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王屏藩

程孝廉皺了皺眉頭:“王~輔臣這是把咱們當成冤大頭了?”

孔夫子皺了皺眉頭:“冤大頭是什麼意思?”

程孝廉這才反應過來,這個時代怕是還沒有冤大頭這個詞,他可不知道,這個詞是民國纔出現的,當時山西軍閥閻錫山將刻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融了,原本純銀的銀元,被他鑄成了只有百分之五銀的銀元,所以這種以前被稱爲袁大頭的銀元就變成了冤大頭。

想到這裡程孝廉笑了一聲:“就是把咱們當成他的便宜乾爹了,佔起乾爹的便宜沒夠。”

孔夫子也苦笑了一聲:“現在咱們的問題是,若是不能很快地給出答覆,只怕王~輔臣要倒向王屏藩了,到時候不管陝西戰事怎麼樣,咱們都得吃虧啊。”

程孝廉點點頭:“說的沒錯,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還是要和他們好好談,咱們擔心他倒向王屏藩,只怕他也不願意倒向王屏藩,打完了仗留不留在陝西都沒關係,但是金銀糧草一定要提前給咱們,咱們總不能自己出糧食出金銀去幫他王~輔臣打仗,萬一打贏了他翻臉不認人了,咱們該去找誰說理?”

孔夫子想了想:“殿下,你真的對陝西沒想法麼?”

程孝廉咳嗽一聲:“有想法也不能提出來,咱們要是表露出一點對陝西的想法來,王~輔臣絕對要翻臉的,陝西在他的眼裡跟他的寶貝兒子一樣,咱們可不能表露出有什麼非分之想來,你放心,只要咱們摸清了敵軍的情況和地形,再對陝西有什麼想法不遲。”

孔夫子聽了這句話安了心,他已經知道談判的底線在哪兒,心裡也有了底。

而王~輔臣那邊的使者也很着急,陝西的情況一天一變,若是不能儘快拉過去援兵,只怕真的向王屏藩求援,可是王~輔臣已經跟他交了底,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向王屏藩求援,因爲一旦求援,陝西立刻就會納入吳三桂的地盤,想想曾經和吳應麟的恩怨,王~屏藩就覺得一陣煩心,況且他當初還是偷偷走的滿清朝廷的路子從吳三桂的麾下調走的。

不過說起來王~輔臣這些年也是夠糟心的,先是在吳三桂手下,本來想好好建功立業,結果被吳三桂的侄子欺負不說,吳三桂的態度還明顯偏向他自己的侄子,好不容易得到了康熙的賞識調到了陝西,本以爲廣闊天地任他馳騁,沒想到又來了個莫洛,死活幫着他的對頭張勇欺負他。

剛剛跟張勇作戰佔了點上風,沒想到又一時大意中了張勇這廝的奸計,大敗而歸,現在雙方形勢轉變,只怕不日張勇就要打到陝西了。

所以當孔夫子提出了先給錢糧才能出兵的條件是,使者只是猶豫了一下便同意了,但是隻同意給一半,理由是大明的軍伍到時若是能說話算話撤出陝西,那麼另外一半雙手奉上,要是全給了大明朝廷,到時候連個鉗制都沒有。

程孝廉聽到了這裡笑了一聲:“告訴他,金銀可以給一半,糧食必須給足,我們是幫他作戰,總不能自己拿糧食。”

那邊的使者聽到了這個條件一咬牙便同意了,然後雙方約定了出兵時間,使者便急匆匆趕回了陝西。

程孝廉回到了府上,孔夫子也到了,只是眉頭一直緊皺着:“殿下,咱們若是出兵倒是可以,只是王屏藩的人還在邊境上,咱們怎麼繞過他們啊?那些人可是王屏藩的人,不會聽王~輔臣的。”

“楊有財,王屏藩和圖海的戰事怎麼樣了?”

“雙方互有勝負,不過總體來說還是王屏藩打得勝仗多一些,圖海那邊好像並不是滿清的精兵。”

程孝廉笑了一聲:“滿清哪兒來的這麼多精兵,他的精兵全用來對付吳三桂了。”說着他看了一眼孔夫子:“給王屏藩寫封信,就說王~輔臣打了敗仗,咱們要借道去幫王輔臣,大家都是漢人,總不能看着滿清佔了江山。他要是願意,立刻把人手調回去和圖海打,若是不願意,等張勇收拾了王~輔臣,他就等着兩面夾擊吧。”大家都是漢人這句話便是爲了消除王屏藩的顧慮,告訴他出兵的理由是不想看着滿清朝廷吞食漢人的江山。

孔夫子愣了一下:“給王屏藩寫信?誰去送?他會聽咱們的麼?”

