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7章 你吃肉來我喝湯

當一件事情一個人去做的話,說明還有能力把這件事情做好,當然兩個人去做的話可能會有更快的效率,當很多人去做的話,恐怕這件事情就永遠都做不好了,因爲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一個想法就已經夠亂了,而且還有這麼多的人,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暴利行業誰都想做,只是如今除了方中愈以外,其他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些東西,但是兵部尚書齊泰意識到了,那就是方中愈所做的事情可能都是有目的的,他不可能無緣無故的要求朝廷繼續對大明水師加大投入。

在其他人的注視中,兵部尚書齊泰緩緩的說出了他的想法。

“臣建議由皇家兵部和錦衣衛共同組建一個新的團體,額,好像稱之爲公司,就像是德慶侯府中的貨棧一樣,開始進行海上貿易,同時整頓大明水師。”

公司的名字也是之前大名報上有過宣傳的,當然這只是一種團體組織的模式,如今在朝堂上聽起來似乎有些荒謬。

其他的官員們還沒有意識到,兵部尚書齊泰爲什麼會突然做了這個決定,心思裡一直都在猜測到底是怎麼回事。

突然他們意識到,兵部尚書齊泰肯定是發現了什麼,所以急於表態,將兵部摻和了進來,是以兵部的名義,不是以他個人的名義。

刑部尚書暴昭,立馬開口說話了。

“陛下,刑部也願意參與海上貿易,同時整頓大明水師。”

工部尚書鄭賜也立馬說道。

“臣工部願意參與海上貿易,同時整頓大明水師。”

雖然沒有搞清楚怎麼突然風向就變了,在場的其他諸位大臣們立馬開口,按他們各自部門的意願同意參加海上貿易,同時整頓大明水師。

方中愈只能在心裡暗罵一句,老狐狸。

想不到兵部尚書,齊泰齊大人一下子就看透了他的想法。

而且同時一下子讓其他人意識到了,他的做法肯定不簡單,立馬就摻和了進來,本來建文皇帝朱允文還沒有想好,剛剛其兵部尚書,齊泰齊大人說的這番話是什麼意思,要不要讓其他人蔘與進來,畢竟齊泰齊大人說讓皇室也參與進來。

怎麼突然一下子大家立馬都反應過來,一定要要求參與這個海上貿易,甚至是開始整頓大明水師呢?

看見方中愈一臉驚訝的表情,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懵逼了。

什麼情況啊?

這是剛剛一個都反對的不得了,怎麼突然一下子就改變方向了,讓他都沒有反應過來。

方中愈心裡暗道一聲,都是一羣老狐狸,剛剛那樣說,現在一聽說錦衣衛要獨自一個人做這樣的事,立馬把大家都拉進來。

要是錦衣衛能夠得到海貿的特許經營權,那麼大明的一大部分財富來源就要只靠錦衣衛了。

大明水師和其他部門的開銷再大,又有什麼問題呢?

畢竟這個時代,海洋可是真正的財富來源,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掌控天下財富,莫說是幾百萬兩銀子,就算是這個數在增加,也沒有關係。

方中愈可是知道的,後世的美國可是依靠着航母戰鬥羣才最終成爲了海上霸主。

成爲海上霸主之後,帶來的利潤可是非常驚人的,因爲他們控制着航道。

方中愈也知道,現在可能大明朝廷還沒有這樣的能力,航行遠方,但是他可是知道的,鄭和下西洋,也就是當初燕王朱棣登上帝王寶座之後,沒幾年的事情,那既然那個時代都能做到,沒道理,如今大明朝廷已經比之前的環境更好了,做不到啊,所以他還得努力的再刺激一番,讓很多事情都快速的來臨。

方中愈之前想要的是整個海上貿易的經營權,但是對於其他大人來說,並不能把所有的權力都交給方中愈一個人,所以纔會迫不及待的參與進來,當然這些人可能自己都是懵逼的,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兵部尚書齊泰齊大人怎麼突然就選擇支持?

