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援兵突至

康熙皺了皺眉頭,不過在心中並未將眼前遇到的困難放在心上,這些火器不過是一開始會佔些便宜,等到自己弄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還是得倒在地下。

前方的騎兵可不敢繼續進攻了,騎兵的將軍跑到了康熙的跟前:“陛下,末將請求將軍中所有的火器匠人調到麾下,前方的火器有些怪異,末將目前還摸不着脈門。”

康熙點點頭:“本應如此,你即刻帶人前去,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楊有財看着前方搖了搖頭:“這地龍炮怕是擋不住太長的時間,就算他們發現不了其中的訣竅,單單是用性命填也能把這戰場填平了,陳先生,你是不是還有其他的主意。”

陳承安裝作神秘的樣子:“不可說,不可說。”

程孝廉和陳承安已經仔細研究過了,當初戚家軍轉戰南北,屢戰屢勝靠的便是他的鴛鴦陣,但是這種陣法一時半會可調配不出來,甚至他們手頭根本沒有義烏兵。雖說別處也可能找到如此兇悍的兵源,但是如今的大戰卻是來不及了,只能先定下這個計劃,慢慢練兵了。

程孝廉也笑了一聲:“咱們這一仗不好打贏了,面對還依然勇猛的滿清軍伍,咱們暫時的目的就是讓兵卒迅速找到戰鬥狀態。”

楊有財張大了嘴巴:“陛下,你這意思是咱們要輸了?”

“每一仗都要做好打輸的準備,這樣永遠都不會輸得太難看。”

滿清的軍伍花費了將近三個時辰的時間終於發現了大明陣前這地龍炮的奧秘,然後用戰馬衝出了一條血路,倒是一個人都沒傷着。

程孝廉嘆了口氣:“人家軍中有能人啊,三個時辰就把咱們三年的努力給破了,不過倒也無礙,這地龍炮打得便是一個出其不意,以後抓住機會還能繼續陰人的。”

破了地龍炮便又到了兩軍正面對決的時刻,這一次張勇倒是沒有用什麼花哨的陣法,滿清軍伍已經花費了幾個時辰在地龍炮上面,銳氣盡失,今日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雙方戰作一團,程孝廉他們則是仔細盯着戰陣之中,尋找戰陣之中到底有什麼破綻,若是找不出對策,今日便要退出太平關了。若是守城來說,還是回到絳州城好一些,太平關只是一個關口,城牆低矮,儲備不足,若是守城的時候被人幾天就打破了,到時候再想跑就得學那漢昭烈帝劉備,把自己的大軍全都丟在夷陵了。

康熙雖然沒有什麼退意,但是三個月滅掉大明的心思也弱了不少,平日裡只認爲那些旗人的武將不得力,漢人的武將不跟朝廷一條心才讓明朝做大,現在看來明朝確實成了氣候,要滅掉明朝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就在這個時候,遠處飛奔而來的錦衣衛突然大喊着:“急報,三十里外出現敵人蹤跡。”

程孝廉愣了一下,楊有財呸了一聲:“放屁,老子的人早就把方圓幾百裡查探過了,根本不可能有敵人的蹤跡。”

“將軍,咱們上當了,這些日子許許多多的兵將隱藏在商隊之後,今日突然從城裡殺出,估計有一兩萬人。”

這一次張勇麾下的掃北軍帶出來了五萬人,加上王繼勇身後的一萬騎兵算起來也有六萬人,再多的人大明倒是也能派遣出來,但是根本用不起了,六萬人的供給已經耗盡了大明的力氣,若是再來幾萬人,怕是隻能向百姓加稅,這樣一來因爲免稅一年而安穩下來的領地怕是要動盪了。

而康熙也帶着五萬餘人,本來雙方算得上勢均力敵,若是大戰之中敵軍突然涌出一萬多援兵,對於手下將士的士氣可是個極大的損耗,況且大明本來就處於劣勢的一番。

本來這纔是大戰的第二日,康熙想要讓援兵再等等的,但是手下的臣子一力勸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畢竟是皇帝,來戰場上走一圈也就是了,這援兵來了趕緊把大明軍伍打退,皇上也該回京了。

康熙若是在山西與大明交戰還說的過去,若是追到陝西去可就說不過去了,別的不說,萬一有個王爺在京城自立爲帝,康熙到時候的地位就會變得十分尷尬。

所以援兵在羣臣的一再逼迫下終於亮出了鋒利的獠牙,既然出兵了康熙也就不再悔恨爲何不再等三五日,當即下令:“纏住大明的兵卒,就算不能斬殺殆盡,也要讓他們十不存一!”

