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聖旨到!

陳瑛大聲道:“既然罪臣黃昏主動認罪,又有使團衆人作爲人證,且物證亦存在於安南國內,不難求證,此時罪證確鑿,爲清綱正紀,微臣以爲,此事已不需請示陛下,應直接按罪處罰,請三殿下決斷!”

又有人跳出來附議。

一看,是都察院的御史,和陳瑛關係極好。

沒人爲黃昏說好話。

因爲沒法說。

之前有人證和物證,只不過黃昏是秉承聖旨,所以需要等陛下的佐證,此事才拖了下來,現在黃昏主動認罪,誰能幫他說話?

沒有人可以。

但是——

今日出朝的內閣輔臣中,黃淮解縉兩人站在吳溥身邊,這兩人都是大才之人,看見吳溥急得滿頭大汗,解縉忍不住道:“德潤兄稍安勿躁,依我看來,黃指揮今日先讓賽鎮撫使引出前事,再出動認罪,必然大有所圖。”

吳溥字德潤。

黃淮也低聲笑道:“我可不覺得你家這小子是個冒死的不知道死活的人,他會不清楚僞造國書的罪?這小子春風得意,哪會如此作死。”

吳溥也是關心則亂。

此刻被這兩位同僚一提點,一想是這個道理,於是稍稍安心。

至於內閣之中的楊士奇,淡定的很。

他可不認爲以黃昏短短一兩年時間就走到天子寵臣的手腕,會在今日如此行昏招,黃昏此舉必定大有深意,恐怕圖謀甚大。

就是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麼。

拭目以待。

實際上此刻朝堂上的人都想明白了道理,文臣們等着看好戲,武將們是沒辦法,被黃昏牽着鼻子走,但又不得不繼續下去。

畢竟這是個機會。

於是朱高燧問刑部尚書鄭賜:“鄭尚書,按照大明律,黃指揮此舉應該如何處罰?”

鄭賜出列,大聲道:“按律,黃昏斬首午門外,懸屍菜市場示衆半月,全家斬首,不過黃昏出使安南有功,酌情處罰的話……”

鄭賜猶豫了下。

作爲文臣,鄭賜其實也不希望二殿下和三殿下成爲儲君,何況黃昏的老婆是徐皇后的親妹妹,也是朱棣的小姨子。

不能牽扯家人去。

是以猶豫了下道:“酌情處罰的話,黃昏斬首午門,全家流放,如此,可清正朝綱。”

朱高燧看向黃昏,“黃指揮,你有何話可說。”

無話可說的話,那就要這麼辦了。

黃昏大笑道:“無話可說。”

儘管辦。

辦得下來算我輸。

朱高燧看向淇國公丘福、曹國公李景隆,以及太子少師姚廣孝,問道:“三位以爲如何?”

丘福道:“但憑殿下。”

李景隆欲言又止。

姚廣孝笑而不語,意味深長的看了看李景隆,暗暗想着,咱們這位國公爺也真沉得不住氣,不急不急,繼續看熱鬧。

朱高燧見狀,立即大聲宣佈:“既然黃昏認罪,本王兼國理政,雖父皇遠在順天,但此事關係我大明家國法度,不可例外,黃指揮縱然功高,也不可超越法度之外,更不能因爲此事,讓大明成爲諸多藩屬國的笑柄!本王以爲,即日處斬黃昏,並流放其家人,若是無異議,即刻執行。”

心頭暗爽。

實在是不明白,黃昏爲何要如此作死。

當自己宣佈了這個結果之後,整個天下除了父皇,已經沒人可以救黃昏了,然而父皇遠在順天,鞭長莫及。

黃昏,我看你是怎麼死的!

我一定要親自去午門外,看着你的腦袋被砍下來。

想想就覺得激動。

朱高煦、紀綱兩人對視一眼,都長吁了口氣。

甚好。

這件事如此塵埃落定的話,朱高煦也不用走去懇請陛下賜婚娑秋娜的險招了——這不啻於和陛下搶女人,豈不是險招?

陳瑛也是大喜過望,盯着黃昏,一副小人得志的笑意。

吳溥臉色慘白。

解縉和黃昏等一衆文臣口瞪目呆。

這就結束了?

黃昏沒有後手?

就這麼認罪領死?

不合理啊。

朱高燧輕喝一聲,“來人,押下去,即刻斬首。”

立即便有四位殿前護衛上前,將黃昏一左一右押住,就要脫下殿去,到了午門外一刀喀嚓了——這種事他們輕車熟路。

關鍵時刻,倏然有聲音:“陛下口諭!”

聖旨到!

滿堂愕然。

看着出列的曹國公李景隆,都驚得不要不要的。

什麼狀況?

怎麼在這個時候有陛下的口諭?

而且是李景隆。

他不是一直在應天麼,他哪裡來的陛下口諭,就算有口諭,那也應該是從應天歸來的太子少師姚廣孝有,李景隆怎麼可能有。

記得像熱鍋上螞蟻的吳溥眼睛一亮。

他放下心來。

黃昏這小子啊,果然沒讓自己失望過,今天他這番反常舉動,恐怕就是爲了等這道口諭。

而解縉和黃淮兩人暗暗對視一眼。

甚爲驚豔。

兩人都想不明白,黃昏是如何知道李景隆會有一封口諭的,這不可想象的事情,兩人更驚豔於黃昏的膽大包天。

朱高煦、朱高燧和紀綱等人,更是茫然。

如果李景隆有口諭,爲何不早早宣讀,偏偏要此刻宣讀,難道此事和黃昏有關,三人心頭閃過一道閃電:難道黃昏就是在逼這道口諭出來?

