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高原上的青蛙(求支持)

儘管剛剛過去興乾五年,對於大明而言,似乎帶着些許不祥,從六月郯城地震之後,水災、旱災就先後在中原大地上接連出現,幾百萬百姓的賑濟,不僅給大明的財政帶來的壓力,而隨後的災民安置等一系列的開支,都壓的朝廷喘不過氣來。可即便是如此,在這一年經過修改的《大明殖民法》還是以朝廷的名義被頒佈了,也就在地震以及水旱災發生後,從歐洲和北美接連傳來了大明於美洲獲得殖民地的消息。

這一消息無疑給處於自然災害中的大明帶來了些許安慰,畢竟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國家能夠開疆拓土,本身就意味着盛世的到來,儘管那些地方遠在數萬裡之外。但是得到那些土地的代價卻是極小。甚至可以說是不值一提的。儘管表面上看起來國人是不喜歡擴張的,但是對於這種近乎於無本生意的擴張,沒有任何人會去拒絕。

也正因如此,朝廷的官員們迅速制定了《資助移民法》等一系列鼓勵移民的法案。面對自然災害,無論大明的官員是否願意,他們第一次真正的把海外,視爲解決問題的辦法,終於第一次,往海外殖民地移民,成爲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然,他們之所以會這麼做,還出於另一種考慮。大明現在所實施的分封制,勢必將會繼續下去。未來那裡的土地很有可能會被分封給皇子。所以勢必有必要加強,儘可能的增加那裡的移民,儘管那裡對於大明來說無異於天涯海角。

沒有人知道,這一年意味着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年必定將會被銘記在了歷史上,讓後人爲之津津樂道。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大明開始了大規模的海外移民,僅僅半年之中,大明就向海外殖民地以及南洋諸夏,移民多達60萬人,這甚至超過了過去數年的總和。

事實上,不僅是大明在各方百計的推動海外移民,南洋諸夏也在千方百計的引進移民,興乾五年只是開始,而興乾六年對於這個時代的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年頭。

這一年,將出正月十五,從南到北一個個港口中,一艘艘商船紛紛駛向浩瀚無際的海洋,船上滿載着來自各地的移民,他們對未來充滿着憧憬,甚至在這些船中,還有數艘是駛往美洲的船隻。幾乎每一天都有無數的人們滿懷希望地離開大明,前往那片未知的世界。

沒有人知道,興乾六年會掀開什麼樣的序幕,但可以肯定的是,從這一年開始一切都改變了!

當一艘艘商船滿載移民駛離大明的時候,遠在大明北方的另一端,在那片曾經給中原文明帶來無數傷痛的蒙古草原上,大雪已經開始消融,枯萎的草原再一次長滿了嫩綠的牧草。當然也開始迎來了來自各地的商人。

然而不同與往年的是,現在的草原上的那些蒙古人生活正在改變,儘管大多數牧民仍然在放牧,但是在草原上已經出現了幾座城市,比如庫倫城,就是草原上最大的城市,這裡不僅僅是蒙古最大的城市,同樣也是其活佛哲布尊丹巴的駐地,三年前,由大明皇帝出資在庫倫爲羅桑丹貝堅贊修建慶寧寺,此後,羅桑丹貝堅贊就常駐於此。按照理藩院與定盟,羅桑丹貝堅贊每年必須向清朝政府進貢八匹白馬和一頭白駱駝,稱爲“九白之貢”以彰顯友誼象徵。

當然,這種“友誼”也表明,蒙古並不是大明的臣屬,他們仍然保持着很大的獨立性,儘管此時,明軍在蒙古草原上設立有相應的堡壘,可是,卻仍然不能改變這一事實。不過似乎雙方都沒有意圖,現在去改變這一點。