程孝廉臉色有些不好,張勇接到了命令來到了他的跟前,他低聲說着:“滿清來了援兵,咱們能撤出戰場麼?”說着他又咬了咬牙:“或者再堅持兩個多時辰,天馬上就要黑了,一旦天色黑了,他們追擊的可能性就小了。”

張勇問出了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援兵還有多長時間能夠到達這裡?”

“大概一個時辰。”

“末將能夠守住。”

“一切拜託將軍。”

“陛下嚴重了。”

張勇回到了戰陣之中,程孝廉立刻開口說道:“傳令王繼勇,讓他拖住滿清騎兵,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不許後退一步。”

這個時候騎兵的位置十分關鍵,若是王繼勇鬆一口氣,只怕滿清的騎兵瞬間就能攆上來,雖說周圍山脈不少,但是戰場跑到山脈的距離足夠滿清騎兵追上來砍掉他們的腦袋了。

錦衣衛立刻把命令傳了過去,程孝廉看了身後的王鐵牛一眼:“鐵牛,今日朕要親赴戰場,你可敢一戰?”

“陛下,戰場之事有我等拼命便是,你在身後觀戰即可。”

“你這蠢貨,老子好不容易激勵一次士氣,你把氣氛都給老子攪了!”說着一提戰馬:“楊有財,讓你的人先把陳先生送出戰場,既然咱們中了計,那些算計都成了笑話了,朕先去會會他們。若是保不住陳先生,朕砍了你的腦袋!”

說着提起了手中的長槍:“王鐵牛,隨朕殺敵!”

“末將遵命!”

一行人風風火火朝着東北方向而去,倒是把康熙身邊的人驚了一下:“這是怎麼了?”

“陛下,他們好像發現了咱們的援兵,奔着那邊去了。”

“他們這麼點人能起什麼作用。”戰場之上程孝廉從不穿戴證明身份的衣物,所以連康熙也沒注意到遠處那個騎兵擁簇的將軍,竟然是大明的皇帝。

第三百三十四章 草民喜歡賭第四百五十七章 寒心第六百零五章 攘外慾安內第六十四章 入夥第三十三章 加入第二百二十八章 神經大條第四百八十四章 相遇第三百零四章 無兵可徵第三百八十二章 懷疑第八百一十七章 甦醒第七百三十六章 府中血戰第六百零四章 整頓軍伍第九百一十一章 施慧第五百七十八章 盟約第一章 程孝廉死亡事件第三百一十七章 城下喊話第六百九十九章 拒見第八百一十八章 胡國柱大勝第八百六十八章 北京攻防戰(十七)第四百七十七章 進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能殺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換命第七百六十四章 汝州決戰(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軍將至第八百八十六章 誤打誤撞第五百三十九章 順應天時人望第六十一章 打劫第四百一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會戰第四十章 乾清宮第二百一十三章 送信第四百一十二章 共富貴難第七百八十八章 蒙古叩邊第八百三十六章 退出關內第二百四十九章 決戰(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說媒第一百一十章 再戰第五百一十章 前程還是蒼生第四百七十二章 肺虛受邪第二百四十九章 決戰(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無賴行徑第二百二十七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三十二章 招攬第二十九章 差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羣衆路線第七百七十一章 臺灣來使第一百九十一章 凱歌第五百六十七章 定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共富貴難第五百五十五章 可否投誠第三百一十四章 把人逼死第五百九十二章 無力抽身第二百五十章 決戰(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天下文運集孔府第一百六十二章 謝三兒的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藩會面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川火鍋第三百零五章 掃北軍出征第三百一十五章 燉肉第六百一十五章 成吉思汗的子孫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明旗第十四章 挨刀第七百零六章 站隊第六百一十六章 偏關第五百五十七章 議和第五百一十一章 妖術還是火器第五十一章 重見第六百零六章 發配邊疆第二十七章 野心第五百零六章 交手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三百七十八章 蹊蹺第二百一十四章 孟養援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打開城門第十七章 靠山倒了第五百零五章 人心難調第八百二十三章 養虎成患第三百零九章 埋伏第七百三十章 兵臨汝州第一百零九章 換將第一百五十八章 犯衝第一百零五章 首勝第七百二十六章 騙糧第七百三十七章 上賊船第四百一十五章 賭性大發第八百一十八章 胡國柱大勝第五百二十三章 奪門之變第七百三十五章 書生造反第二百零九章 吳儂軟語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訐第二百九十三章 攻防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羊頭泡饃第四百三十三章 後院起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把他給餓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賞銀一百兩第六百八十六章 狀告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笛姓沐第五百三十六章 詭異的行爲第一百一十二章 潛逃第五百零九章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