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

因之前留意的是沈瑾,並不是沈琰,所以喬三老爺對於沈琰知曉的並不多,只曉得他早年失父,之前在松江,今年鄉試前帶了寡母與胞弟寓居南京。

今日,他將沈琰叫過來,就是想要問問沈琰到底是沈家哪個房頭的。

這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白氏寡居,喬家不好直接與白氏提此事,就想要從沈家找個能做主的族親長輩出來。

至於沈琰不是沈家族人之事,喬三老爺想也沒有想過,畢竟沈琰的仕籍上,寫了曾、祖、父三代,曾祖年歲太久遠不好說,這祖父從名字上卻是與喬三老爺的姨父同輩,父沈清又與沈滄、沈洲兄弟一樣從水字旁,沈琰與他弟弟沈則是與沈珞一樣從斜王旁。即便是巧合,也不可能三代人都巧合。

“聽聞松江沈氏分了九房,不知鬆貞所在是第幾房?”喬三老爺開門見山問道。

至於沈琰尚未婚配之事,他早已經打聽清楚。即便看重沈琰,也是在沈琰沒有婚約的情況下。

這本不是什麼陰私話題,可對於沈琰來說,還真是不好回答。

他要考科舉,學籍上就要註明祖上三代。可是他曾祖父當年發話,不許他們這一支子弟入族譜。

他遲疑了一下,答道:“學生雖姓沈,確實是沈大學士五世孫,可是學生祖父這一支沒有入族譜……”

喬三老爺聞言,不由皺眉。

他想過沈琰可能是沈家的偏支庶房,卻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答案。

他之前想要擇沈琰爲婿,除了沈琰人品資質不錯之外,只要也是看沈琰出自沈家,是書香門第。

沈琰的學籍上,父爲舉人,祖父爲生員,曾祖父亦爲舉人。即便沒有一個出仕做官的,可也不是百姓人家。

沒有入族譜,用途入了族譜再除族還不同。

入了族譜再除族,那肯定有犯了族規家法的地方,被家族所棄;沒有入族譜,多半是出身有瑕。

可沈家到底是怎麼想的?這沈琰這一支幾代人都是讀書爲業,這般有上進心的族人,爲何不讓迴歸家族?

不過想着在鄉試前,沈家宗房派了沈琦來南京,曾帶了幾個生員過來拜訪他,其中並沒有沈琰。

之前喬三老爺還以爲是沈琰如今住在南京的緣故,現下看來這其中還有說法。

“沈家那裡,可提了你們這一支歸宗之事?”喬三老爺問道。

沈琰搖搖頭,不想說太多。

他並不知喬三老爺與沈家二房的淵源,對於學政大人關心自家事,心中頗爲古怪。隱隱察覺到什麼,可想到自己**之事,也歡喜不起來。

喬三老爺好奇的不行,沈琰祖上到底是什麼出身?不過這其中定有不好對人言處,喬三老爺見沈琰不願意提,也不會直接問起,就問了沈琰幾句進京的事,就叫人上了湯。

待沈琰離開後,喬三老爺吩咐人傳了管家過來,打發他去打聽沈琰的身世

松江是大府,松江來參加鄉試的學子如今還有不少滯留南京。沈家是松江望族,說不得有什麼蛛絲馬跡打聽出來。

喬三老爺即便曉得沈琰身世有異,依舊沒有死心。

在他看來,沈家不許沈琰祖父入籍,多半沈琰祖父是外室子。沈琰的曾祖母是再醮之婦或是妓子,不爲書香門第入接納,連帶着兒孫也都上不了族譜。

自打宋後,儒家信奉程朱理學,對於女子貞潔要求尤爲苛刻,不許納妓或是再醮婦進門的人家,並不是一個兩個。

即便不被宗族接納,沈琰的祖父依舊讀書爲業,有了功名;沈琰之父這裡,又更進一步;再看沈琰的爲人行事,家教這裡是無需擔心的。

喬三老爺的庶長女,不過是婢生女,纔在親事上被人百般挑剔,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對於沈琰的出身,喬三老爺並不是很挑剔,只是想要弄個明白罷了

