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72章 乾旱堅信當掘井(第三更)

第72章 乾旱堅信當掘井(第三更)

兩個人見到太子的時候,朱標剛上完一堂課。

聽傳報的人說二人有重要事情,朱標不敢耽擱,叫過去詢問。

“殿下,信。”朱太三掏出來帶漆封的信,雙手遞上去。

朱標一愣,隨即趕忙接到手,先仔細查看信的信封和漆印,拿出同樣的印章往上放,確實是給下丘村的那個。

旁邊有人點燃蠟燭,朱標把漆封在上面烤一烤,拆開信,從中取出來一張紙條,就是紙條。

他盯着字條上的字看,眼睛變大,上面寫:明年,即洪武四年,陝西、河南、山西及直隸常州、臨濠、北平、河間、永平旱。

他的手在顫抖,嚥了下口水,深呼吸,十幾息過去,他穩定下來。

不急,明年,不是馬上哪裡要地動,明年爲何有這麼多的地方乾旱?都是種小麥的地方。

“殿下,還有這個。”朱太四遞書和題本,他很好奇紙條上寫了什麼,偏不敢去瞅。

朱標把紙條重新裝回信封,揣懷裡,再看題本。

題本中的內容便是書的用處,怎樣養好牲畜,牲畜都得什麼病,提前預防手段及病了如何醫治。

縣中已經抄了一份,送去府城,寧國府估計很快要開始派人到村子和市場教。

朱標放下題本,再看書,獸醫治療。

他想起來三黃加白散,翻書,有目錄,對應同樣的病症,翻到那一頁,果然有此方。

“傳世珍寶啊!此書將使我大明每年少死無數牲畜,加上青貯,即便北方冬日草枯,亦能使牛羊不掉膘。”

朱標評價一番,把東西帶上,準備去找找父皇,走出幾步,他停下:“有吃的嗎?”

“回殿下,有,老鴨湯和饅頭,一百份,好吃!”朱太三說着吧嗒下嘴兒。

“好,分一分,剩下的送進後宮。”

朱標沒想着再給手下吃,你們在村子已經吃過了。

何況你們平時在村子,保證沒少吃,今天中午吃點別的飯菜吧!

……

朱標見到馬皇后時朱元璋還未下班,今天船速度快,用了專門的快驛旗幟。

其他的船隻看到後能主動避讓的必須避讓,不能主動避讓的儘量保持位置別動,讓快驛船隻好判斷。

此時江上與入江的河上船隻多,秋收後交田賦,眼見年末,運東西到南京賣。

“標兒來了,學習辛苦啊!”馬皇后看到大兒子高興。

“學習不苦,娘,村子送來了老鴨湯和饅頭,還有一本管牲畜的醫書,以及明年多地乾旱的漆封信。”

朱標把題本、醫書、信放到桌子上,老鴨湯需要加熱,用砂鍋盛放的,砂鍋還是宮裡所送。

村子一送菜,有時帶器皿,朱元璋怕村子不夠用,村子還要四處去買,乾脆送,宮裡的餐具好。

馬皇后沒管老鴨湯和醫書,先拿信,抽出來看:“就一張紙條?咋這麼多的地方旱?老天爺不開眼啊!”

她根本沒去懷疑紙條上所寫的事情是否是真的,下丘村去年風調雨順時打井,與其他村子言說乾旱。

今年果然旱,重八都到郊區祭壇踩七星步去了。

顯然高人會看天象,比欽天監的厲害很多。

“孩兒不知該如何應對,那邊多種冬小麥,明年乾旱,春夏歉收,打井能否來得及?”

朱標苦惱,知道明年乾旱,怎麼辦?下丘村打四口井,村民聽話。

換成其他地方的人,告訴他們要旱,他們不信,等真旱了一切又晚了。

“我拿黃瓜和雞蛋炒個菜,你父皇喜歡上陳醋蘿蔔皮了,拌一個。”

馬皇后一時間想不出好主意,乾脆先把菜做了,今天省事了,要不還得再炒兩個菜。

除非實在累了,才讓光祿寺的來做,他們做的哪有自己做的好?重八愛吃自己做的。

等砂鍋裡的老鴨湯熱好,朱元璋到家,馬皇后幫忙換衣服。

“路上聽說了,下丘村送來老鴨湯和饅頭。妹子,有煩心事?”

朱元璋笑呵呵說着,突然發現自己婆娘皺眉頭,再看站在那裡的大兒子,同樣一臉愁容。

馬皇后服侍他洗完手,在桌子旁坐下,才說道:“那人來信了,上漆封,在這。”

“出什麼大事了?”朱元璋也不笑了,拿過信看,一張紙條,看完他閉上眼睛。

過一會兒他睜眼:“打井,衙門組織人手打井,把欽天監的監正蘇日那木喊來,嗯!吃完飯的,不怕!”

朱元璋說的蘇日那木是回回人,今年他走七星步之前的欽天監叫回回司天監。

之前的朝代相關位置也有回回人,他們的天文好,有回回曆。

乾旱了,回回司天監一點忙沒幫上,結果他走完步的第十三天就把回回司天監改成欽天監,監正換成現在這個。

砂鍋的蓋一打開,香氣冒出來,朱元璋聞聞:“比光祿寺的香,那人也是個好吃的,下丘村的饅頭瞧着怎麼比宮裡的白?”

馬皇后忍不住笑了,其實饅頭差不多的,宮裡的麪粉白着呢,重八就是覺得人家村子的好。

一頓飯大家高興地吃完,欽天監的蘇日那木被喊來,行過禮,就聽陛下問:“明年哪裡有乾旱?”