但是仔細一想,他們就猜到了這個時候換來的不僅僅是利潤,還是一個海疆的穩定。

當然,前提是大明水師真的拿得出手,未來有保衛海疆的能力。

而且看見文皇帝朱允文的意思,似乎對這個方案還是挺滿意的,只是裡面的分紅利潤要怎麼規定,還得再討論,但是對於他們來講,這都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啊,尤其是在現如今這種情況下既可以滿足方中愈的想法,不把大家的關係鬧的太僵,又可以讓大家都在未來得到利潤,畢竟如今國富開銷很大,完完全全依靠戶部收稅收,根本就是做不到的,所以如果有其他的開支來源,而且因爲他們自己投資了,最後會分紅,那豈不是對大家來說都有好處?

縱觀史書,歷朝歷代,凡是定都於中原的中央王朝的敵人,都來自於北方,這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所帶來的大碰撞,所以任何一箇中央王朝的使命,基本上都是修理黃河與長江,然後再出現天災的時候賑災,同時又將所有的軍事力量,當然是精銳調集的北方備戰,這也是爲什麼燕王朱棣會在北方掌控着那麼多的軍隊,寧王朱權也會在北方。

當然,這都是東北的,西北的肅王也是一樣。

仔細想來好像自從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這樣的情況一直都存在,畢竟往北來說,中原王朝的軍事力量一直都在防備北方民族帶來的入侵,比如說漢制匈奴,唐之突厥,趙宋的西夏,大遼。

這樣的方針一直都存在,沒有人會去改變,就算是方中愈如今也不敢放鬆北方的警惕,所以纔會不斷的在北方編校新軍,基本上南方的所有的資源都在往北方調,但是他又不能放棄南方那些龐大的地方。

再說了,要是以後海上出現了大量的敵人,當然不是之前那些壟斷海洋貿易的那些賊寇,或者是之前在大明還未穩定的時候出現的那些,在東南沿海割據的那些船老大們。

海上可沒有陸地上的長城,而且北方的長城遠沒有後世中見到的那樣雄偉,畢竟那些都是大明後期建立的,如今是需要修補的。

以後會不會從海上出現敵人,朝廷目前還不知曉。

假如真的出現的敵人,朝廷又有方法應對嗎?

難道要從慢慢的,從衛所裡調兵,然後在慢慢的走過去,這根本就不可能,趕到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吧。

不過如今看來,似乎對於太祖高皇帝的祖制也沒有太大的違背,畢竟都是由朝廷自己人在做。

如今如果他們自己這樣提出來的話,應該也不會給朝廷鬧出太大的風浪,畢竟他們決定的事情上面還不會還有人去阻止,甚至是鬧事。

其他人既然已經表態了,兵部尚書齊泰又說道。

“陛下您覺得怎麼樣?”

他這樣問,自然是已經想好了對策,那就是皇家錦衣衛,還有六部都必須要參與這一次,至於剩下還要不要其他的部門參與進來以後再說。

但是如果真的要做的話,不可能完完全全給方中愈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還真的沒有想好,畢竟他之前是以爲方中愈會自己做的,但是如今各部尚書都要讓各部以部門的名義參加一份,這讓他倒真的有些難辦了。

“這個,這個朕也不太懂啊。”

皇帝朱允文看着方中愈說道。

“之前你說讓錦衣衛一個人做,你們就能籌措出水師的軍費,而且還能貼補各部減輕國庫的負擔,如今各個部門都願意參加這項經營,你意下如何,還有就是你剛剛說的啊,是不是能夠真的做到。”

方中愈認認真真的思考了一番之後,說道:“陛下,臣不能完完全全保證大家一定會獲得很多的利潤,但是如果能夠開放海禁,或者說開放海上貿易,臣覺得至少可以保證大明水師自給自足,甚至是可以提供給其他的部門當他們的工作資金,甚至是還可以有助於其他的軍費。”

建文皇帝朱允文有一些心動,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老百姓們的日子可能會好過一些了吧,現目前他還想着的是老百姓,這也就是說建文皇帝朱允文還是很看重老百姓的。

慢慢的,其實大家真的反應過來了,似乎這確實是一個太好的主意,這樣的話能夠減輕國庫的負擔,自然是最好的。

大家都交換了一個眼色,似乎都沒有人反對。

他們對於方中愈急匆匆地提出這個決定,有一些奇怪,但是之前琉球王國和倭國都派人來了,他們也知道那些人來一次不容易,所以對於方中愈現如今的做法也有一些可能猜測的意思,但是,但是他們又想不清楚到底是哪裡不對,哪裡出了問題?

