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深謀遠慮

在長安右門外面,嚴嵩與張邦奇分開各自回家,等到了家裡時,發現義子趙文華已經在家裡等候了。

嚴嵩本來想着回家換了便裝就出門,到了夏府後,該跪就跪,該舔就舔。

但看到趙文華,又想起還要等別人,於是嚴閣老就暫且停留在家,與趙文華說話。

「你來是有何事?」嚴嵩揮退了所有僕役,只與趙文華留在屋裡說話。

從幾年前發生了文稿失竊事件,自己一篇頌聖賦落到了秦德威手裡,嚴閣老在家裡對僕役也是防着了。

趙文華憂心忡忡的說:「我只覺前景不甚明朗,不知該何去何從,故而來向義父討教。」

趙文華問的當然不只是他自己,而是整個嚴黨勢力。

嚴嵩隨口答道:「這也什麼可煩惱的,一切盡力而爲就是了。」

趙文華覺得這話實在太不着調了,擡起頭來看了眼嚴嵩。然後他就發現,義父看起來似乎很輕鬆,這就讓他很不懂了,

按道理說,義父此時應該是一個很焦慮的狀態,爲什麼看上去反而很愜意自在,完全不象是被秦黨暗算,然後又丟了首輔的模樣。

「義父可是有什麼喜事?」趙文華小心翼翼的問道,別是物極必反,失心瘋了吧?

嚴嵩答道:「我們終於不用再直面秦德威了,這難道不是喜事?」

趙文華愣住了,這算什麼喜事?

嚴嵩嘆道:「與秦德威對壘,簡直是日夜憂慮,茶飯不香,唯恐有所疏漏。每每交手後,往往又要心力交瘁,五內俱焚。

如今這一切都需要夏言去面對了,而我得以解脫,晚上能安然入眠矣,難道不是喜事?」

趙文華恍恍惚惚的無言以對,他一時也搞不清,義父這究竟是自我安慰,還是說想開看開了?

嚴嵩又繼續說:「夏言回來了,肯定先要攬權,很多人都以爲,我們還有一點和夏言相爭的實力。

但這些人都看不出來,我們與夏言相爭絕對是必敗之局,完全沒有贏的可能,這就是大勢所在。

所以我要伏低做小,儘可能討好夏言,讓夏言輕視我,不在把我當回事,將注意力都放到秦德威那邊去。

而且東樓對秦德威也完全照此去做,讓秦德威同樣輕視我嚴家,將注意力都放在夏言身上。」

趙文華這會有點明白了,反問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夏言和秦德威如果爭了起來,義父就可以緩口氣了。不過若是被人看出來了,又該如何是好?」

聽到趙文華的反問,嚴嵩臉色忽然露出了一點猙獰,狠狠的說:「誰敢相信,我都把這張臉徹底不要了,都這樣去跪舔討好夏言了,還能有什麼圖謀?

再說了,以夏言和秦德威這兩人的性格,就算沒有我,他們也是註定要起衝突的!」

趙文華很明顯的感受到,義父彷彿解開了一個桎梏,又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嚴嵩覺得自己可能又有點心境不穩了,揮了揮手說:「一會兒我還要去夏府,你先回去吧!

趙文華看了看外面,勸道:「如今天色未黑,義父出門去夏府,只怕要人注意到。」

主要是上門跪舔夏言又不是多光彩的事情,被知道了還不夠丟人的。

嚴嵩莫得感情的說:「要的就是路人皆知,不然怎麼讓夏言出氣?怎麼讓夏言的虛榮得到滿足?」

在嚴嵩口中,似乎說的都是別人的事情,而不是自己。

正在此時,忽然僕役又在門外稟報道:「費老爺來了,說不進來了,就在門房等老爺一起出去。」

這個費老爺指的就是禮部左侍郎費菜了,今天約好了與嚴嵩一起去夏府。

趙文華吃了一驚,有點悲憤的說:「義父你何至於此!難道你在夏言面前極盡屈辱,這樣的醜態還要讓別人在旁邊看着?」

嚴嵩冷靜的說:「夏言這個人吃軟不吃硬,又喜好排面,有費鍾石在旁邊看着,他也不好意思對我不依不饒。」

趙文華嘆口氣,他可以確定,義父所解開的「桎梏」就是臉面!義父已經能做到完全不要臉面、也完全不介意別人怎麼看的無我心境了。

老話說得好,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再加上義父的深謀遠慮,以後還是有翻盤希望的。

