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內

孫傳庭道:“那麼如果派一支軍隊過去,軍隊所需可否在當地解決?我軍士兵能否適應當地天氣,這些顏將軍可否考慮過?”

顏思齊道:“如果駐軍三千全部自產,則需要三千民夫隨行,方可解決軍隊所需糧草。但如果不用民夫,在當地收取,則至少可以供應五千人糧草。周同金說過,大明駐軍在精不在多,兩千人駐紮奴爾干城,便可威懾各部落,而部落之兵若大明一呼,則至少可得兩萬之衆,且自帶糧草兵器。”

孫傳庭問道:“若部落反叛,則兩千兵又做得甚用?”

顏思齊道:“所以還應該在苦夷島駐紮一支海軍,隨時可以支援奴爾干城。而且只要沒有外力介入,本地人反叛可能極小。即使是反叛,兩千精兵據城而守,至少可以面對兩萬人的進攻,海軍一來,立即可平。”

朱由校這時插問道:“如果有外力介入,比如說北方國家入侵呢?”

顏思齊奇道:“北方國家入侵?聽他們說,北方荒野,沒有人煙。”

朱由校沉聲道:“北方有一國,名爲羅剎國。此國人兇殘至極,不得不防。”

這時盧象升插話道:“陛下,臣倒是覺得,如果真有兇殘的羅剎人入侵,當地人心必向着大明。到時聯絡各部落一起抵禦,我近衛軍願直搗敵都,滅其國,擒其王呈獻於陛下。”

朱由校搖搖頭道:“滅其國,擒其王,朕也想呀,可是彼國極大,難呀。”

盧象升道:“正因爲難,所以其功績才足以獻於太廟,陛下開疆拓土之功才能直追於太祖成祖。”

朱由校沉思起來,當年歷史沒有學好呀,這俄羅斯面積好象是一千七百萬平方公里,慢着,好象是彼得一世纔開始擴張的,彼得一世是在十八世紀,這時候的俄羅斯並沒有那麼大。而且俄羅斯人好象並不多,至少不會比中國人多。

自己是不是把後世的俄羅斯代入到現在了,清朝時不是中國還和俄羅斯簽訂了相對平等的《璦琿條約》嗎?那說明俄羅斯並不是很厲害呀?韋小寶都打得過俄羅斯,沒理由自己一個穿越者竟然打不過呀。

這時他醒過神來,見衆人都在看着他,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道:“是朕想得太多了,那麼看來顏將軍和盧學士都是支持收復東方領土的了?”

顏思齊點了點頭,盧象升道:“既然只需要兩千陸軍和一支海軍,就可以控制這麼大的地方,臣覺得完全可行。”

孫傳庭也點了點頭道:“大明南方人口綢密,如果奴爾干城周圍有大片土地可爲良田,倒是可以試着移民。”

朱由校喜道:“那孫卿是同意收復東方領土了?”

孫傳庭道:“既然對大明有利,那臣當然會支持。”

朱由校沉吟道:“南方,南方,這裡的人戀鄉嚴重,寧願一大羣人擠在一小塊地方里,也不願意去栽種免稅的土地,要他們移民可真是難呀。”

孫傳庭猶豫了一下道:“陛下,臣曾經與廠公談過此事,廠公的意思是當地官府不力,不但不宣傳,反而進行反宣傳。”

朱由校嘆了一口氣道:“這個朕知道,這個沒有辦法,只能慢慢來。其實如果南方的人口移民一半,朕可以佔領整個西伯利亞。”

這時盧象升插話道:“陛下,臣是武將,本來不應該插話。只是臣覺得,現在不是有吏員學堂嗎?朝廷將規模擴大,找個時間,將不聽話的官員一起換掉,我看他們還怎麼折騰。我們在外面擴張,如果國內不穩,那可不行。”

朱由校道:“嘯天的意思朕明白,攘外必先安內,這道理大家都知道。朕也曾經想過這事,只是你知道,現在吏員學堂裡的學員,大多數還是南方的,到時換來換去,還不是一個樣。而且南方不能亂,一亂則牽動全國。所以朕想先在海外開拓,解決大明的糧食問題,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那時南方再亂,不過兩省之地,朕還負擔得下。”

盧象升道:“陛下,臣也是南直隸之人,但臣心中只有皇上,並無地域之分。”

朱由校道:“嘯天之忠,朕當然深知,南京浙江兩地,受東林影響頗深。而朕與東林人之間恩怨太過複雜,東林人深恨朕,所以難呀。”

盧象升卻道:“陛下,葉次輔出自東林,楊尚書出自東林,左侍郎亦出自東林,這些人並未深恨陛下。臣長於常州,此地受東林影響極重,但臣與臣家中,從未對陛下有何微詞。陛下是不是把事情想得過於嚴重了呢?”

