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4章 來自皇帝的善意

有很多時候一個簡簡單單的變化,最後帶來可能是崩塌式的改變。

這樣的情況出現在很多地方,當然更多的是如今大明整個社會的風氣。

如果一個人從西往東走,它會發現大明的城市越來越多,而且城市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越是往東去發展的就越好。

如果一個人從東往西走,那麼就會漸漸的從大城市走到小城市,然後再從小城市裡走到村莊。

想要體會鄉村生活的話,那麼從東往西走是最好的,方中愈現在就在做這樣一個操作,離開了蘭州府,他已經沒有打算再繼續往前了,反而是在肅王的封地內和周邊府縣一直都在遊蕩。

他要去看看內地的百姓現在的狀況到底是什麼樣的,而且與東邊朝廷的政策執行的力度,到底差距在哪裡,最後造成這樣的結果,到底在哪裡,雖然後市中中部和西部的差距還是蠻大的,但是因爲畢竟是600年前很多情況跟後面的情況不一樣,所以他還得實地考察一番,才能確定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

對於方中愈的想法,肅王雖然不太瞭解,但也沒有去幹涉,畢竟他的人只向方中愈提供一些具體的消息,至於後續方中愈到底要怎麼做,是與他沒有關係的。

皇帝手裡早就有了方中愈送回來的奏報,他的回覆也已經在路途之中了,至於方中愈後續該怎樣做,還得在繼續討論之中,畢竟這樣大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你隨便幾句話就可以搞定的。

到底方中愈身邊有多少人滲透進了這些村莊,而且以這些村莊爲據點,又向國土之外,甚至是西北的那些小國家,生出了多少誰也說不清楚,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那些商隊之中肯定有更多的錦衣衛暗探參雜在裡面。

徵集天下這個名號並不是假的,畢竟想要快速的獲取國內發生的各種各樣的消息,沒有一個龐大的間諜網絡是不可能,所以錦衣衛現在的快速發展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之前所有的規模,更重要的是他們有着各種各樣合理的身份,只要他們自己不出事情,基本上不會被別人抓到把柄。

這個時候的情報學沒有像後世那麼完善,很多帝國只要維護自己,國內統治可能會採取一些情報間諜措施,但對於國外採集的信息就比較少了,但是大明帝國因爲錦衣衛的存在,所以已經開設了對外的間諜課程,所以他們不斷的派人滲透。

總的來說方中愈現在已經發現了問題了,相比於雲貴所地如今這些地方其實差距還挺大的,那些地方至少看人與那些苗族土家族的居民還可以和平相處,甚至是可以相互學習,再加上如今他們也願意說漢話,甚至是派遣學童到這裡學習醫術。

可是這邊就恰恰反而有一些黯淡了,畢竟當初太祖高皇帝搞的大遷徙政策,讓這裡百姓本來就已經比較複雜了,再加上實在是貧苦,所以並沒有太多的熱情來執行朝廷的政策,不過有一點這邊倒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生孩子。

老百姓們還是貫徹着勞動力越多越好,所以生的兒子越多越好,不管能不能養活,只要家裡有一口吃的,分的少也沒關係,只要你不餓肚子就行,或者說不餓死就行。

在21世紀的時候,種花家對於西北部的地區是沒有計劃生育政策的,他們可以隨意生,只要養活得起。

畢竟人口的遷移是正常的,大家都想去更富裕更發達的地方,所以北方的人口一直都是在源源不斷的減少的,所以種花家對於那裡的計劃生育政策是沒有的他們可以隨便生。

如今鼓勵生育的政策在這裡還是進行的非常的透徹的,因爲可以得錢啊,他們本身就願意生,如今朝廷更加的是出資金來獎勵他們,所以這裡更多的是能夠在村落裡看到不少的孩子,學校也有,只不過沒有像東部地區那樣發達。

不過在這些地方能夠做到這些已經很不錯了,至少在目前的狀態下,他們確確實實也執行了朝廷的政策,而且也發不出一部分資金來進行教育和醫學的投入,雖然比不上東部來說,但現在看起來還是不錯的,方中愈雖然不太滿意,可也沒有辦法挑剔,畢竟實際情況擺在這裡。

在方中愈離家在外的這一段時間內,京師裡的徐小姐卻是非常的開心,因爲方中愈就算是在外面也會花心思來給她送禮物。

徐小姐其實腦袋瓜很聰明,當初皇太后宣他進宮的時候,隱隱約約也表達了這個意思,他的大哥,魏國公徐輝祖在給家裡的信中也不斷的提到了這些,他心裡還是有些高興的,不過作爲女孩子嘛,還是要矜持一些的。

他雖然不能主動,但是方中愈可以主動啊,所以爲了表達自己對他的喜歡之一,方中愈還是花了一些心思,雖然做了一些小東西,或者說沿途買賣的一些小特產,不太貴重,但多少能夠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意。