所以他才主動認罪!

簡直瘋狂。

爲了逼一道口諭出來,竟然拿自己的頭顱,不,是拿整個黃府的頭顱來賭,太瘋狂了。

衆人都陷入懵逼之中,一時之間忘了跪下領旨。

唯有老和尚姚廣孝跪下。

李景隆見衆人愣在原地,咳嗽一聲,提高了聲音,大聲道:“陛下口諭!”

一語驚醒夢中人。

所有人急忙跪了下去。

大殿上龍椅旁邊的朱高燧也惴惴不安的起身跪下,道:“兒臣並衆多臣工接旨。”

李景隆很有些意氣風華,從陛下登基以來,他本來位極人臣,看起來要走向人生巔峰了,然而隨着靖難功臣的粉墨登場,李景隆發現自己被邊緣化了,而陛下也因爲種種原因,不敢重用自己並給以自己實權,自己在一步步的被邊緣化。

國公?

左柱國?

簡直是笑話,自己這個國公還不如一個伯爺侯爺,連太子太師都被剝了。

但是今天——李景隆感受到了他應該有的榮耀和尊重,他也感受到了,陛下對他還是有情的,要不然這麼重要的事情會讓他來?

姚廣孝完全可以。

李景隆咳嗽一聲:“黃昏並徐輝祖等人出使安南後,朕接見安南舊臣裴伯,又見陳朝後人陳天平,知悉胡漢蒼篡國一事,朕怒之爲甚,然兩國交好,朕不願見兵鋒事於兩國百姓,然胡漢蒼父子篡國之事,殃及我大明威信,不可不謹慎待之,乃令人南下追趕使團,帶朕口諭,着令黃昏和徐輝祖擇機行事,致有國書出現之事,實乃朕之旨意,此事使團衆人冒生死之危而謀國之利,皆爲功耳!”

第二百五十章 只有戰死的大明君王,沒有逃跑的永樂第八百一十六章 橫空殺出第1298章 惡魔的弱點!第1407章 君臣之間有罅隙!第七百四十五章 野心昭然若揭第八百三十四章 假慈悲的明仁宗第八百三十章 賣身惡魔者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悲大喜的兩兄弟第1401章 不要考驗我的人性!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碗方便麪,天子笑開顏第八百九十七章 強勢,更強勢的大明!第1302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零二章 曠世絕俗的新年大禮第1317章 反對!第一百九十九章 送親第八百六十四章 無處不在的君臣博弈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史上最強陽謀!第六百八十八章 合作愉快第1367章 仍是少年的太孫!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瑛,知道後悔兩個字怎麼寫的了嗎?第六百零五章 浙江承宣佈政使第五百九十四章 傷風敗俗的及冠禮之夜第七百四十六章 君臣合璧,天下無敵!第六百五十九章 反擊!第1363章 徵兵!第1330章 不看天子問臣子?第三章 真的,穿越者是一種職業第四百九十九章 利益共同體第三百零九章 方便麪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略意義第1313章 好消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你有點想得太美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就這!第1366章 太孫駕臨!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以成聖?第三百零六章 聖心殺意第1446章 此事無解!第一百八十七章 磁鐵!第二百零八章 永樂也是可以被算計的第八百零九章 紀綱:不,你不想!第八百四十章 千慮必有一失第1399章 考驗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戰爭之王:坦克!第二百九十四章 詭辯無敵,真寂寞啊……第六百二十八章 怒懟大明王爺!第1438章 剪綵試車!第六百二十五章 我纔是明教教主!第五百五十二章 爲天下億萬百姓保一個平安!第五十章 唐賽兒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明,終將爲世界之王!第七百六十四章 紀綱獨大,日子難過!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個小姑娘第一千七十二章 局面大好!第一百五十八章 你敢說你不是廠公?第三百二十九章 姑爺,你越來越浪了啊第一千零九章 來自泥濘裡的血淚的憤怒!第一百五十二章 如意算盤第一千一百章 蒸汽機問世!第四百七十章 說了要殺你,就一定要殺你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悲大喜的兩兄弟第1307章 神之一手!第六百六十二章 北元太師的擔憂第1413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一百六十六章 龐瑛之死第六百四十八章 納妾第五百六十六章 名門之後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會說話你就多說點第1510章 來自大明的支持!第五百三十四章 自信過頭的明仁宗第1468章 朱瞻基:蛐蛐很好玩!第五百三十一章 退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君王一步平安,匹夫十萬青血第1384章 出兵金帳汗國!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路平推!第一百四十章 紀綱的手腕第153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次起飛的朱高燧第四百九十五章 狀元之纔不可用?笑話!第二百八十七章 比紀綱更狂第一百一十三章 睜大你的狗眼瞧清楚了!第九百零八章 一鼓作氣踏山河!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明走向新時代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永久、鳳凰!第七百八十六章 拿捏明教聖女第五百三十五章 苦口婆心勸儲君第五百五十二章 爲天下億萬百姓保一個平安!第五百三十五章 苦口婆心勸儲君第1418章 腹黑朱棣第1276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八百三十八章 匕現第1310章 這是你最後的機會!第三十七章 黃觀歸案第一千二十八章 越打越有錢的反常大明!第1408章 君臣又鬥法第五百五十三章 可爲聖人乎?第1248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醫療改革正式施行!第1255章 資源重組第八百二十二章 紀綱開瓢薛祿第五百四十六章 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