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七章 收復河套(十二)

孛兒只斤·額磷臣道:”想要封我爲侯,你們皇帝下封旨意即可,何必搞成這個樣子呢?原來你想讓我脫離蒙古。你覺得我這個黃金家族的後裔,會脫離蒙古嗎?想都不用想。“

周遇吉笑道:”沒有關係,濟農先想着吧。我想濟農的家人中,總會有願意和我們合作的人的。到那個時候,濟農就可以去死了。來人,將他押下去,仔細看管,只要有想逃的意思,立即打死。“

孛兒只斤·孛兒只斤·額磷臣這纔有些慌了,他可是知道,自己的弟弟骨也速一直都覬覦自己濟農的位子(濟農即副汗),如果明人去找他,他一定會立即答應,到那時不僅自己性命不保,自己的兒子妻妾,牧場財物都會成爲骨也速的財產。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堅持根本就沒有了意義。

他便欲開始叫喊願意投降,但想了一起還是沒有作聲。在他想來,自己這個現成的濟成總是要強過骨也速這個臺吉,先矜持一下,明人應該會更看重自己一些。

這時對整個鄂爾多斯部落的清剿已經基本完成,各個貴人都被集中在一座蒙古包內。薛伯陵對周遇吉說道:”額磷臣的三個弟弟,兩個兒子都被抓住了,還有他幾個婆娘,我軍戰鬥中只是輕傷了幾個,共殺死了反抗的蒙古人大約一百人。“

周遇吉點點頭道:”那就好,我們這邊有一百多個兄弟犧牲了,還有三百多人重傷,輕傷的更多。把蒙古人的帳蓬徵集起來給軍醫還不夠用,你們先紮營吧,這裡以後會成爲河套的中心。我們將在這裡駐紮一段時間,等這裡穩定了再向東北而去,打下歸化,我們的第一期目標就算是完成了。“

薛伯陵問道:”要不要把那幾個臺吉提來,看看有沒有願意投降的,如果有的話,額磷臣我們就可以不要了。“

周遇吉道:”來之前總參謀部說最好是額磷臣能夠歸順,如果他堅持不歸順,那就找其它的人也行,先看一看有沒有願意的吧。“

額磷臣的兩個兒子年紀較小,所以周遇吉先將額磷臣的三個弟弟提來道:”我大明皇帝準備在河套地區實行漢蒙共治,需要一個領頭的人,不知道三位臺吉可有興趣?“

三人中年紀最大的骨也速道:”大明將軍,我骨也速願意歸順大明,爲大明守好這河套之地。“他人很精明,知道漢蒙共治裡面前兩個字的排列順序非常重要,所以根本不提合作之類的意思,直接便是願意歸順大明。

周遇吉見他如此知情識趣,點了點頭。另兩位遲了一步,也不願示弱,都表示願意歸順大明。

他們退下後,周遇吉道:“其實如果把他們分開的話,說不定還會好一些。不過這是兵部的事了,我們提個建議上去就行了,決定權在皇上和內閣手中。”

薛伯陵道:“其實最好是全部趕出去,讓他們去自相殘殺就行了,河套內不留蒙古人是最好的。”

王佐民道:“河套有些地方放牧比耕種更適宜,而且皇上不是說吃肉的總比吃糧食的長得更剽悍,以後河套將會成爲我們北伐的根據地,讓蒙古人給我們養牛羊也是好的。”

張藎臣寒聲道:“黃河以南不留牧民,要吃肉我們可以先佔領歸化城,然後以它爲中心來和蒙古人交換或者直接來搶。他們搶了我們這麼多年,我們搶他們有什麼問題。”

周遇吉道:“林丹汗不可能眼睜睜地看着我們奪取河套,所以現在還是要先把這裡的蒙古人的心穩住。我現在擔心的是杜光亭將軍,薛將軍,你部迅速往歸化去,應付可能的蒙古人的攻擊。而張將軍去東邊,在黃河沿岸駐守,以防止察哈爾部來襲。先守好黃河一線,總參謀部說會有援兵,會從水上支援,這個我倒是不大抱希望,黃河行船可不比運河,我們不能把希望寄託在援軍上。”

察哈爾右翼雖然放了明軍過去,但立刻就將明軍前去攻打鄂爾多斯部的消息傳遞到了瓦察爾圖察漢城。林丹汗想不到明軍竟然真的自己去取回河套。他立即派人去宣府質問孫承宗。

孫承宗詫異地對使者說道:“不是大汗讓我們自取河套之地的嗎?現在爲什麼又來質問於我?”