等到管家打探一圈,得到的消息,卻是令喬三老爺拿不定主意。

沈琰來南京之前在松江沈家族學任教,其胞弟也在沈家族學讀書,沈琰家在松江時住在沈家坊。這明顯是被沈家接納的意思,那爲何沈琦來南京沒有帶沈琰在身邊交際?而沈琰這裡,提及松江沈家時,也沒有想要歸宗的意思。

南京距離松江並不算近,不過喬三老爺還是打發人前往松江打聽。至於沈琰這裡,瞧着他有爲尊者諱的意思。沈琰的胞弟,年歲不大,未必曉得家族私密,唯一能打聽的就是沈琰之母白氏。

喬三老爺就與妻子說了,讓她尋個由子見見白氏。

喬三太太有個嫡女今年十二歲,巴不得將前頭的庶女早嫁了,好專心爲女兒準備嫁妝,對於丈夫的吩咐就痛快應了。

白氏是舉人之妻、舉人之母,並非尋常民婦,喬三太太給她下帖子,也不算太**份。

白氏收到學政太太的請帖,真是又驚又喜。不過她一個內宅婦人,倒是不敢自專,就叫來長子商量。

沈琰看着帖子,想起前兩日在學政家的對話,若有所悟,道:“即請了娘去,娘就去……要是學政太太問及曾祖母之事,也不必瞞着……”

白氏驚恐道:“她作甚要問及這個?莫不是發現大哥學籍不妥?還是沈家人要害了大哥?”

沈族並不認下沈琰這一支,可沈琰既要進學,學籍上曾祖父之名總不能空着,添的還是二房老太爺的名字。真要計較起來,這樣並不妥當。要是沈氏族人到學政處上告,就能告沈琰一個“僞籍”。

白氏對沈家再不滿,也不敢鬧事,顧及的就是沈琰的學籍。

沈琰忙道:“娘別擔心了,不於學籍之事,多半是要問兒的親事……”

白氏聞言,立時轉驚爲喜:“阿彌陀佛,真是老天開眼,莫不是學政大人要招大哥爲婿?”

沈琰搖頭道:“或許是爲了旁人家保媒,除了說親之外,也沒有什麼可探問到祖上的道理。”

白氏猶豫道:“家醜不可外揚,這些事實話實說好麼?要不先看看那邊人選如何?要是人選好,是不是當瞞一瞞?”

沈琰皺眉道:“不可婚姻結兩姓之好,要是有所隱瞞,那不成了騙婚?娘還是實話實說。不管學政大人爲何人保媒,門第當在我家之上,要是因此得罪人,反而給兒子平添一個仇人。”

白氏恨恨道:“都怪二房大太太,恁地心狠的女人……要不然去年歸了宗,也不會讓我兒到了現下這般尷尬境地……”

沈琰忙道:“這般抱怨的話,娘在家裡說說就罷,到了外人跟前可莫要提起……二房大老爺升了尚書,要是娘在外頭也這般抱怨,讓人誤以爲我兄弟兩人對二房心存怨尤,不用二房嫡支發話,就有人爲了巴結二房大老爺發作我們,說不得前程就要斷送了……”

倒不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實是世情如此。只是未必就這麼嚴重,沈琰曉得母親秉性,不願她在外頭亂說,才故意說的嚴重幾分。

白氏白了臉,忙捂了嘴道:“這也未免太霸道,連抱怨兩句都不行麼?”

沈琰道:“父債子還,天經地義。嫡支這些年沒有尋祖父與父親不是,多少也因離的遠的緣故。如今兒子就要上京,若是糾纏當年往事,惹惱了那邊,兒子可是扛不住……”