兩個人之間也有書信來往,雖然說的都是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可畢竟之前已經比較熟悉了,還算是朋友,方中愈對此也沒有覺得不太合適,反正對於他來講,小姑娘確實也挺美的。

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就算是沒有皇帝和皇太后在裡面摻合這件事情,他也準備向徐小姐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意了。

兩個人心裡都有想法,但總要有一個人先開口說出來,方中愈也不想把這件事情搞得太過功利性,所以在他離開京師沒多久就已經把這件事情做下來了。

當然沒有當面說也是一種遺憾,但鴻雁傳書也是不錯的,雖然如今依靠着錦衣衛的渠道能夠把這件事情做得非常的完美。

有專門的渠道來負責他們兩之間的通信,是不是有一些公器私用呢?但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願意做這樣的事情,就算不去深究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可只要能夠幫助到自家大人的,他們還是願意做的。

現在最高興的屬於很多人,不僅僅是魏國公,徐輝祖,還有建文皇帝他終於可以交差了,畢竟母后一直在他耳邊嘮叨這件事情,他如果做的不好的話,最後帶來的問題還是挺多挺多的。

皇帝對於很多事情都是看中的,特別是這件事情其實已經耽擱了不少時間了,如今如果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件事情搞定,還是很不錯的。

朝中的大臣倒是隱隱約約聽見了些風聲,之前只是說方中愈要婚嫁了,至於對象是誰,還沒有人能夠那樣猜測,但後來大家多少也能知道一些消息,畢竟從皇帝那邊還是能猜測到不少東西的。

太子殿下如今成長得愈發快了,至少他已經開始逐漸的認識到了帝國發展是多麼的快之前他要學的東西還算比較少的,可是如今他要掌握更多的東西了,一個國家未來的掌控者,如果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的話,那麼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掌舵者,這一點大家心裡都清楚,所以如今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房子的很多課程都在加大之中,並不是因爲像之前一樣培養皇子,都只培養太子,如今所有的皇子都要受到正統的教育,甚至是對於帝國的發展的各門學科,他們都需要學習,因爲他們都在不斷的實踐者建文皇帝朱韻文最新的封賞政策。

唯賢者不封,唯達者不封。

這些皇子們要想以後能夠有一塊正統的封地成爲青王,就不得不認真努力的做好手中的事情,學好功課至少以後要成爲一個對大明帝國有用的人,如果想要混吃等死,那麼現在倒是能夠獲得不錯的生活,但一輩子也就那樣了。

但凡是有一點野心和有一點想法的人都不會考慮那一條路,因爲他們是朱明的子孫,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孫。

他們要保住祖上的榮光,要告訴其他人,他們並不是貪生怕死的人,所以還會努力的做更多的事情,這個時候好好學習就是他們表現的一種方式。

宗室子弟其實有很多都已經來京師學習了,他們因爲知道京師發生的種種變化,再加上帝國確實希望不少王爺能夠外送到其他土地上,所以他們也算是爲自己以後打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慾望,不管他們怎麼想,不管是留下名聲還是其他的什麼東西,竟然還有追求,那麼必須要努力的去做,這是他們每一個人都面對的事情,所以朝堂對於他們是越來越快了,至少建文皇帝朱允文,對於那些長輩們或者是同輩的堂兄堂弟,都有這樣的想法,希望他們能夠爲大明的未來而去奮鬥,去努力。

其實一系列針對宗室子弟的法律正在不斷的完善之中,皇明祖訓之前的要求太過嚴苛了,建文皇帝朱允文雖然不願意去改動太多的東西,但對於某些要變通的東西,他還是希望能夠改動一下,至少讓他們有積極性能夠去爲帝國奮鬥,而不是像之前一樣牢牢的被束縛在封地裡,只能在裡面生孩子,別的啥事兒都不幹。

這並不是他要的,而且對於現在缺人的大明朝廷來說,這些人士還是值得信任的。

至少如果沒有了大明朝廷,他們的生活會變得很差。如果沒有朝廷給予他們庇護,他們不可能有這樣的好日子。

也就是說,他們現在與大明的關係是息息相關的。

大明月將強大他們獲得的東西也就越多,如果大明越弱或者說大明完全破敗了,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就更少了,甚至可能說把性命都丟掉。

所以說整個帝國就像是一棵正在抽條的樹,不斷的伸出伸根來汲取水分,又長出枝葉來汲取陽光,總之所有能夠讓他們強大的東西現在都在積蓄在他們手下,這也是如今他們一直做的事情。

皇帝心裡很清楚,所以對於這些人的請求還是同意了的,鷹王朱棣派遣的信使已經回了,向皇帝表達了衷心的謝意,至少這個時候他們一家在大明蘭州生活的是非常的好,而且心思也了,自然會有一些別的想法,之前方中愈留給他的東西,他也在不斷的摸索之中,至於能不能找到另一塊土地,找到什麼樣的土地,要麼住地並不清楚,可是對於方中愈那樣的人,他要是不相信的話,不會落到現在這個地步了。