程孝廉擺擺手:“楊有財找個人去送就好了,王屏藩能夠統領吳三桂的一支偏師,想必這點氣量還是有的,總不至於爲難一個送信的人,他若是聰明,便知道咱們的意思,若是糊塗,咱們也不可能繞過他去幫王輔臣。”

楊有財咳嗽了一聲:“萬一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明面上調走了人,等咱們的人一走立刻攻打四川怎麼辦?”

“瞿塘關的戰事他還不知道,他估計只知道吳三桂把四川讓給了耿尚兩家,他打了四川有什麼用處,而且現在一個圖海就得讓他使出全力了,他要是再妄想對付咱們,那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楊有財點點頭:“我立刻傳信給西安的弟兄們,讓他們去辦這件事。”

王屏藩這些天也是心事重重,本來他的身後還有四川,現在連四川都沒了,而且吳三桂還來信讓他裝裝樣子,不要管四川的事情,他算是吳三桂陣營中的一支孤軍了,這些天又聽說王~輔臣被人殺得大敗,處境更加危機了,現在就算不是四面楚歌也差不多了,所以現在打仗他都是謹慎再三,因爲一失足變成千古恨。

就在他煩惱的時候,營門口的士卒突然來報:“大帥,明朝朝廷的人說有要事找你。”

王屏藩皺了皺眉頭:“什麼明朝朝廷的人?大明都亡國三十年了。”

“大帥,四川那夥賊人便是自稱明朝朝廷。”

“讓他進來。”王屏藩知道這個時候有人來找他絕對不會是來找死的,不過他實在想不懂明朝朝廷的人找他做什麼,兩家現在可是生死仇敵。

那個人走了進來:“拜見王將軍。”然後躬身行了一禮。

“你來做什麼?”

“我家殿下有信要給王將軍。”說着從懷裡掏出了一封信,遞給了旁邊的一個士卒,旁邊的士卒伸手便將信拆開,正反都看了一眼,覺得沒有什麼異常,才把信交給了王屏藩。

第七百五十五章 麻翻第六百七十二章 守護第八百四十四章 解圍第八百六十八章 北京攻防戰(十七)第四十章 乾清宮第五百六十章 年關第八百零九章 雨夜第一百七十章 府中風雲第四百二十一章 眼中只有利弊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來混早晚要還第一百一十九章 同林鳥第四百三十二章 以牙還牙第七百六十七章 汝州決戰(五)第十二章 忽悠第六百二十九章 丟了腦袋第六百一十二章 拱火第一百九十章 啓程第七百一十三章 南陽府第一百三十章 巷戰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明第三百九十章 水中交鋒第四百五十七章 寒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鐵豹子第五百三十章 夜來騎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賞銀一百兩第七百三十一章 步步算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背叛第六百六十五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六百零一章 疾風識勁草第五百一十一章 妖術還是火器第八十七章 王勃第三百三十三章 理清第二十七章 野心第八百二十三章 養虎成患第一百二十三章 玉章第七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五十四章 北京攻防戰(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要命的玩笑第五百一十五章 進城第四十七章 翟嵩鍚第一百七十三章 愛上一匹野馬第八百一十九章 早有準備第五百九十章 血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夾而破之第八百四十三章 殺賊殺賊第一百六十九章 廚子和花匠第七百一十五章 汝州唐仁津第五百七十五章 下馬關第五百七十六章 種地老農張勇第七十四章 登徒子第八百四十二章 養虎第八十一章 斬殺第二百四十二章 階級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八十四章 圍山第四百五十九章 斷糧第十八章 四爺上門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京申奧成功了你知道麼第二百九十九章 福叔的麻煩第六百五十一章 未歸營第三百四十五章 對不起,我也是臥底第三百九十二章 冒雨廝殺第二百四十四章 像太宗非太祖第六百三十九章 殿下三頭六臂第七百零三章 投機第四百六十五章 洗乾淨脖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臣願辭官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立一個漢獻帝第九百零二章 援手第八百四十章 聖旨第七百八十八章 蒙古叩邊第七百九十四章 岳父登陸第九百一十章 暗樁第八百五十一章 北京攻防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自先沉穩第二十章 想法第十一章 想保命,難保命第八百五十章 守城名將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退無門第八百三十八章 蒙古白蓮第六百九十九章 拒見第一百零七章 夜探第七百九十九章 王見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糧草告急第三百二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死不知第十章 混世魔王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京攻防戰(十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家事便是國事第五百五十章 大婚(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刀疤臉第四百二十章 傷勢發作第三百六十三章 屬驢的刁民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明旗第二百四十五章 被拒第五百三十九章 順應天時人望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商被劫第三百一十九章 南鎮府司第四百五十二章 陳承安第二百八十章 聯姻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