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

從文華殿殿門至文淵閣閣門不過數步路。『

張四維出了殿門自有十幾名內閣隨員跟着,林延潮隨之身後,方走到御道前。

張四維突停下腳步,林延潮不知張四維爲何停步,默然在他身旁等着。

張四維不說話,過了一盞茶功夫,卻見會極門那兩隊名身穿飛魚服,腰插繡春刀的錦衣衛行來。

兩隊錦衣衛中,數人脅着一名中年男子。

看清這中年男子面容,林延潮不由失聲道:“光學士?”

被押的中年男子正是陳思育。

陳思育聞聲側起頭來看了林延潮一眼,頓露出了羞愧之色,三品大員,翰林學士的尊嚴如同他身上被剝去的官袍般不見。

陳思育又看向負手而立的張四維,嘴角翕動了幾下,欲言又止,目光中乞求與無奈。

片刻之前陳思育還在文華殿經筵上爲天子侍講經書,現在竟成了階下囚。

看着陳思育從面前押過,林延潮心底震撼,以往在邸報裡見哪個哪個官員被罷官,不過是落於紙上,沒有親眼見到,而這一刻卻真切生在眼前。

他看向站一旁的張四維,對方正泰然自若。

陳思育被押之事顯然在他的意料之中,不,是由他策劃。想到這裡林延潮心底一寒,張四維讓自己在此看陳思育被押,無疑是殺雞儆猴了。

林延潮對張四維心底生出深深的忌憚來。

陳思育被押走,張四維氣定神閒地看了林延潮一眼道了句走吧。

林延潮應了一聲,隨他進了閣門。

張四維晉輔後值房裡,也沒什麼區別,只是公文積壓得更多了。

現在文淵閣裡唯一可以與張四維對抗的申時行,以稱病的方式,避其鋒芒。

現在內閣中張四維稱之爲獨相也不爲過。

爲次輔時的,張四維在張居正面前隱忍,低調,默言寡行。現在大權在握,張四維的宰相肅殺之威,已是壓在一旁的林延潮肩上。

一身大紅蟒衣的張四維先批改了兩封緊急公文,而沒有與林延潮說話的意思。

林延潮被涼了一陣,想起還是同一間內閣值房。以往林延潮見張四維時,對方一進門就會招呼看座,今日一言不,讓自己站着。以往甚至親切地稱自己表字,今日則是一句林中允。

張四維處理完公文,擡起頭看向林延潮。

出於對輔的恭敬,林延潮垂下了頭。

張四維起身從一旁小屜子裡拿出一物來,丟在公案上。

林延潮飛快地瞟了一眼,但見是燕京時報。林延潮嘴角不由微微勾起,心道你張四維終於坐不住了。

要知這時代,信息匱乏,官員平日除了邸抄看,並無別他。

堪稱這個時代‘新媒體‘的燕京時報一出,官員們幾乎人手一份買來看,不提裡面盡載的邸抄的大事,就是各種奇聞逸事,時新文章,刑案要典,甚至連載小說,都值得一觀。

張四維甕着聲道:“這幾日的燕京時報,可是宗海授意所撰?”

林延潮道:“中堂,這燕京時報雖是下官所創,但下官哪裡有財力維持,已是被京中富商收購,至於撰寫文章的幾位編輯,也是他所聘。”

“據本輔所知,你所言的富商,以及幾位撰文之人,都出自你林延潮門下。”

林延潮辯解道:“只能說聽過下官所講之課而已,連個門生帖子都沒給。”

張四維冷笑道:“本輔不管這時報,是否由你授意所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一個民間報房,也敢肆議朝政,從明日起,本輔不要見到這燕京時報,有任何有關朝事之論。否則本輔不僅會查封報社,還要追究你之罪責。”

林延潮變色道:“敢問中堂,肆議朝政是什麼罪名?在大明律上哪一條?”

張四維寒着聲道:“林中允,你可別有恃無恐。本輔已是手下留情了,否則你此刻已與陳思育一起了?”

林延潮拱手道:“光學士乃是下官在翰林院時最敬重之人,下官自願同往。”

張四維見林延潮如此強硬,站起身來放緩語氣道:“林中允你烏紗得來太容易是嗎?這一次翰院三年一考,掌院學士沈鯉與我推薦了你。本輔想你平日一貫克己奉公,兢兢業業,決定將你的考評列爲第一等。”

“若列第一等,將來敘遷,你可升授從五品之職。你要知道多少翰林坐望五品,終其一生可不可得。六品只能是講官,史官,但若爲五品即可稱一聲學士。若爲學士,指日位列公卿,也不在話下。”

“你能走到這一步,實不容易。先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前程,再與本輔說這番話。”

林延潮道:“中堂,下官斗膽問一句,下一步朝廷真要清算文忠公嗎?”

張四維道:“前幾日直隸巡按王國劾故太師賄徐爵名琴七張,夜明珠九顆,珍珠簾五副,金三萬兩,銀十萬。今日陝西道御史楊四知,又彈劾故太師十四罪。”

“這是是錦衣衛查抄馮閹府邸時,所收出的實證。文忠公竟行賄馮閹,金銀之巨,駭人聽聞。楊四知在奏章裡說,文忠公行賄不說,還與馮閹交結恣橫,民間竟稱他們爲二豎。聖上因馮閹文忠公內外勾結,而有被欺騙之感。”

林延潮道:“中堂沒有在陛下面前開解嗎?”

張四維道:“本輔怎沒有說話?陛下因馮閹遷怒文忠公時,吾甚至以辭官爭之,幸得從寬,否則張府已是重罪。”

張四維這話水分很多,否則你對自己軟硬兼施作何?

但林延潮卻肅然拜道:“幸蒙中堂開解,差一點錯怪中堂了。”

張四維扶起林延潮道:“世人皆以爲本輔欲行忘恩負義之事,本不屑於解釋,若能開解林中允,則是意外之得了。”

“聽本輔一句勸,朝中有吾當之,不會有重罪張府之事,你顧全自身要緊,切不可參與此事。爲商之道,在於和氣生財,而爲官之道,則在於韜光養晦,此言切記切記。”

林延潮道:“多謝中堂教誨,下官謹記在心,中堂公務繁忙,下官先告退了。”

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來擔之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一千一百章 出山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來擔之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第兩百一十四章 放榜了(一更)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單章兼請假八百一十七章 真相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城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隱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四百九十四章 對錯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八百二十九章 你敢陷害我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第一百八十八章 做事很有分寸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第兩百六十一章 故人重逢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第兩百三十一章 心底只有你(一更)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章 能否讀書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第四百四十二章 郊祭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四百五十八章 高考移民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第十八章 傳道授業(第二更)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一千零五章 歲初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