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彙集

鄭澤和李友通送走了喇布之後立刻趕來見程孝廉:“將軍,你交代我們的事情都辦好了。”

程孝廉點點頭:“今日剛剛收到了你們家人的親筆信,你們自己看吧。”說着把兩份信紙遞給了他們兩個人。

爲了能夠讓他們安心辦事,楊有財可是動用了一切力量把他們的家眷安排到了成都府,又用八百里加急的方式把信件傳了回來。

“爲善吾兒,見字安好,爲父昨日剛剛抵達成都府,朝廷給家中分了二十畝良田,一路走來,感慨頗多,觀我河南百姓,如滿清牛馬,勤勤懇懇餬口而已,而川蜀之民方爲大明之人,其人眼中皆有光芒,可見有所期,一切安好,盡心辦事,報效朝廷,保重身體,乃父親筆。”

兩人的書信內容不長,但是足以讓兩人安心,他們都是讀書人,知道這個時候若是朝廷大肆封賞他們,等到平定了天下,一定會把封賞全都拿回去,如今不過是賞了二十畝地,基本是按照他們的官職標準來對待他們的,相信朝廷以後也不會爲了收回二十畝地不要臉皮了。

兩個人看完了信之後立刻跪在了地上:“將軍爲了我們的事情費心了,但請將軍放心,我們兩個絕不會負了大明。”

程孝廉點點頭:“我沒有故意安排什麼,你們父親一定能夠看出來我們並沒有刻意安排什麼,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讓你們安心而已。”

“將軍爲了我們兩個芝麻大的小官費盡了心思,我們當然會相信將軍了。”

“你們現在可不是什麼芝麻大的小官,半個河南的局勢可都掌控在你們的手中呢。”話音剛落衆人哈哈大笑起來。

程孝廉倒也不是沒想過承認自己的身份,畢竟雙方相交貴乎誠,但是這個人心難測,這個時候鄭澤和李友通絕對不會背叛大明,但是誰知道以後的事情呢,若是萬一他們得知了程孝廉的身份,在以後辦事的時候未免會有很多顧忌,最經不住考驗的就是人心,所以程孝廉也就不去給他們出這個難題了。

如今南陽府已經打通,糧草自然落到了山河軍的手中,而山河軍本來全力奔赴汝州,半途之中卻得到了錦衣衛的傳話,上山圍剿了那些去山上剿滅山賊的滿清兵馬,那些人本來就沒帶多少糧草,只是稍微圍了一天山那些人便投降了。

秦越把這些降兵挑選了一些出來打散了放在了軍中補充軍伍,帶着一隊人馬親自趕往汝州,這種時候大軍可不適合出現在汝州,不然喇布很快就能分析出來汝州的官員有問題,但是程孝廉便在這裡,所以秦越只能讓大軍在汝州南五十里的地方紮營,自己帶着一隊人馬趕了過來。

“陛下,不是老臣說你,這種事你以後能不能不做了,實在是太冒險了,萬一你有個三長兩短,我這一把老骨頭怎麼禁得住朝廷的那些人折騰?”

程孝廉趕緊扶着秦越坐下:“老將軍不要着急,我這不也是誤打誤撞幹了件大事麼,若是當初一路奔回鄂中,豈不是成了人家的甕中之鱉?”

шωш¤тTk an¤¢o

“那是陛下吉人自有天相,如今大軍已經到了,陛下還是隨我回去吧,這裡的事情就交給楊統領了。”說着還狠狠地瞪了楊有財一眼,那個意思就是你又帶着陛下冒險,真該砍了你的腦袋。

楊有財一臉無辜,程孝廉這個時候開口說話了:“喇布前腳剛走,他都沒有看出什麼破綻來,足以證明我在這裡很安全,老大人不用擔心我,有楊有財在這裡,形勢不好我自然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的。只是如今圖海已經提領十萬大軍奔着河南而來,若是不好好利用汝州的機會,怕是仗就難打了。”

秦越一翹鬍子:“難打就難打!打仗本來就是我們這些武將的事情,要不然朝廷花這麼多銀子養着我們做什麼,哪怕是馬革裹屍我們也不會有一句怨言!”

“那我就更該站在這裡了,畢竟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我可是大明的一國之主,難道不該做些什麼嗎?”

“老臣說不過你,但是你不能在城中待着了。”

“這樣,糧草已經搬到了軍中,老將軍派遣三千人馬悄悄潛入城中,等滿清大軍到了咱們裡外夾攻如何?如今王繼勇也得到了旨意從陝西趕了過來,咱們這次大戰已經要打的,不打的話如何收復故土?”

