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文武雙全大翰林

第537章 文武雙全大翰林

嘉靖皇帝連連翻動了幾頁文稿,纔想起來這不是仔細閱覽的場合,皇帝站着看文稿有點失態。

於是他又重新坐回了寶座,將書稿放下,讓大臣們平身。

秦德威趁機彙報工作:“四月臣承蒙陛下倚重,受命修訂寶訓,至九月時已經先行修完《太祖高皇帝寶訓》十五卷。

近日臣與同年趙貞吉、許穀日夜勤理芸編,終於在年底前又修完《獻皇帝寶訓》,恰逢今日經筵,斗膽進呈御覽!”

聽到秦德威說修完《獻皇帝寶訓》,大臣們心裡咯噔一下,“獻皇帝”這三個字實在太繾綣了,是嘉靖皇帝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難怪皇帝看到文稿就失態了,這簡直就是一槍戳在了皇帝的痛點上!

“獻皇帝”應該指的就是嘉靖皇帝的親爹,當年爲了能認這個親爹,並拒絕認孝宗皇帝當爹,嘉靖皇帝不惜朝堂動盪也要發動大禮議!

此時嘉靖皇帝他親爹的正式諡號是“興獻帝”,而秦德威這次卻稱爲“獻皇帝”。

這樣的稱呼並不正式,但也不算完全錯,有點屬於打擦邊球的性質。

省略了“興”字,嚴格較真起來是違背禮法的失誤,可絕對搔在了嘉靖皇帝的癢處!

“獻皇帝”聽起來高大上多了,是能與高皇帝、文皇帝、昭皇帝等等列祖列宗並稱的稱呼。

所以只這三個字,就能讓嘉靖皇帝嗨起來。

另外還有一點,當今大明被承認的列祖列宗,從太祖到武宗一共是八個,不包括建文帝和景泰帝。

所以正常的《皇明寶訓》,就應該是這八個皇帝的寶訓。

而嘉靖皇帝他親爹只是追封的,在世時就沒當過真皇帝,不該與那八個真正皇帝一樣待遇。

而秦德威卻別出心裁,把嘉靖皇帝親爹塞進《皇明寶訓》,弄了個《獻皇帝寶訓》,這效果相當之炸裂。

大臣都很明白,對於一切尊崇親爹的行爲,嘉靖皇帝都是可以無條件接受的。

人在做天在看,秦德威果然不老實啊,不搞事不舒服。

但要噴秦德威違反禮制,也有點夠不上。

因爲《皇明寶訓》這東西並不是國家大典,也不是正式史書《實錄》。

它說白了就是套語錄而已,不然哪能交給秦德威這樣一個菜鳥翰林來編?

秦德威這個分寸拿捏,屬於踩了線但沒越線,彷彿在懸崖邊瘋狂挑逗一般,讓很多大臣感到氣得牙癢癢。

已經榮升爲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的張老師站在翰林最前列,愕然望着秦德威,他忽然想起了這個不肖弟子說過的一句話。

當初秦德威剛接下修訂《皇明寶訓》這個差事時,張老師擔心秦德威年輕沒經驗,搞砸這項差事。

但秦德威卻大大咧咧的說,就算他不懂編書,但他懂皇上,絕對讓皇上滿意!

當時張老師還以爲這是不肖弟子習慣性的信口開河,但沒想到全都是真話!

只要有《獻皇帝寶訓》五個字,就算全書編得再垃圾,嘉靖皇帝大概也不會怪罪。

大臣們都在沉默,一時沒人說話,秦德威便可以繼續奏道:

“臣爲使《獻皇帝寶訓》稿得以今日御覽,賀皇子降生表章尚未動筆,懇請陛下寬限兩日。”

我秦德威說到做到!說今天不上賀表,真就不上賀表!

衆人被秦德威秀的頭皮發麻,有你這《獻皇帝寶訓》,今天的賀表全都是廢紙了!

還有,頌聖文學大手蔡學士真可憐。

好不容易有皇子降生這樣的大喜,正是露臉的機遇,又被秦德威歪門邪道的搶了風頭。

這秦德威也沒正經參加過幾次經筵,回回都能搞出點事!

別人辛辛苦苦站班講課,你秦德威在外面造火炮;

別人獻祥瑞賦,你秦德威獻醮聯;

別人上賀表,你秦德威上寶訓.

你秦德威能不能正正經經的,尊重一下你的同僚?

其實今天經筵,大概是今年最後一次經筵了,一般在酷寒酷暑的時候,經筵都會暫停兩三個月。

沒想到,最終還是成了秦德威的秀場。文華殿裡衆人已經意興闌珊,了無生趣。

嘉靖皇帝又猶豫、糾結、遲疑、權衡、思量了片刻,便當場下詔:

因修《獻皇帝寶訓》有功,升左贊善兼修撰秦德威爲侍讀學士;庶吉士許谷、趙貞吉留館,任編修。

這個任命在大家的預料之中,無話可說。《獻皇帝寶訓》這麼秀的東西,皇帝必須要安排一下啊。

而且這還可以看成是,把研發新式火炮的功勞補上了,別人還能說什麼?