但是啊,以後可能會有利潤啊,光這一條就知道他們是一次,畢竟他們如今可沒有說一定要付出些什麼,或者說多付出些什麼。

對於方中愈來講,不管這些人蔘與進來有多少對於他來說,錦衣衛肯定是要做壟斷的,而且是赤裸裸的壟斷,帶着皇室,也就是帶着朱允文做壟斷。

本來如今廖氏兄弟的貨棧就已經南來北往,規模越來越大,當然他們並不是要把其它的行商都擠兌的過不了日子,反而是幫助他們建立更有效的手段,因爲朝廷的郵政系統,也就是驛站如今可是幫了他們不少的忙,當然這是給他們分子的。

所以他們不需要在各地都需要大量的擴建倉庫,只要藉助一站就可以,所以大明的驛站如今都在統一風格,那就是多大規模的一戰都將會得到一筆錢,然後進行休整。

這也是方中愈之前和廖氏兄弟商量定的事情,當然也給建文皇帝朱允文打好招呼了,對於建文皇帝朱允文來說,他們願意出錢幫朝廷把驛站進行改修裝扮,那自然是好的,他能省下一大筆錢了,所以也就答應了,如今這項活動正在大明的土地上快速的進行着。

想想以後可能獲得的利潤,方中愈便非常的激動。

其他人不知道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利益,但是他多少是可以知道的,那些東西都是好東西呀,南來北往,互通有無纔是最重要的,敝帚自珍,藏着好東西不給別人那有什麼用?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做吧,不過具體的方案還需要你們共同討論一下,朕需要一份完整的計劃,就是哪個部門負責什麼,最終會佔據多少的利潤?前期投資要多少這些都要明確,而且大明水師的管轄權依然歸兵部和大都督府這一點是不能改變的。”

建文帝朱允炆說出了他的意見,在他心目中這一切都是必須的,而且對於方中愈來講,他並不擔心中愈的錦衣衛會對大明水師造成多大的影響,但是他知道有些東西還是不能給其他大臣太多的藉口,畢竟這個時候他都給方中愈,一份權力,可能就會讓方中愈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提前就把話說清楚。

這是最能夠幫助到兩方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知道,對於其他人來講,這可以是一份功勞,以後也將會是一個分成賺錢的好機會,但是對於他來講,他要保持大明的安定與穩定就算是賺錢,也不應該犧牲大明的穩定,所以他必須要把這些事情都考慮的很清楚。

“陛下,臣一定會和諸位大臣多多商量的,然後與諸位大人拿出一個合理的方案,解決這件事情。”

對於建文皇帝,朱允文這樣的打算,方中愈並不在乎,他要的只是大明水師聽話,就算是歸兵部和大都督府管轄也沒有問題,因爲他知道,在關鍵的時刻,那些人還是會聽方中愈和錦衣衛的。

憑錦衣衛的本事要想掌控大明水師,很容易,只是如今組建一個新的公司還需要時間,而且還要考慮其中的佔比。

方中愈不是來給朝廷找麻煩的,也不是想給諸位大臣造成太多的啊,權利分割,他現在只想完完全全的做好這件事情。

在北方的新軍還沒有正式額展現出戰鬥力之前,他只能保持北方的穩定,也就是說之前他那一次試探,已經幫助如今的大明軍隊積攢了不少的經驗,試探了虛實,但是對於南方海疆的事情,他現在說不準,所以只能慢慢的依靠手下人去打聽,現如今他想主辦海上貿易公司,也正是因爲這個道理,爲後期的海上貿易做準備。

正因爲他有這個清晰的認識,所以事情纔會一直這樣穩定的發展,而對於其他人來講,他們並沒有這個認識,他們現在的認識還比較淺薄,甚至是根本就沒有,所以還需要一段時間去沉澱。