秦越被逼無奈:“那就派五千人入城,要不然老臣絕對不答應。”

程孝廉無奈地笑了一聲:“我們是要打滿清軍伍一個措手不及,這麼多兵馬藏在城裡就是喇布是個傻子,也知道有問題了,最多隻能三千,老大人放心,不論結果如何,大戰之後我已經回到軍中再不胡鬧如何?”

秦越點點頭:“既然如此那我便再相信陛下一次,只是老臣年紀大了,陛下可不要騙老臣。”

喇布帶着人馬到了河南府和開封府立刻開始了血腥鎮壓,那些凡是稱王的,或是打出旗號相應大明的一個都沒留下,至於其他的百姓倒是沒怎麼殺傷,他可相信了鄭澤和李友通的話,要在最快的時間裡平亂,絕對不能引發更大的亂子。

在這種政策下,河南府和開封府的亂子很快就平定了下來,常細虎和趙奇雷也帶着殘兵敗將歸了軍伍,這個時候麥子也熟了,加上今年是個豐收的年頭,喇布迅速湊出了糧草。

不過這個時候他可一點都開心不起來,根據得到的消息,圖海已經進入河南府境內了,明朝的軍伍也已經壓到了汝州城跟前了,他現在若是一頭扎過去未必能夠贏得了明朝的軍伍,很有可能和明朝的軍伍兩敗俱傷最後讓圖海的人馬佔個便宜,若是和圖海合作,這潑天大功又怕被人搶去。

這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還沒等他從這些消息之中想出一個好辦法來,又一個壞消息傳來,明朝的軍伍已經剿滅了林道勁,佔領了汝寧府。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喇布一點都沒有猶豫,直接就給圖海帶去了口信,讓他來營中商議大事。這些麻煩他一個人可解決不了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攻城第六百五十七章 刺殺第七百六十九章 汝州決戰(七)第八百三十章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七百九十三章 埋下種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報血仇第九百一十章 暗樁第六百九十六章 書院召對第一百二十七章 運作第一百七十七章 火冒三丈第八百九十四章 感悟第一百六十九章 廚子和花匠第八百二十五章 拱手相讓第七百七十二章 世間已無陳近南第五百三十二章 潼關到手第四百二十三章 迴光返照第一百九十六章 加佐料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京攻防戰(十三)第六百八十章 高薪養廉第五百零五章 人心難調第二百七十一章 四川行都指揮使司第五百零二章 硬骨頭第六百零九章 君不密則失臣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臉第四十四章 逃亡第一百一十九章 同林鳥第七百三十九章 縮頭烏龜第三百一十四章 把人逼死第三百八十一章 身份第一百三十三章 陌刀顯威第三百四十四章 齊雲勇第六百二十八章 兵入大同府第五十一章 重見第一百零三章 敵至第六百七十章 信口開河第八百二十五章 拱手相讓第二百一十七章 說客第二百五十八章 行軍計劃第六百六十八章 十里坡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關第七百二十八章 綁票第一百五十七章 物窮理第二百四十六章 試探第八百三十四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六十七章 水鬼第三百九十七章 讀聖賢書第四百六十七章 仁慈或殘忍第七百八十章 千君醉第一百三十章 巷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賭一隻金飯碗第七百零六章 站隊第四百七十章 巧口第一百六十四章 猜疑第七章 搞砸了第九百零七章 毛遂自薦第六百五十二章 刁狀第五百零四章 賓客請來第三百八十章 石牛對石鼓第六百零七章 虛僞第六百五十章 刮地三尺第六百四十六章 好人李玉發第二百九十四章 回大明去第七百七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五百三十六章 詭異的行爲第二百八十九章 起名吃瓦罐第一百三十一章 變故第二百零一章 釣魚執法第八百一十九章 早有準備第四百一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會戰第五百零一章 周培公第五十二章 入夥第七百八十章 千君醉第三百九十六章 王屏藩第七百三十八章 說客第六百四十二章 湖廣第九章 轉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入侯門深似海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三百二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五十章 刮地三尺第八百零八章 援兵突至第七百三十九章 縮頭烏龜第七百零一章 矯詔第七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零六章 人心無黑白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死不知第七百一十章 皇商第四十七章 翟嵩鍚第四百一十三章 動我根基者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家事便是國事第七百三十九章 縮頭烏龜第八百一十八章 胡國柱大勝第八十六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七百五十二章 汝寧府第三百五十四章 我們答應了第九百零二章 援手第七百零三章 投機第四十七章 翟嵩鍚第六百六十二章 改變主意第八百二十三章 養虎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