使者討了個沒趣,回報給林丹汗,這時明軍打敗準格爾部落,渡過黃河的消息也已經傳來。林丹汗早已經召集了蒙古各部的首領來商量對策,但對於如何應付此事,各部的首領意見出現了分歧。

科爾沁部人口衆多,駐地在大興安嶺以西,呼倫貝爾以東,科爾沁也分左右翼,左翼是七個萬戶,右翼是六個萬戶,所以素來有二十萬科爾沁的說法。他們曾經與後金走得很近,後金被滅掉後,他們轉而擔心大明會報復,所以一直很積極地向大明靠攏。特別是科爾沁濟農寨桑的女兒被大明封爲長公主,並嫁給滿桂後,科爾沁人已經不大把林丹汗放在眼裡了,寨桑上次便曾向大明表示,可以幫助他們收復河套地區。當然,以科爾沁和河套的距離,這種幫助顯然不可能是出兵助陣,那現在寨桑覺得就到了實現對大明承諾的時候了。

寨桑道:“聽聞大明曾經要求大汗讓鄂爾多斯部讓出河套地區,大汗當時回答的是任其自取,可有此事?”

此言一出,各部汗、濟農、諾延、臺吉哄地亂了起來,鄂爾多斯爲右翼三萬戶之首,林丹汗自統察哈爾萬戶,爲蒙古共主,竟然讓明軍自己去取鄂爾多斯,這種行徑,在他們看來,便是背叛。

林丹汗大窘,當日他不想得罪大明,從而斷了互市之路,所以便對孫承宗去自取。其中是否有對鄂爾多斯不滿的情緒在內,其實是存在疑點的,不過他當然不會承認,於是說道:“當時我只是不想讓明人抓住把柄,所以才推託的,沒有想到明人竟然膽大到這樣的地步,所以才召集大家來共商征討明人之事。”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通天下(二)第六十六章開學演講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勝第六十章 減租遇到了新問題第三十章開平煤礦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擊第兩百四十七章 林丹汗歸降第兩百六十一章 圍剿僱傭軍第兩百六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一章 對袁崇煥的安排第一百三十五章 劍指南海第三百四十三章 移民新規討論第七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兩百七十一章 軍事安排第四十六章 馮夢龍第十章袁崇煥的旅程(爲感謝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一併謝謝各位親的支持!)第六十四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二)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宮內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要微服私訪第七十六章臺灣第六十章 減租遇到了新問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搶佔雲陽堡第二十八章 威武曹文詔第兩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來第兩百九十九 科舉與文化第一百七十八章 查稅(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海第三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二章 初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們只是孩子呀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季攻勢的失敗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也不能凌駕法律之上第兩百五十九章 鐵路改變生活兩百八十六章 東籲局勢第兩百一十四章 收復河套(完)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四十二章 敗奢寅第二章 減租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苑遇刺第一百零二章 避諱之爭第一百零五章備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兩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勢第七十九章 問話熊廷弼(感謝第一護法朕躬欽處軍國事支持)第三十八章 商業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十章備忘與進展第一百五十二章 遠洋艦隊第二十六章 搞定東江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鍋端第兩百二十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稅(一)第四章 上天示警第一百三十四章 截擊第六十九章 安南(四)第四十三章 國文院與講武堂第四十章遼南有變第三十五 戶部尚書第五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萬古長如夜第兩百零一章 收復河套(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班牙人投降第三百三十一章 濟南第四十章遼南有變第兩百一十章 收復河套(十五)第六章 熊廷弼的第一次下臺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三章 噦鸞宮失火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十二章 橡膠與大洋洲第一百零五章 陰謀第十章 練新軍(二)第九十二章 兄弟鬩於牆第三百一十七章 招兵事定第兩百章 收復河套(五)第七十九章 問話熊廷弼(感謝第一護法朕躬欽處軍國事支持)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雞籠第兩百四十三章 對羅剎國的擔憂第六章科學實驗第一百二十一章 覺華島之戰(中)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戰西班牙第十章 練新軍(二)第兩百二十二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下)第九十八章 取瀋陽第十二章讀書可以明理第三章 魯欽的進擊第六十一章抗金援蒙第二十五章 廷推與五年計劃第八十三章 兵圍遼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八十三章 兵圍遼陽第兩百零九章 收復河套(十四)第兩百五十七章 修鐵路的鋼也有了第一百零七章 身體髮膚論第八十八修鐵路和製造流民第八十七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一)第十一章碧雲寺遊記第十三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二十九章 鉛筆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想改變東林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