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稅(一)

天啓六年七月,朱由校命內閣推選稅務署長。原來的稅務署長是由戶部尚書畢自嚴兼任的,但戶部任務繁多,畢自嚴向皇帝提出自己年老體弱,擔負不了如此繁重的工作,希望能將稅務署長一職交給其它年輕的官員。

內閣經過推選後,李明睿被任命爲稅務署副署長,負責稅務署的日常工作,畢自嚴還是掛名這個署長。這是因爲一來李明睿資歷淺,擔心壓不住陣,二來稅務署是戶部極其重要的部門,是戶部進項中最大的一部分,而很多官員都希望將稅務署從戶部中獨立出來,朱由校此舉便是表示,稅務署暫時是不可能從戶部中獨立出來的。

李明睿是天啓二年同進士出身,以他的功名能夠在四年之後坐到稅務署副署長的高位,更讓官員們看清了皇帝用人的不拘一格之處。李明睿的優點便在於做事認真,而且見事清明,之前爲左中允時便得到了徐光啓和孫傳庭等人的欣賞。

而在李明睿任稅務署副署長的同時,魏忠賢將駱思恭與駱養性找來。在東廠的明堂內,魏忠賢讓兩駱坐下,駱思恭謙讓了一會,便坐了下來。駱養性則死活不坐,只願意站在他老子後面。

魏忠賢也不管他,笑道:“今日請兩位指揮使前來,是有一件大事要辦。”

駱思恭連忙站起來道:“廠公儘管吩咐,不敢當請字。”

魏忠賢笑道:“坐着坐着。南方的稅收一直以來不盡如人意,這個駱指揮使是知道的。但他們自從方正化等人大殺一通後,並不公然抗稅,而是與當地官府勾結,大量地偷稅漏稅,其中最爲嚴重的便是南直隸和浙江。南直隸一年的商稅,竟然只有北直隸的三成半,而浙江的商稅,竟然比山西還要少。這可能嗎?”

駱思恭道:“山西唯一可以經商的對象不過是蒙古人罷了,而江浙出海所得之利,要遠超山西。廠公,聖上同意我們對江浙下手了嗎?”

魏忠賢道:“聖上以前一直擔心南方不穩,我們廠衛在江浙的行動會被人利用,這是一種求全求穩的想法,可見聖上對江浙的關心。不過後面經過內閣諸位閣老的多方勸說,聖上決定對江浙下手,但要求我們要注意影響,不要搞成大的事件,引起整個南方的不安。”

駱思恭大喜道:“聖上終於肯讓我們動江浙了,太好了。便只有我們廠衛嗎?”

魏忠賢搖搖頭道:“不知爲何,聖上總是覺得我們廠衛在民間風評不好,真是冤枉呀,以前風評不好的是稅監他們,和我們廠衛何干。聖上說,以廠衛爲主,但廉政公署和經濟調查局都要加派觀察員,就是隻看着不幹事的監督員。”

駱思恭眉頭微皺道:“這樣就有些礙手礙腳了。”

這時駱養性插嘴道:“廠公,父親大人,小的倒是覺得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好事。廠衛一心爲了聖上,所做之事無不可對人言,有人在旁邊監督,正好可以有人將廠衛的忠心耿耿報告給聖上,比我們自己說的可要強得多了。”

魏忠賢大笑道:“小駱指揮使看得遠,想得深,這可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呀。”

駱思恭道:“有時走運看到了一星半點,廠公不要太誇讚他。”

魏忠賢道:“廠衛方面,灑家想讓貴公子和孫雲鶴帶隊,一去南直隸,一去浙江。要讓他們明白,南邊也是大明皇帝治下,該收的稅,一分也不能少,曾經偷漏的稅款,也要按着利息給稅務署交上來。曹化淳已經先一步去了南京,先給你們打個前站,小駱指揮使多與他親近一下,不管是誰,官職多高,只要牽涉到此事,都可以給灑家拿下。但記住,聖上說過了的,陷人於罪的事不能幹,只要有實據,怎麼做都可以。”

駱養性道:“廠公,此去只論商稅,不計農稅嗎?”