朱由校喃喃道:“是朕想得太嚴重了嗎?”其實類似的話魏忠賢也講過,孫傳庭也講過,但現在由盧象升講出來,卻又有些不同。一來盧象升本來是江南人,二來朱由校因爲朱嘯天的關係,其實內心深處更信任盧象升。

顏思齊先聽他們說南方人,不知道怎麼回事,自己也是南方人,心裡有些不安。後來才明白南方人只指南京和浙江,才舒了一口氣。

盧象升回道:“陛下,臣覺得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絕大多數人都是會聽從皇上的,一黨一派,又如何敢與天子對抗?若如此,則天下共擊之。”

顏思齊終於找到機會表忠心了:“敢對抗天子者,天下共擊之!”

其他將領自然不甘落後,一起叫道:“敢對抗天子者,天下共擊之!”

滿桂更是跨前一步,敬了一個軍禮道:“請大元帥下令,近衛軍中將滿桂願將南方叛逆擒來。”

朱由校擺了擺手道:“也不能說叛逆,只是與朕的理念不合,本來這是正常的。只是現在這時候,有礙於大明的發展,所以朕不能容忍。既然大家都認爲大多數南方人都是擁護朕的,那朕就先安內,明日朕將下旨徹查南方抗稅之事,就從這件事開始,引出他們背後的勢力,然後一擊斃命。”

各種求,謝謝支持!這些天在外面陪家人旅遊,我會盡量正常更新。如果沒有時間更新,請見諒!

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兩百二十五章 《兒童保護法》(上)第六十八章商量對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結局(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們只是孩子呀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崗學堂調查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復河套(一)第二十七章 初到遼東第一百五十四章 再敗西班牙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準備戰鬥第五十四章 刑罰世輕世重第二十九章 鉛筆第三章 大餅第十一章碧雲寺遊記第兩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六十六章 玻璃鏡子第兩百六十六章 牧羊行動之漠南蒙古第八十三章初戰平戶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復河套(二)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十章 減租行動在繼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殺皇太極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後繼地貪污第二十章 遼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查稅(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與分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與分家第八十八修鐵路和製造流民第三百三十三章 窮得有道理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一百章 多鐸進京第一百四十二章 實地考察第兩百七十七章 北大年的漢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也不能凌駕法律之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查稅(三)第兩百零一章 收復河套(六)第兩百五十二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兩百四十二章 林丹汗的決定第二十七章 初到遼東第四十九章近衛軍的初次失利第兩百九十二章 金礦拍賣第三十七章 請陛下重收礦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二十七章 初到遼東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煥再次出場第十二章 攻山第兩百二十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上)第十六章 建奴求和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八十八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二)第兩百五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的僱傭軍第十二章讀書可以明理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一百五十五章 呂宋和蝦夷第二十九遷安鐵礦第三百三十七章 錘子和釘子第兩百四十二章 林丹汗的決定第兩百六十七章 賊不走空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安堡之戰第七章 清京營第五十四章 初到延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湯九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林人不得報考大學堂第四十七章蘇州抗稅(三)第三十八章楊嗣昌的後勤策略第二十七章 初到遼東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區第八章 進展第兩百七十一章 軍事安排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行修路的想法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將軍曹文詔第兩百零二章 收復河套(七)第兩百六十七章 賊不走空第三十一章 遼東局勢第五章 哭太廟第兩百八十五章 血戰東枝第六十四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八十一章朝鮮政變第一百四十一章 議院(上)第兩百六十章 林丹汗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覺華島之戰(下)第兩百八十四章 夜戰驚魂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搶佔雲陽堡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五十一章 大明皇家銀行(一)第一百零九章德川兄弟第兩百五十五章 羅剎並不可怕第兩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學(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蝦夷和苦夷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兩百四十一章 漢蒙聯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學基金會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兩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呂宋的反華運動第兩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學(二)第兩百九十六章 準備發行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