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

河南開封,巡撫衙門。

衙門二堂,堂上的匾額高掛着‘清慎勤‘三字。

巡撫楊一魁與左布政使龔大器,開封府知府辜明已各自坐在一張高背椅上,端起茶盅喝茶。

開封知府辜明己將茶碗放在一旁的几案上,見楊一魁面色凝重,爲了緩和氣氛挑言道:“前幾日從蘇州新來一譚家班,班裡唱老末的本腔精到,明日請來司裡,博中丞,方伯一樂。”

開封府知府乃河南首府,所謂首府,就是本省所有知府中以他爲首。

辜明已做官的第一要訣,就是勤往上司衙門走動,今日見巡撫不樂,於是就藉機獻殷勤。

楊一魁聞言放下青瓷茶碗道:“本撫哪有這閒情逸致。欽差就在開封,前不久又抓了一個四品知府,下一個不知拿誰開刀。本撫現在是坐如針氈啊。”

辜明已道:“當今官場糜爛,實有負聖心,但此非一朝一夕,是從永樂年後至今的積弊。下面官員都道,這從古至今當官都是這麼當的,三楊時官場庸闇未必比今天好多少,但當時猶稱盛世。”

楊一魁道:“此誅心之言,蒙元亡於吏治敗壞,就在眼前,怎能不以史爲鑑。”

左布政使龔大器出聲道:“中丞所言極是,而今天下之官皆棄民之官,天下之事皆棄民之事。若如此下去,本朝恐重蹈蒙元覆轍。”

“只是欽差之所爲,除了殺幾個貪官污吏,何曾真正整肅官場。以嚴刑峻法,整肅官場,這不是治本之道。”

辜明己道:“說起嚴刑峻法,下官有一事啓稟中丞,方伯。昨日周王世子彈劾歸德府同知林延潮,草菅人命,未經請命將其府役擅自刑殺。”

“當時周王世子親自去府衙向林同知求情,但林同知卻無視世子之尊,在世子面前強行殺人。行刑後血流於階,世子幾乎昏厥,林延潮竟讓世子收斂屍首,帶回王府。世子回府後稟告周王,周王大怒,致書本官要本官從肅處理,否則他將越關上奏天子。”

從辜明已言辭裡,可知周王府何等震怒,要開封府,河南省就林延潮殺死他三名府役之事,討個說法,否則就是直接上奏朝廷,問責你河南巡撫,布政司,開封府。

至於辜明已爲何爲此事奔走,因爲他受了周王世子五百兩的好處。若能扳倒林延潮另加五百兩。

楊一魁聞言拍案道:“殺得好!殺得真是大快人心!”

龔大器,辜明已都是訝然。

楊一魁道:“這些藩王攪擾地方已久,甚至濫殺無辜,去年因祿米之事,圍攻有司。當時本撫若是早巡撫河南,就是憑着聖上怪罪,也要重辦這些人。”

“藩王貴爲八議之列,各地方官避之不及,今有林三元出頭,整治一下這些藩王。這不是大快人心是什麼?”

辜明已猶疑道:“可是死刑之事,需報朝廷複覈,不說州縣官,就是一府知府,甚至藩司也無權行事。即便中丞身爲一省上憲,也要請王命旗牌,方可先斬後奏。”

“林同知此舉太草率了,周王說他草菅人命一點不錯。若我們袒護,朝廷追究下來,我等恐怕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楊一魁嘆道:“本撫年少負笈就學,立下救世救民之志,反而爲官方知知易行難。”

“王法大如天,本撫即主理一省軍政,也不能偏一己好惡。若林同知真的擅刑殺人,吾自當將此事參上。此事林宗海可有文書呈司裡?”

龔大器稟道:“回中丞,有的。”

“如何說得?”

龔大器道:“文書裡說,三名周王府府役盤剝鄉里,強(協***民女,他拿問屬實後,各杖六十,但沒料到他們挨不住打,被打死了。”

此言一出,辜明已的臉色很精彩。

楊一魁卻露出不出所料的神情問道:“是麼,是杖刑?而不是殺人?”

“是啊。朝廷雖不許州縣官施以死刑,卻准許州縣官,不經通報,對犯人行六十至一百的杖刑,受杖而死,有司官員不用受責啊。”

“另外按察司審閱過了,林同知所奏府役三人殘虐害民,強(協***屬實,有陳家集里長,老人以千餘百姓聯名做保,程序清楚。”

聽龔大器說完,辜明己露出目瞪口呆的神情來。

楊一魁對辜明已道:“辜知府,既是周王世子發話,那此事不可不重視,你替本撫去周王府一趟。”

“就說若林宗海沒有請旨,擅自對犯人處以斬刑,絞刑等各種死刑,本撫一定上奏天子,革除他的官職。但若是杖刑,就沒辦法了,前朝時有多少大臣死於廷杖,也不見得是天子真要他們的命,辜知府你說是不是?”

辜明已此刻只能自恨倒黴,這周王世子怎麼沒跟他說清楚此事。若是林延潮杖斃這三人,確實可以不受問責的。

因爲這是官場的潛規則,用杖刑來殺人,不算死刑。

清朝時就有一個例子。

有個記者沈藎,因披露中俄密約,結果觸怒當朝,上下決定殺之。但時逢萬壽慶典,不宜公開殺人,於朝廷改判他立斃杖下。待萬壽過後,再對屍體處以絞刑。

所以剛纔楊一魁說的沒錯,若林延潮實行斬刑,絞刑其他刑法殺人,他都可以奪他的官職,唯獨杖刑不行啊。

杖刑自古至今都是州縣官的權力,這個是很容易作弊的地方,有的人受了一百杖刑後,一穿褲子立即生龍活虎,能跑能跳。

有的人還沒吃了十幾杖就掛。

這其中的分寸,不是看受刑人的體質,而是當官的良心。

因此說官斷十條路。

當官合理傷害權十分可怕,真要玩死人,還不當罪名的。

尤其是林延潮這等臨民的親命官,一念之善可以救人,一念之惡可以害人。

辜明已走後,楊一魁臉一沉,對龔大器道:“辜知府與藩王走得太近了。” wωω¤ ttκд n¤ C O

龔大器道:“辜知府他身爲首府,難免上下都要打交道。”

楊一魁點點頭,擡頭看着頭頂的‘清慎勤‘三個字道:“爲官這清,慎,勤三字缺一不可,而今地方官員中能做到這三字之人,着實太少了。”

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七百九十四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第兩百一十四章 放榜了(一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同受彈劾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第三百二十九章 待定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五百三十四章 分量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紅顏知己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一千兩百一十章 參天大樹我自爲之一千八十四章 密議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盡力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九百九十章 儲相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五百七十二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第一百五十八章 唱名(一更)五百零三章 鼎邊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七百八十六章 到任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九百二十七章 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