隨後嚴嵩就出了門,與費菜一起來到夏府,在費菜的帶領下,一直來到夏言的書房。

就當着費採的面,嚴嵩直接對夏言下跪謝罪,老淚縱橫的說:「當年實屬無奈,爲了獻皇帝之事被迫擔負女幹臣媚上之名,又無奈入閣,完全是身不由己。

後有人慾令你我不和,我也是毫無主意,只能一步走錯,就難以回頭。

夏公你暫離後,我又負鄉黨之望,獨立支持步步驚心,如此方纔體會到夏公當年負重前行之不易!」

夏言看着跟自己差不多歲數,卻像一個子侄輩一樣跪在自己面前,祈求自己原諒的嚴嵩,產生了一種下不了手的感覺。

尤其還有費這個同鄉***在旁邊見證,還對嚴嵩下死手的話,只怕會影響自己名聲。

但如果直接開口原諒,又顯得太生硬和廉價了。

夏言想了想後,就對嚴嵩說:「你先起來說話!我倒是想問問,你和秦德威是怎麼回事?你怎麼連內閣都掌控不住?」

嚴嵩雖然起身,但還是恭恭敬敬的答道:「秦德威是什麼樣的人,夏公肯定也明白。

自從夏公暫時去國後,秦德威又有了些新變化,不知怎麼回事,與大太監秦福勾結上了。

這兩人裡外串通,極難對付,尤其秦福如今已經貴爲司禮監掌印。」混過內閣的都知道,一個能與司禮監掌印「勾結」的閣臣,能量立刻就會放大幾倍,壓制住首輔也不是不可能。

夏言又問道:「那你說如何應付秦德威?」…

雖然嚴嵩這個失敗者估計也未必能吐出象牙,但多聽聽經驗教訓也是好的。

嚴嵩緩緩的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夏言:「……」

你嚴嵩是不是想要乾點要被誅九族的事情?

嚴嵩連忙又接着說:「夏公剛剛回朝,還是應當以收拾人心爲主,不要着急直接針對遠在浙江的秦德威。

不然的話,以秦德威之氣量,只怕又要大喊天日昭昭了,說不定真會有無知之人以爲朝中有秦檜。

還是耐心等待,到了秦德威大勝倭寇回朝時,也就到了盛極必衰的轉折點。

在那個時候,只怕皇上也不知道該怎麼對待他了,這纔是夏公你的好機會。」

夏言好奇的說:「你對秦德威很有信心?知道秦德威一定是得勝回朝?」

嚴嵩答道:「據最近戰報,經過數場戰鬥和海上義士自願助力剿寇,已經陸陸續續的斬殺倭寇三千餘人了。

此後就算寸功沒有,就只憑目前這三千餘人也可以吹爲大勝了。」又談了一會兒秦德威的事情,夏言就讓嚴嵩走人了。

此時夏言已經拿定了主意,嚴嵩本人可以暫時諒解,但是嚴黨那些人很有必要收拾教訓。

不然的話,他這個首輔不就白回來了嗎?如果沒有三把火,誰會重新敬畏他這個首輔?