蘇日那木:“……”

這上哪看去?若問明天有沒有雨,還能憑經驗看看雲和風什麼的猜猜,直接問明年乾旱,誰能知道?

“臣,不知。”蘇日那木說實話。

“你回欽天監問問其他人,若有知曉者,重賞。”朱元璋也不爲難對方,讓其回去找找人。

蘇日那木帶着一肚子疑問回欽天監,告訴自己的手下們這個消息,誰能看出來,陛下給好處。

衆人聽完立即拋之腦後,這賞拿不到,當我們是神仙?有那本事,我能在這呆着?

……

下丘村中,朱聞天沒那麼大的煩惱,他跟着里長爲李知縣等人送行,送到村口。

李知縣要回去了,回到縣城拿別人抄完的書,再去除了下丘村之外的二十一個村子。

村子裡養牲口,他得上門教,教簡單的、常見的。

其他的只能等村民的牲畜生病後對不上症狀,或難以判斷,到縣衙門找人問。

村民基本上不識字,想讓他們把整本書背下來可難嘍!

官員們趕兩輛車走,車上是村子給的禮物,吃食、香皂、肥皂,還有冬天乾冷時用來抹嘴脣和手的甘油。

(本章完)

160.第160章 相處穩定官亦定(第五更)893.第887章 水路轉折重疏浚第900章 浮橋留名蒲津渡第1083章 缺水無爭待冊來394.第393章 稱呼立知爲何村(第五更)48.第48章 各類比較幾多爭(第一更)第954章 蒼天可撐時芒種141.第141章 宮中輔助基層造(第一更)219.第219章 好物定價莫言貴(第三更)第1097章 拆房造車木料足426.第425章 所見之物咱皆要(第二更)第941章 無米之炊禍中福第1092章 無盡失落人來徐第480章 國之信譽不可奪(第二更)第530章 及時改變不道晚(第二更)第612章 遏制腐敗鬥爭忙205.第205章 就業幾百良善許(第二更 月票支224.第224章 新武轉輪又新車(第二更 訂閱896.第890章 安全之感燈光暈88.第88章 月圓燈明民間事(第一更)第438章 赴宴喝湯受折磨(第五更)804.第798章 電影動畫難度極272.第270章 養育不圖人茫然(第六更 月票謝353.第350章 藥材可種送土地(第一更)第470章 喜悅一託青色連(第二更)266.長相思733.第728章 看是閒趣事如琢840.第834章 清明螺香鐵網抓第4章 多番計劃來日長第593章 預案有備夜市華(第二更)第977章 非屬爭利糧無憂第899章 最愛平原有好物746.第741章 豐收歸來技欲學第677章 生活如舊養人手400.第399章 誘敵不成局面亂(第一更)886.第880章 輿論宣傳智商換第442章 規模技術方得利(第四更)285.第283章 王府街名古來尋(第一更 月票895.第889章 收入比京多笑顏第522章 箱子再開不遠路(第四更)第1008章 正常陳述無他意883.第877章 錢後民先故鄉情第566章 中途補給盼未來(第一更)第931章 明日之食黃金衣第937章 現場安排篾匠難第1138章 放鬆緊張真情義106.第106章 全面提升若委培(第一更)348.第345章 隨手繪圖才華展(第二更)第530章 及時改變不道晚(第二更)第545章 肩挑重擔傳聞誤(第三更)第569章 享福舒適雕刻易(第四更)349.第346章 古今未見江山圖(第三更)第971章 震撼不止明精銳第1065章 重賞必得假爲真第595章 多收雞蛋看窯洞421.第420章 滿月爲賀待禮陳(第二更)第975章 地位使然罐頭語102.第102章 瞞天過海布此局(第二更)第634章 歡笑曾憶戰爭痛209.第209章 大棚物出心留痕(第六更)第639章 蓋樓賺錢要出巡第1139章 最是難改在奢華第522章 箱子再開不遠路(第四更)410.第409章 果然簡單新物知(第一更)379.第378章 人性難透深如海(第六更)第1057章 農戶吃肉因善良411.第410章 天涯海角在此時(第二更)第928章 產地歷史今何同第1031章 商業私開奢靡苦389.第388章 天下朝中難無瑕(第五更)第646章 貨幣推廣朝代聊第534章 統治認可心愈濃(第一更)第671章 挑釁難爲復暈倒78.第78章 倒黴官員生病多(第三更)279.第277章 安心微服藏深處(第一更 月票謝第1026章 代理欲用熟果堆第1146章 火炕不溫文書記885.第879章 資金傾斜地方建234.第234章 年前好菜時務問(第六更)第696章 商人逐利政治覺77.第77章 自述症狀藥湯上(第二更)276.第274章 積蓄太多欲清庫(第四更 月票謝391.第390章 也作私訪今夜幽(第二更)326.第323章 飲食爲重術爲專(第五更)第589章 人心算計求得閒(第三更)第1004章 生產輔助把線牽373.第370章 和平爲主急徵召(第三更)第1105章 對岸信號燃烽火第455章 麻雀肉香後宮念(第二更)243.第243章 曾經天才有人掛(第四更)221.第221章 紙幣發行信譽畏(第五更 月票)第454章 健康難得思路活(第一更)第31章 無憂無慮待明年(第二更)760.第754章 建港練兵逐步轉第1146章 火炕不溫文書記72.第72章 乾旱堅信當掘井(第三更)773.第767章 除礁成功玩具多第907章 諸事皆通如此做第561章 理解有誤待傳信(第四更)第1085章 回款簡單稅務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