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世間已無陳近南

程孝廉皺了皺眉頭:“他把人家怎麼了?”

“倒是沒怎麼,只是說要他去審問,臣便做了一件好事,直接讓弟兄們把人送到他的住處去了,若是按照臣估摸的速度,估計現在已經洞房了。”

程孝廉笑了一聲:“莫要以己度人,也許他發現了什麼。好了,咱們還是漸漸這位延平王的使者吧。”

“臣延平王麾下諮議參軍陳永華拜見陛下!”

不論是擁桂還是擁唐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他們已經打下了半壁江山,而且人家姓朱,這就足夠了。

在沿海的時候還不知道,到了內陸才發現大明的勢力竟然已經發展到了如此地步,聽聞不單單是川蜀,連陝甘都已經落在了大明的手裡,眼看着就是大明中興有望的景象,故此陳永華對大明朝廷是十分欽佩的,雖然具體的主意還得鄭經來拿,但是他口稱陛下無傷大雅。

“陳近南?”

“陛下說什麼?”

程孝廉在心中低估了一句,又被人給矇騙了,看這陳永華的打扮和樣子,明顯就是一個文人士子,別說是帶着天地會造反了,怕是長途跋涉都給他累的夠嗆,他本還想對對天地會的暗號,什麼地振高崗,一派西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合河水萬年流。不過看起來是沒什麼機會了。

“哦,沒什麼,不知道陳軍師此次前來所爲何事?”

“我家老王爺受大明國恩深重,更是被賜國姓,臺灣百姓,無不想報大明之恩,聽聞大明覆國,王爺特派我等前來,與陛下共商復國大事。”

程孝廉聽到這裡點點頭:“延平王一片赤誠之心,朕已知曉,只是如今兩軍間隔吳三桂,怕是難以配合。”

“只要陛下一聲令下,我等立刻進攻吳三桂,必教這賣國賊血債血償!”

程孝廉趕緊擺手:“暫不着急,吳三桂雖然可惡,但是驅除韃虜,復我中華爲首要任務,你們不可莽撞行事。”

陳永華猛地一拱手:“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你等遠道而來,想必已經疲敝不堪,楊有財,立刻安排諸位大人前去歇息,國事慢慢商榷不遲。”

說實話程孝廉現在好沒有弄明白延平王到底是什麼情況,若是真心歸附自然是最好的,但是也不能毫無防範,萬一他拿到了自己的旨意爲非作歹,怕是沿海百姓的民心就要喪盡了。

陳永華也知道這種事不急在一時一刻,隨着楊有財走了下去,程孝廉想了想:“把賈胥調過來,另外讓鳳閣立刻收集一份完整的延平王的情報送過來。”

三天之後,陳永華突然求見程孝廉,程孝廉愣了一下:“不是告訴他們,五日之後再做商榷麼?”說實話這幾場大戰打下來,雖然在河南站住了腳跟,但是要想站穩腳跟還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幾日他已經忙的焦頭爛額。

不得不把羅森從四川調了過來,四川有孔夫子坐鎮應該夠了,羅森帶着他的弟子韓嶽已經在趕來的路上,要恢復生產倒不是什麼難事,這次受到波及比較大的是河南府和開封府,汝寧府和南陽府還算是平穩過渡,汝州除了幾千騎兵進了城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損失。

“陳大人好像有別的事情要找陛下。”

程孝廉點點頭:“請陳大人進來。”

“陛下,臣有事相求。”

“何事如此緊急。”

“臣在街上碰到了一位故人之後,如今落在了陛下的手中,還請陛下網開一面。”

程孝廉愣了一下:“你說得是誰?”

“田川嘉子小姐。”

程孝廉想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應該就是楊有財說得那個田川嘉了,原來他是東洋人,想到這裡皺了皺眉頭,對於東洋人爲何要去成都他還是頗爲警惕的,他也不知道現在東洋到了什麼年代了,難道是現在就想建立共榮圈?

轉念想了想好像又明白了什麼,當初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可是海盜,和東洋人有什麼交情也不算奇怪,不過這都三代人了,難道鄭經的人還這麼念舊?

“不知道陳軍師和東洋人如何扯上了交情?”

