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頭行動

程孝廉苦笑了一聲:“若是因爲我離開了這裡,這場仗打輸了,弟兄們死傷無數,我才真的要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呢。”

說到這裡他也有些疑惑:“楊有財,你今天十分不對勁,這種事以前你是從來不贊同我做的,怎麼今天一個勁地勸我,這不像是你的性格啊。”

楊有財撓了撓頭:“我只是覺得殿下做得十分辛苦,殿下一開始不願意成親,我是明白的,但是聞姑娘遠去,大明國祚總不能一直拖着,如今有了消息,殿下也該任性一次,你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又不是復興大明的工具,大明覆興需要殿下拼命做事,但是也不需要殿下每時每刻都在拼命。”

程孝廉有些不解地看着楊有財:“你到底在說什麼?”

“殿下你不到二十歲的年紀,咱們來到了陝西,每日裡只睡三個時辰,你的面容已經十分憔悴了,我可不想看着殿下活生生被累死。”

“咱們是復國本就該付出尋常人幾十倍的努力,否則憑什麼咱們能成事?不過你倒是真的把我給說通了。”程孝廉突然想到一個事,自己不遠百年從後世辛辛苦苦跑到這個沒電腦沒WiFi的時代來,辛辛苦苦把自己累死了,回頭九泉之下碰到了那些穿越者,非得被人家笑掉了大牙。

他要復國,一開始並不是自己要做皇帝,而是手下這些人的命運牽連着他,他不做這件事對不住這些亡國三十年還在堅持的兄弟,角色投入的太久,不知不覺已經把命運和復明這件事綁在一起了。楊有財說的有道理,復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他每天這麼拼命,還沒來得及復國就把自己累死了。

“楊有財,你就這麼勸我走了,你說朝中那些大人聽到了會不會拿着菜刀宰了你?”

楊有財苦笑了一聲:“就算是這樣我也認了,大明要復國,每個人都在拼命,但是最終的目的是讓殿下做了這大明的皇帝,可不是把殿下累死,人家古代的賢臣碰到殿下這樣的君主都會做夢笑醒了,誰會像我還偏偏勸殿下及時行樂。”

“那些賢臣未必想笑,楊有財,你不是擔心我累壞了,你怕是擔心我成了第二個神宗皇帝吧。”

神宗皇帝朱翊鈞,五歲時便五更早起開始讀書,每有懈怠時便會被罰在太后面前長跪,後來張居正死後,朱翊鈞徹底不幹了,不但不上朝,除了必要的內閣大臣見上一兩次,誰也不見,每天都在給自己放假,就像是高考完的中學生,就想要睡個地老天荒,而且中學生還有睡煩的時候,他不一樣,他一睡就是三十年。

楊有財十分清楚這段歷史,他也覺得現在的情況挺相似的,程孝廉本來就曾有過不幹的心思,如今好不容易正經幹起來了,再因爲過於辛苦撂挑子不幹了,找誰說理去。

他沒有辦法對程孝廉保持充足的信心,因爲他雖然是皇室血脈,但是也是一個不足二十歲的年輕人,而且他的祖上可是有過前車之鑑。

程孝廉明白了楊有財的想法之後笑了一聲:“你想的太多了,神宗皇帝那可是被逼着早起讀書的,若是我不想一天干上八九個時辰,誰又能逼我做些什麼。現在確實是抽不開身,如今張勇正在用計,趙良棟又在進軍,我若是這個時候走了,王繼勇他們一準認爲我怯戰跑了,到時候陝西都沒了。”

楊有財愣了一下:“那就不管聞姑娘了?”

“不管可不成,一無所有的時候我都沒放棄過一個人,如今坐擁一省半之地讓我放棄,門都沒有。”

“殿下,你把我搞糊塗了。”

“去找王繼勇,就說我們要去對付趙良棟,讓他調出五百騎兵來幫咱們,咱們的騎兵還不成型,必須得一邊趕路一邊訓練。”

王繼勇接到消息的時候也很疑惑,剛剛明明說了偷偷去打趙良棟,怎麼又要大張旗鼓出兵?但是程孝廉下了令他不敢違背,立刻派出了心腹的總兵石志三帶着五百騎兵趕到了程孝廉的大營之中。

程孝廉派人給王繼勇帶了話,就按照原定計劃辦事,若是討不得便宜,那就防禦等大軍歸來。

說着帶着大軍便開始北上,然後將軍伍交給了孟軻、賈胥和皇甫桐,自己和楊有財脫身離開。

孟軻是勇將,賈胥是謀士,這倆人看似配合默契,但是一個武將一個文人怎麼能配合到一起去,不說別的,就說誰聽誰的這件事就夠他們爭論不休了。這又不是打三國爭霸的遊戲,人與人之間總是想法不同,沒有程孝廉拍板,聽誰的是好?

