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8章 本朝如何收納英雄

這是學先漢嗎?太子繼續往深裡想,突然又覺得這樣的做法未必太好,前後漢兩朝裡面,皇帝都重用勳戚,結果不是鬧得豪族勢大,脅迫皇權嗎?

“父皇……您的意思兒臣差不多明白了,可兒臣還是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一想到這裡,太子忍不住繼續追問了下去,“老臣子幫我家打下了天下,優待勳貴來回報自是是理所當然,但若是一直重用勳貴,讓勳貴充塞朝堂、統文領兵的話,恐怕……恐怕也不太好吧?會不會……會不會有尾大不掉之憂?”

太子這話說得十分委婉,而且十分緊張,因爲他生怕因爲自己的話而讓那些忠心耿耿的勳貴們惹上天降橫禍,所以不敢說得太嚴重。

“這世上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父皇削弱了內廷,就要倚重外廷,凡事總是要冒些風險的嘛!”皇上笑了笑,並沒有顯示出什麼緊張了來,“不過,你說得很對,凡事不可盲目自信,更不可只依賴一方,所以……父皇倒也不是沒有別的安排。”

“父皇……可否……可否再教教兒臣?”雖然心裡知道有些事情就算太子也不該多問,但是太子的好奇心讓他難以忍耐,他硬起頭皮來追問父皇,“兒臣知道自己尚且年幼,而且纔剛剛參與國政,很多事情可能不應該問太多,如果……如果父皇覺得現在不應該告訴兒臣的話,兒臣以後慢慢領悟。”

皇上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盯着太子看了一會兒。

這個孩子,在他不知不覺當中已經長成了一個少年,而且在自己的敦促和教導之下,已經有了十分淵博的學識,哪怕就按照他之前那個時代的標準來看,這也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孩子了,更何況是現在這個時代。

更讓他心裡高興的是,太子並沒有和許多人一樣,因爲自己的聰慧和地位而感到驕傲或者放縱自己,而是保持着謙虛謹慎的態度,而且連那種質樸剛毅的個性也被很好地保留着。

這樣一個兒子,縱使表面上嚴厲,在內心深處他又怎麼可能不喜歡呢?

趁着這個機會,先跟他來點教誨吧。

“你擔心我朝和先漢一樣,皇親國戚、豪族巨室代代生聚,最後尾大不掉反而脅迫朝廷,這個擔心沒錯,反而證明你有了腦子。勳貴們在你我的治世裡面大概不會出現什麼亂子,但是執政者應當爲後世謀……”皇上沉吟了許久之後,低聲對太子說,“所以,過上不久,我就會來引入別的力量,來制衡勳貴,讓他們不至於勢大到無人能制。”

“應當如何引入呢……?”太子下意識地追問,然後很快就靈光一現,“父皇的意思,莫非是重開科舉?”

太子是跟許多老師學過國史的。他也知道在秦漢到隋唐之際,中國都是豪族門閥充塞朝堂,擁權自重,威凌天下。直到隋唐之際有了科舉之後,讀書人大量通過科舉進入朝堂,被皇室引以爲奧援,世家門閥的勢力才大大衰減,不至於成爲威脅皇權的力量。

他的這些老師們都有在前明時代讀書考科舉的經歷,也都有過經世治國的夢想,所以一直都有意無意地向他暗示行科舉、優待天下讀書人的好處,而太子在自己的思考當中,也覺得以科舉來取人才,是相當簡便而且公平的做法,所以他也希望本朝儘快開展科舉。只不過,因爲自己太過於年幼,不敢妄議大政,所以才一直沒有跟父皇諫言而已。

他沒有想到,看似對讀書人不屑一顧,一直都不肯開辦科舉的父皇,居然早已經做了開辦科舉,招徠天下人才的打算了。

父皇的智慮,當真是超凡入聖……年幼的太子,再度在心裡增加了一份對父皇的崇拜。

“不過,科舉是要搞,但是不能草率地搞,至少不能如同以往那麼搞了。”皇上又皺起了眉頭,好像想起了什麼不愉快的東西了,“我朝取士,不能考什麼八股文了,那些酸腐文章一點用處也沒有,讀了只能讓人讀壞腦子。你靠四書五經能夠扛起槍,能夠造好炮?我朝的科舉要重實務,實務!數算,格物,策論這些東西都比什麼人大義有用百倍,所以,新朝就算搞科舉,也只能用這些來取士。否則,朝廷取一幫百無一用的廢物來當官,有什麼意義?”

