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劍指南海

當知道自己最大的倚仗已經不存在後,孔胤植立刻變得無比聽話,只要皇帝不把自己從孔家家主的位子上弄下來,那麼所有的田地都賣給朝廷也是沒有問題的。

楊漣道:“這兩千頃,是太祖用來供奉夫子的,祭祀所需,漣不敢剝奪。但其它田地,朝廷便都收回了。只是這賣田所得,需要分幾年給孔府,不過會給利息的。這一點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

孔胤植笑道:“這個當然沒有問題,至於利息什麼的,就不用給了吧,算是我孔家孝敬皇上的。”

楊漣笑道:“錢是一定要給的,利息也是要給你的,這一點你可以放心。至於你要孝敬皇上,那是你的事,農部不管這種事,我們只管田地水利。”

楊漣告辭後,來到曲阜縣衙。縣令在門口迎接,楊漣進了衙門,大家坐下來後道:“麻煩縣令將縣裡官吏衙役都召集起來,本尚書要徵用他們。”

衆人召集來後,楊漣道:“這次的事,是農部第一次徵用非農部人員。醜話先說在前面。如果有人想要陽奉陰違的,想和農部作對的,那最好是先看看自己的脖子是不是刀砍不斷。本官找吳指揮使借了二十名錦衣衛,便是專門對付這種人的。”

衆人悚然,都說道:“但憑尚書大人吩咐。”

這是楊漣遇到的最多的一次田地再分配,事情非常繁複,先要把農民分成有田無田兩類,然後田地也要根據肥沃程度分等,再根據田等制定價格,貸款時長。

而朱由校要求將所有田地重新平整,在田地間留下足夠寬的道路。雖然楊漣不明白爲什麼要這麼做,但至少這樣的田地因爲整齊看起來很舒服,而且實際上損失的田地面積並不是很多。

因爲是農閒時間,大量的本地農民被組織起來開始平整孔府讓出的田地,而楊漣從附近的州縣也招募了大量的民工,將曲阜的田地整理得井井有條。

因爲孔府的賣地錢現在不需要給,所以楊漣很容易就與農民們簽訂了賣地協議。耕者有其田運動中賣出的田地有極長的禁賣期,而且在同等條件下朝廷有優先收購權,這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田地集中到少數人手中。

而農業合作社一口氣在曲阜開了四家分社,而從宣府鎮孫承宗處送來了大量的牛,當然不是用來殺牛吃肉的,這大大地緩解了耕地用牛的窘迫情況。

十一月,聖旨終於下來了。孔胤植被封爲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在聖旨中對以後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的選拔方法作了說明,當然,這是在孔胤植不能擔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以後的事了。

孔胤植雖然被裭奪了衍聖公,但他已經很滿足了,他現在的首要任務是要保養好身體,如果有一天自己身體不行了,那就連這個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都當不成了,那是可不用皇帝動手,自然有往日的仇人會來找自己的麻煩。

對於這件事,週報上只是登載了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挑選法,在讀者來信中,倒是有很多人對此持反對意見,認爲此職應該由孔府嫡長子繼承,當然也有支持的,認爲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這一職務,應該選擇賢者擔任,如果只按嫡長子繼承製而指定,則失去了祭祀的意義。

當然,這事引起的爭議倒是不大引人注意,因爲南海經略已經開始搞事了。

黃克纘收到孫承宗發來的兩個葡萄牙人的聯繫方式後,立即派人聯繫他們。經過一番交談後,黃克纘決定聯絡葡萄牙人來攻擊西班牙人。

1580年,葡萄牙阿維斯家斷絕,腓力二世(葡萄牙的腓力一世)在伊比利聯盟成立時,承諾在西班牙宮廷優遇葡萄牙貴族、保持葡萄牙獨自的法律、通貨、政府。里斯本繼續爲王國的首都。但是,腓力三世(葡萄牙的腓力二世)時代,縮小構成西班牙帝國的加泰羅尼亞、亞拉岡、納瓦拉、葡萄牙的自治權,強化中央集權。

西班牙人提高了對葡萄牙商人的稅率,大量的實權崗位被來自西班牙的貴族佔據。這引起了大量的葡萄牙人的不滿,他們把希望寄託在塞巴斯蒂昂的合法繼承人布拉幹薩公爵身上,而這兩個人就是布拉幹薩公爵的親信,他們在世界各地尋找葡萄牙人的支持者,準備發動驅逐西班牙人的戰爭。