他夏言不是一個老好人,有必要讓朝廷裡的人重新認識到這點。

同時也可以藉此再觀察嚴嵩,如果嚴嵩按捺不住起來抗爭,那就說明嚴嵩的跪求諒

解都是假的,是爲了保全勢力以圖後計。

就在夏言歸來,嚴嵩對夏言卑躬屈膝的時候,嚴閣老寫給兒子嚴世蕃的第二封信送到了浙江寧波府三江口。

昨晚有個美人伺候的不用心,及其敷衍潦草,讓嚴大爺大爲光火,狠狠打了美人幾巴掌,一文錢也沒給。

然後美人家裡的老鴇子又不知死活的上門來***,結果又慘遭嚴大爺毆打。

打人也很累,嚴大爺氣喘吁吁的時候,家書就送到了。

這讓嚴大爺有點驚奇,父親先前大半年都沒給自己寫信,彷彿已經忘了自己這個兒子,但最近這半個月居然連續兩次寫信。

以嚴大爺之聰明,沒拆信時就意識到,朝堂形勢肯定又變了。拆開信後,便見父親在信中寫道:「爲父身居廟堂之高,經年來左支右絀,如今已經難以爲繼,終究還是屈居人下。

故而爲父已經無力庇護,我兒遠在外方,當自求多福。聽聞汝在秦氏幕府得到重用,多有建勞,爲父甚慰。

此後我兒對待秦板橋,當以父兄事之,如此可策萬全,不至有身家禍事也!」

霧草!嚴世蕃看完了信,還以爲自己看到了一封假的家書!

他又反反覆覆鑑定了幾遍筆跡,才能確認,這封信真有可能是父親寫的。

不會是有人拿着刀,在旁邊逼着父親這麼寫的吧?嚴世蕃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懷疑。…

連「以父兄事之」這種話都能寫出來,到底發生了什麼?難道說,父親在夏言面前已經潰不成軍,只能各自想法力求自保了?

那老鴇子猶自嘴硬的叫道:「秦中堂到了寧波府後,一向法度嚴明,我要去幕府告你!」

看完家書的嚴世蕃正在焦慮,聞言便抓着老鴇子的頭髮,一瘸一拐的拖着往外走,邊走邊罵道:「你這個狗養的***,走!走!我送你去幕府,看你敢不敢告!」

進城來到幕府行轅,也就是原寧波衛衙署所在地,嚴世蕃把老鴇子扔在行轅大門外,然後自顧自的進去了。

在大堂外面,嚴世蕃遇到了幕府的大管家陳鳳,又聽到陳鳳說:「秦中堂正在接見日本國使節策彥周良,這也不是什麼大事,你有事進去等就是了。」

嚴世蕃便走進了大堂,看到秦中堂正在偏廳見人,兩個倭人侍者站在偏廳門口。

這倭國使者策彥周良和尚,嚴世蕃也是見過的,今年都是第三次充當倭國朝貢團的使節了。

此時策彥周良正在畢恭畢敬的,躬身向秦中堂雙手呈上一個大號札子,旁邊通事說:「此乃我國王向大明奉上的國書。」

秦德威喝道:「策彥和尚你這是想陷害我不成?我只不過是個督師,安敢收此國書!」

隨後策彥周良又遞上了一張禮單,態度依然恭敬,通事說:「些許薄禮,還望中堂笑納。」

秦中堂接過禮單,隨手翻了翻後,又丟了回來,「你知道本中堂想要的是什麼,但這禮單上沒有!」

策彥周良爲難的站在原地,說不出話來。

秦中堂高聲叱道:「去年你們有倭寇冒充朝貢團襲擾海疆,然後去年倭寇之禍爲近十年之最。

當時本中堂有了再次絕貢之心,你說作亂倭寇多來自長門、薩摩、肥前等地,並不能代表你國多數良民。

於是本中堂責令你國對三地大名給予懲罰,這就是允許你們繼續朝貢貿易的條件!