不考四書五經,考數算策論?皇上這個論調雖然看上去很奇怪,但是太子聽來卻並不很驚訝。一直以來,陪伴在父皇身邊的時候,太子都聽到了皇上對之前沉迷四書五經去考八股文的讀書人頗有微詞,覺得他們是百無一用的書生,只會滿口義理,卻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太子也聽說過前明的士大夫們大多數只能空口白話,治國理政竟然是樣樣不行,考中進士,被授了官職之後,也什麼都不懂,最後只能依靠幕僚和書辦來幫助處理政務,有些人甚至還完全被下面的官吏合起夥來架空,形同傀儡。

前明的教訓,自然是不能不接受的,所以太子也同意父皇的意見——科舉要辦,要從地方上提拔人才,充實到朝堂當中,既可以讓國家的治理變得更加有效,也可以暗中制衡勳貴,不至於讓勳貴完全壟斷大權。

“所以,爲了辦好這樣的科舉的,就要先對萬民施行教化,否則你考數算和策論,又有幾個人懂?天下才俊,被八股荼毒已久,一下子還爬不出來的啊……”皇上冷笑了一下,“所以,這幾年,我朝就要大力發展文教,各地興建學校,讓天下新的一批讀書人按照我朝的要求來讀東西,然後從他們這裡來選摘人才。至於那些酸腐秀才,就讓他們在書齋裡面繼續窮首皓經吧。還有,不光是要用科舉來提拔文臣,也要設置武學校,讓幼童可以從小進入武學,學習打仗的種種技藝,操炮造船,天文地理,哪樣不是學問?以後軍隊裡面也要用這些武學出來的學生充任軍官,讓他們帶兵打仗!別說是平民子弟了,就算勳貴子弟,也要從中學習,優中選優,如此才能讓新朝文脈不斷。”

接下來的時間裡面,讓各地興建學校,從中挑選文武學生充實朝堂,然後利用這些挑選出來的平民精英來制衡勳貴,太子終於明白了父皇內心深處的安排。

然後,他也突然明白了父皇爲什麼那麼熱衷於去從外面掠取財富了——因爲想要實現這個目標的話,一定要花上難以計數的金錢吧。??⑧☆⑧☆.$.

“這一套架構與之前諸朝都大有不同,所以不得不緩緩而行,一點一點構建起來,讓上上下下都慢慢適應。只要架構告成,以後在外,是內閣和軍隊制衡,在文臣和武臣之內,是新起士紳和士子與勳貴制衡,如此制衡之下,方有皇權施展的空間,若是都鐵板一塊,那上下要皇帝做什麼?就是要讓他們相鬥,然後皇帝位居其中,左右逢源,維持他們一個鬥而不破的局面,這樣的話他們就得一直依賴皇家作爲仲裁,反過來也就必須擁護皇家的地位,明白了嗎?”皇上耐心地向太子解釋着,他既語重心長,也充滿了期許,“你是太子,我這一套以後就是你來辦的,所以我先把這些法子都告訴你,你現在不懂沒關係,我有大把的時間慢慢教你,就怕你不肯認真學啊!只要你學到手了,那我這江山,日後也能夠安心交給你了……嘿,到時候還得你把這套再教給你兒子呢!”