再加上各個部門,如今都想分一杯羹,分錢也是是要拿成本的。

總不能啥都不幹,就憑一句話就分以後未來可能存在的大利潤吧,所以他們肯定是需要一個具體的談判的。

整個建文朝廷如今所做的事情就是這樣一個事情。

大明的朝廷變換的就是如此之快,想不到正在舉行皇家軍事學院學生選拔的時候,朝廷又做出了這麼一個重大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在以後的時間段將影響着整個大明,影響着整個大明百姓。

很多人的命運在這一刻被改變,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改變他們命運的,只不過是因爲方中愈這個人突然一時性起的一個想法。

如果不是琉球人,如果不是倭國人突然出現的京師,恐怕他一直都不會想起,要在這個時間段就開始發展海上力量。

整個朝廷沒錢啊,現在方中愈折騰了這麼多東西,哪一項東西不要用錢,哪一項東西不是大家集思廣益,還要不斷的完善才能達到的,而且目前也看不出什麼好的效果。

所以當更多的人在沉浸在皇家軍事學院不再招生的情況下,整個朝廷卻已經在爲一件新的事物做準備了,這件事物幾乎超越了他們之前所有部門的計劃,因爲之前那些計劃都是不斷的討論完成的,而這件事他們卻沒有徵詢過其他人的意見,自己就在建文皇帝朱允文面前,和方中愈達成了協議,那就是他們必須參與,至於參與拿多少的成本就不得而知了。

對於方中愈來講,他肯定是知道的,投資的越多以後收穫的成本也就越多,甚至是一本萬利的事情,但是他不能把這個話告訴他們,要是他們都瘋狂的追加投資,錦衣衛,哪裡有這麼多錢,所以他不動聲色的也不敢表露得太過厲害,只讓其他人自己去準備,到時候憑藉自己入股的銀子,來確定誰獲得的更多的分紅利潤。

但是有一點肯定是肯定的,那就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不論他出多少錢,整個皇室所賺的錢是最多的。

方中愈如今所做的改革,都還沒有太多處理的皇室的權益,所以一直都是朱允文自己在打理。

而且方中愈所做的事情,因爲他自己在很多地方都不專業,如今過早的讓這些東西都出現的話,恐怕會帶來一些大的麻煩,所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一些太過跨時代的東西他只能慎重,大明水師這件事情就不那麼突兀了,畢竟大明水師已經存在很多年了,而中原的歷朝歷代,在開國年間都有自己的水師,畢竟南北漕運還是很重要的,所以他們有這樣強大的水上力量也不爲過。

所以方中愈爲了以後的事情考慮,肯定要謀劃下一步佈局了,至少目前爲止,他並不能保證所有的政策都是有益的。

也就是說,他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保證現目前的利益,不會被動。但是又能夠促進整個大明朝廷的發展的。

這樣想當然的事情,當然運作起來是非常的困難的,但是因爲有着建文皇帝朱允文在其中的結果,所以很多的宗室藩王們都沒有太大的意見並進,他們有很多的俸祿都是由朝廷來頒發的,也就是宗人府負責,所以這個時候要是他們不這樣做的話,恐怕也沒有其他的想法。

建文皇帝平定了燕王朱棣的判斷,也就是最年長藩王的叛亂,這也鎮壓了那些藩王的氣焰。

攜大勢而來,所以衆多的藩王也不敢多說一句話。

再加上如今朝廷並沒有對剩下的藩王作多餘的限制,也就是說,建文皇帝朱允文這個時候已經不太相信那些藩王們願意犯上作亂了,再加上之前恢復了被廢的王爵,曾如今又重新獲得了王爵,而且還有可能獲得一塊更大的封地,當這些消息傳遞到那些之前的王爺們耳邊時,他們就知道,朝廷現在應該是安定下來了,要着重時間搞大發展了,他們並不是沒有人在京師,所以關注得越多,自然也知道朝廷如今最新的動向,對於他們來講,只要朝廷保持着穩定,只要不太對他們做出過分的事情,他們也能夠安安穩穩的在封地裡過一段日子。

方中愈和建文皇帝朱允文自然是不會去管那些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對於他們來說,如今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把手中的事情處理好,如今各個部門的改革還有皇家軍事學院的招生,各個部門內部的,新開辦的學院的招生,這都會一件一件的完成,但這些都需要時間,需要精力,需要金錢,對於他們來說,目前還承擔不了這麼多,但是事情總要一件一件的做,步子要一步一步的走,他們相信以後終會成功的,特別是方中愈。