大明對於蒙古並沒有實際上的統治,所謂的“商屯”,也不過只是商業性的堡壘,蒙古人之所以會容忍大明軍隊在草原上的存在,更多是的現實利益——草原需要大明的市場,需要向大明出口羊毛。現在大明和蒙古之間的關係與其說是朋友,倒不如說是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成爲了朋友。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種利益驅使下的友誼有時候也是極爲穩固的。

每年到了春天的時候,這些商堡就會熱鬧起來,那些綿羊長了一個冬天的羊毛,開始剪下了,成千上萬噸的羊毛從各個牧區往商堡裡轉移,那些接受大明冊封的汗王、侯爺們,無不是指往着這筆收入,來維持新一年的生活——奢侈的酒池肉林式的生活,生活既是他們所向往的,同樣也是大明刻意帶給他們的,帶給草原的。

相比與過去中原政權對於草原的百般限制,現在大明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不僅不會限制商品的輸入,還會鼓勵他們消費,鼓勵他們過上奢靡的生活。還會主動地幫忙幫助他們擁有過上這種生活所需要的財富。

古人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只要他們願意享受這種生活,只要他們沉迷於這種奢靡的生活之中,就不可能再重新回到過去,那種近乎於風餐露宿的野蠻狀態裡。維持這種狀態,他們甚至願意付出一定的代價。

在這個時候,並沒有人能夠理解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效果。但是效果最終還是慢慢的會體現出來。到了那個時候就沒有任何人可以抗拒。抗拒大明對草原的改變。

現在這一切不過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春天,當商屯的商人們開始用白條收購羊毛的時候,內地的商隊也會趕着大馬車來到這裡,他們會帶來大明最時髦的奢侈品,最奢華的絲綢,所有的一切,都是王公們所渴望的,他們和他們的妃子們,早已經習慣了這種奢侈的生活,所需要的僅僅只是付出一點羊毛。

當然,他們必須要遵守盟約,只有在與大明的盟約下,他們才能得到所需要的一切,否則,等待他們的就將是戰爭。

不過,在大明對喀喇沁部以及科爾沁部等內蒙滿清幫兇近乎毀滅性滅族之戰的威懾下,至少直到現在,喀爾喀部仍然保持着“馴服”,當然,這種“馴服”更多的是受制於現實利益。

草原需要向大明出口羊毛,王公們需要來自大明的商品,需要享受現在這種奢侈的生活。至於在草原上享受最尊貴地位,已經隱隱成爲外蒙古各部的政教領袖的羅桑丹貝堅贊,同樣了也需要大明的支持。

十年前,羅桑丹貝堅贊回蒙古傳法,經過十年的傳法,現在他隱隱成爲外蒙古各部的政教領袖,而此時,這位蒙古的政教領袖,面對大明派來的使節,儘管面上帶着笑容,可是他的心裡卻有些忐忑不安。

“大喇嘛應該看到,今年雖然已經開始了春,可是草原上看上去似乎卻比往年冷清了不少。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偏遠的商堡。就連一向熱鬧非凡的庫倫城今年也是人流稀疏。各地草原市集上的門庭冷落,皆是因爲漢商不敢來此貿易,長此以往,非但不利於大明,更不利於蒙古。”

去年從歐洲回國後,憑藉着使歐的功績,受到陛下的重用,成爲理藩院侍郎的方中德看着羅桑丹貝堅贊這位皇帝陛下賜封的“大喇嘛”時,語氣顯得頗爲尊崇,在大明,理藩院是一個極爲微妙的衙門,既是大明用於“統治”蒙古、朝鮮等藩屬國的最高權力機構,同樣也是管理南洋各宗藩國的最高權力機構,但是對於藩屬和宗藩卻在保持兩種截然不同的對待方式。

畢竟,現在大明還沒有在蒙古建立真正的統治,即便是名義上的統治,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作爲理藩部侍郎的他,之所以進入蒙古,是受札薩克圖汗的請求,在陛下的授意下,來蒙古調停的,當然,他能做的也就是向大喇嘛表示一下,大明的“關切”。如此也就足夠了。