陳永華不好意思地笑了一聲:“這話說來就長了。”

話說當初鄭芝龍當海盜的時候到了東洋,這東洋的大明對於鄭芝龍可是十分重視,紛紛討好他,還把田川氏嫁給了她。

要知道這個時候日本有名有姓的人可太少了,除了那些貴族,平民不得擁有姓氏,也就是他爹叫狗蛋,他兒子沒準就叫驢糞球,要是從名字上根本無法分辨誰跟誰是一家子,所以這位田川氏絕對是不折不扣的貴族。

這田川氏給鄭芝龍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就是鄭成功,二兒子就是田川七左衛門,也就是東洋固有的思想,要把優秀的血脈留在東洋,所以大兒子由鄭芝龍帶了回去,小兒子便留在了東洋。

再後來鄭芝龍降清,鄭成功拒不投降,母親在戰亂之中自縊而死,鄭芝龍也被在北京斬首,消息傳到了東洋,田川七左衛門寫信給鄭成功,請赴明戮力成功,滅清以報仇。在其後的日子裡不斷輸送人力物力幫助鄭成功抗情,知道後來德川幕府閉關鎖國。

不過雖然東洋現在閉關鎖國,田川家卻拿到了對外貿易的資格,不能大規模輸出也能嘗試打探消息,這個時候田川七左衛門的孫女田川嘉子也因爲一時好奇,參與到了其中。

東洋的女子家中地位不高,但是無奈田川七左衛門疼愛這個孫女,也就任由她來到中土之地,只是叮囑隨行的侍衛看住自己的孫女不要惹事,又通知了臺灣方面,誰知道田川嘉子聽聞了大明覆國的消息,便一時興起要去看一看大明是什麼光景,沒想到還沒到成都便被錦衣衛給發現了。

不過他們倒是知道家中的大爺是大明的國姓爺,所以面對大明錦衣衛的時候沒有殊死反抗,要不然憑藉他們這些武士的性子,估計錦衣衛很難抓到活人。

誰知道跟人家說自己是國姓爺的家人,人家根本就沒反應,還半路被遇到的那個書生要了去,幸虧去過臺灣辦事的人認識了陳永華,否則這滿身是嘴也說不清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流兵即爲賊第七十七章 爭執第七十七章 爭執第八百九十六章 連坐法第九百一十九章 四面楚歌第七百二十章 苦肉計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城的也是新兵第八百八十六章 誤打誤撞第五百八十八章 潼關第八百一十二章 垂危第三百三十三章 理清第七十三章 殺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把人逼死第七百章 僵持第八百七十四章 綿延第三百八十二章 懷疑第五十五章 有客上門第八百零三章 開花彈第六十三章 套路第九章 轉機第四十九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家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士元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第五十六章 聯盟第八百一十三章 試探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戟第八百五十七章 北京攻防戰(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勇士第二百五十九章 雄心不再第三百四十九章 王叔第一百五十九章 阿彌陀佛一聲嘆息第二百四十章 城主回來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聯手第四百八十三章 琵琶第七百三十七章 上賊船第二百四十六章 試探第八百五十三章 北京攻防戰(三)第八百六十一章 北京攻防戰(十)第五百二十一章 逼近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隨賢良品自高第七百八十三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三十二章 遮掩第九百一十七章 攻勢凌厲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國布第四百五十章 小虎第二十三章 三個臭皮匠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帥想把陝西讓與殿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穩定人心第八百四十四章 解圍第八百六十五章 北京攻防戰(十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肺虛受邪第八百零九章 雨夜第五百一十五章 進城第十八章 四爺上門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有三策第八百六十章 北京攻防戰(九)第四百七十七章 進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黑熊成精第四百二十九章 長兄爲父第七百一十七章 南陽府死戰第六百四十一章 離陝第三百六十五章 五更船聲第七百五十六章 得手第三百九十八章 紀效新書第四十一章 詔書第七十五章 酒肆第八百七十章 回頭萬里 故人長絕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明再立第五百一十章 前程還是蒼生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廈將傾第九百零三章 受賄之道第五百九十六章 師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黑店第七百九十五章 過年第八百三十二章 穩坐CD府第五百四十二章 臨洮兵動第六百零五章 攘外慾安內第九百零一章 除內患第一百三十八章 滿清第二百六十章 互有算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箭第三百九十五章 陝西來使第六百九十三章 雙龍會(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破口第八百七十九章 勸降第五百二十七章 貪功冒進第九百一十八章 海盜三代第八十七章 王勃第四百五十八章 變陣關於袁崇煥第三百七十五章 吏治第二百八十九章 起名吃瓦罐第一百七十章 府中風雲第五百四十章 媒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延平王第六百六十六章 吃醋第八百六十五章 北京攻防戰(十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黑店第八百三十六章 退出關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