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和爲貴

面對程孝廉的話,王繼勇笑了一聲:“殿下放心,我與張勇不過是私仇,私仇不會大於國事,只要爲了大明,我都可以忍,但是我只求一點,若是有一日張勇反出大明,請殿下務必讓我去斬了他的頭顱!”

程孝廉笑了一聲:“好啦好啦,咱們趕緊趕到草原上去吧,這次行軍速度是最重要的,要是讓圖海識破了咱們的意圖,到時候非得倒大黴不可。”

王繼勇呵呵笑了一聲:“殿下你放心,你當初推斷的沒錯,蒙古人確實抱着看熱鬧的心思,我保證咱們這次借路河套平原根本就不會有人管咱們的。”

大軍自寧夏出發,過了幾天就趕到了河套平原,其地歷代均以水草豐美著稱,故有民諺“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乃是蒙古地區不多見的農業區。

這裡水草豐盛,是蒙古人夢寐以求的天堂,但是地理位置偏偏靠近中原,所以自漢朝以來,能在這裡放牧的部落,大多數歸順中原的政權,要不然年年打仗都是打的他們,誰也受不了。

這個時候有三個蒙古部落在周圍居住,雖然中原戰亂連天,但是跟他們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倒是滿清皇帝徵兵徵到了他們頭上,部落裡一半的壯年男子都被徵走了,河套平原雖然土地肥美,但是不如別的地方自由,每當朝廷有旨意下達的時候,都得老老實實聽命令,所以有野心的部落全都往遠處去了,這些部落相對來說是嚮往平凡生活的人,他們不想做什麼勇士,只希望家裡牛羊成羣,子孫後代無病無災。

當馬蹄聲踏響了河套平原的時候,三個部落的勇士已經集結在了一起,他們雖然渴望寧靜的生活,但是當外敵入侵的時候,誰也不願意縮起頭來,因爲他們是馬背上的勇士,要保護部落的婦女和孩子。

所以當程孝廉和王繼勇趕到這裡的時候便是這樣一幅景象,對面的騎兵雖然不多,但是各個都是神情堅毅,看樣子就是抱着戰死的信念來的。

程孝廉看了一眼王繼勇:“好像咱們引起了他們的敵意。”

王繼勇苦笑一聲:“當然了,有人拿着刀子闖入了你的家中,任誰都不會懷有好意的。”說着他帶着一隊親兵離開了自己的大軍來到了兩軍中間。

這個時候他若是一個人出來當然會顯得誠意更大一些,但是他也擔心那邊有滿清的人,要是直接衝出來把他宰了,他找誰說理去,所以還是帶了一隊人馬出營。

“我是大明大將軍王繼勇,請你們的主事人出來說話。”

很快一個四十歲左右的漢子便騎着馬走了出來,他的身後也跟了一隊人馬,看着王繼勇便喊道:“漢家的兒郎,咱們向來井水不犯河水,如今所爲何事要犯我邊境?”

王繼勇一拱手:“我們大軍想要借路河套平原,未曾稟報,冒犯之處還望海涵。”

“漢家的兒郎,不要跟我咬文嚼字,草原不是我們的地方,你要借道也不歸我們管,但是你帶着這麼多披甲之士闖入草原之中,若是我放你過去,你們萬一兇性大發,草原的子女豈不是遭了災?所以我們不能放你們過去,若是你們執意要過,那便從我們的屍體上踏過去吧。”

程孝廉心裡苦笑一聲,完了,這是個人精,他不想讓大隊軍伍進入草原,就算這些人不會殺戮他部落的子民,但是惹出來的麻煩沒準就得算在他的身上,所以人家不讓過去。

但是大軍到了這裡了,若是退回去未免太折損士氣了,所以程孝廉的腦袋迅速轉了起來,開始想辦法。

這個時候王繼勇大聲喊道:“這位首領,我們這些人並非對草原有什麼想法,要不然也不可能這麼光明正大的就邁進了草原的領地,如今中原之地烽煙四起,你若是還想過安生的日子,不如退到草原深處,在這裡早晚有一日要殃及池魚,就算你們不惹別人,單單是滿清的徵兵,就從你們部落徵走了多少勇士,如今天下連安定的意思都沒有,難不成你打算讓部落裡的勇士一個接一個死在異鄉麼?”