“方侍郎,還請漢商無需擔心安全,草原各汗王必定會保護商隊的安全,而且札薩克圖汗與土謝圖汗之間的矛盾會很快得到化解,大皇帝完全無需擔心草地,更不需要擔心漢商的安全。”

羅桑丹貝堅贊心裡之所以忐忑不安,是因爲擔心大明的大皇帝會不會趁着札薩克圖汗與土謝圖汗察發生衝突爲藉口,染指草原,或許這幾年蒙古因爲羊毛出口對於大明越來越依賴,但是對於未嘗不對大明在蒙古草原上的存在感到憂慮。

或許在草原上只有區區數千漢軍,這些漢人分佈在幾十個城堡之中,他們的作用幾乎是不值一提的。可是那些人的存在,仍然讓人感覺到不安,畢竟鄰居手裡拿着槍在你的家裡住着,本身就容易讓人產生警惕。也正因如此,他纔不希望大明皇帝有理由進入蒙古。其實,非但他不希望,所有的蒙古王公都不希望,當然,他們更不希望與大明的關係變得緊張,畢竟,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經濟上的依附,習慣了現在這種生活。習慣了在冬天裡,在溫暖如春的宮殿之中,享受着人間的榮華富貴,而不是在帳篷裡忍受着冰天雪地的寒風刺骨。

但也僅僅只是如此,或許,他們可以默認明軍駐在商站裡,但是絕不意味着,他們會同意明朝藉口調停蒙古內部的事物,直接插手其中,對於他們來說,或許他們已經適應了現在這種良好的生活狀態,但並不意味着他們願意爲這種生活狀態犧牲自己的權利,甚至自由。

“當然,皇帝陛下相信,在大喇嘛的保護下,漢商的安全必定會得到保證,但是皇帝陛下,希望大喇嘛能夠出面兩位汗王之間的矛盾……”

方中德非常直接的告訴羅桑丹貝堅贊這位哲布尊丹巴,告訴他,大明無意干涉蒙古的內政,直到他說出這句話之後,哲布尊丹巴才總算是長鬆了一口氣。接下來的會面隨着方中德的坦率,而變得的輕鬆起來,在會面結束之後,方中德當然再一次邀請哲布尊丹巴在適當的時候,前往京師給陛下講法。

當然,這一切都僅僅是禮貌而已經,在離開了哲布尊丹巴的寺院之後,在往城外的商站去的路上方中德,看了一眼庫倫,心底微微一笑,然後就閉上了眼睛。

“啓先,我們明天啓程回張恆。”

“可是,不還沒有調停好嗎?怎麼這麼快就回去了?”

李林功有些不解的看着侍郎,如果他沒有刻記錯的話,他們之所以來到這裡,不就是爲了調停兩位汗王之間的衝突,避免草原上再起戰火嗎?

“侍郎,如果草原上再起戰火該怎麼辦?”

面對李林功的擔心,方中德笑着說道。

“讓他們打去,與我何干啊!”

早在離開中都的時候,陛下就已經對他有過叮囑,大明對於草原現在的政策是不直接插手,讓他們自己打,大明只需要作爲旁觀者就行了。

“啊……”

睜大眼睛,李林功的目中盡是不可思意的模樣。他沒有想到,居然這是這麼一個結果,大張旗鼓的來庫倫,結果什麼承諾,什麼成果都沒有取得,就回去了,甚至於,從一開始,侍郎就沒有去想過調停。,

“你是不是覺得,這樣一來,於我大明的威望有傷,畢竟札薩克圖汗是咱們大明冊封的第一個喀爾喀汗王?”

看着李林功,方中德笑說道。

“可那又怎麼樣呢?我大明依然還是無法真正統治蒙古,既然如此,爲什麼還要硬插手這裡,徒惹人厭,與其如此,那就讓他們自己先殺個痛快吧!”