被沈琰連嚇帶哄了一頓,白氏去赴喬三太太的約時,就謹言慎行起來。

喬三太太看到她這般容貌,心中訝然不已。要不是她之前見過沈琰,這母子兩個容貌確實有相似的地方,她都要懷疑白氏是不是後母了。

不過論起年齒,曉得白氏比自己還年長一歲,喬三太太就只有羨慕白氏保養好的。

白氏到底是士子之妻、士人之母,言談中即便帶了幾分小家子氣,也沒有什麼失禮的地方。

喬三太太看出她的軟糯脾氣,不是難相處的,對於這門親事就更熱絡幾分

她素來想的開,不怕庶女嫁的好,只怕庶女嫁的不好。喬三老爺心腸軟,要是曉得庶女嫁的不好,往後怕是多有操心的地方。

喬三太太對白氏滿意了,就旁敲側擊問起沈琰兄弟的身世。

白氏因得了長子吩咐,並無隱瞞的,倒是痛痛快快說了。又因長子的警告,白氏一句抱怨沈家人的話都沒提。

喬三太太聞言,沈琰的祖父竟是出自沈家二房,不由有些傻眼。沈琰這身世,可是比他們夫妻兩個之前想的截然不同,倒是說不好是更好還是更壞。

不過因白氏這般坦蕩,她對白氏的好感就又升了幾分,言談上依舊親切,並無變化。

白氏眼見喬三太太並不因自家是出婦子後代就生鄙視,倒是十分感動。

等到喬三太太叫人上湯時,白氏已經當喬三太太是個貼心人了。

喬三太太這裡送了客,卻是收了笑。

等喬三老爺回來,喬三太太就將白氏那裡打聽的消息說了。

喬三老爺聞言,亦是訝然:“竟然不是外室子,而是嫡支……”

喬三太太皺眉道:“老爺可莫要這樣說,姐夫家纔是沈家二房嫡支……”

喬三老爺嘆氣道:“要我說,姨父的性情實是太剛烈……換做旁人家,即便後母不賢,也沒有不認弟弟的道理,竟任由血親遺留在家族之外……”

喬三太太猶豫道:“老爺,這門親事還是罷了……沈琰是不錯,可沈家那邊在擇嗣的時候都沒認回他們,想來也無心讓他們歸宗……”

喬三老爺想了半響,道:“前些日子看邸報,姐夫外放江西,倒是說不得會路過南京,且看看姐夫怎麼說……”

第五百三十一章 至親骨肉(一)第十二章 靈前孝子(五)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長(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六十一章雛鳳清聲(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血淚盈襟(三)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五十五章玉軟花柔(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脈香菸(一)第十六章 前塵影事(一)第十九章 前塵影事(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倦鳥知還(四)第五百三十章 各方匯聚(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裂(五)第二十七章 浮雲富貴(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春風得意(五)第七十四章 過路財神(一)第三百二十章 金針暗度(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兩姓之好(五)第628章 晚來風急(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心無力(五)第三十四章 景星鳳凰(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鶺鴒在原第七十二章 人心不足(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脈香菸(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自作自受(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至親骨肉(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雲際會(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慈母之心(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方匯聚(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飛遠走(一)第684章 朱闕牙璋(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疾風勁草(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夙世冤家(六)第二百八十章 雙桂聯芳(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頭角崢嶸(五)第三百零三章 改惡遷善(三)第四百三十章 樂往哀來(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鶺鴒在原第一百九十一章 春風得意(五)第638章 緱山鶴飛(八)第三百零二章 改過遷善(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接風洗塵(三)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歸壽(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漸生嫌隙(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四百九十九章 別有用心(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脈香菸(三)第二百五十章 褏然舉首(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貞元會合(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威難測(四)第七十章 人心不足(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人心鬼蜮(七)第一百七十七章 至親骨肉(一)第一百五十章 一元復始(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針暗渡(四)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利之所在(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脈香菸(二)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沈氏分宗(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十五章 靈前孝子(八)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第649章 層雲漫涌(一)第四百六十章 迴腸九轉(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六十一章雛鳳清聲(二)第六百零二章 鳳凰于飛(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針暗渡(四)第四百四十章 頭角崢嶸(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疾風勁草(五)第八十七章 今朝酒醉(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褏然舉首(四)第三十五章 景星鳳凰(三)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近朱者赤(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三)第一百零六章 風波再起(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多方角力(七)第三百六十六章 桃李之教(一)第689章 克紹箕裘(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較長絜短(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方匯聚(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蟬(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春風得意(五)第697章 克紹箕裘(七)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木落歸本(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漸生嫌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