魏忠賢道:“江南農稅,也是越來越少,聽下面報來,有各種奇怪手段,如飛灑、詭寄、虛冒。此事灑家也已經報與聖上,聖上說,農稅之事,牽連到各種免稅之田,這個要朝廷出律令規定死以後,才能一一清理。這次就先查商稅吧,等商稅查完後,朝廷會頒佈法律,將免稅之田重新定義,到時風波也許會更大,到時要重新丈量田畝,會用到我們廠衛的。”

九月,皇帝下旨,所有行商坐商,均不得免去商稅,各地關卡,負重超過五十斤便必須檢查,無論是商人還是官吏行人,均一視同仁。

其實在以前,皇帝已經下過類似的旨意。這道旨意在北方做得較好,但在南方卻只是旨意而已。官吏們出行自然是不必說,便是隻要有一杆旗子在前,便可以無視各種稅卡,特別是南方的河道關卡,常常可以見到一溜幾條船,掛着同一種旗子,稅吏前去攔船,則說是XX府或者XX縣公務,公然從關卡過去,留下一串狂笑。

皇帝的新旨意並沒有引起南方官吏們的警覺,反而讓大家慨嘆皇帝已經黔驢技窮了,只能再次下旨重申。

九月十三早上,淮安鈔關開關。早就起來準備過關的船主們罵罵咧咧地駕駛着船隻準備過關。淮安鈔關的關主李升金面色鐵青,旁邊站着的淮安鈔關稅務特別局局長劉思成則滿面笑容。兩人迥異的表情讓一些船主感到很是奇怪。

船閘打開,一艘艘船魚貫而入,稅丁一個個地上船清查,然後報道:“王寶記船一隻,船料五百,貨物爲絲綢,共有五千斤。另有瓷器共有碗一千,茶杯五百。”

稅吏將船料與貨物都記載好,然後報出所應繳納稅款,王寶記的東家拿出一張紙片道:“早就已經計算好了,這是大明皇家銀行的支票,密碼是三七九五三,請官家查收並且標明。”

這是大明皇家銀行新開展的業務,商戶將銀錢存入銀行,銀行便按其存款開出要求面額的支票,支票交付給他人後,他人可持支票在銀行取得相應的款項。這種方法不論是銀行還是商戶都很受歡迎,免得提着大量的銀幣到處跑,方便而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五十八 北虜犯延安第三十五 戶部尚書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兩百八十七章 緬甸歸順第七十九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十一章 遼東局勢第十八章 情濃第九十三章 大難來時各自飛第兩百四十章 近攻第四章又遇見你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八章 進展第一百二十一章 穩定軍心第八十四章琉球第四章 移宮案餘波第三百二十九章 哈薩克汗國屈服第兩百三十九章 遠交第一百四十一章 貧窮是萬惡之源第一百七十四章 路通天下(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戰第三十四章 收稅準備第一百二十章 覺華島之戰(上)第兩百五十三章 鎮北城第十五章貪生怕死第一百五十六章 蝦夷島可以成爲農業基地?第四十章遼南有變第九十章初戰薩摩藩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橋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開啓民智第一百零四章談判第一章 沒人把皇帝當回事第兩百七十六章 金洲和渤泥第五章 哭太廟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擊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兩百七十五章 攻下舊港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曆法實施第三百五十九章 再起戰端第八十三章初戰平戶第二十二章遼民安置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四十六章計劃有變,要守海州第十二章讀書可以明理第三百四十章 田間話桑麻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十六章 建奴求和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十七章 幣制改革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苑遇刺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團歸來第七十八章 朱氏昆仲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復河套(一)第兩百七十三章 固始汗稱臣第兩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來第兩百四十九章 僱傭軍的組成第兩百九十二章 金礦拍賣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一百零五章 陰謀第一百八十章 查稅(六)第七十一章再見故人(爲第一堂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第三十七章 請陛下重收礦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一百九十章 拔苗助長的科學研究第十五章 賞燈賞月賞寶珠第一百零三章朝堂議日和第兩百五十三章 鎮北城第七章朱徐再會第兩百一十八章 殷地安(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排臥底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兩百五十九章 鐵路改變生活第十七章 由之知之第十三章 傳教士(一)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四十二章 射向程朱理學的第一炮第兩百九十九 科舉與文化第五十八 北虜犯延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十三章 傳教士(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帝很急第一百一十章簽訂和約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擊第一章 翻身噬主第十章袁崇煥的旅程(爲感謝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一併謝謝各位親的支持!)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思第十二章 挑選軍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袁崇煥再次出場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班牙人投降第兩百四十八章 對蒙古策略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十二章 挑選軍官第十四章 丁憂與奪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學基金會第八十五章 孫得功之死第十章備忘與進展第三十九章 交稅光榮第三百四十章 田間話桑麻第十章備忘與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