總的來說,方中愈現在是給了廣大的年輕學子們一條新的出路,因爲以前他們只能參加恩科分科之後才能在朝廷做官,但官員官職並不是很大,比如說很多的狀元都只能擔當一個七品的吸引力,有的甚至還沒有辦法做到這個位置。

但是如今就不一樣了,只要他們能夠入讀任何一個部門開辦的學院以後,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有大幫助的。

第1163章 家是最溫暖的港第0097章 桃李滿天下第0824章 女生外嚮是真的第0148章 這真是小家碧玉第1143章 這就是整個帝國第0440章 雪中送炭大營行第0087章 推推小蘿莉第0970章 把握度是最難的第0787章 像風吹過一樣的第0757章 大帝國風雨同舟第0795章 生活習慣的改變第1132章 皇帝給予的壓力第0206章 黑夜殺敵猶如狼第0051章 大耳朵叔叔(第一更)第0558章 強漢之後有強明第0653章 是否海闊憑魚躍第0855章 東番有事火氣大第1054章 終究逃不掉命運第0657章 衆說術業有專攻第0504章 我可以讓你活呢第1117章 改變必然的過程第1179章 活着要去秦淮河第0107章 心中的順豐第0187章 雲裡霧裡的交鋒第0877章 奴役之事在眼前第0891章 功與過世人評說第1080章 總覺得差些什麼第0987章太子爺身邊的人第0554章 籌謀害人終害己第0280章 那隻蝴蝶出現了第1006章 帝國可持續發展第0533章 不改變就被改變第1060章 國公爺的大戰略第0528章 帝王心術有點怕第0185章 貪心不足蛇吞象第0759章 刷碗刷出的道理第0215章 清新口氣有牙刷第0542章 迷煙終到解惑時第0190章 死馬要當活馬醫第1093章 絕處逢生看運氣第0025章 朝堂鬧翻天(求推薦)第1246章 一切朝前看就好第1228章 有命那就可以來第1182章 要不撒手不管了第0871章 這個皇帝不一樣第0166章 一身兩面傳聲筒第0274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1061章 交趾故地的發展第1196章 心灰意冷老大人第0626章 整個朝堂的變化第0839章 短短几十年變革第0881章 絕密消息引深思第0190章 死馬要當活馬醫第0804章 來自皇帝的善意第1057章 強大的帝國後盾第0056章 二世亡國了(第一更)第0487章 心累還是心藥醫第1122章 變化的帝國風聲第0503章 殺人狂魔方中愈第0958章走路有些不方便第0694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1138章 漏洞百出的大明第0589章 先定一個小目標第0658章 水軍都督的重擔第0571章 大明海疆萬萬裡第0040章 屏風後有人(求推薦)第0502章 千古一帝終相見第1187章 朝廷百姓的關係第0148章 這真是小家碧玉第0706章 達則自古以來矣第1152章 中愈真的存在嗎第0834章 害羞跑開方中愈第0937章該來的總要來的第0610章 老驥伏櫪志高遠第0455章 前線來了一批人第0894章 被催婚的方中愈(大年初一不斷更)第1102章 百姓們的大期待第0087章 推推小蘿莉第0208章 佳人奈何要做賊第0855章 東番有事火氣大第0638章 寥寥江山楚天闊第0731章 一言一句論大明第1121章 皇帝的笑容滿面第0968章箭在弦上不回頭第1142章 朝廷百姓的分歧第1191章 朝廷的錯誤引導第1211章 連鎖反應的出現第1244章 對外戰爭好法子第0367章 太祖留下的孽債第0403章 送你一頂高帽子第1071章 不一樣的視覺感第0215章 清新口氣有牙刷第0359章 燕王與先帝養子第1203章 豁然開朗齊大人第0897章 上門羞澀小郡主(大年初四不斷更)第0202章 士子心聲與考驗第1154章 是我存在的痕跡第1058章 修書立傳方希直第0198章 背鍋我是認真的第1152章 中愈真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