翰林有大小之分,侍讀學士從五品,已經算是大翰林了,畢竟翰林學士纔是正五品。

過了年才十九歲的文武雙全大翰林,真踏馬的離譜!

充任兩直隸鄉試主考官,或者會試考官的資格都有了

這兩年當過南直隸鄉試和會試主考官的張潮,當時也就是同級別的侍講學士而已。

想到這個可能性,想到靠自己拼命搜卷才名登兩榜的秦德威,張老師突然打了個寒顫。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他張潮錄取秦德威,可能是對未來大明莘莘學子們的犯罪啊!

經筵散了後,張學士與秦學士一同往宮外走,張學士數次欲言又止。

秦學士忍不住就道:“老師啊你有話就說!”

張學士嘆道:“你升官是不是太快了?何必如此着急?”

秦德威裝傻說:“我這快嗎?您看那張孚敬,從中進士開始算,六年入閣,八年當首輔。

再看看夏桂洲,從七品給事中到二品禮部尚書,只用了一年半。”

張學士又質疑說:“但你太年輕啊,二十都不到,難不成你想到三十歲就升無可升?”

秦學士便道:“老師放心,就是趁着這兩年太平時光,沒人阻礙,就趕緊升一升。

等過了這兩年,朝廷若不太平,想升也不容易升了。”

張學士還想說什麼,秦學士又說:“老師如果還不放心,等到明年,我再尋個法子自污一下。”

張學士根本不想問,你秦德威又想怎麼自污。

秦德威的自污,就和秦德威的低調一樣,都是已經信用破產的詞!

本文禮法內容都是小說效果,如果你們穿越者了千萬別效仿!不然墳頭草三尺高別怪我!

(本章完)

第253章 國公與府尹(上)第765章 是不是忘了什麼?第55章 少年小秦之煩惱第39章 一直糊弄我!第304章 都這麼有個性嗎(下)第60章 暗戰(下)第527章 一萬畝很多嗎?第188章 難忘舊恩情第573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331章 京城不好玩第923章 迴歸的首輔第431章 這畫風不對第861章 十六歲的花季雨季第274章 未來的盟主第95章 再信你一次第545章 公平公正公開第791章 最後的風頭第828章 皇上還是皇上(下)第782章 你不要過來!第360章 甩鍋大法第729章 無奈的閣老第288章 到達京師第606章 秦失其鹿(中)第575章 主考官和故舊人們第349章 人在作,天在看!(下)第564章 講理(下)第414章 流言不止第801章 天人感應第342章 撲街老翰林第138章 大明好弟子(下)第308章 以德報怨第7章 告狀也是門學問第228章 誰更好玩?第516章 看不見的手(下)第746章 閉門造車第222章 都市傳說第267章 一代不如一代第78章 瞎操心第199章 小說果真來源於現實第874章 三把火(下)第217章 少年成長日記(下)第324章 最擅長的事情第826章 責任重於泰山(下)第5章 一進江寧縣第183章 老幹部茶話會第544章 裂痕第568章 恃寵而驕第408章 勸人從良拉人下水第303章 都這麼有個性嗎(上)第778章 父慈子孝第573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635章 這個味對了第401章 誰慫誰是狗!第476章 望父成龍第700章 暴秦之慾無厭第90章 發帖和回帖第24章 你不懂真相第600章 漁翁得利(上)第788章 問題的根本第574章 分享喜悅第12章 新來的大魚第11章 我是書童?第447章 老師但請放心!第522章 狀元怎麼就是你?(上)第267章 一代不如一代第797章 也不怕折壽!再請一天假第11章 我是書童?第348章 人在作,天在看!(上)第901章 天下第二?第77章 業界殘酷物語第242章 大家都是縣學生員......第776章 豬隊友第500章 這我哪知道?第639章 確實是外行第345章 前夜第97章 不安分的人(上)第633章 善後(下)第814章 革弊興利第388章 衆望所歸第67章 不該問的別問(下)第46章 活着好難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45章 見證歷史第501章 雙喜臨門第380章 順利過關第774章 也是誤會!(求一下保底月票)第636章 忠與奸(上)第103章 年輕人和老師傅第895章 你有夢想嗎第226章 都是在下不好第500章 這我哪知道?第940章 還是秦中堂靠得住第491章 不鹹魚了第69章 “縣衙鉅變”第454章 第三個正經文官第101章 他鄉遇故知第37章 與你何干?第218章 人情冷暖第8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