但現在你再次前來時,爲何絲毫沒有這方面的稟報?難道縱容倭寇的那三地大名,還在逍遙法外?」

策彥周良唉聲嘆氣的說了幾句,通事翻譯過來說:「中堂有所不知,敝國內情着實複雜,朝廷政令不出居城,想要處罰諸侯談何容易。

秦德威譏諷道:「連個說法都沒有?我看是你們大內氏已經自顧不暇,已經無力再去問責其他大名了吧?」

這幾年的朝貢,名義上是「日本國王源義晴」派來的,實際上都是大內氏在主導,策彥周良也是大內氏選出來的。

打了三年交道,策彥周良已經習慣了,秦中堂雖然從沒去過倭國,但卻似乎瞭如指掌的樣子。

又聽到秦中堂繼續說:「既然你說,你們國王政令不出二條城,很難處罰三地大名,那我倒是有個主意。」

「中堂請講。」策彥周良終於搭了一句話,還是用漢語親自說的。秦中堂拍案道:「那就讓大明天兵,代替你們國王懲罰長門、薩摩、肥前的藩主!大明天兵在這三地如何施爲,你國不得干涉!」

策彥周良愣了愣,讓通事翻譯說:「這絕非在下可以做主的。」

秦德威冷冷的說:「你國的達官貴人們如果還想朝貢大明獲利,就必須答應這條!數年之內,一定成行!」

策彥周良有點恐懼,這秦中堂做事真是深謀遠慮,一環套一環!

他去年說到長門、薩摩、肥前三地的時候,只怕已經等着己方敷衍塞責,然後提出今天這個條件了!

第685章 業餘與專業(上)第16章 你拿不了第一第756章 三岔口抉擇(下)第459章 你懂不懂兵變?第319章 人生到此淒涼否?第188章 難忘舊恩情第282章 苦肉計(中)第92章 存在感第887章 時代變了第834章 三缺一(求月票!)第140章 爲五斗米折腰?第183章 老幹部茶話會第97章 不安分的人(上)第718章 紛亂的籌備第902章 後浪拍前浪第904章 騎虎難下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33章 一屋子的中老年男人第35章 階層差異(求票!)第193章 一切不正常!第648章 縣學驚魂(上)昏昏沉沉躺了一天,還是請假吧第417章 只熱愛學習!第485章 約法三章第633章 善後(下)第529章 此際偏思汝第162章 預留的席位第886章 以毒攻毒第932章 事不過三第325章 文壇之爭第363章 逆水行舟第266章 能不能做個好學生?第215章 主角自有貴人相助第708章 問鼎之輕重(下)第789章 亂帶節奏第804章 最大的保障第364章 先放我出去!第136章 府試疑雲第150章 真·短小無力第852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61章 別人家的才子第806章 春雷滾滾第160章 感覺像是強行碰瓷!第907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362章 內外紛紛說張家(下)第796章 前輩永遠是前輩第89章 生不見人第197章 莫須有第392章 水到渠成第740章 一人得道第885章 沒有難做的生意第383章 還是不是主角?第845章 公開透明第904章 騎虎難下第470章 愉快的嘲笑第616章 雙學士第178章 才子和美人(上)第832章 周公周公還是周公第468章 本官可以相信你嗎?第609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上)第528章 欺人太甚!第64章 長大有力第369章 你不用爲難了!第308章 以德報怨第115章 都不按套路今天給大家看點別的吧第565章 誰也不許告御狀第150章 真·短小無力第275章 以德服人第375章 記一次春遊(下)第855章 六年和十三年的差別第770章 真正的重點第872章 三把火(上)第300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第491章 不鹹魚了第180章 顛覆三觀的一天萬不得已請假兩天第500章 這我哪知道?第653章 不需要支持(下)第389章 重逢之夜第922章 新的階段第715章 畫風不對第657章 吃飽了撐着第819章 三種推演第584章 年底那些事第493章 沒別人什麼事了第695章 塵封的往事第139章 這不就熟了嗎?第404章 官官相護第866章 我是一個人質第255章 餘波和內情第92章 存在感第881章 秦中堂的狗第414章 流言不止第886章 以毒攻毒第622章 都是家事(中)第925章 深謀遠慮第862章 四大家族第474章 有分寸知進退第840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