等到最後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再收拾殘局。

“可,我們需要草原上的羊毛,這裡要是亂了……”

下屬的擔心,讓方中德哈哈笑道。

“別忘了,除了蒙古,咱們還有東北哪!”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是最起碼的常識,除了蒙古之外,大名還有另外一片國土,哪裡遠比遠比蒙古更爲富饒。

第502章 帝國時代(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8章 斬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0章 天有道(求支持,求月票)第459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求支持,求月票)第365章 天南(第二更,求支持)第194章 不差錢 (第二更,求支持)第214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74章 選擇(第一更,求支持)第182章 迎接(第二更,求月票)第639章 新的機遇第117章 忠義之士(第二更,求月票)第147章 祥瑞(第二更,求支持)第86章 還都(第二更,求支持)第327章 家人 (第一更,求月票)第627章 憤怒的武威公第388章 鐵人戰象(第二更,求月票)第366章 異邦(第一更,求月票)第169章 書院(第一更,求月票)第513章 白髮魔女傳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70章 第n滴血(求支持,求月票)第235章 勝利(第二更,求月票)第126章 新大陸(第一更,求支持)第178章 新船(第二更,求月票)第375章 人才(汶川十年祭!)第496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39章 造船(第二更,求支持)第511章 陌生且熟悉的中都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1章 主威(第三更,求月票)第258章 家人(求支持,求月票)第226章 南下(求月票,求支持)第397章 天意(求支持,求月票)第58章 理想(第一更求支持)第58章 理想(第一更求支持)第485章 赫伯特的選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73章 變起(第一更,求月票)第426章 對太子的考驗(求支持,求月票)第73章 白髮紅顏(求推薦、求收藏)第301章 人心不足(求月票,求支持)第48章 莫氏(第三更,求支持)第154章 稿酬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3章 盛京(求支持,求月票)第444章第420章 影響(求支持,求月票)第281章 發明家(求支持,求月票)第301章 人心不足(求月票,求支持)第290章 抉擇(第二更,求支持)第17章 歸義(第二更,求支持)第524章 大新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28章 總督的心思 (求支持,求月票)第44章 好望角(第二更,求支持)第146章 人心何收(第二更!今天大爆發!)第362章 真丈夫(第一更,求月票)第437章 寡情(求支持,求月票)第72章 南蠻(第一更,求支持)第155章 得意(第二更,求支持)第16章 斬首(第一更,求支持)第54章 瓜洲瑣事(第一更,求支持、求收藏)第202章 開明(第二更,求支持)第360章 自保(第一更,求月票)第473章 在大西洋上(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70章 試探(求支持,求月票)第370章 末日(求支持,求月票)第623章 未來第436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94章 離開(第一更,求支持)第79章 地獄(第二更,求月票)第505章 野蠻與文明(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72章 抗議(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52章 殺人夜(第一更,求支持)第618章 肥肉第122章 迎接(求支持)第169章 書院(第一更,求月票)第245章 亂人心(求月票,求支持)第258章 家人(求支持,求月票)第98章 臣心(第二更,求支持)第134章 南歸(第一更,求月票)第556章 突如其來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51章 邊域(求支持,求月票)第303章 選擇(求月票,求支持)第352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349章 遣明(第一更,求支持)第634章 總督的新條件第39章 竈丁的理想(第三更,求月票)第60章 不適(第二更,求月票)第450章第105章 殺與放(第一更,求支持)第69章 師獻策(第二更,求支持)第540章 海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63章 成功(第二更,求月票)第47章 讀錯書(第二更,求支持)第307章 休園(第一更,求月票)第389章 破敵(第一更,求月票)第139章 論政(第二更,求月票)第341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60章 置國(第一更,求支持)第151章 府內人(第一更,求支持)第25章 王怒(第一更,求支持)第147章 祥瑞(第二更,求支持)第557章 獵物 (新書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