這一番真情與打趣交織的話,讓太子的心越發激動了,就連呼吸也急促了起來。他只覺得自己原本懵懵懂懂的視線,現在突然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父皇的治國之策,原本他是一點都看不明白的,只知道父皇天縱英明,他只需要唯命是從就好。如今,父皇卻跟他說得如此透徹,這既說明父皇深謀遠慮,另一方面也說明在父皇心裡,他已經長大了,已經成爲可以解說軍國大事的人。

也許就是因爲父皇如此看重自己,他纔會安排自己這次親自去高麗,負責總籌後方軍務吧……

我可一定要好好表現,不能辜負父皇的期許啊!他在心裡暗暗發誓。

“兒臣,謝父皇!”激動之下,他突然朝父親跪了下來,“父皇之策,兒臣一定謹記在心,不敢須臾有忘!”

“什麼不敢須臾,至於搞得那麼緊張嗎?該學就學,該玩就玩,父皇還有好幾十年時間呢,可以好好地教你,好好地把新朝的體例也一個個架構好,只要體制完備、運行流暢,就不怕出大事。你也不用弄得這麼緊張,天下事還有父皇頂着!”皇上的臉上仍舊帶着笑容,然後拍了拍太子的肩膀,“自古有勞有逸方爲正理,你雖然有些表現還不如人意,但是人無完人,我也不要求你盡善盡美。總之我既然放了你的假,你就好好給我玩吧,叫你辦事的時候,你就給我把事情辦漂亮!”

第1376章 我們不是明軍了第366章 不負衆人第36章 後怕第54章 世上聰明多第527章 且看這是誰家地 盤第1099章 湯若望的信(10)第356章 亂第869章 塵埃落定了第1654章 倭京就在眼前第332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532章 自信和硬說不該這麼自信第886章 婚禮回程第1281章 還有再起中興的機會第965章 雷霆霹靂第1415章 百姓心裡有桿秤第86章 驚悸不安第492章 黃河蔡奎第1404章 死鬥第1430章 常理和料不到第650章 名正言順第867章 最好的時機第319章 先上山第1390章 全仗這口刀第1369章 艦隊和騎兵第791章 新來遼事第1627章 躊躇滿志的征服第1126章 遼民姚七第1533章 世上不止一個大國第316章 兒在外母擔心第451章 狂風暴雨之下第1370章 實在忍不住操心第1171章 小西征第109章 你設的局?第58章 月有陰晴圓缺第957章 這可不是官軍第1499章 皇子們第1261章 海陸佈置第788章 誰能捨得第952章 自亂陣腳的城池第1026章 抓賊第1245章 螳臂擋車第446章 揚州第1137章 爲了這日子第361章 隨之而來的變化第1084章 遠客第414章 偶遇而已第282章 真人活神仙第1166章 保衛徐州第1275章 帶個話第269章 趙保正第570章 山陽守備第304章 關門 關門第359章 才僅僅是徐州第1431章 還是騎兵不夠多第212章 重回正軌第922章 大擴巡丁第323章 搬家可否第453章 京師交際第1169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354章 小鐘第895章 攔車動手第995章 最後的佈置第844章 算是初戰第1274章 撕咬粉碎第21章 興高采烈第1191章 識大局的故人第633章 回程第168章 漕上第757章 各路來相見第1085章 攔下來第1077章 強龍過境第831章 罵得嗎第701章 誰說的第986章 篩查過網第1002章 徐州和建州第358章 我們不會這樣的第423章 想不到的黃雀在後第1084章 遠客第1166章 保衛徐州第1598章 寧予大漢,不予幕府第1284章 大局面第606章 這就是天開眼第379章 說不出的理由第633章 回程第651章 再會餘致遠第495章 見血求和第916章 其實不難第459章 鼓聲響起第4章 我和你打第1591章 不會進軍關東第975章 只不過是亂民第74章 初生猛虎第1544章 農夫和武士第110章 亡命何人第380章 毫不客氣第715章 鬨堂大散第1431章 還是騎兵不夠多第507章 鹽市大局第1202章 揚州府第834章 黃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