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

宰相張居正府邸內。

相府的丫鬟挪步給張居正,曾省吾,王篆等人上了茶。

張懋修也在其中,只是沒有座位,站在了張居正身後陪客。

“相爺,今日閩縣林仲山的名字被天子書於文華殿屏風之上。”工部尚書曾省吾向張居正道。

張居正沒說什麼,而一旁吏部侍郎王篆看了張居正的臉色,明知故問道:“哦,哪個林仲山?”

曾省吾對王篆道:“就是相爺尊堂入京時,那個太平府知府。當時尊堂路過太平府,這林仲山任太平府知府頗爲冷待,還是放出話來說,本官不會拿民脂民膏來逢迎權貴。”

王篆恍然道:“就是那個林仲山,不過我看不過沽名賣直罷了,當時其兄林宗伯與相爺不睦,故而他才使了絆子罷了。但林宗海居然在文華殿向天子私薦林仲山,此實在是狼子野心。”

曾省吾聞言點點頭,向張居正道:“相爺,林宗海在文華殿上向天子私薦林烴也就算了。就連申吳縣也是糊塗,竟幫着他一起說話,相爺,若人人效仿林宗海此舉,那置相爺於何地?”

曾省吾用心很深,連着林延潮,還順帶的打了申時行一耙。

張居正放下茶盅,對曾省吾,王篆二人的話,似在細細思考。

坐在張居正一旁的張懋修,聽了低聲道:“爹,我當初就說這林宗海居心叵測,今日兩位大人的話,正好印證。”

聽張懋修也是如此表態,王篆,曾省吾都是微微一笑。

二人這番一唱一和,已是將林延潮置於死地。

爲何說置於死地?

因爲張居正最記恨的事,就是不經過他,向天子私薦大臣,

數年前,天子在文華殿進講之後,向張居正問道:“閣臣呂本在家安否?”

呂本是嘉靖時的閣臣大學士,與嚴嵩,徐階一併在內閣共事,資歷比張居正還要老。呂本任內閣時,天子還未出生,眼下天子得知呂本姓名,必定是有人私下向天子推薦呂本。

按照明朝內閣的排名順序,內閣大學士位次高低,就按入閣的先後資歷來排。若是呂本起復,被召入內閣,那麼張居正的首輔位置,要拱手相讓給呂本,自己退居次輔。

就如同當年夏言被罷官後,重新起復回朝,嚴嵩就必須乖乖地從首輔退居次輔一樣。

所以當時張居正聽說,天子提及呂本頓時震怒。張居正從文華殿離去,找了中書舍人的呂兌,呂兌是呂本的兒子。張居正一見到呂兌劈頭蓋臉地問,皇上怎麼知道尊公的起居?

在張居正積威下,吳兌當場嚇尿了,說不出話來。

經這一事後,吳兌回家之後嚇得一晚上沒睡,第二天就上表向天子請求辭官。

不過吳兌辭官並不管用,反而京察時被彈劾罷官。當時大臣們見了張居正的手腕,都不敢再向天子私薦大臣。

今日曾省吾與王篆聽聞林延潮在文華殿向天子推薦林烴的事後,都是大喜,真是瞌睡時有人送枕頭,他們都不用動手,林延潮直接就將把柄送上門來。

二人都是心想,林延潮果真從政經驗太淺,爲了向天子推薦自己的老師,居然觸碰了張居正的底線,真是圖樣圖森破。如此張居正如何能容得下你,

熟知張居正手腕的王篆自付,只要將此事與張居正一說,林延潮就死定了。故而王篆,曾省吾就等着張居正下令,只要張居正一句話,第二天就有小山般高彈劾林延潮的奏章,擺在天子的御案上。

“林宗海今日向陛下建言,陛下知道林仲山的名字後,他日問相爺你,爲何這等大臣不用,那時就相爺如何辦?”

但見張居正笑了笑道:“還能怎麼辦,學賈似道殺皮龍榮好了。”

皮龍榮乃南宋時的大臣,曾爲宋理宗在潛邸時的舊僚。有一日宋理宗向賈似道問皮龍榮安在?賈似道恐皮龍榮被天子召用,令人誣衊彈劾皮龍榮,皮龍榮被迫飲藥自盡。”

聽張居正說完,王篆與曾省吾二人都是一愕,不知說什麼纔好。

張懋修道:“爹,賈似道此不足取,林仲山我們可不計較,但其因此事,起於林延潮私下向天子舉薦大臣,此實爲不可忍也。”

張居正反問道:“懋修,你與林宗海同科,又在翰林院共過事,對他了解多少?”

張懋修聽了張居正的話,仔細回憶了一下,然後答道:“宗海他固然才華橫溢,不過今日看來卻大奸似忠之輩。”

張居正一曬道:“大奸似忠之輩豈會輕易授予爾等把柄?”

“相爺?”王篆與曾省吾對望一眼,心想此中莫非還有其他內情。

張居正道:“半個月前,林宗海已來府邸上拜會過我了,還送上陸華亭給我一封私信,信上向我舉薦林仲山。當時我賣了陸華亭這個面子,就允了林宗海。此信現在還擱在我書房案上。”

王篆與曾省吾皆灰頭土臉,心道,林宗海真行事周密,原來早就給張居正遞了話,這纔在文華殿上推薦天子,真是所料不及。我等來此告狀,反而落成了搬弄是非的小人。

“當初林宗海在內閣數月,我未聽過有人說過他一句不是。此人處事小心謹慎,你們要拿他的錯處,卻是不易。”張居正冷笑幾聲,一語道破二人的心思。

此刻曾省吾,張懋修皆是無顏再留下去,一併起身告辭。

走出相府大門。

王篆嘆着對曾省吾道:“此事是我謀劃不周,就算林宗海會犯錯,申吳縣也不會見事不明的。”

曾省吾道:“我看相爺心底也不喜這林宗海,只是礙於申吳縣的面子,少一個託詞而已。你沒聽相爺最後一句話,是鼓勵我等拿到林宗海錯處。”

王篆道:“此子工於謀身,如何拿到他的錯處。紹芳兄,我看林宗海雖非同道,但也不是敵人,你不如放他一馬。”

曾省吾聽王篆想了片刻道:“上一次在文淵閣,他敢出言頂撞,哪有半點對我這大司空的恭謹,若不給他個教訓,我以後豈非成官場裡的笑柄。”

王篆點點頭道:“確要教教我們的林三元,何爲尊卑,紹芳兄放心,經筵之時,我與諸位同僚定給你張目。”

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七百三十二章 給錢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六百三十章 講學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六百四十五章 發來賀電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七百三十八章 破局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第十章 趕出社學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龍山大捷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五百二十章 碑文之事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八百一十七章 真相第二十章 蜆子湯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第四百零四章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一千一百章 出山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盛世與危機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六百六十三章 掌握全局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