所以程孝廉將軍中主將的位置留給了皇甫桐:“有什麼事多問問賈胥的意思,孟軻是掃北軍的王牌,不能讓他們對付無關緊要的人,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實力。”

“殿下,我,我能行麼?”

“我當初讓你收孟養城你怎麼守下來的?看你那副沒出息的樣子,吳三桂十五歲就跟着祖大壽到處征戰了,你都二十五歲了,怕什麼,遇見事情不要着急,就算戰場劣勢也不要驚慌,短則二十天,長則一個月,我肯定趕回來了。”

也許楊有財說得對,諸葛亮事必躬親,所以累死在了五丈原,如今爭霸天下,哪兒有什麼練手的仗給他們打,每一仗都是生死戰,他們若是一直不敢獨當一面那就永遠做不成大將,所以程孝廉趁此機會正好看看他的能力,若是成便好好栽培他,若是不成,他還留了後手,大軍總不至於潰敗。

程孝廉和楊有財帶着二百人便奔着白雲山而去,看着他們的背影,孟軻有些不甘心:“賈書生,你說殿下是不是不相信我?爲什麼選皇甫桐做主將也不選我?”

“少得了便宜賣乖,殿下給了你密令是不是?皇甫桐只是試試手,不成了不還得看你的?再說你個只知道拿錘子砸人的莽夫會做個屁主將,我纔是最合適的人選,你知道諸葛亮麼?也是不會武藝,但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你自己撒泡尿照照你的樣子,還諸葛亮,讀了兩本書都讀不明白,我都看出來了,殿下對待有本事的人真好,你這種,也就湊湊合合算個吃白飯的人數吧。”

第四百四十八章 環縣第九百一十八章 海盜三代第二百四十二章 階級第六百五十三章 江陵王第八百八十五章 塞米爾第八百八十章 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第九百一十六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苦肉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師學藝第一百零四章 進攻第三百七十二章 各有準備第四百五十三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零一章 王輔臣第九十九章 吸收第八百五十六章 北京攻防戰(六)第七百四十四章 糧草告急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心第八百一十五章 鳴金聲起第七百一十七章 南陽府死戰第四百九十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三百一十五章 燉肉第七百六十七章 汝州決戰(五)第八百一十九章 早有準備第四百六十五章 洗乾淨脖子第五十章 下山第五百五十五章 可否投誠第六百零四章 整頓軍伍第十五章 逃得一劫第二百五十二章 決戰(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沆瀣一氣第六百一十章 忐忑不安第九十九章 吸收第八百六十七章 北京攻防戰(十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仙人指路第一百零八章 火燒第七章 搞砸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道在人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城下喊話第六百二十二章 賭命第一章 程孝廉死亡事件第七百一十六章 秀才遇見兵第八百零五章 互相彈劾第五百九十六章 師生第五百八十六章 傳道第八百六十六章 北京攻防戰(十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流兵即爲賊第七十八章 破綻第四百三十七章 白雲觀第四百零三章 困了有人送枕頭第三百二十二章 被劫的痕跡第六百一十九章 分權第十二章 忽悠第一百零七章 夜探第五百五十章 大婚(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自己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我們答應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丟了腦袋第八百三十三章 化險爲夷第七百八十八章 蒙古叩邊第八百三十五章 二桃殺三士第七百三十章 兵臨汝州第三百五十六章 殿下仁心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和爲貴第一百四十八章 毒計第七百八十九章 虎歿第七百五十九章 勸親第六百三十二章 譬如遼東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致仕第八百一十章 追尋第一百八十章 背井離鄉第七百九十九章 王見王第四百四十八章 環縣第六百三十七章 草原的大汗第五十五章 有客上門第八百六十八章 北京攻防戰(十七)第五百零五章 人心難調第二百六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二百八十章 聯姻的必要性第四百三十三章 後院起火第三百三十章 搜府第五百一十五章 進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阿彌陀佛一聲嘆息第五百八十章 兄弟鬩於牆第八百零三章 開花彈第六百五十六章 雞犬不留第二百九十二章 成都城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你以後是不是要做皇帝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城的也是新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破府第四百三十二章 以牙還牙第六十二章 楊有財第二百八十四章 拍花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口吃肉第五百四十六章 誰也不易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勢第一百五十七章 物窮理第四百一十四章 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