面對這種情況,黃克纘當然非常高興。葡萄牙人在東南亞只有現在一塊殖民地,就是馬來羣島的地問島(東帝汶),其它如馬六甲印尼等地則爲西班牙和荷蘭人佔據。雙方協定,先攻擊西班牙佔據的呂宋,具體目標便是馬尼拉。

葡萄牙人從澳門出動了二十艘船,先來到大員與明軍匯合。而明軍共出動了船隻一百八十艘,其中有福船十艘,於十一月十二日從大員出發,兵發馬尼拉。

明軍士兵分兩部分,海軍共七千人,陸軍共一萬人,海軍統領是陳厚甫,陸軍則是由桂率真任師長的大明皇家海軍陸戰隊。

在葡萄牙人的帶領下,大軍到達了馬尼拉外海。這時西班牙人大驚,派遣使者前來詢問。

陳厚甫接見了使者。使者通過舌人(翻譯)問道:“大明軍隊前往馬尼拉,是要幹什麼呀?”

陳厚甫沉着臉道:“萬曆三十一年和萬曆三十七年的事你們忘記了嗎?”

萬曆三十一年,大明朝廷派人前往呂宋機易山勘礦(因爲呂宋是大明屬國),西班牙人這時已經佔領了呂宋,認爲大明將要對西班牙人開戰,於是以高價盡收鐵器,華人貪利,使得家無寸鐵,西班牙人便命錄華人姓名,集中在一起,三百人進一個院子,分批屠殺,共殺了兩萬五千多人。萬曆三十七年,西班牙人又因華商抗議商稅過重,再一次舉起屠刀,又殺了兩萬多華人。使者一聽,就明白了大明出兵的原因或者說是藉口了。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兩百四十二章 林丹汗的決定第六十四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二)第三百零五章 對宗教的管理第兩百五十六章 修鐵路的人有了第二十六章 搞定東江第兩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十五章 年前雜事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兩百四十五章 林丹汗的和平第五章體育鍛煉第三百零六章 圍攻府衙第十七章 大婚第八章 一邊倒的戰事第八十九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查稅(十)第十七章 由之知之第兩百六十七章 賊不走空第兩百八十五章 血戰東枝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軍隊修鐵路第二十五章 廷推與五年計劃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兒島第五十三章 東林分裂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十六章礦稅之議第一百七十八章 查稅(四)第三百二十章 聯軍第十五章 賞燈賞月賞寶珠第兩百四十九章 僱傭軍的組成第十三章 寶珠的禮物第三十二章 經撫之爭第兩百六十四章 牧羊行動之費奇米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三十五章 講武堂第一百零八章德川家光的決定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七十一章談判(二)第一百零八章德川家光的決定第十七章 游擊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苑遇刺第十八章 再驅東林第兩百零八章 收復河套(十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窮得有道理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搶佔雲陽堡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二十五章 廷推與五年計劃第兩百四十七章 林丹汗歸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安堡之戰第一百八十章 查稅(六)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七十七章遼東大敗第一百四十六章 湯九州第六十七章南海有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訪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條件投降第兩百章 收復河套(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再起戰端第兩百五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的僱傭軍第兩百三十六章 《忠貞大將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歐洲亂象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崗學堂調查第三十二章 經撫之爭第一百一十章 中體西用第兩百二十六章 《兒童保護法》(下)第兩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礦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薩克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區第三十九章 交稅光榮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與教育第五十四章 刑罰世輕世重第兩百三十七章 戲劇的宣傳作用第一百一十七章 皇太極之死第五章 坐着上朝(謝謝第一盟主朕躬欽處軍國事,特意爲盟主加更!)第三十五章 講武堂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六章科學實驗第七十章 安南(五)第六十九章 範永鬥第兩百零四章 收復河套(九)第兩百四十八章 對蒙古策略第七十一章再見故人(爲第一堂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呂宋和蝦夷第三百一十七章 說服察哈爾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團歸來第兩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動之漠南蒙古第兩百零四章 收復河套(九)第兩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一百零八章德川家光的決定第一百零五章備戰第十二章讀書可以明理第一百八十一章 查稅(七)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戰託木斯克第八十六章太子第兩百六十七章 賊不走空第九十四章 老奴之死第四十九章 造幣機來了第十五章 賞燈賞月賞寶珠第六十章 秦軍第七十章 安南(五)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