燕王朱棣對於朝廷表忠心的奏摺,立馬就像雪花般傳遞的出去,這樣的消息能夠振奮人心,更多的是像許多宗室表達出朝廷的善意,或者說是皇帝的善意,對於當初起兵造反的叔父,建文皇帝中英文都能夠做到如此關心,更別說他們沒有參與到這場戰爭之中了,所以每一位宗師都在努力的向朝廷表達善意,至少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們要獲取朝廷的信任,幫助朝廷做出更多的事情。

皇帝的心思纔是最重要的,但是如今皇帝正在忙着改革,至少不會對貴族動手,這些新貴們可以考慮跟皇帝站在一起,跟朝廷站在一起去獲得更大的利潤,之前他們討論任何事情都摻雜着利益,至少要保證他們能夠與大明帝國同時存在,皇帝不死他們也就不會出問題,朝廷的新貴們最看重的還是血脈傳承,至少如果他們出了什麼問題,家裡還要有人能夠留下,不要像開國的時候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今這樣的情況也許不會發生,但總要給自己家留一條後路,這也是爲什麼長興侯爺一直要把自己的幾個兒子分散在不同的地方,甚至是穿着各個新貴參與到朝廷,現在各種各樣的探索之中,派遣自己家的家奴和其他人一起在海上飄蕩。

因爲有用處的勳貴纔是真正的勳貴啊,什麼事兒都不幹,只想坐享其成的事沒有人會在乎的,至少在勳貴圈子裡這樣的人已經被淘汰了。

第0366章 非常時期非常法第0803章 規矩還是得立的第0381章 這個大秘密真大第0877章 奴役之事在眼前第0439章 會飛鳥兒入了溝第0231章 先生忍得好辛苦第0568章 軍人的京中搖籃第1068章 時間帶來的改變第1118章 不是態度的態度第1235章 年輕人上位大法第1161章 你太像高祖皇帝第1155章 這件事情沒做對第0600章 衆位愛卿看過來第0934章 心中有鬼的皇帝第0957章 他的無私並不好第0782章 大功背後的博弈第1218章 年輕人處世之道第0238章 暗有佳人心擔憂第0146章 千古留影看衆生第1072章 北方邊境叛亂起第1105章 他真來了請睜眼第0710章 認知偏差海權論第0746章 長治久安大政策第0506章 道衍重歸極樂界第1208章 徵兵事宜的後續第0032章 兵部遭賊了第1187章 停留在北方的人第1112章 壯士斷腕來一波第0548章 不是戰爭的戰爭第0355章 破敵大計出中軍第0793章 新事物的大起點第0267章 漫無目的的等待第0116章 天狗吃月亮第0876章 爲什麼他都知道第1137章 起伏的人生變化第0627章 民辦學院的成立第0891章 功與過世人評說第1057章 強大的帝國後盾第0948章一紙空文大明律第1181章 皇帝的情懷提現第1151章 進宮引發後遺症第1083章 貪婪人性之惡否第0708章 嚮往大航海時代第0170章 學問大還得學習第0130章 聽宮闈秘事第0263章 悄無聲息的綁票第0519章 一代名將的隕落第0404章 突如其來的敵襲第0732章 麻煩來了有人管第0307章 附耳過來的交代第1201章 臣只求青史留名第0826章 一個棒頭一個栆第0760章 平靜之中的大明第0536章 什麼都考慮清楚第0441章 運往軍營的物資第1088章 孔家的消息來了第0099章 啊啵呲嘚額第0395章 這花肥還是太少第0596章 嘴皮上磨出的泡第0775章 誰說窮人就得窮第0712章 維賢者可封王爺第0048章 你爹沒教你(第一更)第0221章 殺身成仁難不難第0896章 爲父也不是傻子(大年初三不斷更)第0700章 背後推手雲中霧第0476章 燕王朱棣的籌謀第0449章 捨生忘死的鄭恕第0465章 軍隊裡初步計劃第0718章 預測逃命的本事第0218章 關鍵時刻忘記了第0813章 撈錢也得有方法第0661章 火箭帶來的遐想第0828章 百姓從容赴邊關第1043章 秦王府的小心思第0182章 死不死關我屁事第0114章 還是識貨的第0716章 意興闌珊做大事第0734章 天下之主坐天下第0529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1160章 淡然自若的臣子第1080章 總覺得差些什麼第0821章 廖氏家族的崛起第0572章 耿家子二級權限第0138章 金字塔上掉下來第0883章 消息的轟動效應第1217章 繼承天下的樣子第0257章 京師潛藏的秘密第1020章好戲開鑼看戲忙第0164章 我們一起造反吧第0959章 認慫也是不行的第1139章 拋棄權力的遊戲第1092章 泉州府的風向標第0243章 挖條小縫鑽一下第1072章 有問題但是無解第0711章 一路南下拓疆土第0694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0397章 裝鬼是一種本事第0433章 英雄所見是略同第0396章 狼牙是敵人給的第1101章 給自己找臺階下