第二百二十七章:師兄受死第一百四十九章:長兄如父第一百五十五章:一波三折第一百四十六章:萬壽節(八)第二百三十六章:福伯第二百一十八章:新年奉茶第五十章:被胖揍的徐四公子!第一百三十一章:三進宮!第二百三十二章:李成桂的條件第一百二十一章:多嘴的丫鬟第一百五十二章:不睡覺真的會死人!第一百章:糊塗的藍玉第八十九章:永安布行(上)第二百三十九章: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四十六章:徐增壽有顆財迷心!第二十章:對賭協議!第二百一十二章:策問第七十六章:吃兔頭?第九章:算命測字!第一百二十九章:作坊被充公?第二百一十六章:徐妙錦再登門第九十七章:殿下駕到第六十三章:欺我徐家無人乎?第二百五十五章:去南京解釋!第五十章:被胖揍的徐四公子!第一百一十六章:召見!第六十五章:朱標問診!第三十九章:活埋第一百零六章:價格戰!第八十三章:東家要收我第九十六章:燕王初露崢嶸第八十一章:拒絕,義女?第二百零四章:信口胡謅第六十六章:肥胖症和心肌梗塞第二百一十四章:治國三,開海!第四十三章:狩獵時刻!第二百二十一章:不見棺材不掉淚。第四十章:出逃第一百六十四章:接頭成功!第二百一十四章:治國三,開海!第六十五章:朱標問診!第一百二十二章:扒開頭蓋骨!第十一章:災星?第二百四十九章:你個懦夫第九十四章:虎父自古無犬女第三十四章:殺人越獄!第七十章:他是奴籍?第一百四十章:萬壽節(二)第十章:貪慾不足!第二十一章:晝夜不停第二百一十六章:徐妙錦再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