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

此刻至公堂上靜得一根針丟在地上,都可聽見。

解元林延潮依舊站在那,不爭不辯。

官位最尊的萬思謙,身爲外簾官卻不願意插手內簾官的事,置身於外。內簾官之首王世貞在低頭喝茶,倒是其他幾位房官露出了關切之色。

“你是何人?”方纔那‘質疑林延潮年紀輕輕就亂立言’的官員問道。

堂下林世璧站在那猶如翩翩貴公子般,他淡淡地道:“弟子乃鄉試第三人濂浦林世璧,先父諱炫,曾任通政司參議,祖父諱庭?,官至大司空。”

濂浦林姓世代簪纓,林世璧的祖父林庭?,是林庭機的兄長,官至工部尚書,而工部尚書雅稱大司空。

聽了這牛逼的背景,衆舉人都是倒吸一口涼氣。此人祖父官至二品,父親是進士,而他現在又是經魁,簡直是前途不可限量。那官員當下臉上帶了幾分恭敬道:“原來是名門之後,不知你是如何知林解元有過目成誦之能?”

林世璧露出幾分忿忿不平的神色來道:這要從數年前說起了,當時這位林解元年紀雖小,卻十分狡詐,與我打賭,從四書裡任取一句破題,效曹子建七步成詩,看看誰快,但沒料到解元郎依仗自己過目不忘之能早已背下整套程文集,結果我連敗數場,以爲不如一介孩童,後來才從他蒙師口中得知,他有此能。”

王世貞等人臉上都露出笑意,心道果真是狡猾。

衆舉人也是恍然,看了林延潮,再想想方纔他整治劉廷蘭的事,竟是得出解元郎有幾分‘狡猾’的印象。

見衆人反應,林延潮不由看了林世璧一眼心想,你這是幫我呢,還是黑我呢。

當下侯官縣周知縣也站起來道:“解元郎過目成誦之事,下官可以擔保,此事前任胡督學也可作證。”

不要懷疑周知縣這麼刻薄寡情的人,爲何在這時替林延潮說話。若是林延潮中瞭解元,那麼身爲侯官知縣,地方出了解元,在文教一項要被吏部考優的,可謂政績赫赫。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還是林延潮的老師,因爲縣試時,是他錄取的林延潮。

方纔質疑林延潮的官員終於無話可說,向王世貞道:“總裁大人,下官冒昧了,懇請責罰。”

王世貞溫言道:“你不過將衆人心中之疑道出,何罪之有,若非你這一問,我們如何知道解元郎有這過目成誦的本事。”

“謝大人。”當下這名官員滿臉羞愧地退下。

這時候數名官員,都是一併站起身來對王世貞道:“恭喜,賀喜,這實是天降奇才佑我大明,總裁大人真是爲朝廷選得一棟樑之士啊!”

王世貞聞言,不由撫須大笑。

到了這一刻,衆官員,衆舉人還有什麼懷疑。

之前替劉廷蘭不平的何喬遠,莊履朋等好友,心底也沒什麼好抱怨了。劉廷蘭雖號稱七歲千字倒履,但要他三個月內背下幾百萬字的程文文集,真沒那個本事。這解元旁落,可謂是一點也不冤枉。

而劉廷蘭此刻抿住嘴巴,望去十分嚴肅,不知他此刻在想什麼。

這時候王世貞走到林延潮面前道:“本官看了你鄉試的硃卷,旁人都以爲本官好擬古之文,故而寫文和之,唯獨你一人不隨波逐流,因此你的文章令人眼前一亮,幾位考官都在本官面前力保你的文章,就怕本官不喜,將之罷落。”

“當然本官始終以爲‘編新不如述舊,刻古終勝雕今’,可你的文章平中見奇,撲中見色,流出蘇海韓潮,卻又直追蘇韓二人,他日必超羣出衆,故而這才破格將你取了第一,你懂了嗎?”

衆人都是用一番無比羨慕的眼光看着林延潮。有了一代文宗王世貞這一番話,林延潮的文章,將隨着他十五歲解元的傳奇,從此將名揚天下。

王世貞一席話,也釋了衆人心頭疑惑,翁正春,劉廷蘭等人這才知自己輸在了哪裡。他們都知王世貞持擬古之見,故而都改變自己文風去迎合,卻沒想到衆人千篇一律,最後導致衆考官‘審美疲勞’。

最後堅持自己文章風骨的林延潮中瞭解元,這隻能由衷佩服他的堅持了。

王世貞這一番誇獎,對林延潮有幾分受寵若驚,好比民國時胡適對自己道,小夥子我看好你。

陶提學走到王世貞身旁,對林延潮道:“總裁大人,對你一番栽培之意,你切不可辜負啊!”

林延潮當下道:“多謝兩位恩師,此恩此德,弟子終身不忘。”

王世貞,陶提學都是欣然微笑。王世貞是林延潮鄉試座師,陶提學則在院試,歲試裡取了林延潮,將來在官場上這都是千絲萬縷的關係。

當下中舉士子的硃卷,照例可供衆人察卷。

見了林延潮的卷子,衆舉人終於最後一絲不平也沒有了,真才實學就在那裡,還有什麼好爭議的。特別是同樣治尚書的舉人士子,他們看了林延潮幾篇五經題的卷子,佩服得更是五體投地。

幾人道:“難怪此人敢注書經,此人治經的本事,在我等之上,我回去後將他的那本書問同窗借來一讀,必大有所獲。”

“正是如此,之前有人說什麼拿來墊桌腳,既是沒用了,借我來看看啊,總比你家墊桌腳的有用。”

而之前放榜後,私報考官,說林延潮不自量力著書的士子,萬萬沒有想到,經至公堂之事後,反而是替林延潮揚名。

不少士子從貢院出來後,即是要踏上回家歸程,臨走之時都是不忘去書肆買一本尚書古文疏證。

不過半日,各書肆殘餘的百冊書籍被人搶購一空,不少還沒買到的士子,不由垂足頓胸,只能借他人之書來抄寫幾捲回家慢慢看。

一旁士子不明所以,見書賣得如此好,引得衆人爭購,當下都是紛紛相詢。得知是十五歲解元郎的立言之作後,衆人能借書則借書,不能借書則抄書,一時之間讀書人爭相傳抄,洛陽紙貴。

這本尚書古文疏注,藉着林延潮中解元的東風,從而流傳出去。

第兩百六十八章 進京趕考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一千零六章 國本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四百八十三章 裝逼打臉哪家強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第二場第一百六十八章 讀書之法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五百一十章 恭敬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一千七十七章 聽老婆的話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六百零三章 書生議論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第九章 被恐嚇了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第五十八章 質疑五百七十章 賞賜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交換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第三十一章 敢要多少?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