“漢家的兒郎,我承認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部落搬遷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給我們三個月的時間,我們將部落遷到草原深處,到時候你們再借路不遲。”

程孝廉心裡暗罵了一句奸詐,這蒙古的首領也學會了拖延時間,三個月時間,黃花菜早就涼了。

那邊的王繼勇冷笑了一聲:“我知道你們部落有不少勇士全都在滿清的旗下效力,你們心向滿清,但是我們可是大明的軍伍,明清不兩立,你們既然選擇了滿清,就不要怪我們心狠手辣,咱們便真刀真槍地打一場,若是你們贏了,我們自然乖乖退出草原,要是我們贏了,到時候你們部落的牛羊都是我們的,至於婦女和孩子,都是別的部落的了。”

說着他伸手一指:“看到我身後這杆王字大旗沒有,我的父親王~輔臣當初縱橫天下,我身爲他的兒子,未必會比他差多少。”

程孝廉愣了一下:“這怎麼就要打起來了?別的不說,就算咱們打贏了,滿清那邊早就被驚動了,咱們的突襲行動也就沒什麼用處了。”

那邊的部落首領笑了一聲:“漢家的兒郎,你們漢人有句話,叫以和爲貴,我們也久聞王~輔臣將軍的名聲,咱們不如坐下來談一談如何?”

程孝廉撲哧一聲差點笑了出來,要說王~輔臣在中原名聲震天他相信,要說在這草原上,估計他還不如寧夏提督陳福的名聲大,那個首領估計也看出來他們這些人沒有惡意,所以也不想打仗,故意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下而已。

想了想程孝廉就理解了,根據錦衣衛的消息,這些人應該是三個部落的人馬算不上許多,看起來滿清朝廷確實徵走了不少人,要是這一仗再打了,他們還有沒有能力守衛豐美的河套平原可就說不準了,到時候可就是滅族之禍。

第六百八十七章 儆猴之雞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頭行動第九十三章 激鬥第一百二十章 患難真情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入侯門深似海第一百七十八章 潰軍不如寇第七百二十六章 騙糧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勢所迫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破口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人能擋第五百一十四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入侯門深似海第一百二十九章 良禽第七百七十七章 巧舌第二百六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九十三章 激鬥第一百八十三章 疫情第二百二十八章 神經大條第五百三十六章 詭異的行爲第五百二十九章 力竭第三百零九章 埋伏第七百五十九章 勸親第六百二十章 穆佔第四百九十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一百零七章 夜探第三百六十四章 鐵索橫江第二百五十二章 決戰(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說媒第一百六十六章 震懾第三百零四章 無兵可徵第六百零三章 杯酒釋兵權第八百零九章 雨夜第八百四十一章 射鵰手第七百八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七百章 僵持第七百三十六章 府中血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立一個漢獻帝第六百六十八章 十里坡第一百一十一章 搏命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人也姓楊第五百九十九章 殺戮第四百七十五章 不復當年第二十二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五十七章 物窮理第四百九十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六百零六章 發配邊疆第一百七十九章 流兵即爲賊第七百零六章 站隊第八百四十一章 射鵰手第六十八章 麻煩第六百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七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四十五章 黑熊成精第二十三章 三個臭皮匠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跟你們玩第六百五十六章 雞犬不留第八百六十六章 北京攻防戰(十五)第六百四十六章 好人李玉發第一百六十一章 老爺的私生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八百四十五章 北京易主第五十一章 重見第九百零七章 毛遂自薦第二百三十二章 算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誓身掃北死不歸第六百三十五章 順勢而爲第二百四十章 城主回來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朱怡錩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第八十六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八百七十九章 勸降第二百零八章 消失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八百四十五章 北京易主第六百三十三章 噶爾丹第三百九十五章 陝西來使第六百五十六章 雞犬不留第二百八十八章 過路上司第七百六十八章 汝州決戰(六)第八百五十六章 北京攻防戰(六)第六百零四章 整頓軍伍第一百七十四章 仙人指路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二百九十七章 顧炎武第七百四十九章 退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罷官免職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臉第三百六十一章 縱火燒船第五十九章 活着大明八尺土第一百一十三章 傾軋第六百二十七章 向北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帥想把陝西讓與殿下第五百零九章 反思第一百六十五章 拜見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他們加把料第一百二十七章 運作第三百五十章 宴席第二百五十九章 雄心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