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

就在孫秀才在林府門外等候時,林延潮此刻正在國子監祭酒許國的家中。

林延潮來祭酒許國家裡,一來是向他恭賀右遷詹事府詹事,二來是爲了向他拜託程楠之事,。

程楠捐監的事,對許國而言,自是不值一提,打個招呼就好了,所以林延潮不準備正式的提。

林延潮主要還是來賀許國右遷詹事,掌詹事府事的。

這一次是官場上比較大的人事調動。

日講官陳經邦請病歸後,天子命內閣題補日講官的人選,於是內閣就將翰林學士陳思育,以及剛服闋完還朝的翰林學士沈鯉提了上去。最後天子讓陳思育充日講官。陳思育原來翰林院掌院事,充日講官就必須除職。

於是沈鯉以侍講學士掌翰林院,同時許國右遷詹事掌詹事府,周子義爲國子監祭酒,這任命三月會下達。

林延潮在內閣居官消息很靈通,這官位升遷的事,百官都沒有聽到風聲,自己早一步就知道了。當然林延潮主要目的,還是打聽陳經邦告病請辭日講官後,究竟由誰補日講官。

雖知道張居正不待見自己,故而機會很渺茫。但聽得張居正題請陳思育,沈鯉爲日講官,沒有自己的份後,林延潮還是不免一陣陣失望。不過失望歸失望,林延潮得知許國掌詹事府後不吭聲,馬上回府偷偷備了厚禮,搶着大家都不知道的時候,上門先向許國道賀來了。

爲何林延潮要搶着來給許國道賀,一來許國掌詹事府後,以後就是自己頂頭上司了,二來國子監祭酒爲從四品,詹事府詹事乃正三品,一口氣連升三級,下一步許國遷爲同是正三品的吏部或禮部侍郎後,就算走完入閣前這最後一步了。

所以許國馬上就是要入閣拜相的人,林延潮趕緊得來巴結啊!

當林延潮上門給許國道賀時,許國沒有一臉懵逼的神情,反而是一副早已瞭然在胸的樣子。

這也是當然,官場升遷的運作,不是偶然,沒有天下砸下餡餅的事。更不會有得知任官一刻,激動地在那說,感謝某tv的話。官員對於這次升遷調動能不能成,自己都會有個數,到了別人告之自己已是升官調動的消息時,其實早就知道個八九不離十了。

所以林延潮向許國報喜時,許國絲毫也不意外。

林延潮自不會問許國,在從國子監祭酒右遷至詹事之中,動用了什麼關係,其中如何運作。自己只需要搶在衆人之前向他來道賀,這就足夠了。

當然許國還是很謹慎問道:“宗海真耳目通天啊!這還沒準的事,就被你打聽到了。”

林延潮恭敬地道:“下官在許公面前何談什麼耳目通天,許公纔是手腕通天呢。”

聽着林延潮如此說,許國終於還是忍不住得意之情,臉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笑容。許國對於這一次遷爲詹事的事,心底雖是有數,但任命沒有下達一刻,心底終歸是懸着。林延潮在內閣辦事,聽聞消息立馬來告之,這是要賣自己人情啊!

當然這個人情許國必須要領,但見他斂去笑容,意味深長地道了一句:“多謝宗海私下相告,真是有心了。”

林延潮冒着泄密的風險,冒險與許國相告,要的就是他這一句話。

“下官以後在許公門下差遣,自當效勞。”

許國點點頭笑道:“宗海言重了,你是申公的得意門生,以後我還要多借重你纔是。”

林延潮心領神會,許國這是要自己與申時行搭線啊!

許國是嘉靖四十四年進士,庶吉士出身,而申時行是嘉靖四十一年的狀元,按道理而言,二人都是在翰林院公事過,不會沒有私交。不過這些大佬位高權重後,彼此之間有一些不能直言相告的話,中間都需一個彼此信得過的人來傳話。

Wωω✿ тTkan✿ c○

這可是個機會,於是林延潮立即應下。

談完這正經要事,二人就閒聊其他的,許國親自給林延潮沏茶,喝得還是他老家帶來的松蘿茶。

聊了幾句,許國突問道:“宗海,你清丈田畝論寫得如何了?”

林延潮道:“已是定稿了,準備擇日來請許公作序。”

許國聽了呷了口茶道:“不,宗海你不能讓我來作序。”

“請許公告之!”

許國壓低聲音道:“宗海,若我沒猜錯你下一步該是有志於日講官吧!”

林延潮笑了笑,算是默認了。許國捏須道:“其實不用我說,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皇上從不掩對你的賞識和器重,此乃天家的恩典,多少大臣一輩子求也求不來的恩遇。換作我爲閣臣,早就揣摩聖心,將你題請爲日講官,侍奉天子了。”

林延潮點點頭,許國說得有道理。

日講官就是帝王師,天子的近臣,但凡翰林官,宮坊官都盯着這位子。眼下林延潮得天子賞識,就算自己不提,可滿朝大臣都認爲林延潮入選日講官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所以有那麼點衆望所歸的意思。

但是這一次內閣題請日講官,林延潮連候補名單都沒有入,只能說內閣裡某個人不同意。

林延潮道:“蒙陛下青眼,乃是在下三生有幸,眼下無法題請爲日講官,是機緣未到吧!”

許國笑着道:“宗海,官場上哪有什麼機緣,一切都是靠自己爭出來的。”

“所以清丈田畝論,就是下官的機會?”林延潮問道。

許國撫掌大笑道:“孺子可教,正是如此。”

聽許國說完,林延潮就明白他其中的意思了。爲官之人,都不喜歡把話說得太透,所以下面再講明白也就沒意思了。

清丈田畝論,是林延潮以自己在內閣的經歷,寫來闡述這一次朝廷清丈田畝,以及頒佈一條鞭法的過程,是一本參照鹽鐵論寫的著作。

他本意是拿此立言的,但是清丈田畝同時也是張居正的政柄。

若是林延潮在這清丈田畝論中爲張居正說話,表達自己維護這一次變革的立場。

以林延潮眼下三元及第的名聲,猶如文壇上半個王世貞的地位,無疑在天下讀書人那幫張居正作了一次政治宣傳。所以許國是想讓林延潮拿這本書請張居正指正,甚至作序,用來向他示好,以此作爲交換,讓自己晉爲日講官。

林延潮揣摩許國的話,當然是很有道理,這建議確有機會幫自己贏得日講官,但問題是自己不願向張居正低這個頭。

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一千六十章 辦報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第六章 離家求學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第八十一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第六十八章 冬衣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真香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學風如此(一更)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六百二十六章 矯旨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六百六十四章 直起居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談話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一千章 經史並重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九百四十八章 趙老爺子(謝愛啊書友的盟主)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七百九十九章 甩鍋感謝書友們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一千六十二章 出缺了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一千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